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515279阅读:来源:国知局
担心因为图9所示的过度挠曲量导致用纸P受到起褶等损伤。
[0102]接下来,如图8(e)、(f)所示,在第1马达40停止的状态下使第2马达60反转驱动。释放工作中,设定为即使在为最大歪斜时也能够将用纸P从输送辊对53释放的释放量,即使用纸P的咬合松开,仅输送辊对53即刻反转驱动。同步控制的过程中歪斜几乎被消除了,但是在给送辊35停止的状态下,从输送辊对53释放用纸P,从而此时如果形成有挠曲,则通过该挠曲了的用纸P将要恢复原貌的复原力,用纸P的顶端仿照输送辊对53的咬合点,用纸P的歪斜被进一步消除。
[0103]接着,若结束释放工作,则如图8(g)、(h)所示,进行再咬送工作。S卩,第1马达40以及第2马达60被正转驱动,通过给送辊35的正转和输送辊对53的正转,开始再咬送工作,输送用纸P直至比输送辊对53的咬合点向输送方向下游侧按预定量突出的再咬送位置。之后,用纸P通过输送辊对53的正转而进一步向下游侧被输送,在印刷开始位置纸端初露。
[0104]接下来对打印机11的作用进行说明。
[0105]一边参照图11所示的流程图一边对给送控制进行说明。计算机80,若通过印刷数据ro的接收或操作部15的操作而接受印刷开始的指示,则开始以下的给送控制。在该给送控制中,确定与此时的模式(电源模式以及印刷模式)相应的给送速度以及纠偏方式。例如如果是选择了咬送释放方式的模式,则进行图8所示的伴随由咬送释放方式所实现的纠偏的给送控制。
[0106]首先,步骤S11中,使第1以及第2马达正转驱动以进行用纸的咬送工作。
[0107]步骤S12中,对是否检测到了用纸的顶端进行判断。如果用纸的顶端由纸检测器56检测到了则进入步骤S13,如果没有检测到用纸的顶端则回到步骤S11。这样在咬送工作实施期间,如果检测到了用纸的顶端(S12中肯定判定),则进入步骤S13。
[0108]步骤S13中,持续进行第1以及第2马达的正转驱动,直至用纸达到咬送位置才停止。根据用纸的顶端被纸检测器56检测到的位置起,按马达40、60的每个马达与此时的用纸的尺寸以及种类所对应的咬送量相应的步骤数。接着,若从由纸检测器56检测到用纸的顶端的检测时刻按各自的步骤数使第1马达40以及第2马达60正转驱动,则停止各马达40、60的驱动。
[0109]步骤S14中,使第1以及第2马达向反转方向同步驱动以进行用纸的释放工作。在此,同步控制中,不仅使第2马达反转驱动还使第1马达反转驱动。由第1马达40的反转驱动所实现的用纸P的反向输送距离L1被设定为由第2马达60的反转驱动所实现的用纸的反向输送距离L2以下(LI ( L2)。使第1马达40和第2马达60同期地反转驱动,使得满足该释放时的反向输送条件(LI ( L2)。本实施方式中,按满足LI = L2的条件进行同步控制。即,从咬送工作结束位置起使第2马达60和第1马达40交替驱动。此时,首先通过使第2马达60按反向输送距离L2的量的驱动量反转驱动,从而通过输送辊对53将用纸P按反向输送距离L2反向输送,由此,在输送辊对53与给送辊35之间的用纸P的部分产生微小的挠曲。接下来,按能够用由用纸P的挠曲所产生的力使给送辊35按反向输送距离L1的量反转的预定时间,使第1马达40反转驱动。该第1马达40的反转驱动力施加于单向超越离合器43,单向超越离合器43的负载被减轻,从而由用纸P的挠曲复原力所实现的给送辊35的反转得到辅助。其结果,给送辊35利用用纸P的挠曲复原力而反转,用纸P按反向输送距离L1被反向输送。而且,第1马达40和第2马达60满足上述反向输送条件同时交互地反转驱动。其结果,在用纸P的给送辊35与输送辊对53之间的部分,交替反复进行用纸P的挠曲形成和挠曲消除,由此,用纸P以与给送辊35的接触部位为中心逐渐使姿势转动,逐渐消除歪斜。
