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发动机的后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582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发动机的后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悬置结构,具体涉及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后悬置支架通常由多个钣金件焊接而成,钣金件冲压及焊接过程中需要设计模具及夹紧定位机构。存在结构复杂、设计及制造成本高、焊接精度不易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优化后悬置支架的结构,降低制造及设计成本,保证精度。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发动机的后悬置支架,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包括变速器连接部、后悬置前连接部和后悬置后连接部,变速器连接部位于后悬置前、后连接部的右侧,后悬置前连接部与后悬置后连接部平行设置并垂直于变速器连接部,三者围成叉口状,所述后悬置前、后连接部的端头均设置有机加凸台,每个机加凸台上设置有一个后悬置连接孔,所述后悬置后连接部的右端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布置的变速器连接孔,且变速器连接孔与后悬置连接孔的轴线平行,所述安装平台及后悬置后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相邻变速器连接孔之间通过加强筋相连,所述后悬置前连接部的外壁上也设置有加 强筋。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后悬置前连接部底部居中位置处向下延伸形成支耳,所述支耳上设置有一个换挡拉索支架安装孔和一个换挡拉索支架防转孔。换挡拉索支架安装孔用于固定换挡拉索支架,换挡拉索支架防转孔用于防止换挡拉索支架旋转,换挡拉索支架对换挡拉索的走向限位。

进一步,所述后悬置连接孔为条形孔,消除制造误差,方便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铸造一体成型,产品一致性高,强度可靠,设计和制造成本低,精度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后悬置地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车用发动机的后悬置支架,采用铸造一体成型,主要由变速器连接部1、后悬置前连接部2和后悬置后连接部3三部分组成。变速器连接部1位于后悬置前、后连接部2、3的右侧,后悬置前、后连接部2、3均左右延伸,后悬置前连接部2与后悬置后连接部3平行设置并垂直于变速器连接部1,三者围成叉口状,整体呈“U”形。

后悬置前、后连接部2、3的端头均设置有机加凸台,每个机加凸台上设置有一个后悬置连接孔a,增设机加平台用于布置后悬置连接孔a,在铸造成型后对机加平台进行机加工,保证后悬置支架与后悬置连接时贴合的可靠性。最好是,后悬置连接孔a为条形孔。

后悬置后连接部3的右端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平台4,安装平台4上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布置的变速器连接孔b,用于与变速器相连。变速器连接孔b与后悬置连接孔a的轴线平行,安装平台4及后悬置后连接部3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相邻变速器连接孔b之间通过加强筋相连,后悬置前连接部2的外壁上也设置有加强筋,以增加整体的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因振动而变形。

最好是,后悬置前连接部2底部居中位置处向下延伸形成支耳,支耳上设置有一个换挡拉索支架安装孔21和一个换挡拉索支架防转孔22。

如图2所示,后悬置5的橡胶衬套51和隔振垫52伸入后悬置支架的叉口内,并通过螺栓将后悬置与后悬置支架组合在一起,构成后悬置总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