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9726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合理,节能降耗,分离高效、彻底,工作液分离前后不出现反混现象的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中,工作液的降解物含量会随着制备时常而增大,其黏度增大,通过碱塔时,会发生带碱现象,通过白土床时,会强化吸附过程,弱化再生剂的再生作用,故需要通过碱液分离装置对工作液进行处理,现有装置的分离过程是一个非均相的液液分离,采用的是重力法,即利用碱液和工作液的密度差异,使工作液中的分散的碱液沉降,工作液向上浮生达到分离的目的,但现有装置结构简单,进液管分布不合理,工作液在装置流动过程中反混现象严重,分离效果不佳,且工作液在装置中停留时间较短,分离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节能降耗,分离高效、彻底,工作液分离前后不出现反混现象的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包括筒体,筒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封头、后封头,所述前封头上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从筒体的内腔穿过前封头并延伸出筒体外部,进液管位于筒体的内腔端部水平连接有分布管,分布管与进液管相互垂直,分布管一侧部开有若干分流孔;所述筒体的内腔固定有填料支承圈,填料支承圈上设有填料栅板,填料栅板的底端横向垂直设置有支持板,支持板的另一端部纵向垂直设置有填料压紧装置,所述填料栅板、支持板和填料压紧装置形成呈U字型填料固定腔,填料固定腔中设有波纹填料。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分布管通过一管箍固定于一支座上,所述支座设于筒体的内腔壁。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分流孔开于分布管朝波纹填料的侧部。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鞍座,鞍座的侧壁连接有接地板,所述筒体的底端还设有沉淀筒体,沉淀筒体设于填料栅板与后封头之间,沉淀筒体的内腔与筒体的内腔贯通,沉淀筒体的底端设有出液接管。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填料栅板与波纹填料之间设有填料压盖并通过螺栓将填料栅板与波纹填料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合理,处理高效,显著提高催化剂生产能力,减少降解物生成,通过强化碱液分离器的分离作用实现优化活性氧化铝的再生环境,从而提高活性氧化铝的活性,强化再生效果,将处理过程中添加的活性氧化铝的再生作用发挥到最大空间,碱液分离后不会出现返混现象,流体通过正反交错叠置的波纹填料,流动方向和流动截面积不断变化,加大了碱液颗粒聚结几率,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分离效率,使钯触媒固定床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中白土床活性氧化铝吸附负荷减轻,有利于降解物的再生,并能从源头控制降解物的增长率,使生产中触媒活性补偿空间得到了有效提高,延长了触媒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碱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筒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封头11、后封头12,所述前封头11上设有进液管2,所述后封头12上设有出液弯管121,进液管2从筒体1的内腔穿过前封头11并延伸出筒体1外部,进液管2的外侧端部连接有法兰21,进液管2位于筒体的内腔的端部水平连接有分布管3,分布管3与进液管2相互垂直,分布管3一侧部开有若干分流孔30;所述筒体1的内腔固定有填料支承圈4,填料支承圈4上设有填料栅板41,填料栅板41的底端横向垂直设置有支持板42,支持板42的另一端部纵向垂直设置有填料压紧装置43,所述填料栅板41、支持板42和填料压紧装置43形成呈U字型填料固定腔40,填料固定腔40中设有波纹填料44。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分布管3通过一管箍31固定于一支座32上,管箍31通过螺栓33连接于支座32上,所述支座32设于筒体1的内腔壁。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分流孔30开于分布管3朝波纹填料44的侧部。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筒体1的底端设有鞍座51,鞍座51的侧壁连接有接地板52,所述筒体1的底端还开有沉淀筒体53,沉淀筒体53设于填料栅板41与后封头12之间,沉淀筒体53的内腔与筒体1的内腔贯通,沉淀筒体53的底端设有出液接管54。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栅板41与波纹填料44之间设有填料压盖45并通过螺栓(附图未示)将填料栅板41与波纹填料44连接固定。

经过碱液分离器处理后的工作液,由于经分布管再分布,碱液分离后不会出现返混现象,流体通过正反交错叠置的波纹填料,流动方向和流动截面积不断变化,加大了碱液颗粒聚结几率,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分离效率,使钯触媒固定床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中的白土床活性氧化铝吸附负荷减轻,有利于降解物的再生。所述碱液分离器在整体工艺中运行40天后,拆开白土床观察活性氧化铝性能,活性氧化铝表面粉末状颗粒明显减少,取500g溶于1000ml纯水中,测其碱液含量不足2mg/l,且无结块现象。

以上,通过碱液分离器改善碱液分布流程,强化分离效率,使工作液中碱液含量从≥8mg/l降低到≤3mg/l,有效降低了碱液对钯触媒固定床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中白土床的影响,优化白土床再生条件,进而达到提高再生率的目的,从而提高活性氧化铝的活性,强化再生能力。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