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214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类出行的代步工具,大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效率,与此同时,汽车碰撞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整车结构安全性能不断优化的同时,侧面碰撞对车内成员的伤害却无法有实质性的改善,而且我国目前乘用车辆侧面气囊、侧气帘还不是强制配置,如何提高侧面碰撞的安全性,以保护车内成员的安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提高侧面碰撞的防护主要是通过设置侧面气囊,很少是通过从座椅结构改进方面来提高侧面碰撞的安全性。例如申请号为CN200420111898.1,公告号为CN2787500的专利文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滑轨机构,包括左、右滑轨组件以及连接左、右滑轨组件的联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轨组件的移动部分包括左竖板(15)、左滑槽(14)、调节杆套板(11)以及调节杆(4),左竖板(15)安装在左滑槽(14)上,调节杆套板(11)固定在左竖板(15)和左滑槽(14)之间,调节杆(4)装配在调节杆套板(11)伸出左滑槽(14)外侧的套圈中,调节杆套板(11)的套圈中间部位开有向下的板槽,调节杆(4)的杆身上设有左锁块(7),调节杆(4)的尾部开槽(18)中装有右旋弹簧(10),左锁块(7)的端部呈多锁齿形,其与调节杆套板(11)的板槽位置对应并相配合;所述左滑轨组件的固定部分包括左固定槽(2)、锁齿板(1)以及左侧前、后固定座(19、21),左固定槽(2)安装在左侧前、后固定座(19、21)上,锁齿板(1)固定在左固定槽(2)的下面,锁齿板(1)伸出左固定槽(2)的外侧上开有一排与左锁块(7)相配合的锁槽;所述左滑槽(14)和左固定槽(2)之间设置有使其滑动配合的滚柱(20);所述右滑轨组件的移动部分包括右竖板(16)、联动杆套块(13)以及联动杆(5),右竖板(16)的底部一侧冲有板槽(17),联动杆套块(13)固定在右竖板(16)上,联动杆(5)装配在联动杆套块(13)伸出右竖板(16)外侧的套圈中,联动杆套块(13)的套圈中间部位设有开口,联动杆(5)的杆身上设有右锁块(9),联动杆(5)的尾部开槽(22)中装有左旋弹簧(12),右锁块(9)的端部呈多锁齿形,其与联动杆套块(13)的开口位置对应并与右竖板(16)的板槽(17)相配合;所述右滑轨组件的固定部分包括右固定槽(3)以及右侧前、后固定座(19、21),右固定槽(3)安装在右侧前、后固定座(19、21)上,右固定槽(3)的一侧开有一排与右锁块(9)相配合的锁槽;所述右竖板(16)和右固定槽(3)之间设置有使其滑动配合的滚柱(20);所述联动锁紧装置包括连接钩(6)和连接杆(8),连接钩(6)安装在左滑轨组件的调节杆(4)杆身上,连接杆(8)的一端与连接钩(6)相连,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右滑轨组件的联动杆(5)相连。该方案仅仅是为了解决使座椅在做前后水平移动时,同步性高,锁紧可靠性高以及制造技术难度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汽车侧面碰撞时如何对车内乘员进行保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汽车发送侧碰时使汽车座椅相对于车身横向移动,从而降低乘员受伤的几率。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汽车座椅包括相互平行的用于座椅前后调整的左滑轨和右滑轨,其特征在于,本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车辆侧碰信号的侧碰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滑轨和右滑轨两端下方且固定在汽车底板上的用于座椅左右调整的横向移动组件以及用于接收所述侧碰传感器发送的侧碰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横向移动组件使汽车座椅产生横向移动的控制单元,所述侧碰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横向移动组件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连接用于给本装置提供电能的蓄电池。本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汽车的侧碰信号,然后通过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横向移动组件使座椅移动,从而使乘员在汽车发送碰撞时得到缓冲,减少碰撞冲击,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中,所述横向移动组件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底板上。通过安装支架安装横向移动组件使其固定更牢靠。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中,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横向移动滑轨、滑动板、驱动机构、挡板以及挡板控制器,所述横向移动滑轨通过螺栓与安装支架固定,所述滑动板设置在横向移动滑轨内,所述滑动板上端与左滑轨/右滑轨的底部通过焊接固连,所述滑动板中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板在横向移动滑轨内做横向移动,所述挡板设置在横向移动滑轨内用于对滑动板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挡板控制器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并控制挡板在汽车发生侧碰时下移以取消对滑动板的位置的限定。