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蒿琥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9586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蒿琥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蒿琥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青蒿素(Artemisinin),后来又相 继开发出了双氢青蒿素Oihvdmartemisinin),青蒿琥醋(Artesunate),青蒿琥醋 (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等几种青蒿素的衍生物。这类药物分子中均含有一个倍 半萜结构,对许多血液原虫类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中青蒿琥酯化学名为二氢青蒿 素-1,2-a-琥泊酸单醋,分子式为C19H2808,相对分子质量384,其分子中独特的过氧桥结 构,在血红素的作用下可引发大量氧自由基,一些原虫体内缺少清除自由基的酶系统,体内 过多的自由基可直接作用于原虫的膜系统或氧化红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引起膜的脂 质过氧化等一系列变化;产生的丙二醛(MDA)等产物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交联脂质和蛋 白,导致原虫膜系统的损伤,使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药理作用广泛,在兽医临床上主 要用于防治牛、羊泰勒焦虫病,牛、羊巴贝斯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疾病,疗效十分显著。 但由于青蒿琥酯自身分子结构特点,其在水溶液中难以溶解且很不稳定,因此,很难将青蒿 琥酯制作成液体制剂。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青蒿琥酯多为粉针剂或一些地方标准的片 剂、散剂等。微球(microspheres)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剂型,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 的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裹其中,具有控制释放、降低毒副作用等特点。微球与微囊的主要区 别在于,微球是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辅料中形成的小球状实体;而微囊是则将固态或液态 药物用辅料特别是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包封成的微小胶囊,它通过囊壁的降解而缓慢 释放药物。
[0003]目前高分子聚合物的辐射加工,是指利用辐射加工方法制备聚合物或者对已有的 聚合物进行改性。具体的工艺有辐射聚合、辐射交联、辐射固化和辐射接枝等。辐射交联技 术作为高分子辐射加工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辐射加工业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 的进步,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研宄集中于电线电缆等方面,作为生物药物的制备方面特别是 青蒿琥酯新制剂的研制方面,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蒿琥酯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青蒿琥酯微球的制备方法,是将青蒿琥酯和聚乳酸混合后,通过 电子束辐照后得到的。
[0006] 优选地,采用的步骤如下: (1) 将青蒿琥酯和聚乳酸加入二氯甲烷溶剂中,配制成有机溶液; (2) 将步骤(1)得到的有机溶液通过电子束辐照,吸收剂量5-25Gy后,将二氯甲烷挥 发,过滤,干燥得到青蒿琥酯微球;所述电子束为lOMeV。
[0007] 优选地,所述青蒿琥酯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 :(2-10);更优选地,质量比为1:10。 在该范围内制备得到的微球包封率、载药量较高;当1:10时,载药量和包封率最高。
[0008] 优选地,所述聚乳酸的分子量为25000-87000。在这个范围内适合动物体内的吸收 与缓释,价格也合适。
[0009]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液中聚乳酸的浓度为0. 02-0. 2g/ml。根据反应条件的初始及 后处理的方便,选用这个浓度范围,在该浓度范围内便于进行交联反应及后处理。
[0010] 优选地,所述辐照时吸收剂量为15Gy。此时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最高。
