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35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车辆用座椅,具有由座椅罩将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座椅衬垫的表面覆盖的构成。在这样的构成中,为了改善搭乘者的座椅落座面的透气性防止蒸热,如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那样,在座椅罩的表面(表皮)形成多个微小的孔而提高座椅的透气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259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02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2339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车辆用座椅中,有通过在座椅罩的表面(表皮)形成多个微小的孔,从而提高座椅罩的透气性的技术。而且,通过在座椅的下部或里侧设置送风机,经由形成在座椅衬垫上的槽或孔,将空气从表皮材料的表面(表皮)上的微小的孔朝外部吹出,由此提高座椅罩的透气性。

但是,当搭乘者落座在座椅上时,形成在座椅罩的表皮的微小的孔中的、形成在搭乘者落座的部分的微小的孔,其表面会被堵住而失去透气性。

图8表示以往的车辆用座椅的椅垫中搭乘者落座的状态的截面图。在图8中,701为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衬垫部、702表示覆盖衬垫部701的表面的座椅罩、703表示形成在衬垫部701上的槽部、710表示将左右的座椅罩连接的吊挂部件、711表示埋设在衬垫部701中的芯线、712表示将吊挂部件711与芯线711连接的链环(日文:ホグリング)、713表示为了保持座椅罩702的表面的透气性而形成的多个微小孔。而且,在图中中,730表示座落在椅垫上的搭乘者的臀部。

如图8所示的那样,形成在此座椅罩702上的多个微小的孔713,被落座在椅垫上的搭乘者的臀部730堵住,空气无法从形成在搭乘者的落座面上的部分的微小的孔吹出,座椅罩可能会在该部分出现蒸热。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乘用车座椅,该乘用车座椅可解决上述以往的乘用车座椅的问题,即使搭乘者落座也可以确保座椅罩的表面的透气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课题,在本发明中,为一种车辆用座椅,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椅垫和椅背,其中,椅垫具有形成槽的衬垫部、覆盖衬垫部的表面的多个座椅罩,和吊挂部件,该吊挂部件与多个座椅罩中的2张座椅罩分别连接而将2张座椅罩在形成在衬垫部上的槽的内部固定于衬垫部;在吊挂部件的与2张座椅罩中的一方的座椅罩连接的部分和吊挂部件的与2张座椅罩中的另一方的座椅罩连接的部分之间形成多个微小的孔,在夹着吊挂部件形成在衬垫部上的槽的内部和槽的外部之间具有透气性。

而且,为了解决课题,在本发明中,为一种车辆用座椅,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椅垫和椅背,其中,椅垫具有形成有槽的衬垫部、覆盖衬垫部的表面的多个座椅罩,和吊挂部件,该吊挂部件与多个座椅罩中的2张座椅罩连接而将2张座椅罩在形成在衬垫部上的槽的内部固定于衬垫部;在形成在衬垫部上的槽的内部、2张座椅罩的与吊挂部件连接的部分的近旁形成有多个微小的孔,在夹着2张座椅罩形成在衬垫部上的槽的内部和槽的外部之间具有透气性。

进而,为了解决课题,在本发明中,为一种车辆用座椅,具备椅垫和椅背,其中,椅垫具有形成有槽的衬垫部、覆盖衬垫部的表面的多个座椅罩,和吊挂部件,该吊挂部件与多个座椅罩中的2张座椅罩连接而将2张座椅罩在形成在衬垫部上的槽的内部固定于衬垫部;在2张座椅罩或吊挂部件的位于槽的内部的部位形成有多个微小的孔,通过多个微小的孔确保槽的内部和槽的外部的座椅罩的表面侧的透气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搭乘者落座也可以确保座椅罩的表面的透气性,可以提高座落在车辆用座椅上的搭乘者的体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椅垫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吊挂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椅垫的立体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座椅,是表示沿座椅的纵向设置吊挂部件的例子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车辆用座椅,是表示沿座椅的横向设置吊挂部件的例子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椅垫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椅垫的截面图。

图8是以往的车辆用座椅的椅垫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在车辆用座椅的椅垫和椅背中,在形成在衬垫部上的,用来收纳将覆盖衬垫部的表面的座椅罩彼此连接地固定在衬垫部上的吊挂部件的槽的内部,在吊挂部件或座椅罩的位于衬垫部的槽内部的部位在搭乘者落座的状态下不被搭乘者堵住的位置形成多个微小的孔,通过此多个微小的孔确保槽的内部与槽的外部的座椅罩的表面侧的透气性,提高了落座的搭乘者的体感。

