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91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机床液压卸荷装置,尤其是一种外圆磨床工作台中的液压卸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圆磨床工作台结构中,多采用钢珠支承来减少摩擦力以轻松旋转上エ作台。但是,在装配吋,要使每个钢珠在同一平面上,致使装配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ー种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在需要旋转上工作台角度时,通入液压油,该压カ油给予上工作台一个支承力,使得操作者可以很轻松的 旋转上工作台,減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节省了上工作台角度的调整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包括油箱、滤油器、第一抽泵、溢流阀、第一滤油器、第二滤油器、减压阀、电磁阀、节流阀、第三滤油器、第二抽泵,其特点是第一抽泵进油ロ连接油箱,出油ロ依次通过溢流阀、第一滤油器、第二滤油器、减压阀、电磁阀、节流阀连接下工作台的油腔;下工作台的油腔溢流ロ通过第三滤油器和第二抽泵连接油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维护简单,在需要旋转上工作台时才通入压カ油,使得上工作台略微浮起;在磨削时,无需旋转上工作台,上下工作台紧密结合,摩擦力増大,使得磨削时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可有效减少操作者在旋转上工作台时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由油箱YX1、滤油器WU1、第一抽泵BI、溢流阀Yl、第一滤油器ZUl、第二滤油器ZU2、减压阀J3、电磁阀YVl、节流阀LI、第三滤油器ZU3、第二抽泵B2等组成。第一抽泵BI进油ロ连接油箱,出油ロ依次通过溢流阀Y1、第一滤油器ZU1、第二滤油器ZU2、减压阀J3、电磁阀YVl、节流阀LI连接下工作台的油腔;下工作台的油腔溢流ロ通过第三滤油器ZU3和第二抽泵B2连接油箱YXl。 第一抽泵BI将油箱YXl中的液压油抽出,液压油分别通过滤油器WUl、溢流阀Yl、第一滤油器ZU1、第二滤油器ZU2、减压阀J3、电磁阀YVl、节流阀LI,进入下工作台的油腔中,托住上工作台,给予上工作台一个支承力。溢出的液压油,由第二抽泵B2进过第三滤油 器ZU3抽回油箱YX1。
权利要求1. 一种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包括油箱(YXl)、滤油器(WUl)、第一抽泵(BI)、溢流阀(H)、第一滤油器(ZUl)、第二滤油器(ZU2)、减压阀(J3)、电磁阀(YVl)、节流阀(LI)、第三滤油器(ZU3)、第二抽泵(B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泵(BI)进油口连接油箱,出油口依次通过溢流阀(Yl)、第一滤油器(ZUl)、第二滤油器(ZU2)、减压阀(J3)、电磁阀(YVl)、节流阀(LI)连接下工作台的油腔;下工作台的油腔溢流口通过第三滤油器(ZU3)和第二抽泵(B2)连接油箱(YXl)。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台液压卸荷装置,包括油箱、滤油器、第一抽泵、溢流阀、第一滤油器、第二滤油器、减压阀、电磁阀、节流阀、第三滤油器、第二抽泵,其特点是第一抽泵进油口连接油箱,出油口依次通过溢流阀、第一滤油器、第二滤油器、减压阀、电磁阀、节流阀连接下工作台的油腔;下工作台的油腔溢流口通过第三滤油器和第二抽泵连接油箱。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可极大减少操作者在需要旋转上工作台时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4B5/35GK202391867SQ20112053199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张艳春, 沈洁强, 陈晓枫 申请人: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