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梅奇酵母菌及其应用_2

文档序号:9627996阅读:来源:国知局
onomic Study, 4th edn,pp.529-920. Edited by C. P.Kurtzman&J. ff. Fell. Amsterdam:Elsevier.)中描述方法进行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0047] 结果表明,QHL-12-3的形态学特征:菌体营养细胞呈卵形,或近球形,多为单边出 芽生殖或少为多边出芽生殖;在PDA和Yro琼脂培养基上,20°C下生长48小时,菌落为奶油 状、乳白色不透明,扁平或圆形,边缘整齐,菌落无褶皱,如图2和图3所示。QHL-12-3的 生理生化特征:可进行葡萄糖、麦芽糖弱发酵,不可进行棉子糖、乳糖、蔗糖、半乳糖和海藻 糖发酵;碳源同化方面:葡萄糖、山梨糖、蔗糖、麦芽糖、蜜二糖、海藻糖、纤维二糖、木糖、核 糖、松三糖、乙醇、葡萄糖醇、丙三醇、甘露醇、核糖醇、水杨酸、氨基葡萄糖、十六烷和可溶性 淀粉为阳性,菌粉、乳酸、甲醇、肌醇、乳糖、D-阿拉伯糖、L-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醇、赤 藓糖醇、梓檬酸为阴性。所述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sp.)QHL-12-3于含有5% (质量 含量)氯化钠的培养基中均可正常生长,于含有10% (质量含量)氯化钠的培养基中可生 长,于pH 4. 0-5. 5的培养基中均可正常生长,在环境温度为4°C下生长势弱,在40°C以上不 可生长;最佳适宜生长温度为16-20°C,在不含维生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菌株QHL-12-3 的 5. 8S rDNA、ITSl/ITS2 基因序列以及 26S rDNA D1/D2 基因序列如 SEQ ID No. 1 和 No. 2 所示。通过与现有的梅奇酵母菌属的不同种的模式菌株进行基因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 表明QHL-12-3的26S rDNA D1/D2序列与已知梅奇酵母菌种的26S rDNA D1/D2序列最高 相似性为90%。根据酵母菌分类标准,当新发现的酵母菌菌株的26S rDNA D1/D2序列与已 知的酵母菌种的26S rDNA D1/D2序列比对,最高相似性低于97%便可定为一个新种。进 化树分析结果也表明QHL-12-3被放入单独一分支(见图1)。因此,菌株QHL-12-3为一新 种。
[0048] 实施例2、发明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sp. ) QHL-12-3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 效果测定
[0049] 供试病原菌:
[0050] 桃褐腐病菌--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 (wint.) Rehm);
[0051] 选择桃采后褐腐病病菌为指示真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
[0052] 具体操作如下: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sp. ) QHL-12-3菌株在PDA培养基上 28°C恒温培养48h。植物病原真菌在PDA平板上25°C恒温培养3-4天,自菌落边缘用直径 0. 7cm无菌不锈钢打孔器打制带菌琼脂片;用无菌接种针挑取病原菌菌片,菌丝面朝下接 种于PDA平板中心处,同时在距病原真菌菌片两侧均约3. OOcm处用无菌接种环划线梅奇 酵母菌(Metschnikowia sp.)QHL-12_3,以仅接病原菌的平板为对照,每个处理三次重复, 25°C恒温培养5-7天,测量病原真菌边缘与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sp.) QHL-12-3的 菌落带宽中心之间的抑菌带宽度。
[0053] 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sp.) QHL-12-3对桃褐腐病菌抑菌圈直径为IOmm以 上,如图4所示。说明所述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sp. )QHL-12-3具有稳定、高效的抗 菌性能。
[0054] 实施例3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sp. )QHL-12_3对供试的桃褐腐病菌引起的 腐烂病的抑制
[0055] 桃子采摘后,经QHL-12-3菌液(菌液浓度分别为107cfu/ml、10 scfu/ml、IO9Cfu/ ml)浸泡处理30-60秒,然后室温条件下,风干,最后置于温度为1°C,相对湿度为95%条件 下,黑暗贮藏。贮藏21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当菌液浓度为10 7cfu/ml,其防效为40%,当菌 液浓度达到108cfu/ml时,其防效为60%,当菌液浓度达到10 9cfu/ml时,其防效达65%。
[0056] 实施例4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sp. )QHL_12_3的代谢物对供试的桃褐腐病 菌引起的腐烂病的抑制
[0057] 桃子采摘后,经QHL-12-3代谢物浸泡处理30-60秒,然后室温条件下,风干,最后 置于温度为rc,相对湿度为95%条件下,黑暗贮藏。贮藏21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其防效 达 20%。
【主权项】
