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导风装置、后车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44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窗导风装置、后车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身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窗导风装置、后车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交通工具,其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巨大的方便。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汽车驾乘的舒适性。

目前,汽车生产厂家主要从汽车驱动系统和汽车车身两方面进行改进,使汽车具有更好的行车稳定性以及更为宽敞的驾乘空间;虽然这些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驾乘的舒适性,但是,由于汽车的车内载人空间是一种具有赫姆霍兹共振腔的腔体;因此,当汽车以中速、高速行驶时,如果将汽车后车门的车窗打开,汽车外的风不断的从后车门的车窗吹入车内载人空间时,且进入其中的风会连续激励这种具有赫姆霍兹共振腔特点的车内载人空间,使车内载人空间产生严重的低频轰鸣现象,导致驾乘人员的产生压耳问题,影响了汽车驾乘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窗导风装置,以解决在中速、高速行驶时汽车后车门车窗打开的情况下,因车内载人空间产生严重的低频轰鸣现象,而使驾乘人员的产生压耳的问题,提高汽车驾乘的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窗导风装置,包括用于设在后车门的窗框上的B柱饰板,所述B柱饰板的一侧长边与窗框钣金铰接在一起,所述B柱饰板的另一侧长边与所述窗 框钣金弹性连接;所述B柱饰板与所述窗框钣金铰接的一侧长边靠近前车门;所述B柱饰板与所述窗框钣金弹性连接的一侧长边远离前车门;其中,

以所述B柱饰板的一侧长边与所述窗框钣金铰接时的铰接件所在直线为轴,以所述窗框钣金为参照面,所述B柱饰板顺时针展开并与所述窗框钣金形成锐角,以使所述B柱饰板导风。

优选的,所述B柱饰板和所述窗框钣金之间设有机械传动机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伸入所述窗框钣金中的玻璃导槽中,并能够被正在升起的车窗玻璃顶起,所述机械传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B柱饰板相连;

当所述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被所述车窗玻璃顶至与所述车窗玻璃的表面接触时,所述B柱饰板和所述窗框钣金贴合;当所述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车窗玻璃分离时,所述窗框钣金与所述B柱饰板弹性连接的一侧长边与所述B柱饰板分离。

较佳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所述窗框钣金上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伸入所述玻璃导槽中,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出端与所述B柱饰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钣金上设有支撑柱以及设在支撑柱上用于作为支点支撑所述杠杆的滚珠。

较佳的,还包括顶柱;所述顶柱的一端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所述顶柱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玻璃导槽中,所述顶柱伸入所述玻璃导槽中的一端为半球形结构或棱台结构,且所述顶柱伸入所述玻璃导槽中的一端能够被所述车窗玻璃顶起。

较佳的,所述B柱饰板上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B柱饰板相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透所述窗框钣金。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穿透所述窗框钣金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旋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窗导风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车窗导风装置包括用于设在后车门的窗框上的B柱饰板,该B柱饰板的一侧长边与窗框钣金铰接在一起,B柱饰板的另一侧长边与窗框钣 金弹性连接;由于弹性连接采用弹性连接件在初始状态下具有一定的长度的,因此,在B柱饰板未受到任何使其恢复到与窗框钣金贴合状态的力时,以B柱饰板的一侧长边与窗框钣金铰接时的铰接件所在直线为轴,以窗框钣金为参照面,B柱饰板能够与窗框钣金形成锐角。

而且,由于B柱饰板与窗框钣金铰接的一侧长边靠近前车门,B柱饰板与窗框钣金弹性连接的一侧长边远离前车门;因此,当窗框钣金与B柱饰板形成夹角时,B柱饰板是以顺时针的方式展开并与窗框钣金形成锐角;这种状态时,B柱饰板显然是朝向车外空间展开,且由于B柱饰板设在位于后车门的车窗前部位置(即车窗钣金与B柱对应的部分,而B柱位于汽车后车门前方);所以,当风准备从后车门的车窗前方灌入车内载人空间时,风只会与B柱饰板的外表面接触,并被朝向车外伸展的B柱饰板所导流,从而避免风灌入车内载人空间;当汽车以中、高速行驶时,由于车内载人空间没有了激励其产生低频轰鸣现象的激励源存在,因此,驾乘人员就不会产生压耳问题,从而提高了汽车驾乘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车门,以解决在中速、高速行驶时汽车后车门车窗打开的情况下,因车内载人空间产生严重的低频轰鸣现象,而使驾乘人员的产生压耳的问题,提高汽车驾乘的舒适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车门,所述车身上设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窗导风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后车门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车窗导风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在中速、高速行驶时汽车后车门车窗打开的情况下,因车内载人空间产生严重的低频轰鸣现象,而使驾乘人员的产生压耳的问题,提高汽车驾乘的舒适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身上设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后车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车辆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后车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后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窗框钣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B柱饰板, 2-窗框钣金;

