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05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伸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可拉伸包装膜制备的容器包装材料,其具有优良的机械和化学-物理性能。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由聚烯烃材料制备的可拉伸、冷-可收缩包装膜,该聚烯烃材料包含低密度乙烯聚合物和少量线型聚乙烯的共混物。
背景技术
那些重叠部分自动密封的可拉伸薄膜称作“紧贴”膜。拉伸、紧贴膜大多是多层膜,已经应用一于多个用途,在这些用途中所希望的是能够可靠地束缚或包覆一个制品或一组制品。可拉伸薄膜适合于用作各种捆束、包装和包覆操作(比如拉伸包裹、拉伸捆束和张力缠绕)中的拉伸、紧贴膜,以包覆或束缚住小的或大的制品。
本发明的一个非限制性的特别应用是,能够将单个制品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制品捆束成一个统一的包装。所述捆束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是托盘货物的容纳和统一化。
统一的包装可以让制品以一致的形状集装成稳定的单位,从而可以进行合理的运输,达到更经济的效果,同时,也保持了制品的清洁度。因此,在船运、输送、和储存以及清算目的上的应用,尤其需要统一的包装,例如,从厂家到零售渠道。
如今,为了包裹和捆束制品,热塑性薄膜已经作为普通硬纸板箱的替代,使用很久了。可拉伸薄膜在生产和零售的产品捆束方面的使用,已经构成一个非常有商业价值的应用。
所有以可拉伸薄膜形式存在的热塑性聚合物或共聚物,都具有足够的抗撕裂性,可以被用于包装和捆束用途。然而,工业上最常用的是,聚烯烃类,更具体地说,聚乙烯,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聚丙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与乙烯和丙烯以及烯属不饱和单体如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共混使用。常规薄膜适于包裹成组制品,成组制品的末层包布通常由热收缩材料的膜/片组成。
捆束应用技术必然伴有用可收缩的包裹紧贴膜包围该被包装制品的总体,所述紧贴膜围绕一个或多个制品被紧密拉伸。在此类应用中,该膜在拉伸状态具有紧贴性是很重要的。然后,通过将该组装件暴露于足以引起膜收缩的温度下,使膜收缩,从而使膜与制品紧密的接触。可以通过普通的热源提供诱导膜收缩的温度,如热空气、红外辐射、热水、热油燃烧火焰等。例如,使整个组装件通过烘箱,烘箱处于能够让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薄膜软化的温度,从而减小内应力。离开烘箱时,快速冷却使薄膜紧密收缩,从而密封地包围包含于其中的货物。从而,生产出高度均一的捆束或统一的包装,其中,该薄膜用作与被包装货物表面紧密接触的表皮。
然而,热收缩薄膜的高成本使这种包裹非常昂贵,更不用说在一些情况下和对于一些产品,包装线对于厂家可能十分昂贵,因为它们具有很多的操作单元,如产品排序装置(特别是连续线情况),以及膜喂料和加热装置,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控制设备和附件。使用各种热收缩薄膜或生产线的另一个限制因素是一些产品不能被加热至超过某个界线,这就意味着热收缩包装溶液是不现实的。
如上所述,通常已知的用于捆束和包装的现有技术膜包含线性(LLDPE)与烯属不饱和单体-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
例如,欧洲专利申请377,121公开了具有由10-50wt%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50-90wt%低密度乙烯-1-烯烃共聚物的共混物组成的层的热收缩膜。虽然此类工业已知的共混物具有改进的可加工性和光学性能,但其具有不相称的机械性能。
美国专利No.4,551,380公开了一种热收缩多层膜,其表面层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中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
