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72326发布日期:2020-10-09 22:0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包装袋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有开闭条(开闭条)的用于物品包装的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背景技术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装有开闭条的包装袋,因使用中开启方便,密封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文具、宠物用品等包装,这类包装袋在各超市中也很常见。但是,由于目前的开闭条多内装于包装袋的上端口中(可参考说明书附图1、2所示,分别为在八边封、四边封包装袋的示意图),上述的这种开闭条袋在工业生产中,具体制作工艺为(可参考说明书附图3):开闭条是顺着制袋机中包装袋膜料(制作包装袋的薄膜)行进方向装上去的(即纵上开闭条,所有纵上开闭条的包装袋在制袋机上都是横着出的),由于四边封、八边封包装袋不仅有正、背两面;而且还包含侧面、底面,这就决定了要将开闭条内装于包装袋的上端口中,需要对正面、背面、侧面分开进料,然后将膜料折叠后,再将开闭条内装于袋口并进行热压制袋,这就导致制袋之前的复合、印刷、分切等工艺,都要围绕这种制备工艺的特点或者称之为缺陷而做准备,但是,正面、背面、侧面(或底面)膜料的分开制备,会造成制版量大、印刷和分切工时长、材料浪费、制袋速度慢,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导致现有纵上开闭条包装袋的制备,在工艺、成本以及价格等方面均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有必要重新探索包装袋及其开闭条的制备方法,使包装袋既能达到甚至优于原有产品的性能,同时,使制备过程更节约、更简便,显著提高制备效率,并且降低产品价格。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把制袋机上的纵上开闭条的装置拆解出来,将开闭条的安装步骤前置到膜料的制备过程中,并把纵上开闭条(顺着膜料行进方向)改为横上开闭条(垂直于膜料行进方向),经过提前横上开闭条的膜料,进入制袋机已不再需要安装开闭条,所以可改为袋子竖出,一旦能够袋子竖出,进而就可以把正面、背面、侧面(或底面)膜料印在同一个版面上,从一个方向一起进入制袋机,这就整体上改变了整个包装袋的制备工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的纵上开闭条包装袋制备工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袋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化生产所述包装袋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袋。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所述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

首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袋的制备方法,其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1)在包装袋膜料送入制袋机前,先在所述包装袋膜料上预定位置结合上开闭条,开闭条长度方向与所述包装袋膜料的运行方向垂直;然后在包装袋膜料上打上易撕线,所述开闭条覆盖在易撕线上;当第一次打开包装袋时,先沿易撕线撕开,露出开闭条导轨,再拉开开闭条将包装袋打开;

(2)采用步骤(1)最终得到的所述包装袋膜料进行制袋,并使开闭条位于包装袋内部,而易撕线位于包装袋外部,即得。

步骤(1)中,还包括所述包装袋膜料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印刷工序、复合工序。

步骤(1)中,所述包装袋膜料的材质包括:ny、pe、铝箔、bopp、tpe、opp或各类镀铝塑料膜等。最内层为pe既利于各类内容物的包装、密封等,又利于后续过程中和开闭条之间的结合。

步骤(1)中,结合到所述包装袋膜料上的开闭条的长度达到设定值时,可通过切断的方式对开闭条进行截段。

步骤(1)中,所述结合的方式是指热合方式;所述热合是指将包装袋膜料和开闭条上的封条共同加热软化后,对膜料和开闭条的结合部位施加压力,使两者热粘结在一起的工艺。

所述封条是指:开闭条的四周延伸出的膜料,其用于和包装袋膜料的热合,从而将开闭条安装在包装袋内表面。

步骤(1)中,所述制袋的工艺包括:对所述包装袋膜料折叠,然后进行热合,即得。需要说明的是,该制袋的工艺可参考现有的制袋工艺中包含的折叠、热合工艺(普通制袋机即可实现),区别在于现有的此类包装袋制袋工艺是正面料、背面料、侧面料分开进料的,在盖合后还需要纵上开闭条(即开闭条是顺着制袋机中包装袋膜料行进方向装上去的),然后才是热合工艺,即得到一个完整的包装袋;由于本发明已经将开闭条的安装前移,因此,可实现正面、背面、侧面(或底面)膜料印在同一个版面上,从一个方向一起进入制袋机,只需要折叠后进行热合即可。