[0110]步骤S15中,判断输送辊是否咬合有用纸。如果输送辊咬合有用纸则返回步骤S14,若输送辊未咬合用纸,则进入步骤S16。这样进行上述同步控制,直至输送辊对53的咬合松开。上述说明中,在步骤S14中在满足LI = L2的条件下进行了同步控制,但是也可以在满足LI < L2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控制。该情况下,通过反复进行第1马达40和第2马达60的反转驱动,从而用纸P的给送辊35与输送辊对53之间的挠曲逐渐蓄积,但是因为能够使挠曲量比图9所示的发生起褶的程度的挠曲量小,所以不会发生起褶。而且,用纸P以在给送辊35与输送辊对53之间有挠曲的状态被释放,所以在其释放时也能够进行利用了将要消除用纸P的挠曲的力(韧性)的纠偏。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设为了第1马达40和第2马达60的驱动交替地反复进行的结构,但是在使第1马达40和第2马达60同步而使其同时反转驱动以满足反向输送条件(LI ( L2)的情况下,同样地能够进减低挠曲量同时进行纠偏。在这这些情况下,若由输送辊对53所实现的用纸P的咬合松开,则进入步骤S16。
[0111]步骤S16中,对第1马达进行维持控制,第2马达的反转驱动持续。S卩,通过在第1马达40中流动维持电流Ih而进行将第1马达40保持为停止状态的维持控制。其结果,虽然第1马达40的驱动被停止,但是即使在凸轮47与凸轮随动件48的卡合所实现的料斗32的退避工作(下降工作)中途、在旋转轴36受到由料斗32的压缩弹簧51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反转方向的力的状态下,给送辊35的反转也受抑制。由此,在反转被抑制了的给送辊35被保持于停止状态的状态下,进行输送辊对53的反转驱动。由此,在用纸P被输送辊对53释放、接着输送辊对53的反转即刻持续时,即使使第1马达40的驱动停止,也可避免给送辊35通过料斗32的压缩弹簧51的作用力反转。其结果,用纸P原样被保持在从输送辊对释放的位置,仅输送辊对53反转。因此,避免用纸P因由压缩弹簧51的作用力所产生的给送辊35的反转而向输送方向上游侧进一步被反向输送,成为之后的使纸端初露位置精度降低的原因。
[0112]步骤S17中,判断纠偏是否完成了。即,判断第2马达60是否达到了释放用的反转步骤数。如果纠偏完成了则进入步骤S18,如果纠偏没有完成则返回步骤S16。这样输送辊对53的反转持续直至达到了释放用的反转步骤数而完成释放工作,若达到释放用的反转步骤数而完成释放工作,则进入步骤S18。
[0113]步骤S18中,使第2马达的反转驱动停止。将第2马达60的反转驱动停止,从而将输送辊对53的反转停止,纠偏工作结束。
[0114]步骤S19中,使第1以及第2马达正转驱动以进行再咬送工作。S卩,通过使第1马达40以及第2马达60正转驱动,从而进行一旦释放的用纸P的顶端部再次被输送辊对53咬合的再咬送工作。该再咬送工作为纸端初露工作的一部分,本例中,将纸端初露工作中进行由给送辊35所进行的给送的过程即再次被输送辊对53咬合的过程的工作称为再咬送工作。
[0115]步骤S20中,判断给送辊是否达到了待机位置。基于对与第1马达40的旋转量相应的脉冲数的检测脉冲信号的脉冲边沿数进行了计数了 ASF计数器的值,对给送辊的旋转位置予以把握。若ASF计数器的值为与待机位置相当的值,则判断为给送辊35到达了待机位置。如果给送辊35达到了待机位置则进入步骤S21,如果给送辊35没有到达待机位置则返回步骤S19,持续进行步骤S19的再咬送工作。
[0116]步骤S21中,使第1马达的正转驱动停止。S卩,通过使第1马达40的正转驱动停止,从而使给送辊35停止于待机位置。此外,若给送辊35旋转1次又返回到待机位置,则触发杆45卡合于单向超越离合器43而切断第1马达40的动力的向旋转轴36的传,从而在稍稍早于第1马达的驱动停止的定时,给送辊35停止于待机位置。
[0117]步骤S22中,第2马达的正转驱动持续,用纸纸端初露。也就是,第2马达60的正转驱动持续,输送用纸P直至纸端初露位置(印刷开始位置)。在此,关于纸端初露位置,若对用纸的顶端被纸检测器56检测到时的位置为基准0(零))的用纸P的输送位置的值进行计数的PF计数器的值达到与纸端初露位置相当的值,则将第2马达60的正转驱动停止。其结果,用纸P在印刷开始位置纸端初露。
