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冷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6952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挤压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材冷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此为一个材料为铜合金φ1.4mm的铜线零件,包括压边部分以及圆柱部分,其中1a为该零件的主视图,1b为1a的a-a的剖视图,该需要大批量生产。

旧工艺制作方法:需3道工序完成,首先φ1.4mm铜合金线自由拍扁,再切边,然后冲孔。

旧工艺的不足:因零件较小,取放不便,生产效率很低;加工工序多,多次定位误差大。

新工艺:减少一道工序,采用冷挤压成型+冲孔来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挤压成型的模具机构,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冷挤压成型的模具机构,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减小加工误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材冷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包括通过内导柱连接在下模座上方的上模座和卸料板,上模座底部固定有上夹板,下模座的顶部固定有下模板;其中:

上夹板,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挤压头,侧方通过等高螺丝连接卸料板,同时卸料板与上夹板之间连接有一个压料弹簧;

压料弹簧,顶部穿过上夹板并且与上模座的底部接触;

下模板,中心位置设有下模镶件;

下模座,中心位置底部设有顶料腔,该顶料腔内通过依次连接的顶料板、顶杆和顶料块支撑待成形零件;

下模镶件,包括从上往下贯通的挤压插入槽和顶料块限位槽,并且顶料块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挤压插入槽的宽度,挤压插入槽的大小与挤压头相适应。

进一步地,下模镶件位于挤压插入槽的高度行程内还设有零件放置凹槽,该零件放置凹槽的宽度与需要挤压成形的线材的直径相配合。

进一步地,顶料板的底部还设有一个顶料弹簧,而且该顶料弹簧置于下垫块内,下垫块固定在下模座的底部位置;与此同时,顶料板的顶部位于顶料板外侧部分位置处还设有复位杆,该复位杆底部固定在顶料板上,顶部延伸超出下模板的顶部。

进一步地,下模镶件镶嵌在下模板内并用螺丝固定,下模镶件内放顶料块,同时顶料块可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卸料板的底部对应下模镶件的位置处还设有仿形槽,下模镶件插入仿形槽内的深度与待成形零件剪切的切口深度相适应。

进一步地,下模镶件为左下模镶件和右下模镶件对称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模具机构采用在上夹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卸料板,并在卸料板及下模板下方设置复位顶料机构,将零件摆放在下模镶件内,便可驱动上夹板上的挤压头进行挤压零件,挤压完成后可精确定位零件进行冲孔即可完成零件加工,该模具结构取放方便,易于操作,减少了零件加工工艺,降低了成本,加工误差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冷拉成形产品的结构图,其中1a为该零件的主视图,1b为1a的a-a的剖视图;

图2为一种挤压成型的模具机构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挤压成型的模具机构挤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座,2-上夹板,3-内导柱,4-卸料板,41-仿形槽,5-下模板,6-复位杆,7-顶杆,8-下模座,9-顶料板,10-下垫块,11-压料弹簧,12-挤压头,13-下模镶件,131-挤压插入槽,132-顶料块限位槽,133-零件放置凹槽;14-待成形零件,15-顶料块,16-顶料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为了制作如图1中1a以及1b所示的铜线零件,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线材冷挤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包括通过内导柱3连接在下模座8上方的上模座1和卸料板4,上模座1底部固定有上夹板2,下模座8的顶部固定有下模板5;其中:上夹板2,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挤压头12,侧方通过等高螺丝连接卸料板4,同时卸料板4与上夹板2之间连接有一个压料弹簧11;压料弹簧11,顶部穿过上夹板2并且与上模座1的底部接触;下模板5,中心位置设有下模镶件13;下模座8,中心位置底部设有顶料腔81,该顶料腔内通过依次连接的顶料板9、顶杆7和顶料块15支撑待成形零件14;内导柱作为导向件引导挤压头的运动方向;弹簧压住卸料板驱动复位杆使顶料块复位,同时缓冲上夹板和卸料板的回弹力,减小了挤压完成后的缓冲力。下模镶件13,包括从上往下贯通的挤压插入槽131和顶料块限位槽132,并且顶料块限位槽132的宽度大于挤压插入槽131的宽度,挤压插入槽131的大小与挤压头12相适应。本发明的模具机构采用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卸料板,在上夹板内设置挤压头,并在下模板内设置镶件及顶料块,将零件摆放在下模镶件内,便可驱动上模座挤压需要压制的零件,挤压完成后由顶料块顶出零件,该装置易于操作、生产效率较高,加工误差较小。

