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用变速箱壳体铸造消失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071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三轮车用变速箱壳体铸造消失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轮车用变速箱壳体铸造消失模。



背景技术:

三轮车中变速箱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结构,由于变速箱壳体的结构较为复杂的铸件,一般采用消失模铸造方法进行制造,由于消失模主要为发泡塑料制成的本体,使用时在本体外面涂有耐火材料层,然而由于消失模的折角处往往比较薄弱,在铸造成型时容易使变速箱壳体的折角处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增大了加工的成本,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三轮车用变速箱壳体铸造消失模,旨在解决传统技术消失模折角处较薄弱会影响加工质量的技术不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车用变速箱壳体铸造消失模,包括模体,在所述模体的外表面有一层耐火材料层,在所述模体的侧壁上有内浇口,在所述模体内有与所述内浇口相连通的导引通道,在所述模体的折边处设有耐高温制冷导管,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粘固在耐火材料层的外侧,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的形状与模体折边处形状相同,在所述模体上有与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相连接的导液进入接口和导液排出接口,在所述模体的侧壁顶端有集渣口,在所述模体的折角处均匀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耐火材料层一体成型,在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的折角处有与所述凸柱相配合的插孔,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通过凸柱与插孔相卡合且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与耐火材料层粘贴固定。

在所述模体的侧壁上有与所述导引通道相连通的透气孔。

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为非氧化铍陶瓷管体。

在所述模体的顶面还设有盖模,在所述盖模上有与所述内浇口相连通的喇叭状浇铸入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在模体的折角处增设了耐高温制冷导管,其不但可以保证了铸件折角处的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的质量,解决传统技术消失模折角处较薄弱会影响加工质量的技术不足,而且可以通入制冷液,从而提高铸件的加工效率,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图1中A-A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图1中A-A剖示图。

见图1和图2,一种三轮车用变速箱壳体铸造消失模,包括模体1,在所述模体1的外表面有一层耐火材料层2,在所述模体1的侧壁上有内浇口3,在所述模体1内有与所述内浇口3相连通的导引通道4,在所述模体1的折边处设有耐高温制冷导管5,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5粘固在耐火材料层2的外侧,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5的形状与模体1折边处形状相同,在所述模体1上有与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5相连接的导液进入接口6和导液排出接口7,在所述模体1的侧壁顶端有集渣口8,设置集渣口,可以减少铸件内的夹渣,从而保证加工的质量,在所述模体1的折角处均匀设有凸柱9,所述凸柱9与所述耐火材料层2一体成型,在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5的折角处有与所述凸柱相配合的插孔10,由于模体在加工后会气化消失,故而设置有插孔,从而使耐高温制冷导管重复使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制作成本,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通过凸柱与插孔相卡合且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与耐火材料层粘贴固定,采用凸柱与插孔相卡合后再粘贴固定,可以保证其不容易发生松动或脱离的问题。在模体的折角处增设了耐高温制冷导管,其不但可以保证了铸件折角处的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的质量。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模体边缘为直角,而在实际过程中并不一定是直角,也可以为弧形角等结构。

在所述模体1的侧壁上有与所述导引通道4相连通的透气孔11。

所述耐高温制冷导管为非氧化铍陶瓷管体。

在所述模体的顶面还设有盖模12,在盖模上有与集渣口位置相配合的透孔,在使用时集渣口的顶部穿过盖模,在所述盖模上有与所述内浇口相连通的喇叭状浇铸入口13。设置在盖模,可以采用耐高温陶瓷制成,可以防止浇铸时浇铸液飞溅。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解决传统技术消失模折角处较薄弱会影响加工质量的技术不足,而且可以通入制冷液,从而提高铸件的加工效率,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