21-外层窗框钣金, 22-内层窗框钣金;

23-连接块; 201-第一过孔;

202-第二凹槽, 203-第二过孔;

3-车窗玻璃, 4-弹簧;

5-转轴, 6-顶柱;

7-杠杆, 8-支撑柱;

9-拉环, 10-拉杆;

11-旋钮, 12-玻璃导槽;

13-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导风装置,包括用于设在后车门的窗框上的B柱饰板1,B柱饰板1的一侧长边与窗框钣金2铰接在一起,B柱饰板1的另一侧长边与窗框钣金2弹性连接;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铰接的一侧长边靠近前车门;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弹性连接的一侧长边远离前车门;其中,

以B柱饰板1的一侧长边与所述窗框钣金2铰接时的铰接件所在直线为轴,以窗框钣金2为参照面,B柱饰板1顺时针展开并与窗框钣金2形成锐角,以使B柱饰板1导风。

具体实施时,不管是打开车窗玻璃3还是关闭车窗玻璃3,以B柱饰板1的一侧长边与所述窗框钣金2铰接时的铰接件所在直线为轴,以窗框钣金2为参照面,B柱饰板1始终顺时针展开并与窗框钣金2形成锐角;此时,B柱饰板显然是朝向车外空间展开;当汽车在行驶(不管低速、中速或高速行驶),且风准备从汽车后车门的车窗前方灌入车内载人空间时,风被与窗框钣金2呈一定角度的B柱饰板1所导流,从而避免其灌入车内载人空间,从而避免车内载人空间产生低频轰鸣现象,驾乘人员就不会产生压耳问题。

通过上述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导风装置包括用于设在后车门的窗框上的B柱饰板,该B柱饰板的一侧长边与窗框钣金铰接在一起,B柱饰板的另一侧长边与窗框钣金弹性连接;由于弹性连接采用弹性连接件在初始状态下具有一定的长度的,因此,在B柱饰板未受到任何使其恢复到与窗框钣金贴合状态的力时,以B柱饰板的一侧长边与窗框钣金铰接时的铰接件所在直线为轴,以窗框钣金为参照面,B柱饰板能够与窗框钣金形成锐角。

而且,由于B柱饰板与窗框钣金铰接的一侧长边靠近前车门,B柱饰板与窗框钣金弹性连接的一侧长边远离前车门;因此,当窗框钣金与B柱饰板形成夹角时,B柱饰板是以顺时针的方式展开并与窗框钣金形成锐角;这种状态时,B柱饰板显然是朝向车外空间展开,且由于B柱饰板设在位于后车门的车窗前部位置(即车窗钣金与B柱对应的部分,而B柱位于汽车后车门前方);所以,当风准备从后车门的车窗前方灌入车内载人空间时,风只会与B柱饰板的外表 面接触,并被朝向车外伸展的B柱饰板所导流,从而避免风灌入车内载人空间;当汽车以中、高速行驶时,由于车内载人空间没有了激励其产生低频轰鸣现象的激励源存在,因此,驾乘人员就不会产生压耳问题,从而提高了汽车驾乘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导风装置中,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的位置关系与普通汽车中的一样,即B柱饰板1具体设在窗框钣金能够与B柱接触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中,并不需要对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的具体位置关系进行限定。另外,上述弹性连接的连接件为弹簧4,但不仅限于此;铰接连接的连接件可以为转轴5或合页,但不仅限于此。

请参阅图2,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导风装置中,B柱饰板1和窗框钣金2之间设有机械传动机构;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伸入窗框钣金2中的玻璃导槽12中,并能够被正在升起的车窗玻璃3顶起,机械传动的动力输出端与B柱饰板1相连。