以下,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用座椅1或2,如图4或图5所示那样,具备椅垫11或21、椅背12或22、头枕13或23。在本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用于图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2的椅垫21的情形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椅垫21的截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2的椅垫21,由座椅罩102将氨基甲酸乙酯制的衬垫部101的表面覆盖,左右2张座椅罩102被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固定在形成在氨基甲酸乙酯衬垫部101上的槽部103的内部,具有由链环112将此吊挂部件的下端部分与埋设在氨基甲酸乙酯制的衬垫部101中的芯线111连接的构成。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将左右2张座椅罩102分别在端部120折曲后缝合连接在此折曲的端部120和114的部分的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来取代图8所示的将左右2张座椅罩702重叠连接的以往的吊挂部件711。由此,成为使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的一部分露出到椅垫的表面的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在此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露出到椅垫的表面的部分形成了多个透气用的微小的孔113。

图2表示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的构成。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是在左右1对布料1101与1102上形成有透气用的微小的孔113的部件,成为将布料1101的一方的端部与布料1102的一方的端部用加强部件115进行加强,将布料1101的另一方的端部与布料1102的另一方的端部重叠并将加强部件116夹在其上进行加强的构造。左右1对布料1101与1102由布、或真皮、合成皮革或树脂等形成。

布料1101的被加强部件115加强了的端部附近,和布料1102的被加强部件115加强了的端部附近,分别与座椅罩102缝合连接。

图3表示在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与座椅罩102缝合的状态下装入衬垫部101,用链环112与埋入衬垫部101中的芯线111连接的状态。成为与座椅罩102缝合的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的左右1对布料1101与1102在设置在衬垫部101上的槽103的内部露出到衬垫部101的槽103的表面侧的状态,由形成在左右1对布料1101与1102上的多个微小的孔113,在槽103的内部维持布料1101与1102的表面侧(搭乘者落座的面那侧)和里侧(槽103的壁面那侧)的透气性。

通过在如此地位于形成在衬垫部101上的槽部103的内部的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上形成的多个透气用的微小的孔113,使落座在椅垫21上的搭乘者的臀部130不会堵住透气用的微小的孔113,因此可以确保在搭乘者落座的状态下椅垫21的透气性。

在用上述图1~3说明的例子中,表示了与座椅罩102缝合的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的左右1对布料1101与1102露出到椅垫21的表面的状态,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改变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的左右1对布料1101与1102的长度,仅使某一方的布料露出到椅垫21的表面的构成。在该场合,只要在露出到椅垫21的表面的那一方的布料1101或1102侧形成多个微小的孔113即可。

图4表示具备椅垫11和椅背12、头枕13的车辆用座椅1。图4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表示把本实施例中用图1~3说明了的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作为纵向或长度方向的线条14用于车辆用座椅1的椅垫11和椅背12的例子。

通过把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作为纵向或沿着落座的搭乘者的身体的方向的线条14用于椅垫11和椅背12,来确保落座在车辆用座椅1上的搭乘者的后背的两侧及从臀部到脚的两侧的沿线条14的方向的透气性,因此可以提高落座在车辆用座椅1上的搭乘者的体感。

图5表示具备椅垫21和椅背22、头枕23的车辆用座椅2。图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2,表示将本实施例中用图1~3说明了的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作为横向的线条24在多个部位用于车辆用座椅2的椅垫21和椅背22的例子。

通过把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作为沿着横向或沿着将落座的搭乘者的身体横切的方向的线条24用于椅垫21和椅背22,确保了落座在车辆用座椅1上的搭乘者的后背及沿着从臀部到脚的线条24的方向的透气性,因此,可以提高落座在车辆用座椅1上的搭乘者的体感。

而且,在把图4所示的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作为纵向或长度方向的线条14用于车辆用座椅1的椅垫11和椅背12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作为横向的线条24在图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2的椅垫21和椅背22的多个部位加以使用的情形组合,在车辆用座椅1(2)的椅垫11(21)和椅背12(22)上形成纵向或长度方向的线条14和横向的线条24。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在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上形成多个透气用的微小的孔11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不仅在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上,还与现有技术同样地在座椅罩102上也形成多个透气用的微小的孔113。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用图6说明在实施例1中进行了说明的图1~3所示的构成基础上追加送风机241的构成。

