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侧面引导在运输线上的轧制或铸造产品的装置和方法_3

文档序号:9437510阅读:来源:国知局
引导导板4、5调节成彼此平行,其中,开口程度(即,引导导板4、5彼此的距离)选择成大于扁坯2的宽度。由此设定在一个或多个接触辊子8与扁坯2的侧缘之间的间隙。
[0049]在图5的俯视图中显示了用于装置I的另一可行的运行状态。该运行状态可与根据图3的运行状态相反地来理解,其中,两个引导导板4、5在此以其纵轴线炱、5通对于运输方向7倾斜,使得引导导板形成朝流出区域B敞开的漏斗。通过该运行状态实现扁坯2在通过在引导导板4、5的进入侧的端部9处的接触辊子8之后不久立即被抓住并且相对于运输线3的宽度被定心。在引导导板4、5的输出侧的端部10处的接触辊子8可紧接着在扁坯2的前部的端侧也通过该接触辊子对之后以接触的方式贴靠扁坯的侧缘行进,如通过图6的俯视图说明的那样。
[0050]最后在图7的俯视图中示出了装置I的另一可行的运行状态。在此,引导导板4、5不仅设定成彼此平行,而且以其相应的纵轴线\、5^目对于运输方向7布置成倾斜相同的角度α。通过在引导导板4、5的进入侧的端部9和输出侧的端部10处的接触棍子对横向于运输方向7的相对移动可将限定的转矩施加到扁坯2上。这使得能够在带材通行期间更确切地说在沿着运输线3运输扁坯2期间在所有的接触辊子8与扁坯2的侧缘持续地滚动接触时实现扁坯2的转动。在图7中又分别通过弯曲的箭头表示了接触辊子8的旋转方向。借此可关于扁坯2调节扁坯顶部的限定的方向和限定的中部位置,从而在装置I下游保证居中地通过在运输线的后续构件中的中部。在图7中简化地通过在扁坯2两侧利用“X”表示的路段表示扁坯2与在装置I下游的后续构件的足够的侧面间距。扁坯2在运输线3上的倾斜位置通过围在扁坯2的纵轴线&和运输方向7之间的角度β表示。
[0051]参考图7的图示表明,根据本发明的(未显示的)运行状态还可将引导导板4、5结合安装在此处的接触辊子8相对彼此在驱动侧“DS”处或在操纵侧“OS”处相对于运输线中部3Μ调整得不一样远。这意味着引导导板分别相对于运输线中部3 Μ具有不同的距离。因此,扁坯2此时不对称地通过引导导板的区域。
[0052]在根据图-3图7的所有的运行状态中,使引导导板4、5在扁坯2的前部端侧或顶部也已经通过在引导导板4、5的输出侧的端部10处的接触辊子8之后朝运输线中部3』勺方向上运动,从而所有的接触辊子8与扁坯2的侧缘滚动接触。如果在此用于运输扁坯2的(未显示的)辊道辊子的驱动力不足,则可对安装在引导导板4、5处的接触辊子8分开地进行驱动,以便将附加的驱动力施加到扁坯2上并且由此防止扁坯2在运输线3上“卡住”。
[0053]关于本发明的所有上述实施方式要理解的是,可由引导导板4、5适当地引导与此不同形状和/或位置的扁坯2。在图8-图10中显示了关于扁坯2不同的位置或形状,即,在运输线3上的倾斜位置中,在其中扁坯2的纵轴线义与运输方向7围有角度β (图8);具有偏心度e,扁坯2的中轴线2M与运输线中部3 M以该偏心度间隔开(图9);以及呈所谓的拱形带材的形式(图10),在其中扁坯2的前端相对于扁坯2的基面具有弦高S。
[0054]引导导板4、5不仅调节成适合用于扁坯2的端侧或扁坯头部,而且可在整个扁坯长度上取决于扁坯形状和位置不同地定位。
[0055]图4的视图示例性地显示了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方式在两个引导导板4、5处在相关的中部的区域4M、5M中分别支承地安装另一接触辊子8。因此在两个引导导板4、5处总地分别设置三个接触辊子8。如果扁坯头部倾斜地撞在引导导板4、5的中部的区域,中间的接触辊子8改善引导导板4、5的引导性能并且防止扁坯2的夹入。附加地,如果引导导板调整成以相应很大的力贴靠扁坯2,通过中间的接触辊子8改善扁坯2的宽度减小,即,更均匀地导引穿过。
[0056]关于在附图中阐述的所有实施方式要理解的是,在此在至少一个引导导板4、5处可设置至少三个接触辊子8,相应于图4的图示。此外,作为替代可在至少一个引导导板4、5处安装两个接触辊子8,即,不仅在中部的区域4M、5M*安装接触辊子(参见图4),而且在其进入侧的端部9处设置接触辊子。
[0057]在考虑到压力传感器17的信号的情况下,在调整作用到扁坯2处的引导导板4、5时,如果接触辊子8接触扁坯2的侧缘,则调节驱动器6可如此受力操纵地被操控,即,接触辊子8用以压向扁坯2的侧缘的力未超过预定的极限值。以这种方式极为有效地防止扁坯2的损伤。对于不期望扁坯2的侧压或宽度减小的情况进行调节驱动器6的这种操控。
[0058]在考虑到位移传感器18的信号的情况下可由控制装置20推断出两个引导导板4、5或安装在该处的接触辊子相对于运输线中部3』勺相应的位置。在控制装置20中存储关于间距或位置的预定的极限值,接触辊子8相对于运输线3的侧缘应超过该极限值。如果控制装置20识别出未超过该限定的极限值-S卩,如果引导导板的接触辊子8布置得太靠近运输线3的边缘区域-则通过合适地操控调节驱动器6使相关的引导导板在朝运输线中部3M的方向上退回运动,以便将扁坯2再次引导到最佳的轨道和/或限定的方向上,以在装置I下游确保扁坯2在运输线3上的无碰撞的中间位置。这种位移调节负责在轨道弯道上的扁坯2的导引,轨道弯道在其时间和几何的形式方面设计成不会接触或损伤运输线3的布置在装置I下游的后续构件。