美国专利No.5,399,426公开了具有至少一个由聚合物共混物形成的芯层的拉伸包装膜,所述聚合物共混物由约3-约16.7wt%的支化聚合物,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约83.3-约97wt%的线型聚乙烯,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ULDPE)组成。这些单层或多层薄膜由已知的吹膜和铸膜工艺制得。
后一种薄膜由于其差的弹性或影响包装制品韧性的不相称的夹持力保持性,而不适于用于捆束用途。
因此,在商业上需要一种不必加热收缩而具有捆束所需特性的可拉伸包裹膜。
本申请人现在发现一种可拉伸冷收缩包裹膜,其显示的机械、光学和化学-物理性能使其适于用于单个制品或多个制品的捆束,以提供统一的包装单元。
由于其改进的机械和物理性能,本发明的薄膜尤其适用于捆束相对大,特别是较重的产品组,如大卷的地毯、织物和瓶子等。特别是通过捆束技术,还可以用于多个制品如罐头、瓶子和罐子的二级容器包装材料的生产。用于此处的、工业上通常理解的术语“二级容器包装”,是指用于联合主容器,如包含终端产品如食品、啤酒、水或其它饮料的罐子或瓶子的包装。二级容器包装包括包围和支撑主容器的容器包裹物,以及向上扩展的手柄。
本发明的薄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平衡性,尤其是高度拉伸性与优良的弹性恢复和高残余强度的结合。本发明的薄膜可以伸展包裹货物而永不变形。弹性恢复让膜产生收缩,而高残余强度让货物被压紧。
本发明的薄膜在包装制品后仍显示优良的束缚力保持性和优良的抗冲击性,以及光学性能中的透明度。
本发明的薄膜还具有那些可使用的包装技术所需要的优良热密封性。
本发明的薄膜具有充分的纵向抗撕裂性和横向抗撕裂性平衡比。
本发明的薄膜提供了这些重要的优点,因而现在它能够用于制备二级容器包装,该包装具有形成作为二级包装组成部分的手柄结构。因此,该手柄结构由与容器包装的剩余部分类型相同的薄膜构成。因此,不需要在容器包装上使用分离的手柄,从而降低此类包装的总成本。另外,该包装可以完全由聚烯烃材料构成,因而很容易回收整个包装材料,因为不再需要从薄膜上除去手柄。
本发明薄膜提供的另一个优点是作为优越的性能平衡的结果,其可以具有比目前用于同领域包装的其它薄膜显著低的厚度。这使得既节省了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本发明薄膜显示的另一个极大的工业优点就是不需要通过加热来收缩包围制品的薄膜。事实上,当薄膜被拉伸包裹制品后,薄膜不需要经受高温就能收缩包围制品。甚至室温就能使薄膜收缩包围产品,产生与制品轮廓接近一致的紧密包裹。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能源。
因此,本发明提供包含烯烃聚合物共混物的可拉伸包裹薄膜,该烯烃聚合物共混物包含(wt%)I)50-90%,优选高于50-90%,更优选65-80%的包含衍生自酯的重复单元的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该酯选自(1)C3-C20的不饱和一元羧酸和C1-C24的一元脂肪族或脂环族醇类的烯属不饱和有机酯,和(2)C2-C18的饱和羧酸乙烯酯,其中该酯含量为基于最终乙烯聚合物组合物总重量的2.5-8wt%,优选3-6.5wt%;该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密度范围为0.92-0.94g/mL,优选0.92-低于0.94g/mL,更优选0.92-0.935g/mL;和II)10-50%,优选10-低于50%,更优选20-35%的乙烯基聚合物组分,该组分具有0.9-0.930g/mL的密度范围,优选0.910-0.925g/mL,和至多4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0.5-2g/10分钟;该组分选自i)线性聚乙烯(i),由乙烯和0.5-20mol%的CH2=CHRα-烯烃组成,其中R是具有2-8个碳原子的烃基;和ii)聚合物共混物(ii)包含(a)80-100重量份的乙烯与至少一种CH2=CHRα-烯烃的无规共聚体,其中R是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该聚合物含有至多20mol%的CH2=CHRα-烯烃,并具有0.88-0.945g/ml的密度;和(b)5-30重量份的丙烯与至少一种CH2=CHRα-烯烃的无规共聚体,其中R是具有2-10个碳原子的烃基,以及也可能还有乙烯的无规共聚体,该共聚体(b)含有60-98wt%的衍生自丙烯的单元,2-40wt%的衍生自CH2=CHRα-烯烃的重复单元,和0-10wt%的衍生自乙烯的重复单元,并具有室温下大于70%的二甲苯不溶成分。
