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9509阅读:3274来源:国知局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约有7亿吨,这些废弃物的处理,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处理效果并不好。
[0003]根据现已掌握的科技知识,羧甲基纤维素钠(又称羧甲基纤维素,简称CMC)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得到的一种具有醚类结构的衍生物,由于酸式化合物的水溶性较差,因而其普遍制成钠盐,羧甲基纤维素钠被誉为“工业味精”,其用途广、适应性强,是许多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原料和辅助材料,同时又是工业用粮的代用品,因此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国民经济中占相当地位。
[0004]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溶媒法生产羧甲基纤维素钠,该方法的主要工艺流程为:碱化—醚化—中和洗涤—干燥粉碎,该方法又称一次加碱法,但是采用该方法生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应用时在均匀性、透明度以及溶液流变性等性能方面还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率高、流变性能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工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工艺,其步骤如下:a)收集麦秸杆,粉碎,加入1-2倍体积、浓度为4%-8%的NaOH溶液,置于50-95°C条件下碱煮l_4h,用水冲洗、过滤,将滤渣烘干,得麦秸杆纤维素;b)将麦秸杆纤维素置于1-2倍质量、浓度为75 % -95 %的乙醇溶剂中,加入一次NaOH溶液在20-40°C下碱化反应20-80min,再加入氯乙酸溶液在60-75°C下醚化反应1.5-3.5h,再加入二次NaOH溶液在20-40°C下碱化反应10-70min,然后加酸调节pH值为7.0-8.5,用浓度为75%-95%的乙醇溶剂冲洗,抽滤,烘干,即得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所述麦秸杆纤维素与一次NaOH溶液、氯乙酸溶液以及二次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为 0.5-1.5:0.15-0.5:0.5-1.5:0.35-1.0。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麦秸杆纤维素提取的过程中,经过碱煮后用水清洗、过滤,这样可以避免从秸杆碎片上脱落的黑液重新粘附到纤维上,进而保证纤维素的质量和色泽。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分两次向麦秸杆纤维素中加入NaOH溶液,也就是在醚化反应前后分别对麦秸杆纤维素进行碱化处理,且一次溶液中溶质NaOH的投入量不超过氯乙酸溶液中溶质氯乙酸的量,即整个醚化反应体系不呈碱性,这样使得氯乙酸钠对纤维的扩散速度加快,并能均匀地渗透进纤维中,从而有效地抑制水解等副反应的发生,如此不仅减少NaOH的消耗,提高醚化剂氯乙酸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纯度。醚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二次NaOH溶液进行反应,以保证体系中的麦秸杆纤维素全部发生取代反应,进而确保目标产品的产率。经经检测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产率高、黏度高,其溶液的流变性能好。
[000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的处理条件为:向含有乙醇溶剂的麦秸杆纤维素中加入一次NaOH溶液在30-35°C下反应40-50min,再加入氯乙酸溶液在65-70°C下反应2.5-3h,再加入二次NaOH溶液在30-35°C下反应20-40min,然后加乙酸调节pH值为7.5-8.0,所述一次NaOH溶液和氯乙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为0.1-0.99。更优选的为,向含有乙醇溶剂的麦秸杆纤维素中加入一次NaOH溶液在30°C下反应40min,再加入氯乙酸溶液在70°C下反应2.5h,再加入二次NaOH溶液在30°C下反应20min,然后加乙酸调节pH值为8.0,所述一次NaOH溶液和氯乙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为0.5。经试验验证,采用上述参数限定制备得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产率高达80%,黏度达25mPa.s,黏度高,流变性能好。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b将麦秸杆置于乙醇溶剂中之前先经过如下处理:按照100:3-5的质量比向麦秸杆纤维素中加入双氧水进行漂白,以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色度和透明度满足应用要求。
[0010]具体的方案为,所述步骤b中的碱化和醚化反应均是在1000-1500r/min的转速条件下搅拌进行,以保证反应的充分性和均匀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一次、二次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30%-50%,氯乙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0 %-70%;所述步骤b是用浓度为75 % -95 %的乙醇溶剂将反应生成物冲洗2-3次;所述步骤a中的麦秸杆是粉碎至过100-200目筛;所述步骤a粉碎的麦秸杆中加入的NaOH溶液浓度为4 %-8 % 0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通过实施例1-4对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实施例1:
[0014]a)收集麦秸杆,粉碎,加入2倍体积、浓度为8%的NaOH溶液,置于60°C条件下碱煮2h,用水冲洗、过滤,将滤渣烘干,得麦秸杆纤维素;
[0015]b)按照100:4的质量比向麦秸杆纤维素中加入双氧水进行漂白处理;
[0016]c)向烧杯中加入6g麦秸杆纤维素和6g浓度为85%的乙醇溶剂,在1200r/min的转速条件下磁力搅拌,加入3g配制成溶液浓度为40 %的NaOH,在30°C下碱化反应40min,再加入6g配制成溶液浓度为60%的氯乙酸,在70°C下醚化反应2h,再加入3g配制成溶液浓度为40 %的NaOH,在30°C下碱化反应50min,然后加乙酸调节pH值为7.5,用浓度为85 %的乙醇溶剂冲洗2次,抽滤,烘干,即得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经检测,该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产率为78%,氯化物含量小于8.6%配制成浓度为I %的溶液黏度为20mPa.8、?!1值为7.0。
[0017]实施例2:
[0018]a)收集麦秸杆,粉碎,加入I倍体积、浓度为12%的NaOH溶液,置于95°C条件下碱煮Ih,用水冲洗、过滤,将滤渣烘干,得麦秸杆纤维素;
[0019]b)向烧杯中加入6g麦秸杆纤维素和12g浓度为80 %的乙醇溶剂,在1500r/min的转速条件下磁力搅拌,加入6g配制成溶液浓度为30 %的NaOH,在2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