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366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量达到200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已成为我国继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种植产业。虽然我国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并且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但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测算,我国内地食用菌人均消费量还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一旦国内市场被完全启动,需要的食用菌将达到5000万吨鲜品以上,并且需要周年供应,而且,国外食用菌人均消费量每年正以百分之十三的速度递增。

目前我国蘑菇培养料生产工艺落后,配方养分配比不合理,操作不规范,一般采取在室外露天堆放自然发酵,培养料前发酵受外界气候(温度、下雨、大风等)影响较大,仅靠人工翻堆,堆内温度不均匀,导致发酵不均匀,后发酵巴氏消毒和维持温度不到位,造成培养料成熟度差,杂菌、虫卵污染严重,严重制约了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和鲜菇的品质,不利于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

预湿:按重量份数比将稻草20-25份、麦秸20-25份、麦麸20-25份喷水加湿,使秸秆材料吸足水分,喷水间歇进行,直至培养料吸够需要的水分,持续进行2天;

建堆:将预湿后的稻草、麦秸、麦麸与鸡粪5-10份、牛粪5-10份充分搅拌,搅拌后建堆,料堆一般宽2m,高1.5m,长3-10m,长度根据所需要的培养料数量而定,料堆的大小必须适合发酵过程中所发生的气体和热的交换;

堆制:翻堆间隔时间因外界气温、粪肥种类和数量、加水量、紧实度而略有长短,一般在12~14天的堆制期内翻堆3~4次;

二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

均温:二次发酵进行20小时后,培养料中的高温菌类开始大量繁殖,此时将培养料温度由初始的50℃左右提升到57℃~72℃的巴氏消毒温度,在此温度范围维持20小时左右;

腐熟:巴氏杀菌结束后,多通入外界空气,使培养料的温度缓降到50~45℃,进行5~6天的发酵腐熟;

出料:7天(168小时)后,将循环风全部关闭,只给新风降温排氨,10小时后料温降到30℃以下。作为优选,步骤(1)中喷水加湿前,在水中添加矿物元素,使矿物元素溶解在水中再进行喷撒。

作为优选,预湿过程中,秸秆材料下设有一个水池,收集从料堆中流出的汁液,每隔3-5小时将水池中的汁液再喷到培养料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双孢菇培养料配方营养比较全面,栽培出来的双孢菇风味更加浓郁,味鲜美、口感好、质量优;腐熟堆肥选择性强、抗病害,大大提高了培养料的质量,为蘑菇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普通菇棚单产可达15~20kg/㎡;空调菇房单产可达25~30kg/㎡。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阅读本发明的内容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这些等价变化同样落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

预湿:按重量份数比将稻草20-25份、麦秸20-25份、麦麸20-25份喷水加湿,使秸秆材料吸足水分,喷水加湿前,在水中添加矿物元素,使矿物元素溶解在水中再进行喷撒;预湿过程中,秸秆材料下设有一个水池,收集从料堆中流出的汁液,每隔3-5小时将水池中的汁液再喷到培养料上,喷水间歇进行,直至培养料吸够需要的水分,持续进行2天;

建堆:将预湿后的稻草、麦秸、麦麸与鸡粪5kg、牛粪10kg充分搅拌,搅拌后建堆,料堆一般宽2m,高1.5m,长5m;

堆制:翻堆间隔时间因外界气温、粪肥种类和数量、加水量、紧实度而略有长短,一般在12天的堆制期内翻堆3次;

二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

均温:二次发酵进行20小时后,培养料中的高温菌类开始大量繁殖,此时将培养料温度由初始的50℃左右提升到52℃的巴氏消毒温度,在此温度范围维持20小时;

腐熟:巴氏杀菌结束后,多通入外界空气,使培养料的温度缓降到45℃,进行6天的发酵腐熟;

出料:7天后,将循环风全部关闭,只给新风降温排氨,10小时后料温降到30℃以下。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其特征在于,一次发酵包括以下步骤:预湿、建堆、堆制、均温、腐熟、出料。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双孢菇培养料配方营养比较全面,栽培出来的双孢菇风味更加浓郁,味鲜美、口感好、质量优;腐熟堆肥选择性强、抗病害,大大提高了培养料的质量,为蘑菇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普通菇棚单产可达15~20 kg/㎡;空调菇房单产可达25~30 kg/㎡。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金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31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