在上述实施例中,下模镶件13位于挤压插入槽131的高度行程内还设有零件放置凹槽133,该零件放置凹槽133的宽度与需要挤压成形的线材的直径相配合,可以加工零件放置凹槽宽度范围内的线材。

在上述实施例中,顶料板9的底部还设有一个顶料弹簧16,顶料弹簧缓冲顶料板顶料时的较大冲击力,而且该顶料弹簧16置于下垫块10内,下垫块10固定在下模座8的底部位置;与此同时,顶料板9的顶部位于顶料板9外侧部分位置处还设有复位杆6,顶料板上同时连接顶料杆及顶料块,从而实现顶出零件的作用,该复位杆6底部固定在顶料板9上,顶部延伸超出下模板5的顶部,保证复位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下模镶件13镶嵌在下模板5内并用螺丝固定,下模镶件13内放顶料块15,同时顶料块15可上下滑动,经济性较好,成本较低。

在上述实施例中,卸料板4的底部对应下模镶件13的位置处还设有仿形槽41,下模镶件13插入仿形槽41内的深度与待成形零件14剪切的切口深度相适应,可以保证线材挤压的尺寸精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下模镶件13为左下模镶件和右下模镶件对称制成,具有较好的安装以及拆卸性能。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线材冷挤压成型的模具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1、上夹板2、卸料板4、下模板5和下模座8,上模座1和下模座8之间设置有内导柱3,上模座1沿内导柱3上下滑动,上模座1下方还连接有上夹板2和挤压头12;下模座8上方连接有下模板5和下模镶件13,下模镶件13固定在下模板5内,下模镶件13内设有顶料块15,顶料块15下方连接有顶杆7,顶杆7靠下方的顶料板9及顶料弹簧16驱动;挤压头12连接在上夹板2内,并穿过卸料板4,进入下模镶件13内,从而挤压零件;本发明的模具机构采用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8之间设置卸料板4,在上夹板2内设置挤压头12,并在下模板5内设置下模镶件13及顶料块15,将零件摆放在下模镶件13内,便可驱动上模座1挤压需要压制的零件,挤压完成后由顶料块15顶出零件,该装置易于操作、生产效率较高,加工误差较小。

本发明的模具的使用过程是:

a.上夹板2通过定位销及螺丝与上模座1固定,上夹板内固定有挤压头12和内导柱3,内导柱3穿过卸料板4,内导柱3为挤压头12和卸料板4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卸料板4通过等高螺丝连接到上夹板2;压料弹簧11下面压住卸料板4,上面穿过上夹板2顶住上模座1。

b.下模镶件13镶嵌在下模板5内并用螺丝固定,下模镶件13内放顶料块15,顶料块15可上下滑动,下模镶件13对顶料块15的上下运动提供导向及限位的作用;下模板5通过定位销和螺丝固定在下模座8上,下模座8内放置顶料板9,下模座8对顶料板9提供运动导向及限位作用,顶料板9由下面的顶料弹簧16驱动,通过顶料杆7对顶料块15作用,从而顶出零件14,顶料块15的复位由复位杆6下压顶料板9来实现,复位杆6穿过下模板5和下模座8连接顶料板9;顶料弹簧16固定在下垫块10,下垫块10通过螺丝固定在下模座8下方。

c.将零件放到下模镶件13内进行粗定位,然后通过卸料板下面的仿形槽来准确定位。

d.然后模具的上模座1在冲床的作用下通过内导柱3从冲床上死点垂直向下运动,首先卸料板4压住复位杆6向下使顶料块15复位,当卸料板4与下模板5闭合时,上模座1推动挤压头12继续向下运动,压料弹簧11压缩,零件挤压成型,到达冲床下死点。

e.然后冲床向上运动,卸料板4在压料弹簧11力的作用下保持不动,上模座1和挤压头12向上运动,当等高螺丝接触到上夹板2后,带动卸料板4一起向上运动,复位杆6、顶料块15及零件14在顶料弹簧16力的作用下与卸料板4共同向上运动,当顶料板9贴合下模座8后,复位杆6、顶料块15及零件14停止运动,零件已顶出,上模整体向上运动至冲床上死点,完成一次循环。

此模具结构经实践证明,它是可行的,为公司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小了加工误差。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