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胶黏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2650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可降解胶黏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胶黏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可降解材料和高分子化工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有机胶黏剂在各个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目前普遍采用的有机胶黏剂有异氰酸酯类胶黏剂,聚氨酯类胶黏剂,有机硅类胶黏剂,环氧类胶黏剂,酚醛树脂胶黏剂等等。由于现有胶黏剂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者是液体,或者是粘合效果不好,限制了其在环保行业上的应用。另外,由于目前的胶黏剂都不具有降解性,因此残留的胶黏剂对环境的破坏很大,急需要一种环保可降解胶黏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主要有pbat,pla,pha,ppc等等,目前对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主要在制备塑料制品上,例如制备薄膜,制备注塑件等,对于其在胶黏剂上的应用则几乎没有涉及。pbat由于自身具备支链以及亲合性基团,在胶黏剂上将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技术实现要素:针对已有技术上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bat环保可降解的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粘合能力并且可以完全降解,在包装、电子、办公、手工艺品、农业、食品等方面可以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次性用品上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胶黏剂组合物,其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降解胶黏剂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蒙脱土为通过有机铵盐改性蒙脱土、有机硅氧烷改性蒙脱土、未改性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几种。蒙脱土具备片层结构,通过有机改性与螺杆剪切共同作用或者是单独螺杆剪切作用可以使得其层间分离,制备出纳米级的片状蒙脱土改性pbat材料。蒙脱土的加入及改性可以使得pbat胶黏剂具备更好的特性,一方面,由于蒙脱土具备触变性,可以使得胶黏剂的制备更加的容易与节能,纳米级片状蒙脱土的生成可以更加体现这一优势;第二方面,胶黏剂在制备好后,可以更好的成型;第三方面,胶黏剂在使用的过程中,加热后可以更快的塑化并且在基体层上均匀的分布,同时冷却粘结的过程中胶黏剂层可以均匀的分布。同时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蒙脱土具备很好的成核性,是一种优良的成核剂,当实现纳米级片状分层后,它的加入可以使得固化后的胶黏剂粘结性更强。蒙脱土的含量没有具体的限制,但为了使得制备的胶黏剂具备一定的机械性能以及很好的粘结性,选择蒙脱土的范围在0~30份之间,优选为2~15份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有机物添加剂选自pla、ppc、pbsa、pha、pef、pcf、adr、山梨醇衍生物、有机颜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加入可以提高pbat胶黏剂的其它性能,例如提高疏水性,提高胶黏剂层抗弯曲能力、耐撕裂能力、挺度,提高胶黏剂层的气体阻隔性等,另外,由于pbat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因此合适有机颜料的加入可以制备具有不同颜色的胶黏剂产品。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添加比例制备具有合适性能的胶黏剂产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机填料选自纳米碳酸钙、滑石粉、水滑石、纳米氧化钙、纳米二氧化钛、炭黑、云母、白垩粉、无机颜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填料的加入可以降低胶黏剂的成本,同时可以和有机颜料相互作用,制备不同颜色的胶黏剂,另外也对胶黏剂的机械性能进行增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dcp)。dcp作为交联剂可促进pbat之间的交联反应或者是pbat与有机高分子间的化学反应,使生成的网状结构具备更优异的粘结性。由于dcp一方面可以作为反应的引发剂,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因此对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以及性能有所影响,因此选择0~1份作为合适的添加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0.3份。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的可降解胶黏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pbat树脂、蒙脱土、交联剂、有机高分子和无机填料进行造粒,得到混合母粒;将所述混合母粒进行挤出成型,得到所述可降解胶黏剂组合物。所制备的母粒通过进一步加工制备成最终的胶黏剂产品。可以通过双螺杆挤出造粒成型,单螺杆挤出造粒成型制备出粒子状胶黏剂,可以应用在有缝隙的产品粘合上,也可以在正常的压模粘合过程中使用;可以通过纺丝成型制备出丝状粘合剂,由于丝状粘合剂比表面积大,单丝直径小,因此在粘合过程中可以提高附着面积,使粘合的强度更高;可以通过注塑成型,主要是制备大型的片状粘合材料,应用在大型零部件的粘合;可以通过吹塑成型,制备出较薄的粘合剂膜,应用在多层膜贴合等方面;可以通过流延成型制备出厚度可调pbat胶黏剂膜,对于已有pvb,evoh等胶黏剂膜有潜在的替换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成型的方法为造粒成型、纺丝成型、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或流延成型。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的可降解胶黏剂组合物在粘结聚酰亚胺薄膜中的用途。申请人在实际生产中意外发现,通过该配方制备的胶黏剂对于聚酰亚胺薄膜具有突出的粘结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制备以及使用过程中无污染;2、制备的以及使用后的胶黏剂可以实现完全降解;3、通过调节配方可以实现多次重复使用;4、对许多材料例如聚酰亚胺等具有意想不到的粘合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发明的胶黏剂粘结聚酰亚胺膜后的截面照片;图2为本发明的胶黏剂粘结聚酰亚胺膜后的表面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实施例1~8和对比例1~6的胶黏剂的配方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实施例1~5中的胶黏剂是以粒子状态存在,实施例6~7中的胶黏剂是以流延膜状态存在,实施例8中的胶黏剂以无纺布状态存在。对比例1~3中的胶黏剂是以粒子状态存在,对比例4~6中的胶黏剂是以液体存在。实施例1~4,6~8中的胶黏剂粘合在两张聚酰亚胺膜中间,实施例5中的胶黏剂粘合在两张pet膜中间。对比例1~4,6中的胶黏剂粘合在两张聚酰亚胺膜中间,对比例5中的胶黏剂粘合在两张pet膜中间。热贴合条件为180度热压2分钟,压力15mpa,自然冷却后即得。剥离强度测试:按国标gbt7122-1996测试胶黏剂的90°角剥离强度。表1实施例12345678pbat79.579.5909085908580蒙脱土———10————有机铵盐改性蒙脱土20155—1510105dcp0.50.5——————pla—5————515纳米碳酸钙——5—————表2实施例1~8和对比例1~6得到的胶黏剂在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粘结后,分别测试剥离强度,结果如表3所示。表3利用实施例1得到的胶黏剂粘结聚酰亚胺薄膜后,聚酰亚胺薄膜的截面照片和表面照片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