图6所示的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的椅垫,用座椅罩202覆盖氨基甲酸乙酯制的衬垫部201的表面,用y字型的吊挂部件210将左右2张座椅罩202在形成在氨基甲酸乙酯衬垫部201上的槽部203的内部,具有用链环212将此吊挂部件的下端部分与埋入氨基甲酸乙酯制的衬垫部201中的芯线211连接的构成,这一点与用图1~图3说明了的实施例1的情形相同。

在图6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构成中,进而,在衬垫部201的下侧配置了送风机241和导管242。从此送风机241送出的空气经由导管242送入被形成在衬垫部101上的送风用的孔204,从此送风用的孔204送到被形成在衬垫部201上的槽部203的内部,在槽部203的内部从形成在y字型的吊挂部件210上的多个微小的孔213向落座在椅垫上的搭乘者的臀部230附近排出。

于是,如在实施例1也进行了说明的那样,通过在位于形成在衬垫部201上的槽部203的内部的y字型的吊挂部件210上形成多个透气用的微小的孔213,从而,使落座在椅垫上的搭乘者的臀部230不会堵住透气用的微小的孔213。由此,可以把从送风机241送出的空气确实地送往落座在椅垫上的搭乘者那侧,因此,可以确保搭乘者落座的状态下的椅垫的透气性,可以提高落座在车辆用座椅上的搭乘者的体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在y字型的吊挂部件210上形成多个透气用的微小的孔21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不仅在y字型的吊挂部件210上,而且与现有技术同样地在座椅罩202上也形成多个透气用的微小的孔213。

可以将上述进行了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的y字型的吊挂部件210与实施例1的情形同样地,如图4或图5所示那样进行配置,而且,也可以将图4与图5组合沿纵向和横向进行配置。

而且,尽管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在椅背12或22侧也设置送风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及2中,对将左右(上下)的座椅罩102(202)用y字型的吊挂部件110(219)固定在形成在衬垫部101(201)上的槽部103(203)的内部的构成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中,对使用与图8中说明的以往的吊挂部件710相同形状的吊挂部件的情形进行说明。

对于采用本实施例的吊挂部件的构成,用图7进行说明。

在图7所示的构成中,用座椅罩302覆盖氨基甲酸乙酯制的衬垫部301的表面,具有将左右2张座椅罩302在端部重合并用吊挂部件310固定在形成在氨基甲酸乙酯衬垫部301上的槽部303的内部,用链环312将此吊挂部件的下端部分与埋入氨基甲酸乙酯制的衬垫部301中的芯线311连接的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在这样的构成中,在左右2张座椅罩302的进入槽部303的内部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微小的孔313。

基于这样的构成,即使在搭乘者落座在椅垫上的状态下,空气也可以在槽部303的内部在左右2张座椅罩302的表面侧(搭乘者落座那侧)与里侧(对着衬垫部301那侧)之间移动,确保了左右的座椅罩302的表面侧面与里侧的面的透气性。

这样,通过在位于形成在衬垫部301上的槽部303的内部的部分的座椅罩302上形成多个透气用的微小的孔313,从而使落座在椅垫上的搭乘者的臀部330不会堵住透气用的微小的孔313,因此,可以确保搭乘者落座的状态下的椅垫的透气性。

而且,与实施例2的情形同样地,通过在椅垫的下侧设置送风机(未图示)和导管(未图示)而从送风机经由导管向形成在衬垫部301上的槽部303的内部送风,从而,即使在搭乘者落座在椅垫上的状态下,也可以使空气穿过形成在座椅罩302上的透气用的微小的孔313确实地送往搭乘者那侧,可以确保搭乘者落座的状态下的椅垫的透气性。

可以把上述进行了说明的形成有本实施例的透气用的微小的孔313的座椅罩302,与实施例1的情形同样地如图4或图5所示那样进行配置,而且,也可以将图4与图5组合而沿纵向和横向进行配置。

根据本实施例,不改变以往的部件形状,就可以确保在搭乘者落座的状态下的椅垫的透气性。

附图标记说明

1、2…车辆用座椅11、21…椅垫12、22…椅背101、201、301…衬垫部102、202、302…座椅罩103、203、303…槽部110、210…y字型的吊挂部件113、213、313…微小孔141、241…送风机142、242…导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