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48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成型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型加工工装,包括: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将待加工工件运送至加工位置处;裁切机构,裁切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一侧,且裁切机构的裁切端朝向加工位置处;成型机构,成型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一侧,且成型机构的操作端朝向加工位置处。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时,工作人员仅需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送料机构上,而后送料机构将会自动将待加工工件运送至加工位置处,裁切机构和成型机构会在加工位置处依次对待加工工件进行裁切处理、成型处理,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成型加工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带式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成型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0002]很多标准部件(例如: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由于其规格统一、用量巨大,因而为了方便其生产、检测、包装、运输等,需要将这些标准部件采用编带形式加工出厂。
[0003]由于各个使用厂家需要用该标准部件制造不同的产品,因而各个使用厂家需要在使用该标准部件时,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对标准部件进行二次成型加工。
[0004]现有技术中,对标准部件进行二次成型加工时主要依靠人工手动完成,因而造成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差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成型加工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标准部件再加工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型加工工装,包括: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将待加工工件运送至加工位置处;裁切机构,裁切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一侧,且裁切机构的裁切端朝向加工位置处;成型机构,成型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一侧,且成型机构的操作端朝向加工位置处。
[0007]进一步地,送料机构包括:载料台;推送组件,推送组件的推送端沿载料台的长度方向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载料台上。
[0008]进一步地,推送组件的推送端与载料台滑动配合。
[0009]进一步地,推送组件包括:滑移块,滑移块沿载料台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送料杆,送料杆的第一端与滑移块可枢转地连接,送料杆的第二端抵放在载料台上,且送料杆的第二端朝向加工位置;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滑移块驱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推送组件还包括用于保持送料杆的第二端抵设在载料台上的第一复位元件,第一复位元件设置在滑移块上并与送料杆抵接。
[0011]进一步地,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固定支架,载料台位于固定支架的下方,推送组件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裁切机构包括:用于切断待加工工件的引脚的切刀部,切刀部的刀刃位于切刀部的两端,刀刃为裁切端,且切刀部的两端的刀刃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加工工件的本体的长度;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与切刀部驱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固定支架,送料机构位于固定支架的下方,第二驱动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切刀部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固定支架上。
[0014]进一步地,裁切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引脚的定位部,定位部设置在切刀部的一侧或两侧。
[0015]进一步地,定位部为定位杆,定位杆的朝向送料机构的一端具有定位凹部,定位凹部的形状与待加工工件的引脚形状相适应。
[0016]进一步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模,成型模设置在送料机构的出料端并位于加工位置处,待加工工件抵靠在成型模上;施压组件,施压组件设置在成型模的一侧,施压组件的施压端朝向待加工工件的引脚所在的方向运动,且待加工工件的引脚挤压成型在成型模与施压组件的施压端之间。
[0017]进一步地,施压组件包括:施压杆,施压杆的朝向成型模的一端为操作端;第三驱动部,第三驱动部与施压杆驱动连接。
[0018]进一步地,成型机构还包括支撑底模,支撑底模设置在送料机构的出料端,支撑底模具有用于供成型模伸出的避让开孔,成型模穿设在避让开孔内,支撑底模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0019]进一步地,裁切机构包括用于切断待加工工件的引脚的切刀部,切刀部具有抵压脚,抵压脚朝向支撑底模一侧伸出,成型机构还包括用于恢复支撑底模的初始位置的第二复位元件,第二复位元件与支撑底模抵接。
