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粒子强韧化的低碳钢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42219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纳米粒子强韧化的低碳钢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粒子强韧化的低碳钢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纳米粒子强韧化的低碳钢生产方法,主要生产工序为治炼、连铸、加热、轧制及轧后冷却、卷曲工序,其特征在于冶炼工序采用电炉或转炉加上炉外精炼,连铸采用CSP连铸连轧方式,其厚度为40-70mm,全过程为保护浇注;温度在1150~1050℃,保温30~50分钟,加热工序其温度在1100~1200℃的范围,轧制工序的开轧温度为1000~1100℃,总变形量大于80%,终轧温度为750~880℃;轧后控冷处理采用快速冷却至卷取温度在20~40℃/s。
本发明纳米粒子强韧化低碳钢与同类的传统钢材相比较,具有成分简单、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生产效率高、产品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可在钢厂生产条件下在普通低碳钢成分范围内获得屈服强度在330MPa以上同时塑性大幅度提高的热轧钢材。
具有实施方式如

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纳米粒子强韧化的低碳钢生产方法,主要生产工序为治炼、连铸、加热、轧制及轧后冷却、卷曲工序,其特征在于冶炼工序采用电炉或转炉加上炉外精炼,连铸采用CSP连铸连轧方式,其厚度为40-70mm,全过程为保护浇注;温度在1150~1050℃,保温30~50分钟,加热工序其温度在1100~1200℃的范围,轧制工序的开轧温度为1000~1100℃,总变形量大于80%,终轧温度为750~880℃;轧后控冷处理采用快速冷却至卷取温度在20~40℃/s。
这种方法可以在普通低碳钢成分范围内通过控制钢水的凝固、加工方法与冷却处理,在特定的凝固、均热、变形及冷却条件下对低碳钢进行组织控制,在钢材内部得到细铁素体(或贝氏体)组织或者复合组织(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等),在基体内生成大量细小弥散的纳米尺寸粒子。
本发明纳米粒子强韧化低碳钢的成分范围如下(wt%)C0.04~0.25%,Mn≤0.5%,Si≤0.3%,Al0.0~0.06%,S≤0.01%,0≤0.004钢板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实际测定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成分设计和轧制控制方法所得钢板的屈服强度在330MPa以上,延伸率大于28%,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这种钢可在相对低的生产成本下达到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塑性、成形性及焊接性相结合的综合使用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粒子强韧化的低碳钢生产方法,主要生产工序为治炼、连铸、加热、轧制及轧后冷却、卷曲工序,其特征在于冶炼工序采用电炉或转炉加上炉外精炼,连铸采用CSP连铸连轧方式,其厚度为40-70mm,全过程为保护浇注;温度在1150~1050℃,保温30~50分钟,加热工序其温度在1100~1200℃的范围,轧制工序的开轧温度为1000~1100℃,总变形量大于80%,终轧温度为750~880℃;轧后控冷处理采用快速冷却至卷取温度在20~40℃/s。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在普通低碳钢成分范围内,利用在加热、变形及冷却过程中形成的纳米粒子进行组织与性能控制,生产成本低,轧后直接进行控冷处理,可以不经过热处理也可以经过热处理,钢材的力学性能优良,生产效率高,能耗低。
文档编号C21D8/00GK1451770SQ0211510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9日
发明者柳得橹, 王中丙, 傅杰, 李烈军, 康永林, 王元立, 霍向东, 周德光, 李晶, 王克鲁, 陈银莉 申请人: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