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带制备双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05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晶带制备双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粉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非晶带制备双流装置。



背景技术:

先从非晶材料说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材料,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

科学家发现,金属在熔化后,内部原子处于活跃状态。一但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由此就产生了非晶态合金,制备非晶态合金采用的正是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钢水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1300℃的钢水降到200℃以下,形成非晶带材。

本申请人早先申请过一种双弧化料溢流装置,专利号为CN201320568536.4,包括真空室及熔化装置,真空室内设置有冷却转轮,熔化装置包括坩埚及加热装置,所述的坩埚为两个且按照阶梯的方式分级布置,加热装置为电极,两个坩埚上方分别设置一个电极,第一个电极作为主弧对第一级坩埚加热熔化,第 二个电极作为次弧对第二级坩埚保温。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使用两根电极,一根电极作为主弧对第一级坩埚进行加热熔化,另一个电极作为次弧对第二级坩埚内的纯净的钢水进行保温,保证甩带时的钢水具有足够的温度。

然而,从第一级坩埚至第二级坩埚距离不可调,第一级坩埚倾倒钢水至第二级坩埚时容易溅出,而且在此过程中钢水温度下降,第二级坩埚所需回温能耗加大,降低制备效率,不利于节能环保,最终致使企业生产成本加大。

此外,从第二级坩埚当中喷流出来的钢水反复喷流在冷却辊同一个位置,使得冷却辊其它部分未得到充分利用,该处冷却效果也受到限制,非晶材料的生产效率并未达到最佳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改造容易,各部位位置关系按需可调,各部分利用其各自特点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制备效率,降低能耗损失,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非晶带制备双流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非晶带制备双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左一右呈阶梯状布置的一喷流坩埚和一溢流坩埚,所述溢流坩埚高于所述喷流坩埚,且所述溢流坩埚上端口处的溢流口位于面向所述喷流坩埚所在侧,所述喷流坩埚和溢流坩埚外分别绕设有一级熔炼线圈和二级熔炼线圈,所述溢流坩埚上连接有一旋转机构,而所述喷流坩埚上则连接有一位移机构,所述喷流坩埚底部中心喷流嘴正下方设置有一冷却辊,所述喷流坩埚内部插入有一堵流棒,所述堵流棒下端抵住所述喷流坩埚内底部上的喷流嘴,所述堵流棒上端连接有一行程气缸。

本实用新型将喷流坩埚所处于的第二级坩埚安装在可以竖向相对于溢流坩埚所在的第一集坩埚高低距离可调,充分接近后者后再转送钢水,使得钢水温度下降损耗小;喷流坩埚在喷流钢水时能够相对于冷却辊的辊面往复走向,充分利用冷却辊的整个辊面,提高冷却效果,从而提高制备效率,降低能耗损失,符合节能环保理念。

作为优选,所述位移机构进一步包括连接于喷流坩埚外周壁上的平移架,所述平移架通过一对横向导杆安装在一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通过一对竖向导杆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横向导杆与冷却辊的辊轴心线相平行,而所述竖向导杆与溢流坩埚的竖向中心线相平行,所述平移架上还连接有一平移螺杆,所述平移螺杆连接有一平移电机,所述升降架还连接有一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连接有一升降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机构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溢流坩埚外壁两侧上的一对转轴,其中一转轴上连接有一旋转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喷流坩埚进一步包括一对内外嵌套但相互间独立的内胆和外套,所述内胆的直径小于所述外套的内径,即所述内胆的外壁与外套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嵌套间隙,所述嵌套间隙中填充有耐火介质,所述内胆的下底端设置有一向下拱出并呈漏斗状的喷流嘴,所述外套的内底壁上设置有一托载所述喷流嘴并也呈漏斗状的漏孔。所述耐火介质为镁砂。

原先单桶结构坩埚装入真空炉内时,需要进行外围镁砂打结以及绕转熔炼线圈等工作,每次安装以及拆卸都比较麻烦,而且单桶结构坩埚一旦破裂,则容易漏钢水;而本实用新型双桶结构坩埚只需要装一次,以后每次仅需要取出内胆更换即可,节省时间,方面维护,提高效率,而且即使内胆有破裂,由外 套的第二层保护,钢水也不会发生泄漏事故,更加节能环保。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喷流坩埚所处于的第二级坩埚安装在可以竖向相对于溢流坩埚所在的第一集坩埚高低距离可调,充分接近后者后再转送钢水,使得钢水温度下降损耗小;喷流坩埚在喷流钢水时能够相对于冷却辊的辊面往复走向,充分利用冷却辊的整个辊面,提高冷却效果,从而提高制备效率,降低能耗损失,符合节能环保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位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流坩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溢流坩埚,2-喷流坩埚,3-一级熔炼线圈,4-二级熔炼线圈,5-旋转机构,6-位移机构,7-冷却辊,8-堵流棒,9-行程气缸,10-平移架,11-横向导杆,12-升降架,13-竖向导杆,14-平移螺杆,15-平移电机,16-升降螺杆,17-升降电机,18-内胆,19-外套,20-耐火介质,21-喷流嘴,22-漏孔,23-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非晶带制备双流装置,包括一左一右呈阶梯状布置的一喷流坩埚2和一溢流坩埚1,溢流坩埚1高于喷流坩埚2,且溢流坩埚 1上端口处的溢流口位于面向喷流坩埚2所在侧,喷流坩埚2和溢流坩埚1外分别绕设有一级熔炼线圈3和二级熔炼线圈4,溢流坩埚4上连接有一旋转机构5,而喷流坩埚2上则连接有一位移机构6,喷流坩埚2底部中心喷流嘴正下方设置有一冷却辊7。

如图2所示,位移机构6进一步包括连接于喷流坩埚2外周壁上的平移架10,平移架10通过一对横向导杆11安装在一升降架12上,升降架12通过一对竖向导杆13安装在机架23上,横向导杆11与冷却辊7的辊轴心线相平行,而竖向导杆13与溢流坩埚1的竖向中心线相平行,平移架10上还连接有一平移螺杆14,平移螺杆14连接有一平移电机15,升降架12还连接有一升降螺杆16,升降螺杆16连接有一升降电机17。

旋转机构5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溢流坩埚外壁两侧上的一对转轴,其中一转轴上连接有一旋转电机(机构比较简单,不再赘附图纸)。

如图3所示,喷流坩埚2进一步包括一对内外嵌套但相互间独立的内胆18和外套19,内胆18的直径小于外套19的内径,即内胆18的外壁与外套19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嵌套间隙,嵌套间隙中填充有耐火介质20,内胆18的下底端设置有一向下拱出并呈漏斗状的喷流嘴21,外套19的内底壁上设置有一托载喷流嘴21并也呈漏斗状的漏孔22。耐火介质20为镁砂。

喷流坩埚2内部插入有一堵流棒8,堵流棒8下端抵住喷流坩埚2内底部上的喷流嘴21,堵流棒8上端连接有一行程气缸9。

使用:本实用新型将喷流坩埚所处于的第二级坩埚安装在可以竖向相对于溢流坩埚所在的第一集坩埚高低距离可调,充分接近后者后再转送钢水,使得钢水温度下降损耗小;喷流坩埚在喷流钢水时能够相对于冷却辊的辊面往复走 向,充分利用冷却辊的整个辊面,提高冷却效果,从而提高制备效率,降低能耗损失,符合节能环保理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