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6988发布日期:2019-12-31 14:00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上的刮刀是用来刮去附着在料膜上的多余油墨,使得油墨覆盖层均匀,刮刀固定在刮刀架上依靠刮刀架两端的串动轴在串动轴支座上左右串动,现有的刮刀架是通过两端的上下两个串动轴来左右串动,这样的刮刀在工作时前后力矩不平衡,印刷时造成刮刀漏刮现象,从而造成印刷图案的颜色不一样。再者,每次调整刮刀位置时都是通过两个人同时操作,或者人工手推刮刀架两端依次调整,做不到两端同步调整,而且调整的位置只是几个固定点,无法精准调到理想位置,必须要辅助调整其他调节装置来完成,调整过程繁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包括刮刀架,刮刀架的两端通过刮刀支座上的串动轴在串动轴支座上串动,所述刮刀支座上设置有三个串动轴,三个串动轴上面一个下面两个呈稳定三角分布,所述刮刀架和刮刀支座之间设置有滑座,滑座通过轴承安装在刮刀支座内并能在刮刀支座内滑动,滑座的下端设置有齿条,所述刮刀架的下方设置有调整轴,调整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调整轴的中间设置有蜗轮,蜗轮的下方设置有与之配合的蜗杆,蜗杆上设置有手轮。

上述方案中,为准确直观的看到滑座移动的位置,所述蜗杆上设置有标尺。

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座的上下侧面均设置有轴承,轴承将滑座支撑在刮刀支座的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刮刀机构设置有三个串动轴并呈稳定三角设置,避免了刮刀在工作时前后力矩不平衡的现象。

2、该刮刀机构通过蜗轮蜗杆和齿轮齿条机构及轴承滚动移动,实现了单人轻松调整刮刀架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1.串动轴支座,2.串动轴,3.刮刀支座,4.轴承,5.滑座,6.刮刀架,7.齿条,8.齿轮,9.调整轴,10.蜗轮,11.蜗杆,12.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中,该凹版印刷机上的可移动刮刀机构,包括刮刀架6,刮刀架6的两端通过刮刀支座3上的三个串动轴2在串动轴支座1上左右串动,串动轴支座1固定在印刷机的两侧墙板上,所述刮刀支座3上的三个串动轴上面一个下面两个呈稳定三角分布,以确保刮刀架6在其有效的移动范围内能始终保持刮刀所受力矩的平衡,刮刀架6和刮刀支座3之间设置有滑座5,滑座5通过上下四个轴承4安装在刮刀支座3的滑槽内并能在刮刀支座内滑动,滑座5的下端设置有齿条7,刮刀架6的下方设置有调整轴9,调整轴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齿条7相啮合的齿轮8,调整轴9的中间设置有蜗轮10,蜗轮10的下方设置有与之配合的蜗杆11,蜗杆11上设置有手轮12。为准确直观的看到滑座移动的位置,在蜗杆上设置有标尺。

使用本机构需要调整刮刀位置时,无需两人同时操作,也无需一人左右调整刀架位置,只需转动手轮12,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带动调整轴9转动,再通过两端的齿轮齿条机构带动滑座5和刮刀架6在刮刀支座3内前后平稳的移动,以精确达到刮刀与印刷料膜之间的合适间隙,从而实现了刮刀可以停在任意位置的目的。

该刮刀机构通过蜗轮蜗杆和齿轮齿条机构及轴承滚动移动,实现了单人轻松调整刮刀架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印刷质量,同时稳定三角布置的三个串动轴,避免了刮刀在工作时造成前后力矩不平衡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