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MnF3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0747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KMnF3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KMnF3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性质与其大小、结构和形貌密切相关。磁共振造影剂的弛豫效能与纳米材料的形貌、大小等紧密相连,常用的T1型造影剂有Gd-DTPA、MnO、Mn3O4等。其中二价锰离子有5个未成对电子可以缩短T1的弛豫时间,从而可用作磁共振T1造影剂。Mn基的造影剂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相对较高的弛豫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KMnF3是一种近几年开发出来的新型的锰基造影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高的纵向弛豫效率。目前KMnF3的合成主要使用溶剂热法,且得到的产物多为纳米颗粒或者微晶体。至今,一维KMnF3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尚未出现。

英国《纳米尺度》(Nanoscale,2013年,第5卷,第5073-5079页)报道了溶剂热法制备KMnF3纳米颗粒,其采用乙醇和己烷混合液作溶剂在160℃反应24h,得到尺寸为20nn左右的KMnF3纳米颗粒。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在密闭的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不能大规模生产;且这种方法得到的产物质量较低。

无机化学通讯(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04年,第7卷,第283-285页)报道了溶剂热法制备针棒状KMnF3晶体,其用乙醇作溶剂在160℃反应24h,制得了长度为20-30nm的针棒状KMnF3纳米结构。但是这种方法同样无法大规模生产,且会出现反应不均匀的现象。

德国《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2001年,第13卷,第1697-1699页)报道了微乳法制备KMnF3纳米立方体,其用正丁醇、辛烷和水做溶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搅拌8小时后得到粒径在70nm左右的KMnF3立方体。但是这种方法所合成的颗粒粒径分布不好控制,且溶剂不易洗脱。

综上所述,目前制备出的KMnF3纳米晶体的形貌有立方相颗粒、棒针状,尚未出现一维纳米线结构的KMnF3。且现有制备方法普遍存在反应不均匀、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反应粒径不好控制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避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KMnF3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高温油相中制备出一维的KMnF3纳米线。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KMnF3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a、将5~9g锰盐和20~35g油酸钠溶解在34~45mL蒸馏水、59~83mL正己烷与25~38mL醇的混合液中,在50~90℃下搅拌8~12h;反应液移至分液漏斗,加水洗涤,所得上层溶液即为所制备的油酸锰溶液,真空干燥,得油酸锰;

b、将0.09~0.243g油酸锰加入到2~5mL油酸、3~7mL油胺和9~15mL十八烯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在90-110℃下抽真空5-10分钟除水,再降至室温,得混合反应液;

c、将溶有0.08~0.296g KF的3~8mL甲醇溶液加入到所述混合反应液中,搅拌均匀;先加热至50~80℃,保温10~30mim以除去甲醇;再将温度升至90~110℃,抽真空5~20min以除去水;然后在氮气保护流下加热至260~300℃,并保温40~80min;最后降至室温,即获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分散液。

其中:步骤a中所述锰盐为MnCl2、Mn(NO3)2或Mn(CH3COO)2,所述醇为甲醇或乙醇。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按上述方法制备的一维油溶性KMnF3纳米线,其用PO-PEG(磷酸化的聚乙二醇)以氯仿做溶剂进行水溶性修饰后,所得水溶性KMnF3纳米线的纵向摩尔弛豫率r1值为4~6mM-1s-1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首次用高温油相法合成出了一维油溶性KMnF3纳米线,其经过高分子表面改性后所得水溶性KMnF3纳米线,纵向摩尔弛豫率r1值为4~6mM-1s-1

2、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简单、所得产物形貌均匀,适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KMnF3纳米线的透射电镜(TEM)照片;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KMnF3纳米线的X-射线衍射花样;

图3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KMnF3纳米线的纵向弛豫率;

图4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KMnF3纳米线的透射电镜(T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KMnF3纳米线:

a、将6.00g Mn(CH3COOH)2和28.00g油酸钠溶解在38mL蒸馏水、70mL正己烷与28mL乙醇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在60℃下搅拌并保温9h。所得反应液移至分液漏斗,加水洗涤三遍,上层呈酒红色的溶液即为所制备的油酸锰溶液,真空干燥,得油酸锰;

b、将0.21g油酸锰加入到4.5mL油酸、4mL油胺和13mL十八烯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在100℃抽真空8min,除去水,再降至室温,得混合反应液;

c、将溶有0.25g KF的7mL甲醇溶液加入到混合反应液中,搅拌均匀;先加热至75℃,保温15mim以除去甲醇;再将温度升至105℃,抽真空,保温15min以除去水;然后在氮气保护流下加热至270℃,并保温70min;最后降至室温,即获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分散液。

