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16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且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进行维持放电所需的一对放电维持电极中的每个电极被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子电极,且同时,分隔开的子电极在不同区域中形成,结果是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低电容和高放电效率。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是一种平板显示器(FPD),其中当放电气体被注入到两块其上形成有多个放电电极的基板之间时,在所述基板之间的气体中发生放电,产生紫外线,所述紫外线激发荧光体层中的荧光材料,由此形成所需数字、字母或图形图像。
常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在前基板的内表面上,顺序地形成有一对维持放电电极(即X电极和Y电极)、前介电层和保护层。前介电层中埋置有X电极和Y电极,且保护层被设置在前介电层的表面上。此外,在后基板的内表面上形成电极和后介电层。寻址电极被设置大体上垂直于所述放电维持电极对,且后介电层中埋置有寻址电极。
隔壁被设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以限定出放电空间,且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被涂覆在隔壁内部。
具有上述结构的常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功能如下。
第一,电信号被分别供应至Y电极和寻址电极以在其交叉处选择放电室。此后,电信号被交替供应至X电极和Y电极以使得发生表面放电,由此产生紫外线。涂覆在选定放电室中的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响应于紫外线而发出可见光从而形成静止图像或移动图像。
然而,由于不仅X电极和Y电极而且前介电层和保护层在前基板的内表面上顺序地形成,因此前基板以小于60%的透射率传输由放电室发射出的可见射线。为此,常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不能适当地用作高效平板显示器。
第二,当面板受到较长持续时间的驱动时,放电朝向荧光体层扩散。放电气体中的带电粒子导致溅射到荧光体层上的离子通过电场,由此导致产生永久余象。
第三,放电从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放电间隙朝向放电室外部扩散。由于放电沿前基板的平面进行扩散,因此常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没有好好地利用放电室的整个空间。
第四,当包含具有10%体积或更高的高浓度Xe气体的放电气体被注入放电室内时,带电粒子和激发子由于原子的离子化和激发反应而增加从而使得亮度和放电效率增大。然而,由于使用高浓度的Xe气体,因此初始放电点火电压不希望地升高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其中沿放电室的周边设置放电电极,由此提高了可见射线的透射率。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沿放电空间周边安装的一对放电维持电极中的每个电极被分隔成两个或更多个子电极且进行主放电所需的至少一个放电维持电极具有比其它放电维持电极更小的面积,结果是防止产生功率浪费从而改进了放电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多块基板、介电壁、X电极、Y电极以及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述基板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前基板和后基板。所述介电壁被设置在所述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以与所述基板一起限定出放电室。每个所述X电极包括沿所述放电室的周边分开设置的第一X电极和第二X电极并且被埋置在所述介电壁中。每个所述Y电极包括沿所述放电室的所述周边分开设置的第一Y电极和第二Y电极并且被埋置在所述介电壁中。此外,所述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被涂覆在所述放电室中。启动主放电的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电极相比具有不同的面积。
所述第一X电极优选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被连续设置,所述第二X电极优选沿与所述第一X电极相同的方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X电极下面且与其隔开,且所述第一X电极和第二X电极优选彼此电连接。
所述第一X电极优选沿每个所述放电室的周边限定出开放回路或闭合回路,且所述第二X电极优选沿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被设置成条带。
所述第二X电极优选具有比所述第一X电极更小的面积。
所述第一Y电极优选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被连续设置,所述第二Y电极优选沿与所述第一Y电极相同的方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Y电极上面且与其隔开,且所述第一Y电极和所述第二Y电极优选彼此电连接。
所述第一Y电极优选沿每个所述放电室的周边限定出开放回路或闭合回路,且所述第二Y电极优选沿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被设置成条带。
所述第二Y电极优选具有比所述第一Y电极更小的面积。
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优选进一步包括寻址电极,所述寻址电极在所述放电室中相对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呈直角进行延伸以诱发寻址放电,且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优选在所述前基板和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的周边被连续布置。
每个所述介电壁优选包括沿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设置的第一介电壁;和沿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另一个方向设置的第二介电壁,其中所述第二介电壁从一对相邻的所述第一介电壁内部与所述第一介电壁相对地一体延伸出来。
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优选进一步包括隔壁,所述隔壁被设置在所述介电壁与所述后基板之间以与所述介电壁一起限定出所述放电室,且所述荧光体层被涂覆在所述隔壁内部。


