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054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很多车身零件为了增加钢板强度,需要在钢板加热处理后再冲压,即热冲压。热处理后的钢板在进入压机前需要对中设备将其定位对中然后由抓料机构送入压机冲压,钢板等板料的对中直接影响其进入压机模具内的位置。所述对中设备安装在板料输送装置上,当板料输送至指定位置时,对板料进行对中处理,现有对中设备一般是对中挡料棒,其依靠螺纹连接在板料输送装置的中间位置上,并且无法升降,挡料棒高于板料输送装置上的传输辊筒,这样对料板进入对中位置的相对要求较高,而且在输送大块板料时板料会与中间挡料棒干涉碰撞,因此需要人工拆下干涉的挡料棒或者每次都要退到板料输送装置的边缘位置。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的对中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控制、方便大块板料对中的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所述板料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辊筒,所述对中挡料结构设置在相邻的辊筒之间,所述对中挡料结构包括与所述机架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连有一工作块,所述工作块上开有上下方向的阶梯通孔,上部的小孔径为第一孔,下部的大孔径为第二孔,所述阶梯通孔中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限位凸起,所述升降杆上套有压簧,所述限位凸起将所述压簧限制在第二孔中,所述升降杆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工作块上的驱动气缸,当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将所述升降杆从第一孔中顶出。
[0005]优选地,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套有一气缸帽。
[0006]优选地,所述驱动气缸在第二孔中。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工作块和升降杆均为铝合金材料。
[0008]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升降杆,因此不会影响大块板料的输送,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实用新型整个结构利用铝合金做成,总体质量较轻。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应用于汽车板料对中,还可用于其他生产中料片的对中,克服了传统技术中做大块板料时需要人工拆除干涉挡料棒,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板料输送装置上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位置示意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图中:11 机架12辊筒
[0015]13 边缘挡料棒2对中挡料结构
[0016]21 连接板22工作块
[0017]221 第一孔222第二孔
[0018]23 升降杆231限位凸起
[0019]24 压簧25驱动气缸
[0020]251气缸帽3直线气缸
[0021]4板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所述板料输送装置用于输送钢板等板料,其主要包括机架11和辊筒12,通过辊筒12来输送板料,本实用新型所述对中挡料结构2设置在相邻的辊筒12之间,所述对中挡料结构2包括与所述机架11相连接的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上端连有一工作块22,所述工作块22上开有上下方向的阶梯通孔,上部的小尺寸孔径为第一孔221,下部的大尺寸孔径为第二孔222,所述阶梯通孔中设有升降杆23,所述升降杆23的下端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限位凸起231,所述升降杆23上套有压簧24,所述限位凸起231将所述压簧24限制在第二孔222中,所述升降杆23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工作块22上的驱动气缸25,当驱动气缸25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时将所述升降杆23从第一孔221中顶出,当驱动气缸25泄压时,通过压簧24的复位作用将升降杆23向下推动使其回缩到第一孔221中,以避免妨碍板料在辊筒12上的运动。
[002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气缸25的活塞杆上套有一气缸帽251,所述气缸帽251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当升降杆23受到横向力时直接影响活塞杆。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节省空间,使本结构更加紧凑,所述驱动气缸25在第二孔222中,所述驱动气缸25与工作块22可以是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是缸体外侧设有外螺纹,第二孔222中设有内螺纹,驱动气缸25与工作块22螺纹连接。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1、工作块22和升降杆23均为铝合金材料,其质量轻、
强度高。
[0026]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本结构的实用性,所述连接板21通过横向的直线气缸3与所述机架11相连接,所述直线气缸3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导辊12的轴线平行,通过直线气缸3的作用可以调整本结构在板料输送装置中的位置,更加便于板料的对中,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0027]结合图1-图5,本实用新型方法和原理是:
[0028]如图4、图5所示,本结构在相邻的辊筒12之间分别设有两个,边缘挡料棒13位于机架11的边缘位置用来防止板料4从侧面掉落。当板料输送装置通过辊筒12输送板料时,本结构上的驱动气缸25关闭,升降杆23因为压簧24的作用会回缩到阶梯通孔中并低于辊筒12的上平面,当板料4被输送到板料输送装置的末端时,升降杆23按需要在驱动气缸25的作用下伸出或保持回缩状态。当对中时需要调整板料4的位置时,每相邻辊筒12之间的两个本结构通过直线气缸3的作用被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启动驱动气缸25将升降杆23顶出,使相邻辊筒12之间的两个升降杆23分别位于板料4的两侧,最后根据确定好的对中位置调整直线气缸3的位置,将两个升降杆23贴靠在板料4的边缘,不同辊筒12之间的直线气缸3以及本结构均进行上述操作,从而实现板料4整体的对中。对中好后将各直线气缸3复位,驱动气缸25泄气,升降杆23回缩。
[0029]本结构中升降杆23能伸缩的好处是不影响不规则板料的输送,同时提高板料的对中效率。
[00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能够解决大块板料输送时对中不便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0031]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所述板料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1)和辊筒(12),所述对中挡料结构(2)设置在相邻的辊筒(1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挡料结构(2)包括与所述机架(11)相连接的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上端连有一工作块(22),所述工作块(22)上开有上下方向的阶梯通孔,上部的小孔径为第一孔(221),下部的大孔径为第二孔(222),所述阶梯通孔中设有升降杆(23),所述升降杆(23)的下端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限位凸起(231),所述升降杆(23)上套有压簧(24),所述限位凸起(231)将所述压簧(24)限制在第二孔(222)中,所述升降杆(23)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工作块(22)上的驱动气缸(25),当驱动气缸(25)的活塞杆伸出时将所述升降杆(23)从第一孔(221)中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缸(25)的活塞杆上套有一气缸帽(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缸(25)在第二孔(22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工作块(22)和升降杆(23)均为铝合金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装置的对中挡料结构,板料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辊筒,所述对中挡料结构设置在相邻的辊筒之间,其包括与机架相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上端连有一工作块,所述工作块上开有上下方向的阶梯通孔,上部的小孔径为第一孔,下部的大孔径为第二孔,所述阶梯通孔中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下端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限位凸起,所述升降杆上套有压簧,所述限位凸起将所述压簧限制在第二孔中,所述升降杆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工作块上的驱动气缸,当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将所述升降杆从第一孔中顶出。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升降杆,因此不会影响大块板料的输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实用新型整个结构利用铝合金做成,总体质量较轻。
【IPC分类】B21D43-09
【公开号】CN204524065
【申请号】CN201520194154
【发明人】吴玮祎, 王伟, 华晔, 陆文清
【申请人】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