[0020]进一步地,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电控系统,电控系统与送料机构、裁切机构和成型机构电连接。
[0021]进一步地,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底座,送料机构、裁切机构和成型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且裁切机构的裁切端位于送料机构的上方,成型机构的操作端位于送料机构的出料端。
[0022]本实用新型中的送料机构将待加工工件运送至加工位置处,裁切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一侧,且裁切机构的裁切端朝向加工位置处,成型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一侧,且成型机构的操作端朝向加工位置处。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时,工作人员仅需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送料机构上,而后送料机构将会自动将待加工工件运送至加工位置处,裁切机构和成型机构会在加工位置处依次对待加工工件进行裁切处理、成型处理,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的送料机构动作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5]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P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的裁切机构动作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7]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的支撑底模向下运动的工作状态不意图;
[0028]图5示意性示出了图4的M处局部放大图;以及
[0029]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的施压组件动作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0]图中附图标记:10、送料机构;11、载料台;lla、滑槽;12、推送组件;12a、滑移块;12b、送料杆;12c、第一复位元件;12d、第一驱动部;20、待加工工件;21、引脚;30、裁切机构;31、切刀部;31a、抵压脚;31b、工件避让槽;31c、成型避让槽;32、第二驱动部;33、定位部;34、导杆;35、安装块;40、成型机构;41、成型模;42、施压组件;42a、施压杆;42b、第三驱动部;42c、导向块;43、支撑底模;44、第二复位元件;45、支撑凸起;50、固定支架;60、电控系统;7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型加工工装。如图1至图6所示,成型加工工装包括送料机构10、裁切机构30和成型机构40,送料机构10将待加工工件20运送至加工位置处;裁切机构30设置在送料机构10的一侧,且裁切机构30的裁切端朝向加工位置处;成型机构40设置在送料机构10的一侧,且成型机构40的操作端朝向加工位置处。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时,工作人员仅需将待加工工件20放置在送料机构10上,而后送料机构10将会自动将待加工工件20运送至加工位置处,裁切机构30和成型机构40会在加工位置处依次对待加工工件20进行裁切处理、成型处理,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0033]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电控系统60,电控系统60与送料机构10、裁切机构30和成型机构40电连接。由于设置有电控系统60,因而电控系统60能够协调送料机构10、裁切机构30和成型机构40之间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了成型加工工装的操控性、保证了成型加工工装的使用可靠性。
[0034]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底座70,送料机构10、裁切机构30和成型机构40均设置在底座70上,且裁切机构30的裁切端位于送料机构10的上方,成型机构40的操作端位于送料机构10的出料端。由于送料机构10、裁切机构30和成型机构40均设置在底座70上,因而方便工作人员移动成型加工工装,并且避免各机构之间因相对位置变换而造成加工故障,从而保证了成型加工工装的使用可靠性。优选地,电控系统60设置在底座70上。
[0035]本实用新型中的送料机构10包括载料台11和推送组件12,推送组件12的推送端沿载料台11的长度方向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载料台11上。由于推送组件12的推送端沿载料台11的长度方向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载料台11上,因而放置在载料台11上的待加工工件20能够被依次运送至加工位置处,从而保证了待加工工件20的供给可靠性。
[0036]优选地,载料台11的上端具有滑槽11a。由于载料台11的上端具有滑槽11a,因而待加工工件20放置在滑槽Ila内不易滑脱,从而提高了载料台11的定位可靠性。优选地,滑槽Ila的横截面T形。进一步地,滑槽Ila为倒T形滑槽(也就是T形翻转180度)。
[0037]在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推送组件12为多个依次排列设置的传动辊,传动辊自身可枢转地运动。当然,推送组件12还可以是多个依次排列设置的无动力托辊,多个无动力托辊通过皮带彼此连接,电机驱动其中一个托辊转动。
[0038]本实用新型中的推送组件12的推送端与载料台11滑动配合。由于推送组件12的推送端与载料台11滑动配合,因而保证了送料的平稳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待加工工件可以准确地输送至加工位置处,进而保证了送料机构10的使用可靠性。