当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被车窗玻璃3顶至与车窗玻璃3的表面接触时,B柱饰板1和窗框钣金2贴合;当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车窗玻璃3分离时,窗框钣金2与B柱饰板1弹性连接的一侧长边与B柱饰板1分离。

具体实施时,汽车以中速、高速行驶,当后车门的车窗关闭时,车窗玻璃3逐渐升起;这个过程中,车窗玻璃3先与位于玻璃导槽12中的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接触并开始挤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随着车窗玻璃3挤压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的力度加大,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逐渐被车窗玻璃3顶起;而当车窗玻璃3与位于玻璃导槽12中的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接触开始,车窗玻璃就向机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提供支撑力,且提供的支撑力越来越大,支撑力经过机械传动机构传递到与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B柱饰板1上,使B柱饰板1克服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之间的弹力,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逐渐贴合,即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的夹角逐渐变为0;此时,B柱饰板3关闭对风的导流功能。

当后车门的车窗打开的过程中,车窗玻璃3逐渐下降;这个过程中,车窗 玻璃3先保持与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的表面接触的状态,当车窗玻璃3沿玻璃导槽12从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经过时,车窗玻璃3提供给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的支撑力逐渐消失,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没有了车窗玻璃3的挤压,恢复到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初始位置(即车窗打开,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没有与车窗玻璃3接触时,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在玻璃导槽12中的位置),而相应的,B柱饰板1逐渐没有机械传动机构传递过来的力,无法克服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之间的弹力;此时,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弹性连接的一侧长边会弹起,重新与窗框钣金2呈一定角度,以开启B柱饰板1对风的导流功能。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导风装置中,通过车窗玻璃3联动机械传动机构,以及B柱饰板与窗框钣金的连接件,实现关闭和开启B柱饰板1对风的导流功能。具体的,由于窗框钣金2和B柱饰板1之间设有机械传动机构,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伸入玻璃导槽12中;在车窗关闭的过程中,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必然会与车窗玻璃3接触,并对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造成挤压,以使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为车窗玻璃3留出移动通道;在这个过程中,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会被车窗玻璃3顶起并朝向脱离车窗导槽12的方向移动。而由于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B柱饰板1相连,因此,车窗玻璃3提供给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的支撑力也通过机械传动机构传递到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并作用到B柱饰板1上,以使窗框钣金2与B柱饰板1的夹角逐渐减小,直到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被车窗玻璃3顶至与车窗玻璃表面接触时,B柱饰板1和窗框钣金2贴合在一起,以关闭B柱饰板1对风的导流功能。而在车窗打开的过程中,车窗玻璃3不能向机械传动机构提供促使B柱饰板1和窗框钣金2贴合的驱动力(即支撑力),B柱饰1板在没有受力的状态下恢复到与窗框钣金2呈一定夹角的状态,以启动B柱饰板1对风的导流功能。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导风装置能够根据车窗玻璃3与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是否接触,自动的实现关闭和打开B柱饰1板对风的导流功能, 且无需其他辅助动力。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车门中的机械传动机构设在B柱饰板1和窗框钣金2之间,且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伸入玻璃导槽12中;而B柱饰板1的两条长边分别与窗框钣金3铰接和弹性连接;因此,本发明的汽车后车门是在原有的空间内进行改进,方便工程实现。

此外,请继续参阅图2,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伸入玻璃导槽12中的实现方式很多,例如:窗框钣金2与B柱饰板1相对的一面设有伸入玻璃导槽12中的顶柱6,顶柱6的一端与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顶柱6的另一端伸入玻璃导槽12中;顶柱6伸入玻璃导槽12中的一端能够被车窗玻璃3顶起。

而且,为了便于顶柱6被正在关闭的车窗玻璃3顶起,顶柱6伸入所述玻璃导槽12中的一端为半球形结构或棱台结构,且若顶柱6与机械传动机构相连的一端为棱台结构时,选择棱台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中面积较大的一端与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这样,棱台的斜面就能为正在升起的车窗玻璃3提供一个施力的斜面。

