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动笔及其自动生产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09430发布日期:2020-06-05 23:26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跳动笔及其自动生产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笔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跳动笔及其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跳动笔由于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而得到大众喜爱。但是与一般的中性笔、钢笔等相比较,跳动笔在使用过程中,跳动笔的笔杆的一端为笔尖,另一端为掀动头,跳动笔的笔杆内装有弹簧。跳动笔在使用时,需要经常按压掀动头一端以使笔头漏出笔尖外,不需要写作时可再次按压掀动头使笔头退回到笔杆内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7824342u,专利名称为一种高精度派克笔跳动组合组装线的专利,它包括脚轮、机架、组合压紧缸、第一装配机构、组合推进缸、第二装配机构、第三装配机构、胶芯震盘、胶套震盘和支撑架,机架的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胶套震盘,机架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装配机构,第三装配机构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组合压紧缸,第三装配机构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装配机构,第一装配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组合推进缸,组合推进缸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装配机构,机架的顶部两侧对应安装有胶芯震盘,且胶芯震盘与第三装配机构配合使用。

现有跳动笔生产存在以下不足:1.笔杆上料易堵塞,难以准确控制上料;2.笔芯结构细小,上料分离困难;3.笔尖取放动作麻烦,笔尖旋入操作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跳动笔生产中存在的笔杆上料易堵塞,难以准确控制上料,笔芯结构细小,上料分离困难,笔尖取放动作麻烦,笔尖旋入操作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笔杆的上料稳定可控、笔芯分离可靠、笔尖取放一体高效,稳定旋入的跳动笔自动生产设备。

为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跳动笔自动生产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输送装置、笔杆上料装置、笔杆定位装置、笔芯上料装置、弹簧上料装置、弹簧检测装置和笔尖组装装置;所述的笔杆上料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的端部,所述的笔杆定位装置、笔芯上料装置、弹簧上料装置、弹簧检测装置和笔尖组装装置依次安装在输送装置的侧方。

所述的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待组装的跳动笔流转,所述的笔杆上料装置用于将笔杆上料至输送装置,所述的笔杆定位装置用于对笔杆进行定位,所述的笔芯上料装置用于将笔芯组装到笔杆中,所述的弹簧上料装置用于将弹簧组装到笔芯上,所述的弹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弹簧组装情况,所述的笔尖组装装置用于将笔尖组装到笔杆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压紧机构和收集槽,所述的输送机构通过链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链节上设置有载具,所述的压紧机构安装在输送机构的上方;收集槽安装在输送机构的出料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笔杆上料装置包括储料箱、三角块、安装架、落料竖板、出料板、推料组件和落料控制组件;所述的安装架安装在机架上,储料箱设置在安装架上,三角块安装在储料箱的两个底角;所述的储料箱包括两侧的门板,门板通过连接轴连接,门板之间可以调整间距;所述的落料竖板安装在储料箱底部,落料竖板设置有三排,形成两个过料通道;所述的出料板位于落料竖板的下方,出料板上设置有两个矩形的出料孔,出料孔与过料通道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的推料组件位于储料箱与落料竖板之间,所述的落料控制组件位于落料竖板和出料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料组件包括电机、偏心轴、鱼眼接头和推料座;电机设置在安装架上,偏心轴的上端安装在电机上,偏心轴的下端设置有偏心连接部,该偏心连接部与鱼眼接头一端相铰接,鱼眼接头的另一端与安装架相铰接;所述的推料座上设置有水平的导柱,推料座通过导柱移动连接在储料箱中;推料座上还设置有推料块,推料块的内侧设置有斜角。

