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以及制造或翻新这种轮胎的方法

文档序号:396964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以及制造或翻新这种轮胎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象子午线航空轮胎或斜交航空轮胎之类的充气轮胎,其包括带有多个相邻帘线增强条的胎冠增强结构,并且还涉及制造或翻新这种轮胎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高速应用的充气轮胎在轮胎进入和离开接地面积时会在轮胎的胎冠区域中经受高度的挠曲。在航空轮胎上这个问题尤其严重,因为其中在起飞和着陆时轮胎可达到超过200mph的速度。当轮胎以很高的速度旋转时,由于高角加速度和速率易于沿径向向外牵拉胎面区域,所以胎冠区域的尺寸易于增大。交通工具的负载为这些力的反作用力,其只是支承于被称为接地面积的轮胎的较小区域中。
U.S.专利5,223,061公开了一种子午线充气轮胎,特别是航空轮胎,其胎体帘线层由织物帘线增强并且绕着一对沿轴向相隔的胎圈芯折叠,并且由至少两层螺旋缠绕的条构成的带束层结构由至少部分地包括聚芳基酰胺线的帘线增强。由织物帘线增强的帘线层插入每对相邻的螺旋缠绕条的层之间。这种构造改进了轮胎的尺寸稳定性、胎面寿命和高速性能。
WO 02/00456A2描述了一种航空轮胎,其包括带有胎冠增强结构的胎冠、两个胎侧、两个胎圈和锚定于两个胎圈中的胎体增强件。胎冠增强结构包括多个位于轮胎的胎面部分与胎体之间并且与轮胎尺寸相适的切边增强层。
U.S.专利6,374,891公开了一种斜交航空轮胎,其具有至少六对优选地由尼龙制成的斜交帘线层和一对从胎面部分的一个边缘向胎面部分的轴向相对边缘延伸的胎面缓冲帘线层。由橡胶制成的缓冲层插入胎面缓冲帘线层与胎体帘线层之间。
U.S.专利4,813,467公开了一种子午线航空轮胎,其具有胎体和带束层包。带束层包包括一个或多个利用聚芳基酰胺帘线增强的帘线层,并且在轮胎的胎冠部分中置于胎体帘线层的径向外侧。带束层包可为非折叠式或折叠式或者这两种的组合。
U.S.专利6,546,983 B1描述了一种用于竞赛的高性能充气轮胎,其带有在轮胎的胎冠区域中置于胎体帘线层上方并且包括切边带束层结构的折叠带束层结构,以及由折叠带束层的折叠边缘所包围的切边敷面结构。带束层的纵向增强件可为选自玻璃纤维、聚芳基酰胺、碳、尼龙、人造纤维、聚酯、多元醇及其混合物的单纤维或帘线。
U.S.专利6,622,764B2公开了一种子午线帘线层轮胎所用的胎冠加硬底衬结构,其包括利用不可延伸的帘线增强的弹性体材料的扁平条。扁平条螺旋地缠绕于生胎胎体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底衬结构安置于缓冲层与子午线帘线层结构之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衬安置于子午线帘线层结构与内衬层之间。
WO 01/21690 A1描述了一种将两个硫化或者未硫化的弹性体层结合的方法,其可用于翻新轮胎。

发明内容
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体和胎冠区域,胎冠区域包括胎冠增强结构和胎面部分,胎面部分带有径向内侧和位于其径向外侧上的胎面,其中胎冠增强结构位于胎面部分与胎体之间并且包括多个相邻帘线增强条,并且其中帘线增强条与胎面部分的内侧直接接触或者与胎面部分之间只隔有橡胶缓冲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多个相邻帘线增强条形成了至少一层,其在胎冠区域中至少基本上覆盖着胎体并且其沿侧向从胎面部分的一个侧部向胎面部分的另一个侧部延伸。该层至少部分地与胎面部分的内侧直接接触或者至少部分地与胎面部分之间隔有橡胶缓冲层。优选地,橡胶缓冲层的厚度为0.3mm至2mm,更优选地为0.5mm至1.5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条的宽度为3mm至70mm,优选地为10mm至50mm,更优选地为30mm至45mm。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条相对于轮胎的圆周方向成0.5°至10°的角度倾斜,优选地成1°至5°的角度倾斜。优选地,通过将连续的条螺旋地或者按照之字形缠绕于胎体上从而连至例如位于胎体上方的相邻条并且处于彼此平行的方位而形成条。这种螺旋敷面可实现为L形敷层或S形敷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这种螺旋或之字形缠绕的连续条在对优选为子午线或斜交航空轮胎的轮胎的磨光胎身进行翻新的过程中来制作,从而在轮胎的胎面部分与胎体之间得到位于胎体的径向外侧的带束层结构或胎冠增强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条为增强橡胶条,其形成了至少一个层,优选地至少一个闭合的或者至少基本上闭合的层,其基本上延伸跨过轮胎的胎面部分或者带束层结构的宽度。优选地,条利用多个平行的帘线增强。帘线的材料优选地包括尼龙或聚芳基酰胺,例如帘线为尼龙帘线或聚芳基酰胺帘线。这样,就形成了包括尼龙螺旋帘线层的胎冠增强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增强条的横过轮胎的胎面部分的表面侧至少部分地与厚度优选地为0.2mm至3mm的橡胶缓冲层直接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帘线增强条包括多个置于条中的共面帘线,共面帘线的平面平行于条的平面,并且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上表面的距离不同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下表面的距离。