具体的,正在升起的车窗玻璃3与顶柱6伸入玻璃导槽12的一端从接触开始,就为其提供一个向前的推力,而不管顶柱是半球形结构还是棱台结构,其受到推力后,能够分出一个力(即支撑力),使顶柱6伸入玻璃导槽12的一端被顶起,且随着车窗玻璃3的升起,车窗玻璃3对顶柱6伸入玻璃导槽12的一端的推力越来越大,从而使顶柱6伸入玻璃导槽6的一端最终与车窗玻璃的表面接触,而此时,由于顶柱6伸入玻璃导槽12的一端为车窗玻璃3的升起提供了通道(即顶柱6伸入玻璃导槽12的一端不再受到车窗玻璃3升起时的推力),因此,此时顶柱6伸入玻璃导槽12的一端不再受到车窗玻璃3的给予的支撑力;在这个而过程中,机械传动机构将该支撑力传递给B柱饰板1,使克服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之间的弹力,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逐渐贴合,即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的夹角逐渐变为0;此时,B柱饰板3关闭对风的导流功能。

而上述实施例中的机械传动机构包括设在窗框钣金2上的杠杆7,杠杆7 的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伸入玻璃导槽12中,杠杆7的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出端与B柱饰板1相连。具体的,窗框钣金2上设有支撑柱8以及设在支撑柱8上用于作为支点支撑杠杆7的滚珠。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杠杆的工作原理与普通杠杆没有差别,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做赘述。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机械传动机构还可以为连杆机构,或其他可以是实现其功能的机构。

请继续参阅图2,为了节省空间,可以在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相对的一面上开设第一凹槽13。当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贴合时,杠杆2位于第一凹槽13内,使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实现无缝贴合。

而B柱饰板1上还连接有拉杆10,拉杆10的一端与B柱饰板1相连,拉杆10的另一端穿透窗框钣金2。在开启B柱饰板1对风的导流功能后,由于拉杆10一方面可以对B柱饰板1进行支撑,另一方面还可以拉住B柱饰板1,避免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所呈的夹角过大,因此,拉杆10能够使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以固定的角度打开,以便B柱饰板1对风的导流功能得以稳定发挥。

另外,请继续参阅图2,拉杆10穿透窗框钣金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旋钮11。通过调节旋钮11可以使旋钮作用到拉杆上的旋转力转化为拉杆10沿窗框钣金2厚度方向移动的直线力;而由于拉杆10是与B柱饰板1相连的,因此,可以通过旋转旋钮11,使拉杆10沿窗框钣金2厚度方向移动时,以调节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的夹角;而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的夹角的变化使B柱饰板1对风的导流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通过旋转拉杆10上的旋钮11,可以手动调节B柱饰板1对风的导流功能。

而且,通过旋转拉杆10上的旋钮11,可以使拉杆10沿窗框钣金2厚度方向移动,因此,通过控制旋钮11的旋转方向,可以带动拉杆10打开和关闭B柱饰板1对风的导流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和拉杆10与B柱饰板1的连接,可以在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拉环9,机械 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到拉环9上,拉杆10与B柱饰板1相连的一端连接到拉环9上。相应的,为了省空间,请参阅图3,在窗框钣金2与B柱饰板1相对的一面设置第二凹槽202,以便于在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贴合时,拉环9能够完全位于第二凹槽202中,以实现B柱饰板1与窗框钣金2的无缝贴合。

此外,请参阅图3,上述实施例中的窗框钣金2包括外层窗框钣金21、内层窗框钣金22,以及设在外层窗框钣金21和内层窗框钣金22之间的连接块23;且外层窗框钣金21、内层窗框钣金22以及连接块23构成玻璃导槽12。而为了使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伸入玻璃导槽12中,在外层窗框钣金21上开设第一过孔201;当机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顶柱6时,顶柱6穿过第一过孔201伸入玻璃导槽12中,且顶柱6在车窗玻璃的作用下,可沿第一过孔201的轴向移动。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凹槽202开设在外层窗框钣金21上,且为了使拉杆10与拉环9相连,还开设了贯穿外层窗框钣金21和内层窗框钣金22的第二过孔203以安装拉杆9,且第二过孔203的一端位于第二凹槽202中,拉杆10的一端伸出第二过孔203位于第二凹槽202的一端与拉环9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后车门,该后车门上设有上述技术方案的车窗导风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车门与上述汽车车窗导风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有上述技术方案的后车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与上述车窗导风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