作为优选,所述的落料控制组件包括分离架和推料气缸;推料气缸水平安装在安装架上,推料气缸的伸缩端与分离架相连接;所述的分离架上设置有水平的导轴,分离架上还设置有三根推料杆,推料杆之间空隙设置笔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笔芯上料装置包括基座、料仓、转动马达、下底板、容芯板、落料气缸、开合板、推芯杆和推芯气缸;所述的基座安装在机架上,转动马达安装在基座上,料仓通过水平的导轴连接在基座上,转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与料仓相连接;所述的料仓底部开有通道口,料仓两侧距离可调节,适应不同长度的笔芯;所述的下底板固定设置在基座上,下底板上端面设置有两个u形槽;容芯板安装在下底板上,容芯板上设置有两个竖槽,竖槽之间为拱形面;所述的容芯板侧方设置有通槽;所述的落料气缸安装在下底板的底部,开合板安装在落料气缸的伸缩端,所述的开合板位于通槽中竖槽下方;所述的推芯杆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基座上,推芯杆上设置有两根圆柱端,推芯杆的圆柱端位于下底板中的u形槽中,推芯气缸安装在基座上,推芯气缸的伸缩端与推芯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笔尖组装装置包括第一支座、笔尖料轨,夹运机构、第二支座、移动板、转座、滑槽板、旋紧马达、驱动气缸、接料组件和大齿轮;所述的第一支座固定在机架上,笔尖料轨安装在第一支座上,所述的笔尖料轨包括过渡料轨和竖料轨,过渡料轨中的通道为水平和竖直相过渡衔接的通道,竖料轨位于过渡料轨的下端;夹运机构安装在第一支座上,夹运机构对应过渡料轨;所述的第二支座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移动板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第二支座上,驱动气缸设置在第二支座上,驱动气缸的伸缩端与移动板相连接;所述的滑槽板安装在第二支座侧方,滑槽板上设置有“l”型的滑槽;所述的转座安装在移动板上,所述的接料组件连接在转座中;所述的大齿轮安装在旋紧马达的转轴上,旋紧马达安装在移动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接料组件包括转子、接料管、小齿轮和连接条;所述的转子转动连接在转座中,接料管铰接在转子的一侧,小齿轮安装在接料管的轴端,所述的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所述的连接条上设置有连接孔和铰接柱,连接孔与转子相固定,铰接柱通过槽副配合在滑槽板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运机构包括底座、搬运气缸、移动安装板、手指气缸和夹块;所述的底座设置在第一支座上,移动安装板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底座上,移动安装板与搬运气缸的伸缩端相连接,搬运气缸安装在底座上,手指气缸安装在移动安装板上,夹块安装在手指气缸的两移动端。

一种动笔生产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组装:

(一)笔杆上料:笔杆设置在储料箱中,电机带动偏心轴转动,带动推料座往复移动,使笔杆顺利下落到落料竖板的间隙中;而后推料气缸带动分离架往复移动,推料杆之间共容纳两根笔杆,推料气缸伸长时,将笔杆推到出料板的出料孔上,自由落入输送装置,通过笔杆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实现两个笔杆的上料;

(二)笔芯组装:转动马达带动料仓来回移动,使笔芯落到容芯板的竖槽中,由开合板挡住,而后落料气缸带动开合板外扩,使笔芯落到下底板中的u形槽中,而后推芯气缸推动推芯杆推出,将笔芯顶入笔杆中;

(三)弹簧组装:弹簧上料装置将弹簧从侧方送入到笔芯上,而后弹簧检测装置对弹簧组装进行检测是否到位;

(四)笔尖组装:夹运机构将笔尖夹送至笔尖料轨中,此时接料组件朝上,笔尖落入接料管中,而后驱动气缸伸长,推动移动板,使得转子转动,将接料管转为水平后继续移出,同时旋紧马达转动,带动两个接料管转动,将笔尖旋入笔杆。

一种跳动笔,包括笔杆、笔芯、弹簧和笔尖,笔杆的尾部为掀动头,笔芯位于笔杆中,弹簧两端与笔芯凸缘和笔尖相抵,笔尖外侧设置有螺纹,笔尖旋紧在笔杆中,由上述的生产方法得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跳动笔自动生产设备,优点是:

1.笔杆上料装置通过设置推料组件对储料箱底部的笔杆进行移动,避免笔杆堆积影响笔杆下料,使笔杆顺利落入落料竖板中;通过设置分离架控制笔杆从落料竖板和出料板之间的运动,使得笔杆上料能够准确控制,使上料稳定可靠。

2.笔芯上料装置通过设置开合板对笔芯下落进行准确控制,使单根笔芯稳定上料防止堵塞,通过侧方推入的方式,更好适应输送装置运行,提高组装效率。

3.笔尖组装装置通过设置滑槽板导向和驱动气缸驱动的方式,使得接料管从上端取料,从侧方组装,只通过一个气缸实现,机构稳定可靠;通过旋紧马达带动两个接料管转动,使接料管一边转动,一边移动,实现笔尖的组装,使笔尖旋入工序更加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跳动笔自动生产设备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笔杆上料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笔芯上料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4为笔尖组装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跳动笔自动生产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输送装置2、笔杆上料装置3、笔杆定位装置4、笔芯上料装置5、弹簧上料装置6、弹簧检测装置7和笔尖组装装置8;所述的笔杆上料装置3安装在输送装置2的端部,所述的笔杆定位装置4、笔芯上料装置5、弹簧上料装置6、弹簧检测装置7和笔尖组装装置8依次安装在输送装置2的侧方。