优选地,距离之差为0.2mm至3mm,更优选地为0.5mm至1.5mm。条的与共面帘线的平面具有较小距离的表面平面朝向胎面部分的径向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帘线增强条包括多个置于条中的共面帘线,共面帘线的平面平行于条的平面,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下表面的距离。条的至少一个表面侧与厚度优选地为0.2mm至3mm的橡胶缓冲层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胎面部分基本上包括橡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充气轮胎为翻新的轮胎,特别是翻新的航空轮胎。
此外,根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组件,其带有胎体、敷贴于胎体的径向上侧的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以及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生胎面部分,以及(2)通过硫化将组件转变为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通过将包括条的连续生胶化帘线在径向上侧缠绕于胎体上或缠绕于敷贴在胎体上的中间层上而形成,并且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方式使得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直接接触或者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之间只隔有橡胶缓冲层。这种方法使用生帘线增强条,其在硫化以及同时硬化成帘线增强条的过程中转变,如上所述。
另外,根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新充气轮胎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待翻新的轮胎,轮胎包括胎面部分和胎体,(2)通过沿着打磨线穿过优选由橡胶构成的缓冲层切割并且除去胎面部分而将胎面部分从胎体上分离,(3)制备组件,包括将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在径向上侧敷贴于胎体上,以及将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以及(4)通过硫化将组件转变为翻新轮胎,其特征在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通过将包括条的连续生胶化帘线缠绕于沿着打磨线切割的缓冲层的剩余部分上而形成,并且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方式使得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直接接触或者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之间只隔有橡胶缓冲层。这种方法再次使用生帘线增强条,其在硫化以及同时硬化成帘线增强条的过程中转变,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或翻新轮胎的方法,其可用于制造或翻新优选为航空轮胎的子午线轮胎或斜交轮胎的情况。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翻新如航空轮胎之类的轮胎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靠近胎体磨光轮胎以及随后在硫化和硬化轮胎之前将生胎面增强帘线层和新的生胎面敷贴于磨光胎体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特别是在翻新轮胎的过程中增加敷贴胎冠增强结构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特别是在翻新轮胎的过程中使得胎冠增强结构的敷贴能够实现自动化。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避免切割取决于轮胎的尺寸的位于轮胎的胎面部分与胎体之间的胎冠增强结构,并且相反,使用适配于或者可易于适合于所有尺寸的轮胎的胎冠增强结构。举例来说,这就无需制备与待翻新或待制造的轮胎的尺寸相适的精确切割的帘线层“以备库存”并且无需在制造过程中将它们精确敷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存储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无需显著改动轮胎的已知生产或翻新技术的情况下敷贴的胎冠增强结构。这样就容许除了胎冠增强的改动结构和应用之外,能够照常地制造或翻新轮胎。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轮胎和用于制造或翻新航空轮胎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胎冠增强结构,其能够在翻新轮胎的过程中安全可靠地与胎面部分一起从轮胎上除去而无不会有损坏轮胎的胎体或胎体帘线层的危险。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翻新方法,其能够在胎体的寿命周期内进行若干次例如5至10次,而不会损坏它。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胎冠增强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其尺寸和结构易于根据轮胎的特定需要而改变,因此适用于范围很广的轮胎尺寸。