本发明将所述制备方法设置的开闭条称为横上开闭条,以和上述现有的纵上开闭条的制备方法进行明显区分,同时,这种制备方法的特点是将开闭条的设置程序拆解出来后,前置到了制袋之前;所述易撕线便于使用者撕开,撕开后开闭条的导轨露出,打开所述导轨后即可将包装袋打开。

其次,本发明在上述包装袋的制备方法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以进行连续化生产所述包装袋的方法,其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s1、将包装袋膜料送入热合开闭条装置;

s2、所述包装袋膜料进入热合开闭条装置达到设定长度时,开闭条同时达到设定长度,开闭条被截段后热合到包装袋膜料上,然后在包装袋膜料上打上易撕线,并使开闭条能够覆盖易撕线,重复上述步骤,使开闭条的热合不断进行;所述开闭条的进料方向与所述包装袋膜料的运行方向垂直;

s3、将步骤s2最终得到的所述包装袋膜料制袋,并使开闭条位于包装袋内部,而易撕线位于包装袋外部,即可。

步骤s1中,所述热合开闭条的方法包括:开闭条横上进料-开闭条截段-热合开闭条-冷却-打上易撕线-收卷,共六个步骤;

再次,本发明公开一种包装袋,包括袋本体和开闭条,所述袋本体具有用于存储的空腔结构,所述开闭条设置在袋本体的其中一个内表面,且开闭条所在位置的袋本体上有易撕线开口;以便于打开易撕线开口后,再打开开闭条敞开袋本体。

所述开闭条设置在袋本体的其中一个内表面是指:可以将开闭条设置在袋本体的正面、背面、或者侧面中的一个或多个面的表面;所述正面或背面是对相对位置的一种表述,并不意味着具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说明的,所述开闭条可以采用现有的产品,其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在理解本发明技术思路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能过合理的分析得出如何将开闭条设置在袋本体表面,得到符合本发明技术思路所指引的包装袋。

本发明的这种包装袋的特点是:开闭条设置在包装袋的其中一个面上(开闭条的闭合的导轨处即为结合点,下文同义),这明显区别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的纵上开闭条的包装袋,因为这种纵上开闭条的包装袋中的开闭条是内装于包装袋的上端口中,开闭条相当于是要封闭两个面之间的开口(结合点)。上述这两种包装袋在使用技术效果上区别之一是:纵上开闭条的包装袋无论是在装填内容物的过程中(将开闭条是内装于包装袋的上端口中后,对该端口进行封闭,例如热合的方式;然后从另一端口装入内容物,再对该端口进行封闭,即可),还是在装卸、运输、甩、摔过程中容易过程中,均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包装袋的结合点正迎着包装袋内容物的正面冲击,因此,容易出现破包的问题。而本发明的这种包装袋的结合点避开了包装袋内容物的正面冲击,正迎着包装袋内容物的正面冲击的是经过压力热合后的包装袋端口,其承受冲击力的能力要远高于结合点处的开闭条,因此,在装卸、运输、甩、摔过程中就不易破包。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袋包括八边封、四边封包装袋等;所述开闭条包括单轨或多轨等开闭条类型。

最后,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在食品、医药、文具、宠物用品等领域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包装袋的制备方法避开了原有纵上开闭条的制袋工艺中,必须正面、背面、侧面三卷膜料从三个方向分开进料的工艺缺陷,而是实现了正、背、侧三卷膜料用同一套版印出来的一卷膜料,横上开闭条后就可以直接送入普通制袋机(不必具备上开闭条功能)进行制袋。由此往前面的工序推:印刷工序不用三套版分别印刷正、背、侧三种膜卷,而是直接用一套版印在同一卷膜料上,以十色印刷减少两套版为例,可以节约版费66%;分切工序也不用再裁切侧面或者正、背面,直接省去了这道工序;由于每单业务就减少两种膜卷,每减少一种膜卷就减少两道边的边料损失(标准宽度3cm),可以进一步节约版费,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将开闭条的安装前置,导致制备包装袋的工艺从整体上显著不同于前述的纵上开闭条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地,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技术优势在实际生产生可以大幅度降低包装袋的制备成本,是企业、消费者等多个群体均受益。

