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35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自动研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研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异形结构的研磨件外表面的研磨,大都是采用人工作业,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对工人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另外,人工研磨异形件的外表面具有不均匀的缺陷,可能存在外表面不光滑、平整性差等问题,从而降低产品合格率,因此不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研磨机。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研磨机,包括底座、研磨机构及与研磨机构相对设置的工件固定机构,所述研磨机构直接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包括支架、夹具和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轮轴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夹具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轮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刀架、研磨轮和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轮轴固定在所述刀架上,所述第二轮轴与所述研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轮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安装在移动工作台上,所述移动工作台通过滑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研磨轮为仿形千叶研磨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托架上,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二托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呈L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研磨机,其有益效果在于:工件固定机构位置可根据工件形状进行调节,再配合仿形千叶研磨轮,以适应不同形状的研磨件,增强其通用性,达到最佳的研磨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紧密、稳定性高,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研磨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研磨机的仰视图。

图中:1-底座;2-移动工作台;3-滑轨;4-支架;5-夹具;6-第一轮轴;7-第一联轴器;8-第一电机;9-第一托架;10-刀架;11-研磨轮;12-第二轮轴;13-第二联轴器;14-第二电机;15-第二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自动研磨机,包括底座1、研磨机构及与研磨机构相对设置的工件固定机构。研磨机构直接固定在底座1上,工件固定机构安装在移动工作台2上,移动工作台2通过滑轨3安装在底座1上。

工件固定机构包括支架4、夹具5和第一轮轴6,第一轮轴6固定在支架4上,第一轮轴6与夹具5固定连接,第一轮轴6通过第一联轴器7与第一电机8连接,第一电机8安装在L型第一托架9上。研磨机构包括刀架10、研磨轮11和第二轮轴12,第二轮轴12固定在刀架10上,第二轮轴12与研磨轮11固定连接,第二轮轴12通过第二联轴器13与第二电机14连接,第二电机14安装在L型第二托架15上。待加工的研磨件固定在夹具5上,待加工研磨件与研磨轮11之间的位置通过滑轨3进行调节,研磨轮11采用仿形千叶研磨轮,以适应不同形状的研磨件,待加工研磨件与研磨轮之间软接触,工件表面不会被过度磨损,增强其通用性,达到最佳的研磨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