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断纱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197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断纱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前纺工艺流程中使用的粗纱机,尤其涉及粗纱机中的牵伸区的断纱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粗纱机是纺织企业的前纺设备,主要功能是将由并条机供给的棉条通过牵伸系统的抽长拉细来提高须条的平行伸直度和分离度,通过加捻提高须条的强度和紧密度,最后将牵伸加捻后的须条纺制成粗纱,供细纱机纺制细纱。在粗纱机前车面上的车头部位安装有两个光电发射器,与此对应在车尾体上安装有两个接收器,每组光电配对使用,当粗纱从前罗拉钳口输出时,如有断头,纱线在车面上有堆积,挡住光电,光电检测不到信号,整机自动停车,挡车工接头,清理周围废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纱线会从第一罗拉钳口处断纱,此时这一组光电检测不到,整机继续运转,纱线会形成飘头,飞絮掉到其它锭的纱线上就会影响纱疵,进而影响条干质量;有的断头纱线还会缠绕到前上罗拉和前下罗拉上,缠绕过多就会损坏相关零部件,挡车工停车清理,影响生产进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断纱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断纱检测装置,其包括上龙筋盖板、设置在所述上龙筋盖板上的若干假捻器、车面板、设置在车面板上的牵伸传动部件、设置在牵伸传动部件上的下罗拉以及与所述下罗拉配合的上皮辊,由所述上皮辊和下罗拉之间形成的前罗拉输出钳口输出的纱线与所述假捻器一一对应;在每锭前罗拉输出钳口处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牵伸传动部件上设置有传感器支板,所述传感器支板与所述前罗拉输出钳口一一对应且位于所述前罗拉输出钳口前端,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板上。

进一步的,各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控制单元串联或并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检测到断纱,整机停车,有效避免由于断纱未及时发现而缠绕罗拉皮辊,缠绕过多就会造成相关零部件的损坏。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可以提高纱线质量,降低挡车工劳动强度,延长相关零部件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牵伸传动部件、2上皮辊、3下罗拉、4光电传感器、5传感器支板、6假捻器、7上龙筋盖板、8车面板、9控制单元、10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粗纱机的断纱检测装置,其包括上龙筋盖板7、设置在所述上龙筋盖板7上的若干假捻器6、车面板8、设置在车面板8上的牵伸传动部件1、设置在牵伸传动部件1上的下罗拉3以及与所述下罗拉3配合的上皮辊2,所述上皮辊2和下罗拉3之间形成的单锭的前罗拉输出钳口与所述假捻器6一一对应。

所述牵伸传动部件1上设置有传感器支板5,所述传感器支板5与所述前罗拉输出钳口一一对应且位于所述前罗拉输出钳口前端,所述传感器支板5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4,所述光电传感器4与控制单元9连接。光电传感器4近距离设置在每锭前罗拉输出钳口处。

每根由前罗拉钳口处输出的纱线10进入到相应的假捻器6前先经过传感器4,当有纱线断头时,相应的光电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单元9,控制单元9输出信号控制整机停车。上述停车信号由控制单元9控制,每锭的断纱信号可以是串联也可以并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