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3825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丸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一种抛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抛丸装置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装置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抛丸器是通过一种或多种砂料来打击金属的表面,消除金属表面的一些附着物,如铁锈,但有时也通过抛丸碰击来获得一个特定的表面层。抛丸介质可以是各种规格的砂,碳化硅颗粒、小钢球等。抛丸器抛出的钢砂通过叶片旋转,打击到物体的表面上。
[0003]现有技术中的抛丸器存在的问题是:机体内的放置架结构比较单一,致使抛丸装置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抛丸效率的一种抛丸装置。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抛丸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外部顶部设有第一电机,在机体内设有挂钩,第一电机与挂钩的一端连接,挂钩从上至下间隔地设有多个放置架,在机体上设有抛丸器,所述放置架为三个,从上至下的放置架的宽度依次增长,在每个放置架的两侧分别布置两个所述的抛丸器。
[0007]采用了上述方案,所述放置架为三个,从上至下的放置架的宽度依次增长,在每个放置架的两侧分别布置两个所述的抛丸器。将放置架的数量增加、抛丸器的数量增加,以及对各个放置架的宽度分别设计,不但可以增加放置工件的数量,而且可以提高丸料对工件的碰击效率。
[0008]在机体的内壁面上设有内套筒,该内套筒由钢板折合而成。当丸料被抛丸器抛出后没有击中工件时,通过设置的内套筒,丸料可以碰击到内套筒而避免碰击机体,使机体受到损害。
[0009]所述内套筒的外壁面与机体的内壁面之间固定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为吸音棉。通过吸音层,可以降低抛丸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
[0010]抛丸装置还包括一个负压装置,该负压装置包括连接管、负压泵以及存储器,连接管的一端与机体的内腔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负压泵连接,负压泵与存储器连接。通过负压装置可以丸料进行回收,以便于地丸料进行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抛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I为机体,2为第一电机,3为挂钩,4为放置架,5为抛丸器,6为内套筒,7为吸音层,8为连接管,9为负压泵,10为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4]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种抛丸装置,包括机体I,机体I的外部顶部设有第一电机2,在机体内设有挂钩3,第一电机2与挂钩3的一端连接,挂钩3从上至下间隔地设有多个放置架4,在机体上设有抛丸器5。所述放置架4为三个,从上至下的放置架4的宽度依次增长,在每个放置架的两侧分别布置两个所述的抛丸器5。在机体的内壁面上设有内套筒6,该内套筒由钢板折合而成。所述内套筒的外壁面与机体的内壁面之间固定有吸音层7,所述吸音层7为吸音棉。抛丸装置还包括一个负压装置,该负压装置包括连接管8、负压泵9以及存储器10,连接管的8 一端与机体的内腔连通,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负压泵9连接,负压泵9与存储器10连接。
【主权项】
1.一种抛丸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外部顶部设有第一电机,在机体内设有挂钩,第一电机与挂钩的一端连接,挂钩从上至下间隔地设有多个放置架,在机体上设有抛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为三个,从上至下的放置架的宽度依次增长,在每个放置架的两侧分别布置两个所述的抛丸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的内壁面上设有内套筒,该内套筒由钢板折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外壁面与机体的内壁面之间固定有吸音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为吸音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抛丸装置还包括一个负压装置,该负压装置包括连接管、负压泵以及存储器,连接管的一端与机体的内腔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负压泵连接,负压泵与存储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抛丸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外部顶部设有第一电机,在机体内设有挂钩,第一电机与挂钩的一端连接,挂钩从上至下间隔地设有多个放置架,在机体上设有抛丸器,所述放置架为三个,从上至下的放置架的宽度依次增长,在每个放置架的两侧分别布置两个所述的抛丸器。本发明能够提高抛丸效率。
【IPC分类】B24C3-04, B24C9-00
【公开号】CN104552017
【申请号】CN201310475497
【发明人】钱景承, 吴光辉, 朱宏伟
【申请人】常州精棱铸锻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