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进行考虑,易于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及其多个附加优点,在所述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组合视图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和图3是图1所示放电电极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进行更充分地描述,在所述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1,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包括前基板101和与前基板101平行设置的后基板102。玻璃料(Frit glass)被涂覆在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02的内表面的边缘上,因此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02彼此附接在一起以密封其间的内部空间。
前基板101由透明材料如钠钙玻璃形成。后基板102大体上由与前基板101相同的材料形成。
介电壁105被设置在前基板101与后基板102之间以限定出放电室。介电壁105由高介电常数材料如其中加入多种填料的玻璃浆(glasspaste)形成。
每个介电壁105包括沿前基板101的X方向设置的第一介电壁103和沿前基板的Y方向设置的第二介电壁104。第二介电壁104从第一介电壁103内部与第一介电壁103相对地一体延伸出来。第一介电壁103和第二介电壁104组合形成矩阵,且因此放电室具有矩形形状。
在其它实施例中,介电壁105可具有其它多种形状,如曲流形、德尔塔(δ)形、或蜂巢形。此外,由介电壁105限定出的放电室可具有多种不同结构如六边形、椭圆形、圆形且不限于矩形形状。
X电极110和Y电极111被埋置在介电壁105中。X电极110和Y电极111没有被设置在放电室内而是沿放电室的周边进行设置。X电极110和Y电极111彼此电绝缘且不同的电压被施加到X电极110和Y电极111上。
例如使用氧化镁(Mg0)的保护层118被沉积在介电壁105的内表面上,以使得沿放电室的四个侧壁发射出二次电子。
隔壁114可被进一步安装在介电壁105与后基板102之间。隔壁114由不同于介电壁105的低介电常数材料形成。隔壁114大体上被设置成与介电壁105具有相同的形状以使得其与介电壁105相对应。
每个隔壁114包括与第一介电壁103平行设置的第一隔壁115和与第二介电壁104平行设置的第二隔壁116。第一隔壁115和第二隔壁116一体组合形成矩阵。
当仅有介电壁105被设置在前基板101与后基板102之间时,放电室由单壁限定出。当介电壁105和隔壁114都被设置在前基板101与后基板102之间时,放电室由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材料形成的双壁限定出。
寻址电极112沿与X电极110和Y电极111相交叉的方向被设置在后基板102的顶表面上。寻址电极112被设置在放电室内且由介电层113埋置。
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中,可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形成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相对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或混合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具体情况而对放电电极进行不同的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X电极110和Y电极111以诱发显示维持放电,且寻址电极112进一步垂直于X电极110和Y电极111进行安装以诱发寻址放电。寻址电极112不仅可被埋置在后基板102中而且还可被埋置在其中埋置有X电极110和Y电极111的介电壁105中。
放电气体如Ne-Xe气体或He-Xe气体被注入由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02、介电壁105和隔壁114限定出的放电室中。
此外,在放电室中形成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117。如上所述,荧光体层117受到放电气体产生的紫外线的激发且发射出可见光。在本实施例中,荧光体层117被涂覆在隔壁114的内侧壁和介电层113的顶表面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面的描述。而是,荧光体层117可被涂覆在放电室的任何区域中。
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117被分别涂覆在相应的放电室中。红色荧光体层可由(Y,Gd)BO3:Eu+3形成,绿色荧光体层可由Zn2SiO4:Mn2+形成,且蓝色荧光体层可由BaMgAl10O17:Eu2+形成。
每个X电极110包括沿其中一个放电室的周边彼此隔开的第一X电极106和第二X电极107,且每个Y电极111包括沿其中一个放电室的周边彼此隔开的第一Y电极108和第二Y电极109。X电极110和Y电极111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不同面积的两个电极。换句话说,第一X电极106和第二X电极107可具有不同面积和/或第一Y电极108和第二Y电极109可具有不同面积。
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上述结构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图2是沿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且图3是图1所示的放电电极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2和图3,X电极110沿在一个方向上形成的相邻放电室被连续布置。每个X电极110包括第一X电极106和第二X电极107。第一X电极106相对接近前基板101,且第二X电极107相对接近后基板102。第一X电极106和第二X电极107彼此垂直地隔开。
此外,第二X电极107沿与第一X电极106大体上相同的方向被设置在第一X电极106下面且在面板100的边缘上被电连接到第一X电极106上。
第一X电极106被布置成围绕每个放电室的闭合回路或开放回路。即,第一X电极106围绕每个放电室形成连续回路或具有至少一个断开部分的不连续回路。
与第一X电极106相比,第二X电极107在每个放电室周围既不形成闭合回路也不形成开放回路,而是在基板101和102的一个方向上,即在与沿相邻放电室的周边连续布置的第一X电极106相同的方向上被布置成条带。第二X电极107仅被设置在与第一介电壁103相对应的位置处。多个第二X电极107可被安装在限定出放电室的一对第一介电壁103上或安装在至少一个第一介电壁103上。
第二X电极107具有比第一X电极106更小的面积。这是因为第一X电极106在第二介电壁104中延伸以与第二介电壁104相对应,而第二X电极107不沿第二介电壁104进行延伸。
