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223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它涉及脱模装置领域,它包含铸锭、铸模、支柱、水平台、液压杆、轴套、底座、气缸、顶杆、限位开关、支架和顶缸。它结构设计合理,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液压杆的顶出,然后上气缸的夹紧,从而将制品从模芯上拔出,实现对制品的自动脱模,不但工作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不会对生产工人造成意外伤害。
【专利说明】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
[0003]【背景技术】:
[0004]模锻的上模由上模座、上模台依次连接在主缸的下方。在锻造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表面形状复杂、胚料加热等原因,锻压成型后工件与胎膜之间摩擦力大,常发生工件与上模粘连、不易脱离,脱模已成为影响生产的难题。当前解决胎膜问题是从尽可能减少工件与上模之间的摩擦力着手,依靠工件自重落下而脱模的。有的采用在锻造过程中由喷涂设备向模具表面喷涂润滑剂,减小工件与上模之间的摩擦力;有的采用增大模具的拔模斜度,减少工件与上模间垂直摩擦力,已利于脱模。其前者缺陷是喷涂润滑剂增加了加工成本,又会污染工件;其后者缺陷是增大拔模斜度,既增加了胚料投料量,也增加了再加工的切削量,更为重要的是两者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脱模,降低了加工效率,还会造成工件报废,模具损坏失效,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工件与胎膜之间摩擦力大,常发生工件与上模粘连、不易脱离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模具的弹簧复位机构。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主体为:铸锭和铸模,所述铸锭位于铸锭中,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拉伸装置和顶出装置,所述拉伸装置位于铸模的上端,所述顶出装置位于铸模的下端;所述顶出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支柱、水平台、液压杆、轴套和底座;所述支柱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水平台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柱的另一端伸入铸模的腔室中;所述轴套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水平台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在水平台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液压杆和轴套的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拉伸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气缸、顶杆、限位开关、支架和顶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开关;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有顶缸。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水平台为矩形板材。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呈U型状。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支柱为圆柱。
[0011]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也同样为矩形板块。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液压杆的顶出,然后上气缸的夹紧,从而将制品从模芯上拔出,实现对制品的自动脱模,不但工作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不会对生产工人造成意外伤害。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1-铸锭;2-铸模;3-支柱;4_水平台;5_液压杆;6-轴套;7-底座;8-气缸;9-顶杆;10_限位开关;11_支架;12-顶缸。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主体为:铸锭I和铸模2,所述铸锭I位于铸锭2中。
[0021]在上述基础上,为了解决工件与胎膜之间摩擦力大,常发生工件与上模粘连、不易脱离等问题,还设置拉伸装置和顶出装置,所述拉伸装置位于铸模2的上端,所述顶出装置位于铸模2的下端。
[0022]如图2所示,所述顶出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支柱3、水平台4、液压杆5、轴套6和底座7 ;所述支柱3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水平台4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柱3的另一端伸入铸模2的腔室中;所述轴套6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水平台4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液压杆5固定连接在水平台4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液压杆5和轴套6的另一端与底座7固定连接。
[0023]如图3所示,所述拉伸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气缸8、顶杆9、限位开关10、支架11和顶缸12 ;所述气缸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顶杆9 ;所述顶杆9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架11 ;所述支架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开关10 ;所述支架1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有顶缸12。
[0024]在上述基础上,作为优选的,其中,所述水平台4为矩形板材;所述支架11呈U型状;所述支柱3为圆柱;所述底座7也同样为矩形板块。
[0025]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为:铸锭位于铸模中,脱模时候,顶出装置将铸锭托举出铸模,拉伸装置夹住铸锭,从而达到脱模的效果。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主体为:铸锭(I)和铸模(2),所述铸锭(I)位于铸锭(2)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伸装置和顶出装置,所述拉伸装置位于铸模(2)的上端,所述顶出装置位于铸模(2)的下端; 所述顶出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支柱(3)、水平台(4)、液压杆(5)、轴套(6)和底座(7);所述支柱(3)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水平台(4)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柱(3)的另一端伸入铸模(2)的腔室中;所述轴套(6)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水平台(4)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液压杆(5)固定连接在水平台(4)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液压杆(5)和轴套(6)的另一端与底座(7)固定连接; 所述拉伸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气缸(8)、顶杆(9)、限位开关(10)、支架(11)和顶缸(12);所述气缸(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顶杆(9);所述顶杆(9)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架(11);所述支架(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开关(10);所述支架(1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有顶缸(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台(4)为矩形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呈U型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3)为圆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的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也同样为矩形板块。
【文档编号】B21J13/14GK204035451SQ201420489744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周悠飙 申请人:周悠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