[0039]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推送组件12包括滑移块12a、送料杆12b和第一驱动部12d,滑移块12a沿载料台1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送料杆12b的第一端与滑移块12a可枢转地连接,送料杆12b的第二端抵放在载料台11上,且送料杆12b的第二端朝向加工位置;第一驱动部12d与滑移块12a驱动连接。由于第一驱动部12d与滑移块12a驱动连接,因而通过控制第一驱动部12d的工作状态可以控制滑移块12a相对载料台11的位置,从而使滑移块12a带动送料杆12b沿载料台11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完成推送待加工工件20的动作。由于送料杆12b的第二端抵放在载料台11上,因而保证送料杆12b的第二端能够始终与载料台11接触,保证送料杆12b的第二端能够始终与待加工工件20接触,从而保证了推送组件12的送料可靠性。优选地,第一驱动部12d为气缸或电机。
[004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2d也可以直接驱动送料杆12b运动。此时,第一驱动部12d应能够控制送料杆12b多方向运动。
[0041]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推送组件12还包括用于保持送料杆12b的第二端抵设在载料台11上的第一复位元件12C,第一复位元件12c设置在滑移块12a上并与送料杆12b抵接。由于设置有第一复位元件12c,因而保证送料杆12b的第二端能够始终抵设在载料台11,保证送料杆12b的第二端能够始终与待加工工件20接触,从而保证了推送组件12的送料可靠性。并且当滑移块12a回退运动时,送料杆12b的第二端会从下一个待加工工件20的前方回退到该待加工工件20的后方,也就是要跳跃过该待加工工件20,此时当送料杆12b的第二端回退越过该待加工工件20后,送料杆12b的第二端会因受到第一复位元件12c的作用而被抵压在载料台11上,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推送组件12的送料可靠性。优选地,第一复位元件12c为异形弹簧。
[0042]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固定支架50,载料台11位于固定支架50的下方,推送组件12与固定支架50滑动连接。优选地,固定支架50设置在底座70上。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推送组件12的滑移块12a的上端与固定支架50滑动连接,送料杆12b和第一复位元件12c均设置在滑移块12a的下端。由于滑移块12a滑动设置在固定支架50上,因而保证了滑移块12a、送料杆12b的运动可靠性,从而保证了送料机构10的使用可靠性。优选地,第一驱动部12d设置在固定支架50上。
[0043]本实用新型中的裁切机构30包括第二驱动部32和用于切断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的切刀部31,切刀部31的刀刃位于切刀部31的两端,刀刃为裁切端,且切刀部31的两端的刀刃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加工工件20的本体的长度,第二驱动部32与切刀部31驱动连接。由于设置有切刀部31,因而当待加工工件20位于加工位置处时,切刀部31动作可将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截断,从而使该待加工工件20从而编带上脱落,也使该待加工工件20的长度满足使用要求。优选地,第二驱动部32为气缸或电机。
[0044]如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上述的固定支架50,送料机构10位于固定支架50的下方,第二驱动部32设置在固定支架50上,且切刀部31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固定支架50上。当第二驱动部32驱动切刀部31向下运动时,切刀部31逐渐迫近送料机构10的载料台11,直至切刀部31的刀刃与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接触、截断。
[0045]优选地,裁切机构30还包括导杆34和安装块35,第二驱动部32驱动安装块35沿竖直方向运动,且切刀部31安装在安装块35上,导杆34的下端与底座70连接,安装块35滑动设置在导杆34的上端。由于安装块35滑动设置在导杆34上,因而保证了安装块35的运动可靠性和导向可靠性,从而保证了切刀部31的动作可靠性。
[0046]优选地,切刀部31具有用于避让待加工工件20的工件避让槽31b。由于设置有工件避让槽31b,因而当切刀部31的刀刃裁切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时,待加工工件20的本体刚好可以容纳在工件避让槽31b内,从而避免切刀部31压损待加工工件20,进而保证了裁切机构30的使用可靠性。
[0047]本实用新型中的裁切机构30还包括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的定位部33,定位部33设置在切刀部31的一侧或两侧。由于设置有定位部33,因而当切刀部31的刀刃裁切待加工工件20时,定位部33可将引脚21定位,从而避免待加工工件20移位,进而提高了切刀部31的裁切准确性和可靠性。优选地,定位部33设置在安装块35上。
[0048]如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部33为定位杆,定位杆的朝向送料机构10的一端具有定位凹部,定位凹部的形状与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形状相适应。由于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正好卡设在定位杆的定位凹部内,因而有效避免引脚21从定位杆内滑脱,从而保证了定位杆的定位可靠性。
[0049]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机构40包括成型模41和施压组件42,成型模41设置在送料机构10的出料端并位于加工位置处,待加工工件20抵靠在成型模41上;施压组件42设置在成型模41的一侧,施压组件42的施压端朝向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所在的方向运动,且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挤压成型在成型模41与施压组件42的施压端之间。由于设置有成型模41,因而成型模41对待加工工件20起到位置定位、形状定位的作用,当施压组件42挤压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时,引脚21会根据成型模41的形状及施压组件42的施压端的作用方向而改变引脚21的形状,从而使待加工工件20的形状满足使用要求。