(2)由于本发明预先横上并热合开闭条,在后面的制袋程序中不需要进行开闭条安装,制袋车速从20个/分钟提高到45个以上/分钟,制袋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再加上印刷、分切工序节省的工时,使包装袋的交货期平均缩短2.5-3天;由于工作效率提高、成本减少,是包装袋的平均成本每平方米下降0.7-1元,进一步扩展到一个企业每年生产的包装袋的数量,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3)由于本发明预先横上并热合开闭条,下一步制袋就不再要求制袋机具备装开闭条功能,这有效这拓宽了制袋工序适用的机型,普通的四边封、八边封制袋机都可以对这种膜料进行制袋,减少了因袋型、原料不匹配造成的窝工。

(4)本发明的这种包装袋的结合点避开了包装袋内容物的正面冲击,正迎着包装袋内容物的正面冲击则是经过热合后的包装袋端口,在装卸、运输、甩、摔过程中不易破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纵上开闭条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以八边封、四边封包装袋为例进行说明,其中,(a)为八边封包装袋,(b)四边封包装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横上开闭条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以八边封、四边封包装袋为例进行说明,其中,(a)为八边封包装袋,(b)四边封包装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纵上开闭条包装袋(图1中包装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以八边封、四边封包装袋为例进行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横上开闭条包装袋(图2中包装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以八边封、四边封包装袋为例进行说明。

图5为开闭条包装袋的受冲击力的示意图,其中,(a)为纵上开闭条包装袋,(b)为横上开闭条包装袋。

图中标记分别代表:1-开闭条(内装于包装袋的上端口中)、2-袋本体、3-开闭条(外装于包装袋表面)、4-易撕线、5-撕裂口、6-内容物。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纵上开闭条包装袋制备工艺中,正面、背面、侧面(或底面)膜料的分开制备,会造成制版量大、印刷和分切工时长、材料浪费、制袋速度慢,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导致现有纵上开闭条包装袋的制备在工艺、成本以及价格上均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连续化生产纵上开闭条包装袋的方法,以工艺流程参考附图3,包含以下步骤:

(1)以十色印刷为例,用三套版(共30支),印成三种膜卷(正、背、侧三面)对每种膜卷由三层材料(外层、中层和内层)复合制成,对三种膜卷均进行复合(即在此工序中需要复合三种膜卷),

(2)复合后进行分切,分切是将印在同一膜卷上的不同画面的正、背、侧面分切开来,便于在下一个制袋工序从正、背、侧三个不同方向进料制袋(如图4中“分切工序”所示);

(3)将分切得到的三种膜卷送入带纵上开闭条功能的制袋机中,其中,正面和背面膜卷的从制袋机的一端进入制袋机中,侧面膜卷的从制袋机的侧面进入制袋机中(即侧面膜卷的进入方向和正面和背面膜卷的进入方向垂直),所述三种膜卷进入制袋机中的长度达到设定值时将膜卷切断,重复上述步骤,使制袋的程序不断进行;

(4)通过制袋机将切断后的膜卷折叠成八边封/四边封包装袋,同时,开闭条顺着制袋机中正面和背面膜卷的行进方向进入制袋机中(纵上开闭条),并将开闭条热合于包装袋的上端口中,开闭条达到设定长度时对开闭条进行切断;

(5)然后对包装袋的端口进行热合,从而将内装于包装袋的上端口中,而包装袋的另一端口保留开口状态,便于后续工艺中装填内容物,包装袋横着送出制袋机,即得。

所得四边封/四边封包装袋参考附图1,包括袋本体2,以及内装于包装袋的上端口中的开闭条1。

实施例2

实施例2所述包装袋的方法,工艺流程参考附图2、4,这种制备方法的特点是开闭条横上实施,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以十色印刷为例,用一套版(共10支),正、背、侧三面同一版印制,印成一种膜卷,即得制作包装袋的薄膜,