本发明的可拉伸包裹膜具有大于0.3的MD抗撕裂性和TD抗撕裂性比,以及在30%的MD拉伸强度介于6.5-15N之间。
本发明的薄膜具有改进的纵向(MD)和横向(TD)抗撕裂性平衡。这就意味着这两个抗撕裂性的值彼此相当接近。
优选的薄膜具有大于0.35的MD抗撕裂性和TD抗撕裂性比,尤其是0.35-1.5。
优选该薄膜具有在30%下介于7-12N的MD拉伸强度,更优选7.5-12N。
优选薄膜在30%下的MD正常残余强度值为6-9.5cN/μm,优选6.2-9.5cN/μm。
该薄膜有利地具有大于0.46的在30%下的MD残余强度和在30%下的MD拉伸强度比。
本发明的优选薄膜具有低于16%的雾度值。
所述机械和光学性能的测定如下文所述。
在这里,术语“正常的残余强度”是残余强度除以膜厚度的值;缩写“MD”的含义是“纵向”和沿着膜长度的方向,即,当膜被挤出和/或涂覆形成时的膜方向;缩写“TD”的含义是“横向”和横跨膜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纵向或轴向。
优选地,乙烯聚合物组合物(I)由乙烯与选自上述酯(1)和(2)中的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共聚体组成,其中该共聚单体的含量为2-8wt%。
这里的术语“共聚体”是指由至少两种不同类型单体聚合制得的聚合物。因此,该通用术语“共聚体”包括术语“共聚物”(它通常是指由两种不同单体制得的聚合物)和术语“三元共聚物”(它通常是指由三种不同类型的单体制得的聚合物,如乙烯/丁烯/己烯聚合物)。
另外,乙烯聚合物组合物(I)可以是共混物,其包含(a)乙烯均聚物或乙烯与至少一种上述酯(1)和(2)的共聚体,其中酯含量为2-低于8wt%,和(b)乙烯与至少一种上述酯(1)和(2)的共聚体。在共聚体(b)中,酯含量可以高于8wt%,条件是,在共混物中,该酯含量是2-8wt%。
在所述共混物中,乙烯均聚物(a)优选是低密度乙烯均聚物(已知的LDPE),其典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20g/10分钟,密度为0.915-0.932g/mL。LDPE是根据已知的聚合方法用自由基引发剂如过氧化物和氧制得的。其一般通过管式或施加搅拌的釜式反应器制得。
在这种共混物中,乙烯共聚体(b)能够具有高于0.940g/mL的密度。
作为共聚单体与乙烯单体共聚合生产乙烯聚合物组合物(I)的特定例子,可以提及的有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为代表的不饱和羧酸酯,其包括具有线性或支链烷基的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其中该线性或支链烷基具有1-约24个碳原子,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2-甲基戊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和(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在低密度支化乙烯聚合物组合物(I)中,优选能够与乙烯共聚合的酯,包括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丙烯酸乙酯(EEA共聚物)、丙烯酸丁酯(EBA共聚物)和乙酸乙烯酯(EVA共聚物)。EMA共聚物、EBA共聚物和EVA共聚物是最优选的共聚物。
乙烯聚合物(II)包含各种低密度乙烯聚合物。更具体地说,这里的术语“线性聚乙烯”既包含非均质材料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极低和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和ULDPE),也包括均质的聚合物。所述均质聚合物又名塑性体,是乙烯热塑性均聚物和乙烯与一种或多种具有2-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体,其通过金属茂催化剂和其它单中心催化剂制备。通常,共聚单体的比例为0-50wt%,优选5-35wt%。所述均质聚合物通常具有0.90-0.930g/mL的密度,和2.16kg载荷和190℃下的0.8-2.0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所述均质聚合物与聚乙烯不同,例如通过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因为它们具有窄分子量分布,其Mw/Mn值通常为1.5-3,以及有限的长链支化度。通常,长链最大数目等于3/1000碳原子。