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体和胎冠区域,胎冠区域包括胎冠增强结构和胎面部分,胎面部分带有径向内侧和位于其径向外侧上的胎面,其中胎冠增强结构位于胎面部分与胎体之间并且包括多个相邻帘线增强条,并且其中帘线增强条与胎面部分的内侧直接接触或者与胎面部分之间只隔有橡胶缓冲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多个相邻帘线增强条形成了至少一层,其在胎冠区域中至少基本上覆盖着胎体并且其沿侧向从胎面部分的一个侧部向胎面部分的另一个侧部延伸。该层至少部分地与胎面部分的内侧直接接触或者至少部分地与胎面部分之间隔有橡胶缓冲层。优选地,橡胶缓冲层的厚度为0.3mm至2mm,更优选地为0.5mm至1.5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条的宽度为3mm至70mm,优选地为10mm至50mm,更优选地为30mm至45mm。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条相对于轮胎的圆周方向成0.5°至10°的角度倾斜,优选地成1°至5°的角度倾斜。优选地,通过将连续的条螺旋地或者按照之字形缠绕于胎体上从而连至例如位于胎体上方的相邻条并且处于彼此平行的方位而形成条。这种螺旋敷面可实现为L形敷层或S形敷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这种螺旋或之字形缠绕的连续条在对优选为子午线或斜交航空轮胎的轮胎的磨光胎身进行翻新的过程中来制作,从而在轮胎的胎面部分与胎体之间得到位于胎体的径向外侧的带束层结构或胎冠增强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条为增强橡胶条,其形成了至少一个层,优选地至少一个闭合的或者至少基本上闭合的层,其基本上延伸跨过轮胎的胎面部分或者带束层结构的宽度。优选地,条利用多个平行的帘线增强。帘线的材料优选地包括尼龙或聚芳基酰胺,例如帘线为尼龙帘线或聚芳基酰胺帘线。这样,就形成了包括尼龙螺旋帘线层的胎冠增强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增强条的横过轮胎的胎面部分的表面侧至少部分地与厚度优选地为0.2mm至3mm的橡胶缓冲层直接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帘线增强条包括多个置于条中的共面帘线,共面帘线的平面平行于条的平面,并且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上表面的距离不同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下表面的距离。优选地,距离之差为0.2mm至3mm,更优选地为0.5mm至1.5mm。条的与共面帘线的平面具有较小距离的表面平面朝向胎面部分的径向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帘线增强条包括多个置于条中的共面帘线,共面帘线的平面平行于条的平面,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下表面的距离。条的至少一个表面侧与厚度优选地为0.2mm至3mm的橡胶缓冲层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胎面部分基本上包括橡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充气轮胎为翻新的轮胎,特别是翻新的航空轮胎。
此外,根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组件,其带有胎体、敷贴于胎体的径向上侧的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以及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生胎面部分,以及(2)通过硫化将组件转变为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通过将包括条的连续生胶化帘线在径向上侧缠绕于胎体上或敷贴在胎体上的中间层上而形成,并且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方式使得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直接接触或者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之间只隔有橡胶缓冲层。这种方法使用生帘线增强条,其在硫化以及同时硬化成帘线增强条的过程中转变,如上所述。
