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二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087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苯二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简称0LED)及相应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63年p. pope等人首先发现了有机物单晶蒽的电致发光现象,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其驱动电压高达400V,未能引起广泛的关注。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 W. Tang等人用蒸镀Alq3和HTM-2制成了一种非晶膜型器件,将驱动电压降到了 20V以内,OLED才引起世人关注(US4356429)。这类器件由于具有亮度高,视角宽,光电响应速度快,电压低,功耗小,色彩丰富,对比度高,结构轻薄,工艺过程简单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平面发光元件如平板显示器和面光源,因此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开发和使用。磷光染料通常不能单独作为OLED的发光层,需要将其掺杂在合适的主体材料中,形成主客体发光层。为了实现有效的能量传递,通常要求主体材料的Tl态能量要高于染料分子的Tl态能量。对于红色或绿色磷光染料而言,目前常用的主体材料CBP (结构式如下式所示)表现不俗。但对于蓝色磷光染料而言,其本身的三线态能量较高,寻找与之相匹配的更高三线态能量的主体材料就较为困难。以目前常用的蓝色磷光染料FIrpic为例,其三线态能级为2. 65eV,常用主体材料CBP的三线态能级为2. 56eV,因而从CBP到FIrpic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为吸热过程。研究发现,对于吸热能量传递的磷光主客体体系,器件制备过程中如引入了微量的水氧污染将造成器件效率大大降低;而且,温度降低时,吸热能量传递过程将受到抑止。同时,由于大量三线态激子存在于主体中而不能将能量及时传递给磷光染料,这也是造成蓝色磷光器件寿命短暂的原因之一。因此,寻找高三线态能量的主体材料成为解决蓝色磷光器件寿命和效率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材料,其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材料,其特征在于,Arl和Ar3的结构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结构式选自下式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磷光主体材料或电子传输材
5.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包含一对电极和设置在该对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介质,该有机发光介质中至少包含一种选自下述通式所述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介质中的发光层中采用有磷光发光材料,该磷光发光材料的基质材料选用所述的通式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介质中的采用有电子传输材料,该电子传输材料选用所述的通式化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材料和包含该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材料的结构通式如下式所示,其中,Ar1和Ar3选自吡啶基、苯基吡啶基或萘基吡啶基,Ar2和Ar4选自氢、烷基或苯基。本发明的有机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用作磷光主体材料或电子传输材料。
文档编号C09K11/06GK102372669SQ20101025871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乔娟, 李银奎, 段炼, 邱勇 申请人: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