合适的均质聚合物已经在大规模的生产了,例如来自Exxon ChemicalCompany and DEX-Plastomers的商品名为Exact的产品,和来自Dow ChemicalCompany商标为Engage、Affinity和Elite的产品,以及来自Mitsui PetrochemicalCorporation商标为Tafmer的产品。
当乙烯基聚合物组分(II)是均质聚合物时,在乙烯聚合物组合物(I)中,所述酯的含量典型地为3-低于5wt%。
作为共聚体的乙烯聚合物(II)是通过乙烯与上述CH2=CHRα-烯烃共聚合制得的,其中R是具有2-8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链烃基;所述烯烃优选选自1-丁烯、1-己烯、1-辛烯和4-甲基-1-戊烯。在该乙烯共聚物中,最优选的共聚单体是1-丁烯、1-己烯和1-辛烯。
用于本发明的线型聚乙烯(II)按照已知的聚合方法制得,其中包括利用“Ziegler-Natta”或“Philips”型配位催化剂。例如,通过乙烯与C4-C10-α-烯烃在Ziegler-Natta型催化剂的存在下共聚合制得,该催化剂由元素周期表第2和3族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包含元素周期表第4-6族过渡金属的催化组分反应得到。优选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是被负载在包含活性卤化镁的固体载体上。在制备共聚物中可用的催化剂实例如美国专利4,218,339和4,472,520所述。该催化剂也可以根据美国专利4,748,221和4,803,251所述的方法制得。特别优选的是包含具有规则形态,如球形组分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例子描述于欧洲专利申请395083、553805和553806中。
上述聚合物共混物(ii)描述于国际专利申请WO 95/20009中。在共混物(ii)中的丙烯聚合物可以是,例如,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1的共聚物。优选的是丙烯与乙烯和C4-C10-α-烯烃的三元共聚物。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丙烯的含量为85-96wt%,乙烯的含量为2-8wt%,以及C4-C10-α-烯烃的含量为2-7wt%。在聚合物共混物(ii)中,组分(a)优选是乙烯与1-丁烯的共聚物,而组分(b)是丙烯与乙烯和1-丁烯的三元共聚物。
所述丙烯共聚体(b)在二甲苯中的高不溶性显示出丙烯重复单元的有规立构结构和共聚单体在共聚物链中的均匀分布。在二甲苯中的不溶性的测定如下文所述,其优选大于75wt%,更优选大于85wt%。
丙烯共聚体(b)的熔化热一般大于50J/g,优选大于60J/g,更优选大于70J/g。
丙烯共聚体(b)的熔融温度低于140℃,优选为120℃-140℃。
丙烯共聚体(b)的结晶指数一般大于50%。
丙烯共聚体(b)的MFR值的测定如下文所述,其一般为2-30g/10分钟。
所述丙烯共聚体(b)能够方便地使用高立体选择催化剂制备,例如,描述于专利申请EP 395 083中的类型。
聚合物共混物(ii)能够通过先固态共混组分(a)和(b),然后加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得到,其中挤出时,两组分以熔融态混合,例如使用具有高混合效率的混炼机。
根据优选的方法,聚合物共混物(ii)是直接通过聚合工艺在至少两个串联反应器中制备,反应器不分顺序,并且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在一个反应器中制备乙烯共聚物(a),而在另一个反应器中制备丙烯聚合物(b)。所述聚合可以方便地使用流化床反应器在气相中进行。根据所述方法制备的聚合物的实施例描述于专利申请WO 93/03078和WO 95/20009中。合适的催化剂由下述反应得到A)包含钛组分和任选的电子给体化合物的固体催化组分,该钛组分包含至少一个钛卤键并负载在活性卤化镁上。