Y电极111沿在基板101和102的一个方向上形成的相邻放电室被连续布置。每个Y电极111包括第一Y电极108和第二Y电极109。第一Y电极108相对接近后基板102,且第二Y电极109相对接近前基板101。第一Y电极108和第二Y电极109彼此垂直地隔开。
此外,第二Y电极109沿与第一Y电极108相同的方向被隔开设置在第一Y电极108上面且在面板100的边缘上被电连接到第一Y电极108上。
第一Y电极108被设置成围绕每个放电室的开放回路或闭合回路。第一Y电极108的布置取决于使用介电壁105限定出放电室的结构。即,第一Y电极108沿介电壁105的周边形成具有至少一个断开部分的不连续回路或连续回路。
与第一Y电极108相比,第二Y电极109沿与第一Y电极108相同的方向被布置成条带。第二Y电极109沿设置第一介电壁103的方向进行布置。多个第二Y电极109被埋置在限定出放电室的一对第一介电壁103中或被埋置在至少一个第一介电壁103中。
如上所述,第二Y电极109沿第一介电壁103被布置成条带,且第一Y电极108沿第一介电壁103和第二介电壁104被布置成矩形。因此,第二Y电极109具有比第一Y电极108更小的面积。
Y电极111被设置在X电极110下面,且启动主放电的第二X电极107和第二Y电极109被设置彼此相对。
与Y电极111一起引发寻址放电的寻址电极112延伸穿过相邻放电室,以使得其与X电极110和Y电极111相交叉。寻址电极112被布置在后基板102的内表面上彼此相隔预定距离且被埋置在介电层113中。
在隔开的X电极110和Y电极111中,接近且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二X电极107和第二Y电极109被布置成直到第一X电极106和第一Y电极108为止的条带,原因如下。
因为启动主放电的第二X电极107和第二Y电极109具有比第一X电极106和第一Y电极108更小的面积,因此面板100的电容降低。
假定介电常数相同,电容与距离成反比且与面积成正比(C=εS/d)。因此,第二X电极107和第二Y电极109的面积越小,则面板100的电容越低。
因此,当施加相同电压时,由于第二X电极107和第二Y电极109具有比第一X电极106和第一Y电极108更小的相应面积,因此面板100的电容C降低,且因此电流变得更小。结果是,面板100消耗更小的功率,由此提高了放电效率。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的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当外部电源将预定寻址电压施加到寻址电极112与Y电极111之间时,选择用于进行发射的放电室。壁电荷积聚在选定放电室中形成的Y电极111上。
其后,正“+”电压被施加到X电极110上且更高的电压被施加到Y电极111上。因此,壁电荷由于X电极110与Y电极111之间存在电压差而发生移动。
当壁电荷进行移动时,壁电荷与放电空间中放电气体的原子撞击,因此导致放电产生等离子体。该放电很可能从X电极110与Y电极111之间的间隙中产生,在所述间隙处形成了更强的电场。
由于X电极110和Y电极111沿放电空间的四个侧表面形成,因此放电发生的可能性大得多。
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X电极110与Y电极111之间的电压差被保持足够高时,在其间产生强烈的电场集中。因此,放电扩散进入整个放电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从放电空间的四个侧表面产生放电,因此放电扩散范围大大增加。此外,由于放电所致等离子体沿放电空间的侧表面产生且扩散进入中心,因此等离子体的体积变得大得多,由此导致发射出多得多的可见射线。此外,当等离子体扩散进入放电空间的中心时,空间电荷可被使用以使得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可在低电压条件下受到驱动且具有优良的发光效率。
在以上述方式引发放电后,当X电极110与Y电极111之间的电压差低于放电电压时,不再发生放电,但是在放电空间中形成空间电荷和壁电荷。通过交换施加到X电极110和Y电极111上的电压极性,在壁电荷的帮助下再次产生放电。一旦X电极110和Y电极111的极性发生直接交换,则重复进行初始放电过程。因此,当重复上述过程时,诱发产生稳定的放电。
由放电过程形成的紫外线激发涂覆在放电空间中的荧光体层117中的荧光材料。结果是,可见光从荧光材料中辐射出来以形成图像。
对于沿放电空间周边布置的X电极110和Y电极111而言,彼此面对设置的第二X电极107和第二Y电极109具有条带形状,而设置在第二X电极107上面的第一X电极106和设置在第二Y电极109下面的第一Y电极108形成开放回路或闭合回路。因此,启动主放电的第二X电极107和第二Y电极109具有比第一X电极106和第一Y电极108更小的面积。因此,面板100的电容降低,因此使消耗功率减小。
如上面的解释,在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沿放电室周边设置的每个X电极和Y电极被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子电极,且启动主放电的至少一个X子电极和Y子电极具有比其它子电极更小的面积。在这种结构中,可获得以下效应。
第一,启动主放电的电极比电连接到所述电极上的其它电极具有更小的面积,从而使得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容降低从而减小电流量。结果是,消耗功率减少进而提高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效率。
第二,本发明使得能够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进行稳定的维持放电。
第三,可确保宽电压裕度,由此使得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能够进行稳定放电。
第四,当沿放电空间的周边发生放电时,放电表面被显著扩大。
第五,在面对放电空间的基板的内表面上既没有形成放电电极也没有形成埋置放电电极的介电层。结果是,图像宽高比大大增加。
尽管已经结合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偏离以下技术方案限定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多种形式和细部的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包括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前基板和后基板的多块基板;设置在所述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以与所述基板一起限定出放电室的介电壁;X电极,每个所述X电极包括沿所述放电室的周边隔开设置的第一X电极和第二X电极且被埋置在所述介电壁中;Y电极,每个所述Y电极包括沿所述放电室的所述周边隔开设置的第一Y电极和第二Y电极且被埋置在所述介电壁中;和涂覆在所述放电室中的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其中启动主放电的至少一个所述X电极和Y电极具有与其它电极面积不同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X电极