所述的输送装置2用于输送待组装的跳动笔流转,所述的笔杆上料装置3用于将笔杆上料至输送装置2,所述的笔杆定位装置4用于对笔杆进行定位,所述的笔芯上料装置5用于将笔芯组装到笔杆中,所述的弹簧上料装置6用于将弹簧组装到笔芯上,所述的弹簧检测装置7用于检测弹簧组装情况,所述的笔尖组装装置8用于将笔尖组装到笔杆中。

所述的输送装置2包括输送机构、压紧机构和收集槽,所述的输送机构通过链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链节上设置有载具,所述的压紧机构安装在输送机构的上方,用于对加工的笔杆进行固定;收集槽安装在输送机构的出料端。

如图2所示,所述的笔杆上料装置3包括储料箱31、三角块32、安装架33、落料竖板34、出料板35、推料组件36和落料控制组件37;所述的安装架33安装在机架上,储料箱31设置在安装架33上,三角块32安装在储料箱31的两个底角,使储料箱31中的笔杆向中间汇集;所述的储料箱31包括两侧的门板,门板通过连接轴311连接,门板之间可以调整间距,适应不同长度的笔杆上料;所述的落料竖板34安装在储料箱31底部,落料竖板34设置有三排,形成两个过料通道341;所述的出料板35位于落料竖板34的下方,出料板35上设置有两个矩形的出料孔,出料孔与过料通道341的位置相错开;所述的推料组件36位于储料箱31与落料竖板34之间,所述的落料控制组件37位于落料竖板34和出料板35之间。所述的推料组件36包括电机361、偏心轴362、鱼眼接头363和推料座364;电机361设置在安装架33上,偏心轴362的上端安装在电机361上,偏心轴362的下端设置有偏心连接部,该偏心连接部与鱼眼接头363一端相铰接,鱼眼接头363的另一端与安装架33相铰接;所述的推料座364上设置有水平的导柱365,推料座364通过导柱365移动连接在储料箱31中;推料座364上还设置有推料块366,推料块366的内侧设置有斜角。所述的落料控制组件37包括分离架371和推料气缸372;推料气缸372水平安装在安装架33上,推料气缸372的伸缩端与分离架371相连接;所述的分离架371上设置有水平的导轴373,分离架371上还设置有三根推料杆374,推料杆374之间空隙设置笔杆。

所述的笔杆上料装置3在工作时,笔杆设置在储料箱31中,电机361带动偏心轴362转动,带动推料座364往复移动,使笔杆顺利下落到落料竖板34的间隙中;而后推料气缸372带动分离架371往复移动,推料杆374之间共容纳两根笔杆,推料气缸372伸长时,将笔杆推到出料板35的出料孔上,自由落下,实现两个笔杆的上料。

笔杆上料装置3解决了笔杆上料易堵塞,难以准确控制的问题,通过设置推料组件36对储料箱31底部的笔杆进行移动,避免笔杆堆积影响笔杆下料,使笔杆顺利落入落料竖板34中;通过设置分离架371控制笔杆从落料竖板34和出料板35之间的运动,使得笔杆上料能够准确控制,使上料稳定可靠。

如图3所示,所述的笔芯上料装置5包括基座51、料仓52、转动马达53、下底板54、容芯板55、落料气缸56、开合板57、推芯杆58和推芯气缸59;所述的基座51安装在机架上,转动马达53安装在基座51上,料仓52通过水平的导轴连接在基座51上,转动马达53的输出端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与料仓52相连接,通过转动马达53转动带动料仓52来回移动;所述的料仓52底部开有通道口,料仓52两侧距离可调节,适应不同长度的笔芯;所述的下底板54固定设置在基座51上,下底板54上端面设置有两个u形槽;容芯板55安装在下底板54上,容芯板55上设置有两个竖槽551,竖槽之间为拱形面,使笔芯向两侧滚落;所述的容芯板55侧方设置有通槽552;所述的落料气缸56安装在下底板54的底部,开合板57安装在落料气缸56的伸缩端,所述的开合板57位于通槽552中竖槽551下方;所述的推芯杆58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基座51上,推芯杆58上设置有两根圆柱端,推芯杆58的圆柱端位于下底板54中的u形槽中,推芯气缸59安装在基座51上,推芯气缸59的伸缩端与推芯杆58相连接。

所述的笔芯上料装置5在工作时,转动马达53带动料仓52来回移动,使笔芯落到容芯板55的竖槽551中,由开合板57挡住,而后落料气缸56带动开合板57外扩,使笔芯落到下底板54中的u形槽中,而后推芯气缸59推动推芯杆58推出,将笔芯顶入笔杆中。

