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模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050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模夹紧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上模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模夹紧机构有机械式和液压式,机械式是靠人工松紧螺钉而实现上模的松开和夹紧,由于安装螺钉较多,人为因素存在(各安装钳工力量大小有别),它存在夹不紧和模具更换时间长的不足,远远不能实现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液压式是通过安装在某一压板上的液压缸产生的顶出力而夹紧上模。为了改善现有折弯机上模夹紧机构,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改进机构,但是目前的夹紧机构大多采用单侧作用力油缸夹紧,夹紧的防脱性能有限,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上模夹紧装置,解决目前的夹紧机构大多采用单侧作用力油缸夹紧,夹紧的防脱性能有限,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模夹紧装置,包括连接模柄和折弯机上模连接头,所述的连接模柄上端具有用于连接数控机床的上柄头,所述的上柄头右侧壁上端具有向外凸出的卡头,所述的连接模柄下端开设有用于连接折弯机上模连接头的装配槽,所述的折弯机上模连接头上端插入装配槽内部与连接模柄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模柄右端螺栓固定有内置单作用油缸的油缸座,所述的连接模柄右侧壁对应单作用油缸位置开设有内置弹簧的调节槽,所述的连接模柄内部开设有连接装配槽和调节槽的挤压孔,所述的挤压孔内部设置有与单作用油缸左侧活塞相连接的活动限位杆,所述的装配槽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活动限位杆相配合的固定限位杆,所述的折弯机上模连接头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活动限位杆和固定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的折弯机上模连接头正、反面上端具有辅助定位块,所述的连接模柄内部开设有内置翻转挂钩的辅助槽,所述的上柄头内部开设有内置控制连杆的操控腔,所述的翻转挂钩通过控制连杆控制在装配槽和辅助槽之间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头底面开设有与操控腔内部相连通的挤压槽,所述的挤压槽内顶面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的控制连杆包括位于挤压槽内部的挤压板、位于上柄头内部的纵置上连杆、位于连接模柄内部的纵置下连杆和位于连接模柄内部的杠杆。

进一步的,所述的纵置上连杆上端与挤压板内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纵置上连杆下端与杠杆右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纵置下连杆上端与杠杆左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纵置下连杆下端与翻转挂钩右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缸座内部开设有与单作用油缸相配合的输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模夹紧装置通过上柄头与数控机床连接的同时,数控机床挤压卡头下端的挤压板,通过挤压板联动控制连杆来控制翻转挂钩,通过翻转挂钩对折弯机上模连接头上的辅助定位块底部进行支撑,大大提升整个夹紧装置的防脱性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柄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模柄,2.折弯机上模连接头,3.上柄头,4.卡头,5.装配槽,6.单作用油缸,7.油缸座,8.弹簧,9.调节槽,10.挤压孔,11.活动限位杆,12.固定限位杆,13.限位槽,14.辅助定位块,15.翻转挂钩,16.辅助槽,17.控制连杆,18.操控腔,19.挤压槽,20.挤压弹簧,21.挤压板,22.纵置上连杆,23.纵置下连杆,24.杠杆,25.输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上模夹紧装置,包括连接模柄1和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连接模柄1上端具有用于连接数控机床的上柄头3,上柄头3右侧壁上端具有向外凸出的卡头4,连接模柄1下端开设有用于连接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的装配槽5,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上端插入装配槽4内部与连接模柄1相连接,连接模柄1右端螺栓固定有内置单作用油缸6的油缸座7,连接模柄1右侧壁对应单作用油缸6位置开设有内置弹簧8的调节槽9,连接模柄1内部开设有连接装配槽5和调节槽9的挤压孔10,挤压孔10内部设置有与单作用油缸6左侧活塞相连接的活动限位杆11,装配槽5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活动限位杆11相配合的固定限位杆12,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活动限位杆11和固定限位杆12相配合的限位槽13,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正、反面上端具有辅助定位块14,连接模柄1内部开设有内置翻转挂钩15的辅助槽16,上柄头3内部开设有内置控制连杆17的操控腔18,翻转挂钩15通过控制连杆17控制在装配槽5和辅助槽16之间翻转。

进一步的,卡头4底面开设有与操控腔18内部相连通的挤压槽19,挤压槽19内顶面设置有挤压弹簧20,控制连杆17包括位于挤压槽19内部的挤压板21、位于上柄头3内部的纵置上连杆22、位于连接模柄1内部的纵置下连杆23和位于连接模柄1内部的杠杆24,进一步的,纵置上连杆22上端与挤压板21内侧端固定连接,纵置上连杆22下端与杠杆24右端活动连接,纵置下连杆23上端与杠杆24左端活动连接,纵置下连杆23下端与翻转挂钩15右端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油缸座7内部开设有与单作用油缸6相配合的输油孔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数控折弯机的上模夹紧装置通过上柄头3与数控机床连接的同时,数控机床挤压卡头4下端的挤压板21,通过挤压板21联动控制连杆17来控制翻转挂钩15,通过翻转挂钩15对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上的辅助定位块14底部进行支撑,大大提升整个夹紧装置的防脱性能和安全性。

实施例:连接模柄1固定连接在机床滑块上,装模前,单作用油缸6处于卸荷状态,油压腔压力为零,在调节槽9内部弹簧8的作用下,单作用油缸6向外张开,将WILA式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装入连接模柄1下端的装配槽5,通油加压,单作用油缸6油压腔压力升高,单作用油缸6向里运动,活塞顶部的活动限位杆11顶在折弯机上模限位槽13处,推动WILA式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向左和向上运动,从而夹紧和对中上模;当需要更换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时,对单作用油缸6进行卸压,单作用油缸6在调节槽9内部弹簧8作用下向外快速张开,活动限位杆11与WILA式折弯机上模连接头2脱落,即可再次方便的进行上模的更换。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