[0011] 优选地,辐照时采用能量l〇MeV,功率4KW以上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为了在短时间 进行交联反应,必须用大功率的电子加速器,否则不能产生充分反应。
[0012]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应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青蒿琥酯微球。
[0013]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青蒿琥酯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 测定,具体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ODSC18,规格为:250mmX4.6mm,5ym;流动 相为:乙腈和水,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40 :60 ;流速:1. 0mL/min;检测波长:237nm;柱温: 30°C;进样量:25yL。
[0014] 本发明将电子束或y射线辐照技术用于交联超高分子量化合物,显著提高了其 交联效果。高能射线辐照使聚乳酸中产生大量自由基,在无定形相中的自由基易相遇复合, 形成交联结构,即可制成微球。本发明通过电子束辐照聚乳酸分子量与青蒿琥酯形成交联, 成功制备了缓释微球。本发明的方法包封率高,在78- 90%;制备的青蒿琥酯微球载药量达 35-39%,外观圆整光滑,分散性好。
[0015] 本发明的青蒿琥酯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便高效,青蒿琥酯检测浓度在5-50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线性关系。此方法日内精密度,RSD=0. 943%,日间精密度RSD=0. 945%,加样回收率为98 ±5.3 %(N=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中浓度 为100、50、20yg/ml的对照品在衍生后0,、3、6、9、12、24h检测,RSD分别为0.92%、 0. 96%、0. 91%,表明溶液衍生后在24h内稳定。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青蒿琥酯标准图谱; 图2为经过辐照后青蒿琥酯微球样品图谱; 图3为未经过辐照的青蒿琥酯微球样品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 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 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0018] 本发明的电子直线加速器购自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宄所。
[0019] 实施例1 按青蒿琥酯与聚乳酸(平均分子量25000)质量比为1 :2,将青蒿琥酯和聚乳酸溶解于 二氯甲烷中,制成有机溶液,其中,聚乳酸的浓度为0.lg/ml。
[0020] 将有机溶液通过电子束辐照,电子束lOMeV,吸收剂量5Gy后,在旋转蒸发器上尽 可能使二氯甲烷溶剂挥发完全,洗涤,室温真空干燥12h,得到青蒿琥酯微球。
[0021] 实施例2 按青蒿琥酯与聚乳酸(平均分子量50000)质量比为1 :6,将青蒿琥酯和聚乳酸溶解于 二氯甲烷中,制成有机溶液,其中,聚乳酸的浓度为0.lg/ml。
[0022] 将有机溶液通过电子束辐照,电子束lOMeV,吸收剂量10Gy后,在旋转蒸发器上尽 可能使二氯甲烷溶剂挥发完全,洗涤,室温真空干燥12h,得到青蒿琥酯微球。
[0023] 实施例3 按青蒿琥酯与聚乳酸(平均分子量50000)质量比为1 :10,将青蒿琥酯和聚乳酸溶解于 二氯甲烷中,制成有机溶液,其中,聚乳酸的浓度为0. 05g/ml。
[0024] 将有机溶液通过电子束辐照,电子束lOMeV,吸收剂量15Gy后,在旋转蒸发器上尽 可能使二氯甲烷溶剂挥发完全,洗涤,室温真空干燥12h,得到青蒿琥酯微球。
[0025] 实施例4 按青蒿琥酯与聚乳酸(平均分子量87000)质量比为1 :2,将青蒿琥酯和聚乳酸溶解于 二氯甲烷中,制成有机溶液,其中,聚乳酸的浓度为0.lg/ml。
[0026] 将有机溶液通过电子束辐照,电子束lOMeV,吸收剂量20Gy后,在旋转蒸发器上尽 可能使二氯甲烷溶剂挥发完全,洗涤,室温真空干燥12h,得到青蒿琥酯微球。
[0027] 实施例5 按青蒿琥酯与聚乳酸(分子量50000)质量比为1 :2,将青蒿琥酯和聚乳酸溶解于二氯 甲烷中,制成有机溶液,其中,聚乳酸的浓度为0. 1g/ml。
[0028] 将有机溶液通过电子束辐照,电子束10MeV,吸收剂量25Gy后,在旋转蒸发器上尽 可能使二氯甲烷溶剂挥发完全,洗涤,室温真空干燥12h,得到青蒿琥酯微球。
[0029] 实施例6 按青蒿琥酯与聚乳酸(平均分子量40000)质量比为1 :10,将青蒿琥酯和聚乳酸溶解于 二氯甲烷中,制成有机溶液,其中,聚乳酸的浓度为〇.2g/ml。
[0030] 将有机溶液通过电子束辐照,电子束10MeV,吸收剂量5Gy后,在旋转蒸发器上尽 可能使二氯甲烷溶剂挥发完全,洗涤,室温真空干燥12h,得到青蒿琥酯微球。
[0031] 实施例7 按青蒿琥酯与聚乳酸(平均分子量30000)质量比为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