另外,根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新充气轮胎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待翻新的轮胎,轮胎包括胎面部分和胎体,(2)通过沿着打磨线穿过优选由橡胶构成的缓冲层切割并且除去胎面部分而将胎面部分从胎体上分离,(3)制备组件,包括将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在径向上侧敷贴于胎体上,以及将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以及(4)通过硫化将组件转变为翻新轮胎,其特征在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通过将包括条的连续生胶化帘线缠绕于沿着打磨线切割的缓冲层的剩余部分上而形成,并且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方式使得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直接接触或者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之间只隔有橡胶缓冲层。这种方法再次使用生帘线增强条,其在硫化以及同时硬化成帘线增强条的过程中转变,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或翻新轮胎的方法,其可用于制造或翻新优选为航空轮胎的子午线轮胎或斜交轮胎的情况。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翻新如航空轮胎之类的轮胎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靠近胎体磨光轮胎以及随后在硫化和硬化轮胎之前将生胎面增强帘线层和新的生胎面敷贴于磨光胎体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特别是在翻新轮胎的过程中增加敷贴胎冠增强结构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特别是在翻新轮胎的过程中使得胎冠增强结构的敷贴能够实现自动化。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避免切割取决于轮胎的尺寸的位于轮胎的胎面部分与胎体之间的胎冠增强结构,并且相反,使用适配于或者可易于适合于所有尺寸的轮胎的胎冠增强结构。举例来说,这就无需制备与待翻新或待制造的轮胎的尺寸相适的精确切割的帘线层“以备库存”并且无需在制造过程中将它们精确敷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存储成本。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无需显著改动轮胎的已知生产或翻新技术的情况下敷贴的胎冠增强结构。这样就容许除了胎冠增强的改动结构和应用之外,能够照常地制造或翻新轮胎。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轮胎和用于制造或翻新航空轮胎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胎冠增强结构,其能够在翻新轮胎的过程中安全可靠地与胎面部分一起从轮胎上除去而无不会有损坏轮胎的胎体或胎体帘线层的危险。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翻新方法,其能够在胎体的寿命周期内进行若干次例如5至10次,而不会损坏它。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胎冠增强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其尺寸和结构易于根据轮胎的特定需要而改变,因此适用于范围很广的轮胎尺寸。
定义“轴向”和“沿轴向”指的是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线或方向。
“斜交帘线层轮胎”或“斜交轮胎”指的是具有如下胎体的轮胎,其胎体帘线层中的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优选地成25°-50°的角度从胎圈芯向胎圈芯对角地延伸跨过轮胎。帘线在交替的层中成相反角度延伸。
“胎体”指的是除了胎面增强带束层结构、胎面、底胎面和帘线层上方的胎侧橡胶之外但包括胎圈的轮胎结构。
“圆周方向”指的是沿着与轴向垂直的环形胎面表面的周长延伸的线或方向。
“帘线”指的是包括于轮胎中的帘线层的加强绳股之一。
“赤道面(EP)”指的是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穿过其胎面中心的平面。
“帘线层”指的是由涂有橡胶的平行帘线构成的层。
“径向”和“沿径向”指的是从轮胎的旋转轴线沿径向向外或者离开的方向。
“子午线帘线层轮胎”或“子午线轮胎”指的是一种带束的或沿圆周方向箍紧的充气轮胎,其中从胎圈延伸至胎圈的帘线层相对于轮胎赤道面放置的帘线角度优选介于65度至90度之间。
“轴向”和“沿轴向”指的是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线或方向。
“斜交帘线层轮胎”或“斜交轮胎”指的是具有如下胎体的轮胎,其胎体帘线层中的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优选地成25°-50°的角度从胎圈芯向胎圈芯对角地延伸跨过轮胎。帘线在交替的层中成相反角度延伸。
“胎体”指的是除了胎面增强带束层结构、胎面、底胎面和帘线层上方的胎侧橡胶之外但包括胎圈的轮胎结构。
“圆周方向”指的是沿着与轴向垂直的环形胎面表面的周长延伸的线或方向。
“帘线”指的是包括于轮胎中的帘线层的加强绳股之一。
“赤道面(EP)”指的是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穿过其胎面中心的平面。
“帘线层”指的是由涂有橡胶的平行帘线构成的层。
“径向”和“沿径向”指的是从轮胎的旋转轴线沿径向向外或者离开的方向。
