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338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壁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壁是为冶金高温炉窑提供冷却的设备,能够保护冶金高温炉窑免受炉体内高温流体的侵蚀和机械磨损,延长冶金高温炉窑寿命,保证其安全稳定生产。冷却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冶金高温窑炉必须全面停产检修,将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冷却壁的寿命和性能决定冶金高温炉窑的寿命,是冶金高温炉窑长寿高效、节能的重要保证。

对冷却壁内冷却水管的试压检测一直被视为高炉冷却壁质量确认环节中的重要步骤,而试压工具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试压检测的质量和进度,目前普遍使用的试压工具通常采用人工读取水管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压力值并计算差值的方法来判断内部冷却水管是否有漏水现象,操作多有不便,影响检测效率,也容易出现因人工读取/计算错误而影响检测准确性,行业内需要一种更加简便、更加准确的检测系统。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5490822,申请日:2010年9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高炉冷却壁水管的快速试压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高炉冷却壁水管的试验装置,包括:一个管状支架,外壁焊接三个螺母;三个水平紧固螺栓,旋紧在管状支架外壁的螺母上;一个垂直紧固螺栓,与管状支架相配,下部有一法兰;一个旋转把手,焊接在垂直紧固螺栓上;一个垫片,与垂直紧固螺栓下部法兰相配。该申请案可以满足不同口径的冷却壁水管,但检测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2508871,申请日:2011年7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高炉冷却壁简易试压装置,该简易试压装置主要由紧固套和压盖组成,该紧固套又主要由上顶盖、下套管和连接杆组成,在上顶盖上开设中心螺孔并旋装压紧螺栓,在下套管的中部圆周均布开设通孔,在下套管的外周面上对应于各通孔的部位焊装螺母并旋装紧定螺栓,在上顶盖和下套管之间焊装连接杆而连成一体组成紧固套,在压盖的顶盖的下部开设竖向中心盲孔,在此顶盖上又开设与此中心盲孔相通的径向孔,此径向孔的出口端段上旋装管接头以安装进水高压软管,在压盖内腔的底面上安装也带中心孔的密封垫。该申请案安装方便,但检测准确性同样仍有优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却壁试压检测操作不便、检测准确性欠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并保障检测准确性。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冷却水管进水端和出水端的两个测压组件,其中设于冷却水管进水端的测压组件与高压水管相连,设于冷却水管出水端的测压组件与排水管相连,该排水管上设有至少两个测压元件,该测压元件与上位机电连接,上位机用于接收测压元件的检测信号并进行处理;

测压组件包括套设在冷却水管外部的固定环,固定环的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有顶紧件,固定环上部通过连接杆支撑有压盖,压盖下方设有顶片,压盖上方设有用于将顶片压紧的压紧件,顶片内开设有与冷却水管端口相配合的配合孔。

更进一步地,顶紧件和压紧件均为顶紧螺栓。

更进一步地,顶片内嵌设有环绕在配合孔外部的环形密封垫。

更进一步地,测压元件为压力变送器。

更进一步地,设于冷却水管出水端的测压组件与排水管相连,该排水管上设有两个测压元件。

更进一步地,固定环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三个顶紧螺栓。

更进一步地,密封垫为橡胶垫。

更进一步地,固定环上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三根连接杆,三根连接杆呈三角式排布。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通过压力信号的转换与上位机的自动化数据处理,无需作业人员直接去读取/计算压力数据,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避免了因人工读取/计算错误而引起的检测误差,提高了检测精度。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排水管上相邻设置两个测压元件,与传统的设置单个压力表相比能极大地提高试压测试的准确性,便于及时发现两个测压元件是否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两个测压元件的压差超出一定范围时,则说明有测压元件处于异常状态,此时可以对测压元件的准确性进行检测确认,如此能够有效避免因单个测压元件损坏未及时发现而导致的检测误差,两个测压元件共同设置还能在某一测压元件损坏时仍可以保持正常检测,不影响检测进度。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测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冷却壁本体;101、嵌砖槽;102、第一冷却水管;2、测压组件;201、固定环;202、顶紧件;203、连接杆;204、顶片;205、压盖;206、压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为行业内常见的一种冷却壁,包括冷却壁本体1,冷却壁本体1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于镶嵌耐火砖的嵌砖槽101,冷却壁本体1的外侧面则开设有相对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内部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延伸至冷却壁本体1外侧,如图1中所示,冷却水管包括第一冷却水管102。

本实施例的一种冷却壁的冷却水管检测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冷却水管进水端和出水端的两个测压组件2,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设于冷却水管进水端的测压组件2与高压水管相连,通过该高压水管向冷却水管内部注水,高压水管上设有压力检测器;设于冷却水管出水端的测压组件2与排水管相连,冷却水管内的注水最终经该排水管排出,通过检测冷却水管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压差来判断冷却水管是否有漏水现象,此检测方法属于行业内常用方法,在此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排水管上设有至少两个测压元件,该测压元件与上位机电连接,上位机用于接收测压元件的检测信号并进行自动化处理。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排水管上设有两个测压元件,该测压元件可设置为压力变送器,该压力变送器与上位机电连接,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转换成气动信号或电动信号进行控制和远传的设备,可以将压力参数转变为电信号进行传输,更进一步地,压力变送器还可以先与无纸记录仪电连接,对压力信号进行显示记录,然后无纸记录仪再与上位机电连接,对压力信号进一步处理计算。上位机接收并显示两个测压元件检测到的压力参数,并将其与进水端的压力参数进行压差计算,一旦压差超出一定范围则说明内部有漏水等异常问题,上位机内还设有报警装置,一旦发生异常则及时报警,提醒作业人员。

传统的试压装置使用时,往往是在检测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分别设置机械式压力表,人工去读取压力表显示数据然后计算压差信息予以判断,劳动强度较大,且容易因读取/计算错误出现检测误差,而本实施例通过压力信号的转换与上位机的自动化数据处理,无需作业人员直接去读取/计算压力数据,既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又避免了因人工读取/计算错误而引起的检测误差,提高了检测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排水管上相邻设置两个测压元件,与传统的设置单个压力表相比能极大地提高试压测试的准确性,便于及时发现两个测压元件是否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两个测压元件的压差超出一定范围时,则说明有测压元件处于异常状态,此时可以对测压元件的准确性进行检测确认,如此能够有效避免因单个测压元件损坏未及时发现而导致的检测误差,两个测压元件共同设置还能在某一测压元件损坏时仍可以保持正常检测,不影响检测进度。

如图3所示,测压组件2包括套设在冷却水管外部的固定环201,固定环201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顶紧件202,顶紧件202为顶紧螺栓,且固定环201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三个顶紧螺栓,三个顶紧螺栓呈三角式分布,能从多向顶紧冷却水管;固定环201上部通过连接杆203支撑有压盖205,具体地固定环201上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三根连接杆203,三根连接杆203呈三角式排布多向支撑压盖205;压盖205下方设有顶片204,压盖205上方设有用于将顶片204压紧的压紧件206(可采用顶紧螺栓),顶片204内开设有与冷却水管端口相配合的配合孔,且顶片204内嵌设有环绕在配合孔外部的环形密封垫(可采用橡胶垫),顶片204通过上述配合孔与外部的高压水管/排水管相连通。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时,将固定环201套设在冷却水管外侧,并通过顶紧件202多向顶紧,将顶片204压在冷却水管进水端/出水端的端口上,并通过压紧件206向下压紧,安装固定后即可开始检测。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