[0050]如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施压组件42包括施压杆42a和第三驱动部42b,施压杆42a的朝向成型模41的一端为操作端,第三驱动部42b与施压杆42a驱动连接。优选地,第三驱动部42b为气缸或电机。当然,当第三驱动部42b为直线式气缸时,施压杆42a也可以是直线式气缸的气缸杆。
[0051]优选地,施压组件42为多个,多个施压组件42沿不同方向设置在成型模41的周向。由于施压组件42为多个,因而施压组件42可以对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做多方位、多角度的变形处理,从而使待加工工件20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0052]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施压组件42为两个,两个施压组件42分别沿载料台11的长度方向和垂直于载料台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成型模41的两侧,且两个施压组件42均设置在水平面内。优选地,施压组件42还包括导向块42c,导向块42c具有导向孔,施压杆42a的施压端由导向孔内伸出。由于设置有导向块42c,因而对施压杆42a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施压杆42a的运动可靠性。
[0053]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机构40还包括支撑底模43,支撑底模43设置在送料机构10的出料端,支撑底模43具有用于供成型模41伸出的避让开孔,成型模41穿设在避让开孔内,支撑底模43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可调节地设置。由于支撑底模43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因而根据成型模41的使用状态不同,支撑底模43处于不同的工作位置上,从而在保证成型模41使用可靠的同时,还对成型模41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成型模41不用时因外力损坏,进而提高了成型机构40的使用可靠性。
[0054]优选地,成型机构40还包括支撑凸起45,支撑凸起45设置在支撑底模43的上端,且位于支撑底模43的边缘处,该边缘为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所在的一侧。由于设置有支撑凸起45,因而被裁切后的引脚21 (近端)能够支撑在支撑凸起45上,从而使待加工工件20的本体、引脚21均被支撑,从而提高了支撑底模43的支撑可靠性。
[0055]进一步地,支撑凸起45具有与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形状相适应的限位槽。由于设置有限位槽,因而使引脚21更稳定地放置在支撑凸起45上,从而提高了成型机构40的工作可靠性。
[0056]如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裁切机构30包括用于切断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的切刀部31,切刀部31具有抵压脚31a,抵压脚31a朝向支撑底模43 —侧伸出,成型机构40还包括用于恢复支撑底模43的初始位置的第二复位元件44,第二复位元件44与支撑底模43抵接。优选地,第二复位元件44是弹簧,且弹簧设置在底座70与支撑底模43之间。由于切刀部31具有抵压脚31a,因而当切刀部31向支撑底模43—侧运动时,抵压脚31a会逐渐压住支撑底模43,以使支撑底模43向底座70 —侧运动,此时成型模41由避让开孔内伸出。
[0057]优选地,切刀部31还具有用于供施压组件42的施压杆42a穿过的成型避让槽31c。由于设置有成型避让槽31c,因而避免阻挡施压组件42的运动,从而保证了施压杆42a的操作可靠性。
[0058]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成型加工工装时,各机构的动作顺序如下:
[0059]1.工作人员将待加工工件20放在载料台11上;
[0060]2.推送组件12动作将待加工工件20送至加工位置处,此时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正好限位在支撑底模43的支撑凸起45的限位槽内;
[0061]3.裁切机构30动作,此时切刀部31和定位部33向下运动,定位部33压住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切刀部31的刀刃将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截断;同时,切刀部31的抵压脚31a下压支撑底模43,以使支撑底模43向下运动,此时成型模41由支撑底模43的避让开孔内伸出;
[0062]4.成型机构40动作,施压组件42的施压杆42a向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 —侧运动,从而将引脚21挤压在施压杆42a和成型模41之间(如图4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首先沿载料台11长度方向设置的施压杆42a运动,而后垂直于载料台11长度方向设置的施压杆42a再运动);
[0063]5.推送组件12反向动作回位,准备推送下一个待加工工件20 ;
[0064]6.成型机构40、裁切机构30均反向动作回位,此时支撑底模43向上运动恢复初始位置;
[0065]7.当推送组件12推送下一个待加工工件20时,前一个已加工完成的工件被顶出;
[0066]8.依上述步骤循环。