B)Al-烷基化合物;和任选,C)电子给体化合物。
本发明的聚合物共混物通过任意便利的方法形成,包括干混所述独立组分,然后直接在用于成膜的挤出机上熔融混合,或在成膜之前,通过另外的挤出机预熔融混合。
显然,根据所属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的公知常识,可以在所述聚合物共混物中加入其它的添加剂(如稳定剂、抗氧化剂、防结块剂、润滑剂、着色剂等)和能够给本发明薄膜带来特殊性能的填料。
由这里描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形成的薄膜,可以通过使用用于吹膜和铸膜的已知成膜方法和装置来制备。例如,所述共混物可以用平模进行铸膜,或者用管式口模进行吹膜。
本发明的薄膜可以是单层或多层膜。然而,用于共挤出的多层膜结构(例如,3层膜结构),至少有一个表层应该由这里描述的聚合物共混物制备,当然它还可以用作该结构的芯层。通常,这里描述的聚合物共混物至少占多层膜结构总重量的50%。优选此处公开的聚合物共混物用作芯层。在这种膜中,为了给予膜内部或外部表面特殊的性能,所述表层可以包含其它从高密度到低密度类型的聚乙烯、聚丙烯或它们的共混物。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能够包括多层薄膜,其中每层薄膜由相同的所要求保护的聚合物组合物组成,但其中可以含有不同的添加剂、稳定剂、填料等。
本发明薄膜的厚度可以千变万化,但典型地为25-100微米,优选40-70微米。膜的典型重量为25-90g/m2。对于三层膜结构,可以使用相同的最终厚度和重量,但各层分布也可以在膜总厚度的5-50%范围内变化,膜层数可以是2-7,优选3-5。
根据本发明的铸膜或吹膜特别适用于通过例如描述于意大利专利No.1285827的方法叠置多个制品。就吹膜而言,所述工艺的吹胀比(已知为B.U.R.)高于1.8。根据所述方法,通过密封具有适当长度的膜两端,膜被成型为管状。接着,使用时,将形成的管型薄膜切断到所需长度,以适于包装步骤。然后,用合适的机械装置拉伸该薄膜,并将多个制品嵌入该拉伸管型薄膜。最后,撤掉机械装置,由于弹性恢复,薄膜将那些制品封在膜中。
在电晕处理后,本发明的薄膜是可印刷的。
下列实施例用于非限制性地举例说明本发明。
与实施例聚合物共混物和薄膜相关的数据都由下述方法测定。
-MFR根据ISO方法1133(190℃,2.16kg)测定。
-密度根据ASTM方法D-792测定。
-共聚单体含量除非另有说明,通过红外光谱测定。
-25℃下二甲苯中的可溶和不溶物分数135℃搅拌下将2.5g聚合物溶于250mL的二甲苯中。在20分钟后,边搅拌边冷却溶液到25℃,然后沉降30分钟。用滤纸过滤该沉淀物,在氮气流下蒸发溶液,在80℃下真空干燥残留物直到达到恒重。从而计算在室温(25℃)下聚合物的可溶和不溶物wt%。
-抗撕裂性使用埃尔门多夫织物撕破强力试验仪、根据ASTM方法D 1922测定,同时测量纵向和横向。
-2%正割拉伸模量根据ASTM方法D 822测定。
-拉伸强度和残余强度根据MA 17301内部方法按要求测定。使用12.7mm×100mm的膜样片。测试在从膜上切下的样片上进行。膜在23℃、50%相对湿度下预处理至少24小时,但不超过48小时。膜样片被放在Instron型拉力计上以50mm/分钟的速率拉伸。拉伸膜直到产生30%的变形。测定达到30%变形时的强度(最大强度),和变形达到30%240分钟后的强度(强度240)。残余强度比定义为强度240和最大强度的比。
-落镖冲击强度根据ASTM方法D 1709A测定。
-雾度根据ASTM方法D 1003测定。
-封装测试用实施例制备的所述薄膜包裹6个瓶子。
这些瓶子通过使用描述于意大利专利No.1285827的包装机进行包装,该机器还对薄膜的两端进行密封。
所评价性能为密封薄膜部分的强度和包装的质量。
通过密封后密封部分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的评估来测定密封的质量。
通过1分钟后包装制品的韧性评估来测定包装的质量。
用于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的聚合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共聚物(1)衍生自丙烯酸丁酯的重复单元含量为4.5wt%,MFR值为0.25g/10分钟,密度为0.922g/ml;-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共聚物(2)衍生自丙烯酸丁酯的重复单元含量为6.5wt%,MFR值为0.25g/10分钟,密度为0.923g/ml;