[0059]如果装置I配备有在图1中显示的尤其监测在装置I上游的进入区域A的测量装置或传感器装置19,则可由此在扁坯2到达引导导板4、5之前提早识别出扁坯2在运输线3上的位置以及其形状。取决于由传感器装置19探测的扁坯2在运输线3上的实际位置和实际形状,尤其在存在并非计划的偏心度e的情况下(参见图9),引导导板4、5可如在图3中阐述的那样形成漏斗,以便“俘获”扁坯2的前部的端侧。为两个引导导板4、5设定的相应的角度α由扁坯2在运输线3上的相应的实际位置得到。
[0060]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也可确定扁坯2在装置I之后(即,在装置I下游)的位置。这可通过持续地监测受力控制的引导导板4、5或安装在该处的接触辊子8的位置实现,以便确定扁坯2在装置I之后的进一步的运输。由在不同的时刻测量的值可确定扁坯2在装置I下游在限定的长度I和宽度b上(参见图1)的位置。由此可通过相应地引导扁坯2或在即将发生碰撞时使扁坯2停止来避免与邻接且跟随的结构构件(例如剪切机、感应式加热系统或类似物)碰撞。
[0061]扁坯2在运输线3上的轨迹走向的另一有利的监测可能方案通过附加的测量设备实现,例如测距仪(优选地基于激光技术)或摄像机(光学和/或热成像摄像机),通过其可在扁坯的长度上相对于参考平面或参考点确定扁坯边缘。测量设备能够以和传感器装置19相同的方式与控制装置20在信号技术方面连接。由此实现测定整个扁坯2的方位并且借助于引导导板4、5在合适的预定的轨道弯道上将扁坯导引通过运输线3并且无碰撞地导引通过侧向的限制部。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在侧面引导在运输线(3)上的呈金属带、扁坯或类似物的形式的乳制或铸造产品(2)的装置(I),该装置包括 第一引导导板(4)和第二引导导板(5),其中,所述引导导板(4、5)彼此对置地布置在所述运输线(3)两侧并且为了在所述运输线(3)的宽度的方向上的运动而分别与至少一个调节驱动器(6)连接,所述调节驱动器能够垂直于所述乳制或铸造产品(2)的运输方向(7)操纵,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导板(4)和/或所述第二引导导板(5)能够通过操纵分别分配的调节驱动器布置成,它们能够彼此独立地分别以其所属的纵轴线(\、5J相对于所述乳制或铸造产品(2)的运输方向(7)以预定的角度(α)和/或相对于运输线中部(3μ)的不同的间距定位,并且 所述第一引导导板(4)和/或所述第二引导导板(5)具有至少一个接触辊子(8),所述接触辊子能够通过使相应的所述引导导板(4、5)的运动与所述乳制或铸造产品(2)的侧缘接触,以便引导所述乳制或铸造产品(2)和/或为了减小所述乳制或铸造产品(2)的宽度侧压所述乳制或铸造产品(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I),其特征在于,接触辊子(8)在所述第一引导导板和/或所述第二引导导板(4、5)处安装在其进入侧的端部(9)处和/或安装在其中部的区域(4μ、5μ)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导板和/或所述第二引导导板(4、5)分别具有两个接触辊子(8),其中,所述接触辊子(8)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所述引导导板(4、5)的进入侧的端部(9)和输出侧的端部(10)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导板(4)和/或所述第二引导导板(5)通过铰接连接部(11)与分别为其分配的调节驱动器(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接连接部(11)的区域中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引导导板(4、5)的旋转运动的伺服马达或类似物,使得所述引导导板(4、5)的纵轴线(\、5J能够相对于所述乳制或铸造产品(2)的运输方向(7)以预定的角度(α )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I),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第一引导导板(4)和/或所述第二引导导板(5)分别设置两个调节驱动器¢),所述调节驱动器与相应的所述引导导板(4、5)以铰接(11)的方式连接、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并且能够彼此独立地操控,优选地,所述调节驱动器¢)中的至少一个调节驱动器的铰接连接部(11)布置成与所述引导导板(4、5)同轴或布置成邻接于安装在所述引导导板(4、5)处的接触辊子(8)的轴(12)。7.根据引用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I),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调节驱动器¢)的铰接连接部(11)分别布置成与所述引导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