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空调活塞座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094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空调活塞座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空调活塞座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大多为活塞式的,因为活塞式的汽车空调压缩机使用寿命更长。在该类汽车空调压缩机中,活塞座是容易受到损耗的部件之一。现有用于活塞座生产的冲压模具大多都是二次成型,即先压制成型,再进行细节压制。该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同时能够减少废料的出现。但是上述模具生产出来的活塞座更容易出现误差,同时因为二次成型,结构不够稳定,使用寿命不长。此外,现有用于活塞座生产的冲压模具为一体式模具,在长时间工作下更容易出现损坏,一旦出现损坏,就需要整个模具进行调换,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空调活塞座的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汽车空调活塞座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冲头垫块、上冲头固定圈、上冲头螺帽、底座、凹模垫块以及凹模固定圈,所述上冲头垫块固定在上模板下端,上冲头垫块设有一体成型的凸块,凸块两侧设有第一卡槽,凸块上开有安装槽,安装槽上安装有上冲头固定圈;所述上冲头固定圈位于凸块下端,上冲头固定圈两侧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卡槽,上冲头固定圈内开有通槽,通槽内安装有与上冲头固定圈卡接的冲头,冲头顶端与凸块相接;所述上冲头螺帽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卡槽对应的卡条以及与第二卡槽对应的卡块,上冲头螺帽安装在上冲头垫块下端且卡条和卡块分别与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固定在下模板上端,底座上开有一体成型的活动槽以及与活动槽相接的固定槽,固定槽内安装有凹模垫块;底座内设有顶针,顶针安装在活动槽内且与活动槽活动连接;所述凹模固定圈安装在底座上端,凹模固定圈内开有压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冲头垫块内开有气道,上冲头固定圈内开有若干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均与气道相连。当冲压模具将毛坯压制成活塞座后,出风装置工作,风力通过出气口喷出,能够将成型时产生的细屑吹走,防止下一个毛坯在放置时因为细屑导致不平整而出现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固定槽,凹模固定圈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槽匹配的第二固定槽。当凹模固定圈放置在底座上时,在第二固定槽中放入插销,能够将凹模固定圈固定在底座上,防止凹模固定圈以及位于凹模固定圈下方的毛坯在冲压过程中横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采用组装式结构,安装快速方便;相比传统的二次成型生产,一次成型结构更稳定,误差更小,使用寿命相对更长;组合式的结构能够减少设备长时间工作下出现的损耗,即多部件之间的力传导更容易被消耗;即使模具中部件出现损坏,也仅需要替换某一部件,不需要整个设备进行替换,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下模板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上冲头垫块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上冲头固定圈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上冲头螺帽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底座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凹模固定圈的剖视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上冲头垫块3、上冲头固定圈4、上冲头螺帽5、底座6、凹模垫块7以及凹模固定圈8。其中,上模板1与下模板2对应安装在任一可驱动装置,在该实施例中,上模板1与下模板2分别安装在液压装置上。上模板1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上安装槽11,下模板2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下安装槽21,下模板2内开有连接槽22。

上冲头垫块3卡装在上安装槽11中且两端通过螺栓与上模板1固定。上冲头垫块3位于上模板1下端,上冲头垫块3设有一体成型的凸块31,凸块31两侧设有第一卡槽33,凸块31上还开有安装槽32。安装槽32上安装有上冲头固定圈4,上冲头固定圈4位于凸块31下端,上冲头固定圈4两侧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卡槽41。上冲头固定圈4内开有通槽42,通槽42内安装有与上冲头固定圈4卡接的冲头43,冲头顶端与凸块31相接。通槽42上端还设有卡槽44,所设卡槽44能够与冲头43上端形成卡接。上冲头螺帽5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卡槽33对应的卡条51以及与第二卡槽41对应的卡块52,上冲头螺帽5安装在上冲头垫块3下端,此时卡条51与第一卡槽33卡接,卡块52与第二卡槽41卡接卡接。上冲头螺帽5能够将上冲头固定圈4以及冲头43抵住,使其固定在上冲头垫块3上。本实施例中所设的冲头43形状与活塞座内部形状相匹配。

底座6安装在下安装槽21中且通过螺栓与下模板2固定。底座6位于下模板2上端,底座6上开有一体成型的活动槽61以及与活动槽61相接的固定槽62,活动槽61下端与连接槽22相连。固定槽62内安装有凹模垫块7。底座6内设有顶针9,顶针9安装在活动槽61内,顶针9的下端位于连接槽22中,顶针9能够在推力的驱使下在活动槽61内上下移动。凹模固定圈8安装在底座6上端,凹模固定圈8内开有压槽81。此外,底座6上设有第一固定槽63,凹模固定圈8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槽63匹配的第二固定槽82。当凹模固定圈8放置在底座6上时,在第二固定槽82中放入插销,能够将凹模固定圈8固定在底座6上,防止凹模固定圈8以及位于凹模固定圈8下方的毛坯在冲压过程中横向移动。

使用该冲压模具时,拿开凹模固定圈8,将完成退火后的毛坯放置在凹模垫块7上,将凹模固定圈8放置在毛坯上,使毛坯上端位于压槽81中。控制驱动装置向下推进直至上冲头固定圈4下表面与凹模固定圈8上表面相接,完成冲压。在活塞座冲压成型后,将凹模固定圈8拿起,再控制驱动装置向上带起上模板1,通过顶针9将位于凹模垫块7上的活塞座推落,掉入零件的收集处。

本实施例中,上冲头垫块3内开有气道34,上冲头固定圈4内开有两个出气口45。气道34一端与出气口45相连,另一端与出风装置10连接。在冲压模具进行压制之后,往往会产生不少的细屑,容易对下一个毛坯的压制产生影响。当冲压模具将毛坯压制成活塞座后,出风装置10工作,风力通过出气口45喷出,能够将成型时产生的细屑吹走,防止下一个毛坯在放置时因为细屑导致不平整而出现误差。

本实用新型采用组装式结构,安装快速方便。相比传统的二次成型生产,一次成型结构更稳定,误差更小,使用寿命相对更长。组合式的结构能够减少设备长时间工作下出现的损耗,即多部件之间的力传导更容易被消耗。此外,在长时间工作中,即使模具部件出现损坏,也仅需要替换某一部件,不需要整个设备进行替换,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