(2)将包装袋膜料送入热合开闭条装置;所述包装袋膜料进入热合开闭条装置达到设定长度时,开闭条同时达到设定长度时被截段,截段的开闭条被热合到包装袋膜料上,然后在包装袋膜料上打上易撕线,并使开闭条能够覆盖易撕线(如图3中制袋工序—横上开闭条装置部分所示,包括开闭条横上进料-开闭条截段-热合开闭条-冷却-打上易撕线-收卷,共六个步骤),重复上述步骤,使开闭条的热合不断进行;所述开闭条的进料方向与所述包装袋膜料的运行方向垂直,对打上易撕线后的膜料进行收卷;

(4)通过制袋机将膜卷再次送入制袋机进行折叠,按照八边封/四边封包装袋的常规工艺进行制袋,制袋后包装袋的一个端口被热合,从而将内装于包装袋的上端口中,而包装袋的另一端口保留开口状态,便于后续工艺中装填内容物,包装袋横着送出制袋机,即得。

由于制袋机上的膜料是纵向牵引、不断向前运动、在运动中完成自动化制袋的,膜料既是产品又是牵引传动的纽带,导致它只能纵向折叠,不能横向折叠(现有的制袋机基本都是这样),原有的制袋工艺因为要在制袋机上安装开闭条,只能沿着膜料行进方向纵上开闭条,袋子必然是横出的,由于不能横向折叠,就必须分切开正面、背面、侧面从不同的方向上料,而不用折叠正背面,直接盖合到一起即可。

而实施例2经过提前在膜料上横上开闭条,膜料进入制袋机后已不再需要安装开闭条,所以可改为袋子竖出,一旦能够袋子竖出,就可以进行纵向折叠,进而就可以把正面、背面、侧面(或底面)膜料印在同一个版面上后,从一个方向一起进入制袋机进行折叠制袋,也就不用再需要分切工序,也不用正面、背面、侧面从不同的方向上料盖合,也不用上专用的开闭条制袋机制袋,采用不带制备开闭条的普通制袋机折叠后就能完成制袋工序。

效果验证:

1、对比实施例1所述的纵上开闭条包装袋,实施例3所述的横上开闭条包装袋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参考附图5,横上开闭条3外装在包装袋的一侧,横上开闭条3的结合点避开了包装内容物6的冲击正面,在装卸、运输、甩、摔过程中不易破包,使用时通过易撕线4形成撕裂口5,然后露出开闭条3,将开闭条3打开后即可打开袋本体2。而纵上开闭条1内装在包装袋的一个端口中,结合点正迎着包装内容物6的冲击正面,装卸、运输、甩、摔过程中容易破包。

2、对比实施例1所述的纵上开闭条包装袋的制备方法,实施例3所述的横上开闭条包装袋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

(1)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价格。所采用的开闭条横上、外装的工艺,使所用印刷版的数量和印成膜卷的种类都大大下降:以十色印刷为例,横上开闭条印刷膜用一套版、共10支,平均版费11000元,比纵上开闭条用三套版、共30支,平均版费33000元,节约版量66%,节约版费66%;横上开闭条印成一种膜卷(正、背、侧在同一版面),比纵上开闭条印成的三种膜卷(正、背、侧三面)减少两种,相应减少了后面各个工序的工作量。由于工作效率提高、成本减少,使包装袋的平均成本每平方米可下降0.7-1元,降幅11%-16%,使是用户能够享用优质低价的产品。

(2)减少原材料损耗,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每单业务就减少两种膜卷,每减少一种膜卷就减少两道边的边料损失(行业内称“出血”,标准宽度3cm),以年印刷量3000万米膜料的产能计算,光边角料一项就能节约膜料15.5吨,价值28.75万元;

(3)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了工期。由于横上开闭条的印刷膜把正、背、侧面印在同一版面上,直接省去了两套版的印刷量,并且把后面分切侧面或者正、背面这道工序也省去了,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4)由于预先横上热合开闭条,拓宽了制袋工序适用的机型,普通的四边封、八边封制袋机都可以对这种膜料进行制袋,减少了因袋型、原料不匹配造成的窝工,再加上这种前置横上开闭条的方法,可使制袋车速从20个/分钟提高到45个/分钟,车速达到改进前2倍以上,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包装袋的交货期平均缩短2.5-3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