[006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料机构(10),所述送料机构(10)将待加工工件(20)运送至加工位置处; 裁切机构(30),所述裁切机构(30)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10)的一侧,且所述裁切机构(30)的裁切端朝向所述加工位置处; 成型机构(40),所述成型机构(40)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10)的一侧,且所述成型机构(40)的操作端朝向所述加工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10)包括: 载料台(11); 推送组件(12),所述推送组件(12)的推送端沿所述载料台(11)的长度方向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载料台(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12)的推送端与所述载料台(11)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12)包括: 滑移块(12a),所述滑移块(12a)沿所述载料台(1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 送料杆(12b),所述送料杆(12b)的第一端与所述滑移块(12a)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送料杆(12b)的第二端抵放在所述载料台(11)上,且所述送料杆(12b)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加工位置; 第一驱动部(12d),所述第一驱动部(12d)与所述滑移块(12a)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12)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送料杆(12b)的第二端抵设在所述载料台(11)上的第一复位元件(12c),所述第一复位元件(12c)设置在所述滑移块(12a)上并与所述送料杆(12b)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固定支架(50),所述载料台(11)位于所述固定支架(50)的下方,所述推送组件(12)与所述固定支架(50)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30)包括: 用于切断所述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的切刀部(31),所述切刀部(31)的刀刃位于所述切刀部(31)的两端,所述刀刃为所述裁切端,且所述切刀部(31)的两端的所述刀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待加工工件(20)的本体的长度; 第二驱动部(32 ),所述第二驱动部(32 )与所述切刀部(31)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固定支架(50),所述送料机构(10)位于所述固定支架(50)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部(32)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50)上,且所述切刀部(31)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50)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30)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待加工工件(20)的所述引脚(21)的定位部(33),所述定位部(33)设置在所述切刀部(31)的一侧或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3)为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朝向所述送料机构(10)的一端具有定位凹部,所述定位凹部的形状与所述待加工工件(20)的所述引脚(21)形状相适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40)包括:成型模(41),所述成型模(41)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10)的出料端并位于所述加工位置处,所述待加工工件(20)抵靠在所述成型模(41)上; 施压组件(42 ),所述施压组件(42 )设置在所述成型模(41)的一侧,所述施压组件(42 )的施压端朝向所述待加工工件(20)的引脚(21)所在的方向运动,且所述待加工工件(20)的所述引脚(21)挤压成型在所述成型模(41)与所述施压组件(42)的施压端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42)包括: 施压杆(42a),所述施压杆(42a)的朝向所述成型模(41)的一端为所述操作端; 第三驱动部(42b),所述第三驱动部(42b)与所述施压杆(42a)驱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40)还包括支撑底模(43 ),所述支撑底模(43 )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IO )的出料端,所述支撑底模(43 )具有用于供所述成型模(41)伸出的避让开孔,所述成型模(41)穿设在所述避让开孔内,所述支撑底模(43)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30)包括用于切断所述待加工工件(20)的所述引脚(21)的切刀部(31),所述切刀部(31)具有抵压脚(31a),所述抵压脚(31a)朝向所述支撑底模(43)—侧伸出,所述成型机构(40)还包括用于恢复所述支撑底模(43)的初始位置的第二复位元件(44),所述第二复位元件(44)与所述支撑底模(43)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电控系统(60),所述电控系统(60)与所述送料机构(10)、所述裁切机构(30)和所述成型机构(40)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加工工装还包括底座(70),所述送料机构(10)、所述裁切机构(30)和所述成型机构(40)均设置在所述底座(70)上,且所述裁切机构(30)的裁切端位于所述送料机构(10)的上方,所述成型机构(40)的操作端位于所述送料机构(10 )的出料端。
【文档编号】B23Q7/00GK203791979SQ201420129340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范金国 申请人:上海拜骋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