如图1所示,经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日立H-8010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本实施例所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直径约为5nm。

如图2所示,经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表征,获得本实施例所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X-射线衍射花样,可以看出样品的直径较小且结晶性很好。

将本实施例所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用磷酸化的聚乙二醇以氯仿做溶剂进行水溶性修饰后,所得水溶性KMnF3纳米线经核磁共振扫描仪测试,如图3所示,其纵向摩尔弛豫率r1值为4.82mM-1s-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KMnF3纳米线:

a、将5.00gMnCl2和20.00g油酸钠溶解在34mL蒸馏水、59mL正己烷与25mL乙醇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在50℃下搅拌并保温8h。所得反应液移至分液漏斗,加水洗涤三遍,上层呈酒红色的溶液即为所制备的油酸锰溶液,真空干燥,得油酸锰。

b、将0.09g油酸锰加入2mL油酸、3mL油胺和9mL十八烯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于90℃抽真空5min,除去水,再降至室温,得混合反应液。

c、将溶有0.08g KF的3mL甲醇溶液加入到混合反应液中,搅拌均匀;先加热至50℃,保温10mim以除去甲醇;再将温度升至90℃,抽真空,保温5min以除去水;然后在氮气保护流下加热至260℃,并保温40min;最后降至室温,即获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分散液。

如图4所示,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本实施例所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直径约为4.2nm。

将本实施例所得样品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进行改性后,所得水溶性KMnF3纳米线的纵向摩尔弛豫率r1值为5.08mM-1s-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KMnF3纳米线:

a、将9.00gMn(NO3)2和35.00g油酸钠溶解在45mL蒸馏水、83mL正己烷和38mL乙醇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在90℃下搅拌并保温12h。所得反应液移至分液漏斗,加水洗涤三遍,上层呈酒红色的溶液即为所制备的油酸锰溶液,真空干燥,得油酸锰。

b、将0.243g油酸锰加入5mL油酸、7mL油胺和15mL十八烯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于110℃抽真空10min,除去水,再降至室温,得到混合反应液。

c、将溶有0.296g KF的8mL甲醇溶液加入到混合反应液中,搅拌均匀;先加热至80℃,保温30mim以除去甲醇;再将温度升至110℃,抽真空,保温10min以除去水;然后在氮气保护流下加热至300℃,并保温70min;最后降至室温,即获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分散液。

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本实施例所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直径约为6nm。

将本实施例所得样品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进行改性后,所得水溶性KMnF3纳米线的纵向摩尔弛豫率r1值为4.5mM-1s-1

实施例4

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KMnF3纳米线:

a、将8.00g MnCl2和30.00g油酸钠溶解在30mL蒸馏水、50mL正己烷和30mL乙醇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在80℃下搅拌并保温10h。所得反应液移至分液漏斗,加水洗涤三遍,上层呈酒红色的溶液即为所制备的油酸锰溶液,真空干燥,得油酸锰。

b、将0128g油酸锰加入4mL油酸、5mL油胺和10mL十八烯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于100℃抽真空8min,除去水,再降至室温,得到混合反应液。

c、将溶有0.18g KF的6mL甲醇溶液加入到混合反应液中,搅拌均匀;先加热至70℃,保温25mim以除去甲醇;再将温度升至100℃,抽真空,保温15min以除去水;然后在氮气保护流下加热至280℃,并保温60min;最后降至室温,即获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分散液。

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本实施例所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直径约为6nm。

将本实施例所得样品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进行改性后,所得水溶性KMnF3纳米线的纵向摩尔弛豫率r1值为5.86mM-1s-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KMnF3纳米线:

a、将7.00gMnCl2和25.00g油酸钠溶解在40mL蒸馏水、60mL正己烷和35mL甲醇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在70℃下搅拌并保温9h。所得反应液移至分液漏斗,加水洗涤三遍,上层呈酒红色的溶液即为所制备的油酸锰溶液,真空干燥,得油酸锰。

b、将0.16g油酸锰加入3mL油酸、6mL油胺和12mL十八烯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于95℃抽真空7min,除去水,再降至室温,得到混合反应液。

c、将溶有0.18g KF的6mL甲醇溶液加入到混合反应液中,搅拌均匀;先加热至60℃,保温25mim以除去甲醇;再将温度升至100℃,抽真空,保温10min以除去水;然后在氮气保护流下加热至285℃,并保温50min;最后降至室温,即获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分散液。

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本实施例所得油溶性KMnF3纳米线的直径约5nm。

将本实施例所得样品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进行改性后,所得水溶性KMnF3纳米线的纵向摩尔弛豫率r1值为4.2mM-1s-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