1. 一种梅奇酵母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梅奇酵母菌菌株为QHL-12-3,分类命名为 Metschnikowiasp.,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 CGMCCNo. 1046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奇酵母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梅奇酵母菌的5. 8SrDNA、 ITS1/ITS2基因序列,26SrDNA基因序列分别为: 5. 8SrDNA、ITS1/ITS2 基因序列如下: TGGGTTTAAATTATACATCACTTCTAGGATTAACACTAAATCTAAATCTCAATAACTAATGAAAAAAAAAA AACTTTCAACAACGGATCTCTTGGTTCTCGCATCGATAAAAAACGCAGCGAATTGCGATACGTAATATGACTTGCA AACGTGAATCATTGAATTTTTGAACGCACATTGCGCCTTAAGGTATTCCTCAAGGCATGCGTGAATGAGCGATTTTT TCTCTCAAACCTTAGGGTTTGGTCTTGGCCTTTTGCCAAAATATCAACTGATTTTAAAATAAGTTTTAATCTCATCC CCCTTACTTCCTCATTTTCGTAAAACTACCCGCTGAACTTAAGCATATCAATAAGCGGAGAAAA; 26SrDNA基因序列如下: CGCGCATCCTTGAGATTCGCAGGCCTCGGGATGAGATGGAAGTGGTAGGACAAAGACGGTAAAGCTCCCGA GGGAGTTATATTTCTTGACTTTTTTACTTCCCCTCGCCCCGATGCTGGCCCAACACGAGGTTGTGTCTGCTTGCAA GCCCTTCCCTTTCAACAATTTCACGTACTTTTTCACTCTCTTTTCAAAGTGCTTTTCATCTTTCCATCACTGTACTT GTTCGCTATCGGTCTCTCGCCAATATTTAGCTTTAGATGGAATTTACCACCCACTTAAAGCTGCATTCCCAAACAAC TCGACTCTTTGGAAAACAAAGGGATAAAATGGATTGGGGTTCTTTACGGGGCTATCACCCTCTATGGCGTCATTTTC CAATGAACTTAAAAAGAATCCTTCAAACTCTGTTAACCTTCAAATTACAATTCCCTGAGGATTTCAAATTTGAGCTT TTGCCGCTTCACTCGCCGTTACTGAGGCAATCCCTGTTGGTTTCTTTTCCTCCGCTTATTGCAAATA。3. -种病原菌抑制剂,其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和/或权利要求1所 述梅奇酵母菌的代谢物。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原菌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菌抑制剂对桃采后褐 腐病菌有抑制作用。5. -种病害抑制剂,其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 梅奇酵母菌的代谢物。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抑制剂对桃采后褐腐病 有抑制作用。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原菌抑制剂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害抑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代谢物从梅奇酵母菌QHL-12-3发酵液中获得,具体制备方法为: 将保藏的梅奇酵母菌QHL-12-3从PDA固体斜面接种2-3环至200-250mL的YH)液 体培养基中,于20°C-25°C,150-200rpm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24h-48h,得到梅奇酵母菌 QHL-12-3的发酵液;将培养好的发酵液,分装于离心管中,离心5-10min,上清液即梅奇酵 母菌的代谢物。8. 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的代谢物的下述任一 应用: 1) 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的代谢物在抑制病原 菌中的应用; 2) 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的代谢物在抑制病害 中的应用; 3) 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的代谢物在制备抑制 病原菌制剂中的应用; 4) 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梅奇酵母菌的代谢物在制备抑制 病害制剂中的应用。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菌为桃采后褐腐病菌,所述病害 为桃米后褐腐病; 抑制桃采后褐腐病菌的具体步骤为:桃子采摘后,经QHL-12-3菌液或QHL-12-3的代谢 物浸泡处理30-60秒,于室温条件下风干,置于温度为1-4°C,相对湿度为95%条件下,黑暗 贮藏。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桃采后褐腐病菌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nialaxa或Moniliniafructigena。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微生物新资源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梅奇酵母菌及其应用。所述梅奇酵母菌菌株为QHL-12-3,分类命名为Metschnikowia?sp.,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10463。所述梅奇酵母菌株从果实表面分离筛选得到,是一株新的梅奇酵母菌菌株,该梅奇酵母菌株及其代谢物对桃采后褐腐病及其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在所选择的植物病原真菌中,所述梅奇酵母菌对桃褐腐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0mm以上,说明所述梅奇酵母菌具有稳定、高效的抗菌性能,可应用于防治上述病菌或病害。CGMCC No.1046320150130
【IPC分类】A01P3/00, C12R1/645, C12N1/16, A01N63/04
【公开号】CN105385611
【申请号】CN201510514226
【发明人】张殿朋, 刘霆, 张涛涛, 卢彩鸽, 刘德文, 刘伟成, 董丹, 吴慧玲, 卢向阳, 赵娟, 裘季燕
【申请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