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贴合装置、显示面板制造装置及显示面板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36031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捆包的包带单元(tapingunit)等。
[0111] [作用]
[0112] 对具有如以上般的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作用进行说明。
[0113] 首先,如图1所示,利用装载机5将液晶面板Sl及保护面板S2搬入至显示面板制 造装置100中,并由搬送部4搬送。利用未图示的拾取元件将液晶面板Sl搬入至涂布部1 中,如图2(A)~图2(D)所示,将其载置在粘合剂涂布装置10的平台11上。
[0114] 若将液晶面板Sl载置在平台11上,则涂布单元12进入平台11的上方。槽T中 所收容的粘合剂R经由分配器14而涂布在液晶面板Sl的表面上(图2 (A))。利用扫描装 置进行扫描,由此如图2(B)所示,以使液晶面板Sl的边缘的部分略微残留而遍及整个面的 方式涂布粘合剂R。若粘合剂R的涂布结束,则涂布单元12从平台11的上方退避。
[0115] 继而,利用UV照射单元13对粘合剂R进行UV照射,粘合剂R变成暂时硬化的状 态(图2 (C)及图2 (D))。由此,在液晶面板Sl的表面上形成具有规定的厚度的粘合层Rl。
[0116] 将形成有粘合层Rl的液晶面板Sl从涂布部1中搬出,并再次由搬送部4搬送。继 而,利用未图示的拾取元件来搬入至贴合部2中,如图3 (A)所示,将其载置在基板贴合装置 20的下侧板22上。此时,以形成有粘合层Rl的表面朝上的方式载置。将保护面板S2也搬 入至贴合部2中,交付至上侧板23上后由保持机构来保持。此时,腔室21朝上方移动,因 此下侧板22与上侧板23开放。若两面板的搬送完成,则腔室21以位于下方的方式得到驱 动,而将下侧板22与上侧板23收容在腔室21的内部。在腔室2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并利 用未图示的排气元件对密闭空间内进行减压。
[0117] 而且,如图3(B)所示,上侧板23朝向下侧板22下降,而将由上侧板23保持的保 护面板S2按压在由下侧板22支撑的液晶面板Sl上。形成在液晶面板Sl表面上的粘合 层Rl经由液晶面板Sl而按压在下侧板22上,并密接在两面板上,由此将两面板贴合。在 贴合时,即便上侧板及下侧板的平行度或平面度存在些许的误差,另外,即便在液晶面板Sl 的表面上存在起伏或弯曲,由于安装在下侧板22上的弹性片24顺应起伏或弯曲,因此粘合 层Rl也被均匀地按压。另外,由于弹性片24变成与粘合层Rl相似的形状且大致相同的大 小,因此液晶面板Sl之中,仅形成有粘合层Rl的部分得到按压,其他部位不会受到多余的 力。由此,粘合层Rl密接在液晶面板Sl与保护面板S2上,空隙的产生减少。
[0118] 若液晶面板Sl与保护面板S2的贴合完成,则减压状态解除,使腔室朝上方移动, 而使密闭空间开放。将积层面板SlO从贴合部2中搬出,并再次由搬送部4搬送。继而,利 用未图示的拾取元件朝硬化部3中搬入。再者,在从贴合部2朝硬化部3的搬送过程中,可 将积层面板SlO在大气中放置固定时间。在该放置时间内,积层面板SlO由大气压按压而 稳定。另外,即便在粘合层Rl中残留有空隙,通过放置充分的时间,也可以减少空隙。
[0119] 在硬化部3中,如图9 (A)~图9 (B)所示,将积层面板SlO载置在平台31上,利用 UV照射单元33照射经暂时硬化的粘合层Rl完全硬化所需的强度的紫外线,而完成粘合层 Rl的正式硬化。
[0120] [实施例]
[0121] 对本实施形态的显示面板制造装置及基板贴合装置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试 验,并评价特性。
[0122] 在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显示面板制造装置及基板贴合装置的整体的构成相同, 但关于弹性片24,准备使形状及大小、材料以及硬度各不相同者。
[0123] [试验 1]
[0124] 关于各实施例及比较例,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贴合试验。
[0125] ?贴合时按压力…3. Okg/cm2
[0126] ?基板…玻璃制,152. 4X91. 4(mm)的长方形,厚度为0. 7mm
[0127] ?贴合时环境压力…30Pa
[0128] ?粘合材料…粘度为2900mPa?s的紫外线(UV)硬化树脂
[0129] ?粘合层…约150X90(mm)(以变成与基板大致相同的形状(相似形状)及大致相 同的大小的方式形成)
[0130] ?粘合剂涂布厚度…200iim
[0131] ?弹性片…厚度为3mm
[0132] ?暂时硬化UV强度…累计光量为631mJ/cm2
[0133] 在从基板的外缘至大概Imm左右的内侧的范围内涂布形成粘合层的紫外线硬化 树脂。通过如所述般进行涂布,在贴合时粘合层变成与基板大致相同的形状及大小。