“子午线帘线层轮胎”或“子午线轮胎”指的是一种带束的或沿圆周方向箍紧的充气轮胎,其中从胎圈延伸至胎圈的帘线层相对于轮胎赤道面放置的帘线角度优选介于65度至90度之间。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轮胎的局部剖视俯视图,示出了条的敷层;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条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附加缓冲层位于条的一侧;图4为图1和图2所示的条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附加缓冲层位于条的两侧;图5为图1和图2所示的条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为图1和图2所示的条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轮胎的局部剖视俯视图,与图2相比,其中条的替代敷层根据图3至图6的实施例之一来实现。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优选为子午线或斜交航空轮胎的轮胎21的一部分,其包括一对胎圈部分(未示出)、胎侧部分24和胎面部分25,胎圈部分各包含置于其中的胎圈芯(未示出),胎侧部分24基本上沿轮胎21的径向从每个胎圈部分向外延伸,而胎面部分25基本上为圆柱形,在这些胎侧部分24的径向外端之间延伸。而且,轮胎21包括胎体31,其从一个胎圈部分向另一个胎圈部分环形地延伸。胎体31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线层32,优选地包括多个胎体帘线层3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这些胎体帘线层32中,四个内侧帘线层从轮胎的内部向其外部绕着胎圈芯缠绕以便形成反包部分,而两个外侧帘线层沿着内侧胎体帘线层的反包部分的外侧向下延伸至胎圈芯。这些胎体帘线层32中每个优选地包含许多尼龙帘线例如尼龙6,6帘线,举例来说,它们基本上垂直于轮胎21的赤道面E延伸(即沿轮胎的径向延伸)。胎面橡胶30设置于胎体31的径向外侧。
形成带束层结构40的层10用作胎冠增强结构,其设置于胎体31与胎面橡胶30之间。在图1的实施例中,该层10由多个相邻条43形成,它们在轮胎21的胎冠区域60中螺旋地缠绕于胎体31上。
图2给出了形成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带束层结构40的层10的剖视俯视图。如图2所示,除了位于轮胎21内侧上的小内侧边缘44和小外侧边缘45之外,层10基本上完全地覆盖着带有胎体帘线层32的胎体31,这是由于条43相对于轮胎21的圆周方向成4°的角度α倾斜以便例如形成作为带束层结构40的螺旋敷面。举例来说,条43的宽度为40mm。它们的厚度优选为1mm至3mm,例如为2mm。
图7示出了形成了图1的带束层结构40的层10的一个替代的、优选程度稍差的剖视俯视图。在这个实施例中,层10由多个利用优选为尼龙帘线的帘线46增强的相邻条43形成。条43相对于轮胎21的圆周方向成角度d倾斜,该角度比图2的角度α大得多。在图7中,角度d介于15°和45°之间,例如为20°。
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包括条43的带束层结构40可使用连续的条43按照许多变型实现,该连续的条43缠绕于胎体31上或缠绕于敷贴在胎体31的径向外侧的中间层上,从而形成带束层结构40的式样。图2和图7示出了这种式样的两个实施例。影响这种式样的参数为条43相对于轮胎21的圆周方向所成的角度(条43的倾斜度)、条43的宽度以及由带束层结构40所覆盖的胎冠区域60的宽度。关于这点,还应当指出,还可以使得缠绕的条43在胎冠区域60中只是部分地覆盖着胎体,即层60并非由相邻条43构成的闭合层,而是由带有开口部分的网状结构构成的纹理形。然而,图2示出了优选实施例。
图3示出了条43的短部分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可用于实现根据图1、图2或图7的实施例。根据图3的条43包括外侧42和内侧41。外侧42由带有多个平行尼龙帘线46的胶化帘线层54形成。内侧41由缓冲层53形成,缓冲层53由橡胶50构成。缓冲层53的厚度为0.2mm至3mm,优选地为0.5mm至1.5mm,例如为1.0mm。胶化帘线层54的厚度为0.5mm至3mm,优选地为0.8mm至1.5mm,例如为1.0mm。当敷贴条43时,缓冲层53位于轮胎21的径向外侧62上,而胶化帘线层54相应地位于轮胎21的径向内侧61上,因此胶化帘线层54朝向胎面部分25的径向内侧并与其接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层53、54在作为条43敷贴之前已使用根据WO 01/21690 A1的用于结合弹性体层的方法一起连接至单个成型的层上。
在翻新轮胎21的过程中,缓冲层53分别保护着胎体或胎体帘线层免受损坏。这种翻新意味着通过沿着打磨线穿过缓冲层53切割而除去胎面30和至少一部分带束层结构40。因此,缓冲层53在除去胎面30的过程中起缓冲器的作用。随后,将新的带束层结构40敷贴于磨光胎体31上,其通常包括在除去旧胎面和旧带束层结构41(即由位于其径向外侧上的橡胶制成的薄层)的过程中沿着打磨线切割之后缓冲层53的剩余部分。随后产生新胎面30。
图4示出了条43的短部分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其可用于实现根据图1、图2或图7的实施例。其与图3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层。事实上,图4的实施例为根据图3制造的两个成型的层的夹层构造,其中缓冲层52、53位于外侧。更详细地说,图4包括内侧缓冲层53、内侧胶化帘线层54、外侧胶化帘线层55和外侧缓冲层52。缓冲层52、53的厚度可相同,但优选地,位于轮胎21的径向内侧61上的内侧缓冲层53的厚度高于位于轮胎21的径向外侧62上的外侧缓冲层52的厚度。优选地,这种厚度之差为0.3mm至1mm,例如为0.5mm。优选地,根据图4的条43再次使用WO 01/21690 A1的方法来实现。