正常情况下挡板挡住滑动板的移动,从而固定滑动板位置,以保证座椅不发生横向移动,当汽车发生侧碰时,挡板控制器接收到控制单元的信号后控制挡板下移,同时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板移动使座椅产生横向移动,以减少汽车侧碰时产生的冲击力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所述电机固定在汽车底板上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杆安装在横向移动滑轨内且与横向移动滑轨同向设置,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一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并随电机输出轴转动而转动,所述螺母套设在螺杆外且与滑动板通过焊接固连,当所述螺杆转动时,螺母沿螺杆轴向移动。通过电机转动将动力传递个螺杆,螺杆转动使螺母沿螺杆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移动,固定在滑动板上的左滑轨/右滑轨产生横向移动带动座椅横向移动,汽车侧碰时,电机接收控制单元的控制开始转动,其动力传递给螺杆,由于此时挡板已经下移,因此套设在螺杆上的螺母带动滑动板沿着螺杆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座椅横向移动。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拉簧和拉簧固定板,所述拉簧安装在横向移动滑轨内且与横向移动滑轨同向设置,所述拉簧一端与滑动板通过焊接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拉簧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拉簧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汽车底板上。在正常行驶状态下,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当汽车发生侧碰时,挡板下移,拉簧收缩,从而拉动滑动板移动,使座椅发生横向移动。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中,所述侧碰传感器设置在车身两侧。将侧碰传感器设置在车身两侧可以及时检测到是否发生侧碰事故。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中,所述侧碰传感器设置在汽车两侧的B柱下部。当汽车两侧的B柱遭受撞击产生形变时,传感器开始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小事故中汽车座椅频繁横向移动。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中,所述横向移动组件的横向移动具体为:向汽车中间移动10mm-20mm。由于侧碰是外部撞击,因此向汽车中间移动才能起到缓冲作用,一般情况下10mm的移动距离基本满足侧碰时的缓冲要求,当然作为优选,可以选择20mm的移动距离以确保更多的缓冲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在本专利中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通过移动座椅位置,增加缓冲距离,从而减小侧面碰撞时车内乘员受到的伤害;(2)、该装置可以在现有座椅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而来,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横向移动组件移动前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横向移动组件移动后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横向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横向移动组件移动前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横向移动组件移动后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横向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碰传感器;2、控制单元;3、横向移动组件;3a、横向移动滑轨;3b、滑动板;31a、电机;31b、螺杆;31c、螺母;32a、拉簧;32b、拉簧固定板;3d、挡板;3e、挡板控制器;4、蓄电池;5、左滑轨;6、右滑轨;7、安装支架;8、汽车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的电路部分包括设置在车身两侧的B柱下部的侧碰传感器1、设置在汽车中通道附近的控制单元2、电机31a、挡板控制器3e、蓄电池4,侧碰传感器1与控制单元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电机31a和挡板控制器3e连接,控制单元2还与蓄电池4连接。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汽车座椅包括相互平行的用于座椅前后调整的左滑轨5和右滑轨6,本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的结构部分包括分别设置在左滑轨5和右滑轨6两端下方且固定在汽车底板8上的用于座椅左右调整的横向移动组件3,该横向移动组件3通过安装支架7安装在汽车底板上,具体包括横向移动滑轨3a、滑动板3b、驱动机构、挡板3d以及挡板控制器3e。