-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共聚物(3)衍生自丙烯酸丁酯的重复单元含量为3.0wt%,MFR值为0.5g/10分钟,密度为0.923g/ml;-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物,EVA共聚物(1)它是由44wt%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中衍生自乙酸乙烯酯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14wt%,MFR值为0.3g/10分钟,密度为0.938g/ml,和56wt%如下文所述低密度乙烯均聚物(LDPE)组成的共混物;共混物的密度是0.930g/ml;-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聚物(2)衍生自乙酸乙烯酯的重复单元含量为5.0wt%,MFR值为0.5g/10分钟,密度为0.928g/ml;-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共混物,EMA共聚物它是由25.3wt%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其中衍生自丙烯酸甲酯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23.9wt%(13C-NMR谱测定),MFR值为2.4g/10分钟,密度为0.946g/ml,和74.7wt%如下文所述低密度乙烯均聚物(LDPE)组成的共混物,共混物的密度是0.928g/ml;-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共混物,EEA共聚物它是由38.7wt%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其中衍生自丙烯酸乙酯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16.5wt%(13C-NMR光谱测定),MFR值为1.1g/10分钟,密度为0.929g/ml,和61.3wt%加下文所述低密度乙烯均聚物(LDPE)组成的共混物;共混物的密度是0.925g/ml;-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均聚物,具有0.3g/10分钟的MFR值和0.923g/l的密度;-线性低密度乙烯-辛烯-1共聚物,LLDPE(1)衍生自辛烯-1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10.0wt%(2.71mol%),MFR值为2.5g/10分钟,密度为0.919g/mL;-线性低密度乙烯-辛烯-1共聚物,LLDPE(2)衍生自辛烯-1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9.5wt%(2.56mol%),MFR值为1g/10分钟,密度为0.918g/mL;-线性低密度乙烯-己烯-1共聚物,LLDPE(3)衍生自己烯-1的重复单元的含量是12.1wt%(4.39mol%),MFR值是2.3g/10分钟,密度是0.917g/mL;-极低密度乙烯-辛烯-1共聚物,VLDPE衍生自辛烯-1的重复单元的含量是15.3wt%(4.3mol%),MFR值是1g/10分钟,密度是0.912g/mL;-乙烯共聚物共混物,LLDPE共混物它的组成为(a)85wt%的乙烯、丁烯-1和己烯-1三元共聚物,其中衍生自丁烯-1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6.5wt%(3.45mol%)、衍生自己烯-1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4wt%(1.42mol%),密度为0.919g/mL,和(b)15wt%的丙烯、乙烯和丁烯-1三元共聚物,其中衍生自丙烯、乙烯和丁烯-1的重复单元的含量分别为92.1、2.3和5.6wt%,密度为0.90g/mL。共混物的MFR值为0.7g/10分钟,密度为0.916g/mL。