[0118]根据以上详述了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0119](1)纠偏工作期间(释放工作期间)的至少一部分中,控制器70对第1马达40作为将给送辊35的反向输送速度抑制为输送辊对53的反向输送速度以下的抑制电流,切换流动反转电流Irl与维持电流Ih。通过对第1马达40的反转电流Irl和维持电流Ih的通电,给送棍35的反向输送量被抑制为输送棍对53的反向输送量以下,给送棍35的过度反转受到抑制,所以在给送辊35与输送辊对53之间部分用纸P不易向输送方向上游侧受到拉拽。例如在第1马达的通电被切断了的停止状态下,第1马达容易因外力而反转,抑制给送辊反转的力变弱。该情况下,给送辊恐会由于料斗的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而过度反转并且/或者、在输送辊对咬合用纸的状态下恐会对给送辊施加反转方向的较大的力。该情况下,在给送辊与输送辊对之间的部分用纸被向输送方向上游侧拉拽而纠偏未准确地进行。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第1马达40流动抑制电流Irl、Ih,从而使给送辊35的过度反转等得到抑制。由此,能够准确地进行使给送棍35与输送棍对53中的至少输送棍对53反转而使用纸P反向输送所进行的用纸P的纠偏。另外,也可以不设置专利文献1所记录的制动手段,所以在能够有助于给送装置17以及打印机11的小型化的基础上还能够避免构造的复杂化。
[0120](2)在纠偏工作期间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马达40中流动将第1马达40保持在停止状态的维持电流Ih,所以给送辊35被保持于停止状态(也就是反向输送速度以及反向输送量均为零)。由此,能够准确地进行用纸P的纠偏。
[0121](3)在纠偏工作期间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马达40中流动反转电流Irl,给送辊35按输送辊对53的反向输送量以下的反向输送量反转。由此,在料斗32的压缩弹簧51的作用力经由凸轮机构46施加于旋转轴36时,能够抑制给送辊35按比输送辊对53的反向输送量多的反向输送量过度地反转、用纸P被拉拽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缩短给送辊35与输送辊对53之间的用纸P的挠曲量,同时准确地进行用纸P的纠偏。
[0122](4)在纠偏工作期间的至少一部分,输送辊对53使用纸P反向输送,从而利用将要消除在与给送辊35之间所消除的用纸P的挠曲的复原力(韧性力)而使给送辊35反转。控制器70通过在第1马达40流动反转电流Irl,从而对由用纸P的挠曲复原力所实现的给送辊35的反转予以辅助。因此,能够利用由输送辊对53的反转所形成的挠曲所实现的复原力而使给送辊35反转。由此,能够在纠偏工作的过程中抑制缩短给送辊35与输送辊对53之间所形成的用纸P的挠曲量,同时准确地进行用纸P的纠偏。
[0123](5)给送装置17具备料斗32,该料斗32载置给送前的用纸P并且设置为能够以由压缩弹簧51 (弹性部件的一例)施力的状态向接近在给送辊35的方向移位。给送辊35的旋转轴36经由凸轮机构46而工作连结于料斗32,在进行纠偏的给送辊35的旋转区域,料斗32经由凸轮机构46克服压缩弹簧51 (弹性部件的一例)的作用力而工作。由此,在纠偏工作期间的至少一部分,即使对给送辊35施加由压缩弹簧51产生的作用力,也能够抑制给送辊35以比输送辊对53的反向输送量多的过度的反向输送量反转。因此,能够准确地进行纠偏。
[0124](6)给送辊35经由单向超越离合器43可传递动力地连结于第1马达4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