[0134] 贴合后,以目视确认在基板与粘合层Rl之间是否产生了空隙。对于有空隙者,也 对空隙的产生部位进行确认。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弹性片的条件与有无产生空隙示于以 下的表1中。
[0135] [表 1]
[0136]
【主权项】
1. 一种基板贴合装置,其经由形成在至少一个基板的表面上的粘合层而将一对基板贴 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支撑第1基板; 保持部,在与所述第1基板相向的位置上保持第2基板; 驱动部,对所述支撑部及所述保持部的至少一者进行驱动,由此经由所述粘合层而将 一对基板贴合;W及 弹性片,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或所述保持部的表面上,具有与所述粘合层相似的形状且 大致相同的大小,仅按压所述第1基板或所述第2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粘合层的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的接触所述第1基 板或第2基板的面具有与所述粘合层的附着在所述第1基板或所述第2基板上的面相似的 形状且大致相同的大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板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包含具有独立 孔的发泡树脂。
4.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装置,其经由粘合层而将包含显示用面板的一对基板贴合,其 特征在于包括: 粘合层形成部,在一对基板的至少一个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粘合层; 贴合部,经由所述粘合层而将所述一对基板贴合;W及 搬送部,在所述粘合层形成部与所述贴合部之间搬送所述一对基板;且 所述贴合部包括: 支撑部,支撑第1基板; 保持部,在与所述第1基板相向的位置上保持第2基板; 驱动部,对所述支撑部及所述保持部的至少一者进行驱动,由此经由所述粘合层而将 一对基板贴合;W及 弹性片,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或所述保持部的表面上,具有与所述粘合层相似的形状及 大致相同的大小,仅按压所述第1基板或所述第2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粘合层的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形成部具备将 粘合剂涂布在所述至少一个基板的表面上来形成所述粘合层的粘合剂涂布装置, 所述粘合剂涂布装置调整所述粘合剂的涂布区域,而在所述至少一个基板的表面上形 成粘合层,所述粘合层具有与所述弹性片的接触所述第1基板或所述第2基板的面形状相 似且大小大致相同的面。
6. -种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经由粘合层而将包含显示用面板的一对基板贴合来进行 显示面板的制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对基板的至少一个基板的表面上形成粘合层的步骤; 利用支撑部来支撑第1基板的步骤; 利用保持部在与所述第1基板相向的位置上保持第2基板的步骤;W及 利用驱动部对所述支撑部及所述保持部的至少一者进行驱动,由此经由所述粘合层而 将一对基板贴合的步骤;且 在将所述一对基板贴合的步骤中,利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或所述保持部的表面上、具 有与所述粘合层相似的形状且大致相同的大小的弹性片,仅按压所述第1基板或所述第2 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粘合层的部分。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基板贴合装置、显示面板制造装置及方法均匀地按压粘合层来使基板与粘合层密接而减少空隙的产生。基板贴合装置(20)经由形成在液晶面板(S1)的表面上的粘合层(R1)而将液晶面板(S1)与保护面板(S2)贴合,其包括:作为支撑部的下侧板(22)支撑液晶面板(S1);作为保持部的上侧板(23)在与液晶面板(S1)相向的位置上保持保护面板(S2);升降机构(25)对上侧板(23)进行驱动,由此经由粘合层(R1)而将液晶面板(S1)与保护面板(S2)贴合;弹性片(24)设置在下侧板(22)的表面上,具有与粘合层(R1)相似的形状且大致相同的大小,仅按压液晶面板(S1)的形成有粘合层(R1)的部分。
【IPC分类】G02F1-13, H01L51-56
【公开号】CN104678612
【申请号】CN201410705406
【发明人】田辺昌平, 泷泽洋次, 西垣寿
【申请人】芝浦机械电子装置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7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