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1a、丝杆,丝杆安装在横向移动滑轨3a内且与横向移动滑轨3a同向设置具体包括螺杆31b和螺母31c。其中横向移动滑轨3a通过螺栓与安装支架7固定,滑动板3b设置在横向移动滑轨3a内,滑动板3b上端与左滑轨5/右滑轨6的底部通过焊接固连,滑动板3b中部与驱动机构连接,具体来说滑动板3b中部与螺母31c焊接固连,螺母31c套设在螺杆31b的外面;电机31a固定在汽车底板8上,螺杆31b一端与电机31a输出轴连接并随电机31a输出轴转动而转动,当螺杆31b转动时,螺母31c沿螺杆31b轴向移动;挡板3d设置在横向移动滑轨3a内用于对滑动板3b的位置进行限定,挡板控制器3e设置在横向一端滑轨3a的外侧并固定在安装支架7上,挡板3d穿过横向移动滑轨3a的侧面与挡板控制器3e连接。为了保证在车辆在发生侧碰时能够有效的缓冲撞击力,将横向移动组件3向汽车中间移动10mm-20mm,即电机31a转动致使螺母31c发生横向移动的有效距离为10mm-20mm。优选的,将移动距离设定为20mm,以保证足够的缓冲区间。具体来说,当发生侧碰时,挡板控制器3e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指令控制挡板3d下移,同时电机31a启动,带动螺杆31b转动,螺母31c沿着螺杆31b向汽车中间方向快速移动20mm的距离,从而保证足够的缓冲空间,减少乘员在车辆发生侧碰时受到的冲击力。本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的原理如下:在汽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挡板3d挡住滑动板3b的移动,从而固定滑动板3b位置,以保证座椅不发生横向移动。当汽车发生侧碰时,侧碰传感器1因受到冲击力而检测到侧碰信号,进而将侧碰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通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对比分析等处理,分别发送控制信号给挡板控制器3e和电机31a,挡板控制器3e接收到控制单元2的控制信号后控制挡板3d下移,同时电机31a接收控制单元2的控制信号启动,通过电机31a转动将动力传递个螺杆31b,螺杆31b转动使螺母31c沿螺杆31b轴向向汽车中间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3b移动,固定在滑动板3b上的左滑轨5/右滑轨6向汽车中间移动带动座椅移向汽车中间,直至移动20mm后电机31a停止转动,整个调节过程结束,以减少汽车侧碰时产生的冲击力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的电路部分包括设置在车身两侧的B柱下部的侧碰传感器1、设置在汽车中通道附近的控制单元2、挡板控制器3e、蓄电池4,侧碰传感器1与控制单元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与挡板控制器3e连接,控制单元2还与蓄电池4连接。如图6、图7以及图8所示,汽车座椅包括相互平行的用于座椅前后调整的左滑轨5和右滑轨6,本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的结构部分包括分别设置在左滑轨5和右滑轨6两端下方且固定在汽车底板8上的用于座椅左右调整的横向移动组件3,该横向移动组件3通过安装支架7安装在汽车底板上,具体包括横向移动滑轨3a、滑动板3b、驱动机构、挡板3d以及挡板控制器3e。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拉簧32a和拉簧固定板32b,拉簧32a安装在横向移动滑轨3a内且与横向移动滑轨3a同向设置,拉簧32a一端与滑动板3b通过焊接固连,另一端与拉簧固定板32b固定连接,拉簧固定板32b固定安装在汽车底板8上,挡板3d设置在横向移动滑轨3a内用于对滑动板3b的位置进行限定,挡板控制器3e设置在横向一端滑轨3a的外侧并固定在安装支架7上,挡板3d穿过横向移动滑轨3a的侧面与挡板控制器3e连接。为了保证在车辆在发生侧碰时能够有效的缓冲撞击力,将横向移动组件3向汽车中间移动10mm-20mm,即拉簧32a的有效收缩距离为10mm-20mm。优选的,将移动距离设定为20mm,以保证足够的缓冲区间。具体来说,当发生侧碰时,挡板控制器3e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指令控制挡板3d下移,由于拉簧32a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拉伸状态,当挡板3d下移时,拉簧32a收缩,从而拉动滑动板沿横向移动滑轨3a向汽车中间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座椅向汽车中间横向移动20mm,保证足够的缓冲空间,减少乘员在车辆发生侧碰时受到的冲击力。本汽车座椅左右调节装置的原理如下:在汽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挡板3d挡住滑动板3b的移动,从而固定滑动板3b位置,以保证座椅不发生横向移动,此时拉簧32a处于拉伸状态。当汽车发生侧碰时,侧碰传感器1因受到冲击力而检测到侧碰信号,进而将侧碰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通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对比分析等处理,发送控制信号给挡板控制器3e,挡板控制器3e接收到控制单元2的控制信号后控制挡板3d下移,当挡板3d下移后,拉簧32a由于没有阻碍物阻挡,因此收缩,从而拉动滑动板3b沿横向移动滑轨3a向汽车中间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20mm后拉簧32a处于不受力状态,整个调节过程结束,以减少汽车侧碰时产生的冲击力对乘员造成的伤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