图5示出了条43的短部分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其可用于实现根据图1、图2或图7的实施例。根据图5的条43包括外侧42和内侧41。外侧42由带有多个平行尼龙帘线46的层状区域57形成。内侧41由层状缓冲区域56形成,层状缓冲区域56由橡胶构成。图5与图3的区别在于根据图5的条43为整体式部件,而非结合在一起的多层的夹层结构。在图5中,帘线增强条43包括多个置于橡胶中的共面帘线46,其中共面帘线46的平面平行于条43的平面,并且其中从共面帘线46的平面到条43的上表面的距离不同于共面帘线46的平面到条43的下表面的距离。这样,所形成的由橡胶构成的层状缓冲区域56就具有厚度b。优选地,厚度b为0.2mm至3mm,更优选地为0.5mm至1.0mm,例如为0.5mm。与图3类似,与图3的内侧缓冲层53相对应的缓冲区域56优选地位于轮胎21的径向内侧。区域57的厚度为0.5mm至3mm,更优选地为0.8mm至1.5mm,例如为1.0mm。举例来说,这就形成了为1.5mm的条43的总厚度。
图6示出了条43的短部分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其可用于实现根据图1、图2或图7的实施例。其与图5的区别仅在于分层。事实上,图6的实施例为根据图5制造的两个层的夹层构造,其中层状缓冲区域56位于外侧。再次,两个区域57在作为条43敷贴之前已使用根据WO 01/21690 A1的用于结合弹性体层的方法连接在一起。应当指出,位于轮胎21的径向内侧61上的缓冲区域56的厚度不需要与位于径向外侧62上的缓冲区域56的厚度相同。事实上,优选地,当位于径向内侧61上的其厚度为0.1至1.0mm时,例如为0.3mm时,其大于位于径向外侧62上的其厚度。
将条43敷贴于胎体上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提供包括一个或多个帘线46的这种胶化条43,基本上沿圆周方向缠绕条43同时进行倾斜以便在侧端或侧向边缘44和45之间延伸,并且多次进行这种缠绕同时沿圆周方向将条43移动大约等于条43的宽度的距离以便优选地使得在邻接的条43之间不会形成间隙。
举例来说,轮胎21为42×17.0R18子午线帘线层航空轮胎。实际上,条43在每个条43内优选地包括2至20个帘线46。在尺寸为42×17.0R18的示例性轮胎21中,使用了每个条具有8个帘线的条43。
通过抵抗在轮胎21的胎冠区域60中的增长,螺旋缠绕的圆周层10就大大减小了由于外部物体损伤而造成的切割倾向,并且还减少了花纹沟下方的胎面裂化。这意味着大大提高了轮胎的高速耐用性并且将其承载能力增至更高。
除了在敷贴之前,根据轮胎21的尺寸的胎面增强帘线层切割被由缠绕的条43形成的层10代替之外,用于制造例如子午线航空轮胎的轮胎21的方法在很多方面与轮胎成型技术中常见的相同。更详细地说,在子午线航空轮胎21包括带有胎身帘线层的胎体31、敷贴于胎身帘线层的径向外侧的带束层帘线层、敷贴于带束层帘线层的径向外侧的敷面、敷贴于敷面的径向外侧的胎面增强帘线层和敷贴于胎面增强帘线层的径向外侧的胎面30的情况中,胎面增强帘线层被由缠绕的条43构成的层10代替。这还适用于包括带有帘线层的胎体31、敷贴于帘线层的径向外侧的缓冲层、敷贴于缓冲层的径向外侧的胎面增强帘线层和敷贴于胎面增强帘线层的径向外侧的胎面30的斜交航空轮胎21,其中胎面增强帘线层再次被由缠绕的条43构成的层10代替。
除了在翻新过程中打磨胎体31和如果需要使用改进的修补衬垫对损伤进行修补之后,通过将作为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10在径向上侧缠绕于胎体31上来实现胎面增强帘线层而非使用切割帘线层之外,用于翻新例如子午线航空轮胎21的轮胎21的方法在很多方面与翻新轮胎中常见以及航空制造商如波音公司的标准所要求的相同。在下面的翻新处理过程中,例如由橡胶制成的缓冲层50、53或56于是用作缓冲层,它们被沿着穿过这些层50、53或56的打磨线切穿。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体和胎冠区域,胎冠区域的特征在于胎冠增强结构和胎面部分,胎面部分带有径向内侧和位于其径向外侧上的胎面,其中胎冠增强结构位于胎面部分与胎体之间并且包括多个相邻帘线增强条,并且其中帘线增强条与胎面部分的内侧直接接触或者与胎面部分之间只隔有橡胶缓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多个相邻帘线增强条形成了至少一层,其中该层在胎冠区域中至少基本上覆盖着胎体并且其沿侧向从胎面部分的一个侧部向胎面部分的另一个侧部延伸,并且其中该层至少部分地与胎面部分的内侧直接接触或者至少部分地与胎面部分之间隔有橡胶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条的宽度为3mm至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条相对于轮胎的圆周方向成1°至10°的角度倾斜并且通过将连续的条螺旋地缠绕或者按照之字形缠绕于胎体上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条为增强橡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条包括尼龙帘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