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被连续设置,所述第二X电极沿与所述第一X电极相同的方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X电极下面且与其分隔开,且所述第一X电极和所述第二X电极彼此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X电极沿每个所述放电室的周边限定出开放回路或闭合回路,且所述第二X电极沿所述前基板和后基板的一个方向被设置为条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X电极具有比所述第一X电极更小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Y电极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被连续设置,所述第二Y电极沿与所述第一Y电极相同的方向被设置在所述第一Y电极上面且与其分隔开,且所述第一Y电极和所述第二Y电极彼此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Y电极沿每个所述放电室的周边限定出开放回路或闭合回路,且所述第二Y电极沿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基板的一个方向被设置为条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Y电极具有比所述第一Y电极更小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Y电极被设置在所述X电极下面,且所述第二X电极和所述第二Y电极面对彼此进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Y电极被设置在所述X电极下面,且所述第二X电极和所述第二Y电极面对彼此进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Y电极被设置在所述X电极下面,且所述第二X电极和所述第二Y电极面对彼此进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Y电极被设置在所述X电极下面,且所述第二X电极和所述第二Y电极面对彼此进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Y电极被设置在所述X电极下面,且所述第二X电极和所述第二Y电极面对彼此进行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Y电极被设置在所述X电极下面,且所述第二X电极和所述第二Y电极面对彼此进行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放电室中沿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以诱发产生寻址放电的寻址电极;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的周边被连续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放电室中沿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以诱发产生寻址放电的寻址电极;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的周边被连续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放电室中沿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以诱发产生寻址放电的寻址电极;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的周边被连续布置。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放电室中沿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以诱发产生寻址放电的寻址电极;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的周边被连续布置。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放电室中沿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以诱发产生寻址放电的寻址电极;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的周边被连续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放电室中沿与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以诱发产生寻址放电的寻址电极;其中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在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上沿相邻放电室的周边被连续布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所述介电壁包括沿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一个方向设置的第一介电壁;和沿所述前基板和所述后基板的另一个方向设置的第二介电壁;其中所述第二介电壁从一对相邻的所述第一介电壁内部与所述第一介电壁相对地一体延伸出来。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介电壁与所述后基板之间以与所述介电壁一起限定出所述放电室的隔壁;其中所述荧光体层被涂覆在所述隔壁内部。
全文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包括多块基板、介电壁、X电极、Y电极以及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基板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前基板和后基板。介电壁被设置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以与基板一起限定出放电室。每个X电极包括沿放电室的周边分开设置的第一X电极和第二X电极并且被埋置在介电壁中。每个Y电极包括沿放电室的周边分开设置的第一Y电极和第二Y电极并且被埋置在介电壁中。此外,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被涂覆在放电室中。启动主放电的X电极和Y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电极相比具有不同的面积。即启动主放电的一个电极和与其电连接的另一个电极相比具有更小的面积。在该结构中,所述PDP的电容降低,因此提高了放电效率。
文档编号H01J11/24GK1828808SQ200610051520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8日
发明者权泰正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