-乙烯-己烯-1共聚物,mPE(1)衍生自己烯-1的重复单元的含量是7.0wt%(2.45mol%),MFR值是1g/10分钟,密度是0.918g/mL;该共聚物使用金属茂催化剂制备;-乙烯-己烯-1共聚物,mPE(2)衍生自己烯-1的重复单元的含量是3.9wt%(1.33mol%),MFR值是0.7g/10分钟,密度是0.927g/mL;该共聚物使用金属茂催化剂制备;实施例1-14和对比实施例1-3聚合物共混物通过合适的组分在单螺杆挤出机(30L/D螺杆长度)中挤出制备。表1列出了使用的聚合物及其相对用量。
然后,将获得的聚合物共混物通过有凹槽的40mm进料单螺杆挤出机(KRC40)成膜,从而得到单层吹膜。本发明的薄膜使用高于1.8的吹胀比生产,而对比薄膜使用小于或等于1.8的吹胀比生产。
薄膜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以及关于薄膜的捆束测试的结果都示于表2和表3。
与对比实施例的薄膜相比,本发明的薄膜显示出优良的机械性能平衡、优良的透明度和优良的密封性。密封膜的强度是薄膜密封性的一个间接指数。捆束测试表明,本发明的薄膜仅仅具有那些适于捆束薄膜的主要性能。
表1

表2

1)引起材料样品伸展30%所需的力。
表3-捆束试验

权利要求
1.包含聚合物共混物的可拉伸包装膜,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包含(wt%)I)50-90%的包含衍生自酯的重复单元的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该酯选自(1)C3-C20的不饱和一元羧酸和C1-C24的一元脂肪族或脂环族醇类的烯属不饱和有机酯单体,和(2)C2-C18的饱和羧酸乙烯酯,其中该酯含量为基于最终乙烯聚合物组合物总重量的2.5-8wt%;该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密度范围为0.920-0.94g/mL;和II)10-50%的乙烯基聚合物组分,该组分具有0.9-0.930g/mL的密度范围,和至多4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该组分选自i)线性聚乙烯,包含乙烯和0.5-20mol%的CH2=CHRα-烯烃,其中R是具有2-8个碳原子的烃基;和ii)聚合物共混物,包含(a)80-100重量份的乙烯与至少一种CH2=CHR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其中R是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该聚合物含有至多20mol%的CH2=CHRα-烯烃,并具有0.88-0.945g/ml的密度;和(b)5-30重量份的丙烯与至少一种CH2=CHRα-烯烃的无规共聚体,其中R是具有2-10个碳原子的烃基,以及也可能还有乙烯的无规共聚体,该共聚体(b)含有60-98wt%的衍生自丙烯的单元,2-40wt%的衍生自CH2=CHRα-烯烃的重复单元,和0-10wt%的衍生自乙烯的重复单元,并具有室温下大于70%的二甲苯不溶成分;所述可拉伸包装膜具有大于0.3的MD抗撕裂直和TD抗撕裂值比,以及在30%的MD拉伸强度介于6.5-15N之间。
2.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中聚合物组合物(I)选自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乙烯-醋酸乙烯醋共聚物。
3.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中线性聚乙烯(i)具有选自丁烯-1、己烯-1、辛烯-1和4-甲基1-戊烯的共聚单体。
4.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中聚合物共混物(ii)中的聚合物(a)是乙烯-丁烯-1共聚物。
5.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中聚合物共混物(ii)中的聚合物(b)是丙烯-乙烯-丁烯-1三元共聚物。
6.由权利要求1的可拉伸包装膜制成的容器包装。
全文摘要
包含聚合物共混物的可拉伸包装膜,所述聚合物共混物包含(wt%)I)50-90%的包含衍生自酯的重复单元的乙烯聚合物组合物,其中该酯选自(1)C
文档编号C08J5/18GK1795235SQ200480013741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1日
发明者G·佩尔多米 申请人: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