条由多个平行的帘线增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增强条的横过轮胎的胎面部分的表面侧至少部分地与橡胶缓冲层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缓冲层厚度为0.2mm至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至少一个帘线增强条包括多个置于条中的共面帘线,共面帘线的平面平行于条的平面,并且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上表面的距离不同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下表面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距离之差为0.2mm至3m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条的与共面帘线的平面具有较小距离的表面平面朝向胎面部分的径向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至少一个帘线增强条包括多个置于条中的共面帘线,共面帘线的平面平行于条的平面,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共面帘线的平面到条的下表面的距离,并且其中条的至少一个表面侧与橡胶缓冲层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橡胶缓冲层厚度为0.2mm至3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轮胎为航空轮胎。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轮胎为翻新的轮胎,特别是翻新的航空轮胎。
17.一种用于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制备组件,其带有胎体、敷贴于胎体的径向上侧的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以及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生胎面部分,以及(2)通过硫化将组件转变为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通过将包括条的连续生胶化帘线在径向上侧缠绕于胎体上或敷贴在胎体上的中间层上而形成,并且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方式使得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直接接触或者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之间只隔有橡胶缓冲层。
18.一种翻新充气轮胎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提供待翻新的轮胎,轮胎包括胎面部分和胎体,(2)通过沿着打磨线穿过缓冲层切割并且除去胎面部分而将胎面部分从胎体上分离,(3)制备组件,包括将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在径向上侧敷贴于胎体上,以及将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以及(4)通过硫化将组件转变为翻新轮胎,其特征在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通过将包括条的连续生胶化帘线缠绕于沿着打磨线切割的缓冲层的剩余部分上而形成,并且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方式使得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直接接触或者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之间只隔有橡胶缓冲层。
全文摘要
充气轮胎有胎体和胎冠区域,胎冠区域包括胎冠增强结构和胎面部分,胎面部分有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的胎面。胎冠增强结构位于胎面部分与胎体之间且包括相邻帘线增强条。帘线增强条与胎面部分的内侧直接接触或与胎面部分之间隔有橡胶缓冲层。制造轮胎的方法包括制备组件,带有胎体、敷贴于胎体的径向上侧的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及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的生胎面部分,通过硫化将组件转变为充气轮胎。生帘线层通过将连续生胶化帘线在径向上侧缠绕于胎体或敷贴在胎体上的中间层而形成。生胎面部分敷贴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上使其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接触或与生胎面增强胶化帘线层之间隔有橡胶缓冲层。这方法也用于翻新充气轮胎。
文档编号B60C9/26GK1701975SQ20051005433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
发明者A·J·B·奥斯特维克, P·费尔马特, A·哈丁 申请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