笔芯上料装置5解决了笔芯上料分离困难的问题,通过设置开合板57对笔芯下落进行准确控制,使单根笔芯稳定上料防止堵塞,通过侧方推入的方式,更好适应输送装置运行,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4所示,所述的笔尖组装装置8包括第一支座81、笔尖料轨82,夹运机构83、第二支座84、移动板85、转座86、滑槽板87、旋紧马达88、驱动气缸89、接料组件80和大齿轮810;所述的第一支座81固定在机架上,笔尖料轨82安装在第一支座81上,所述的笔尖料轨82包括过渡料轨821和竖料轨822,过渡料轨821中的通道为水平和竖直相过渡衔接的通道,竖料轨822位于过渡料轨821的下端;夹运机构83安装在第一支座81上,夹运机构83对应过渡料轨821,夹运机构83用于推动水平的笔尖进料;所述的夹运机构83包括底座831、搬运气缸832、移动安装板833、手指气缸834和夹块835;所述的底座831设置在第一支座81上,移动安装板833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底座831上,移动安装板833与搬运气缸832的伸缩端相连接,搬运气缸832安装在底座831上,手指气缸834安装在移动安装板833上,夹块835安装在手指气缸834的两移动端;所述的第二支座84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移动板85通过滑轨移动连接在第二支座84上,驱动气缸89设置在第二支座84上,驱动气缸89的伸缩端与移动板85相连接;所述的滑槽板87安装在第二支座84侧方,滑槽板87上设置有“l”型的滑槽;所述的转座86安装在移动板85上,所述的接料组件80连接在转座86中;所述的大齿轮810安装在旋紧马达88的转轴上,旋紧马达88安装在移动板85上;所述的接料组件80包括转子801、接料管802、小齿轮803和连接条804;所述的转子801转动连接在转座86中,接料管802铰接在转子801的一侧,小齿轮803安装在接料管802的轴端,所述的小齿轮803与大齿轮810相啮合;所述的连接条804上设置有连接孔和铰接柱,连接孔与转子801相固定,铰接柱通过槽副配合在滑槽板87中。

所述的笔尖组装装置8在工作时,夹运机构83将笔尖夹送至笔尖料轨82中,此时接料组件80朝上,笔尖落入接料管802中,而后驱动气缸89伸长,推动移动板85,使得转子801转动,将接料管802转为水平后继续移出,同时旋紧马达88转动,带动两个接料管802转动,将笔尖旋入笔杆。

笔尖组装装置8解决了笔尖取放动作麻烦、笔尖旋入操作难的问题,通过设置滑槽板87导向和驱动气缸89驱动的方式,使得接料管802从上端取料,从侧方组装,只通过一个气缸实现,机构稳定可靠;通过旋紧马达88带动两个接料管802转动,使接料管802一边转动,一边移动,实现笔尖的组装,使笔尖旋入工序更加简单高效。

一种跳动笔,包括笔杆、笔芯、弹簧和笔尖,笔杆的尾部为掀动头,笔芯位于笔杆中,弹簧两端与笔芯凸缘和笔尖相抵,笔尖外侧设置有螺纹,笔尖旋紧在笔杆中,固定笔芯。采用上述自动生产设备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具体是依次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组装:

(一)笔杆上料:笔杆设置在储料箱31中,电机361带动偏心轴362转动,带动推料座364往复移动,使笔杆顺利下落到落料竖板34的间隙中;而后推料气缸372带动分离架371往复移动,推料杆374之间共容纳两根笔杆,推料气缸372伸长时,将笔杆推到出料板35的出料孔上,自由落入输送装置2,通过笔杆定位装置4进行定位,实现两个笔杆的上料;

(二)笔芯组装:转动马达53带动料仓52来回移动,使笔芯落到容芯板55的竖槽551中,由开合板57挡住,而后落料气缸56带动开合板57外扩,使笔芯落到下底板54中的u形槽中,而后推芯气缸59推动推芯杆58推出,将笔芯顶入笔杆中;

(三)弹簧组装:弹簧上料装置6将弹簧从侧方送入到笔芯上,而后弹簧检测装置7对弹簧组装进行检测是否到位;

(四)笔尖组装:夹运机构83将笔尖夹送至笔尖料轨82中,此时接料组件80朝上,笔尖落入接料管802中,而后驱动气缸89伸长,推动移动板85,使得转子801转动,将接料管802转为水平后继续移出,同时旋紧马达88转动,带动两个接料管802转动,将笔尖旋入笔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