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068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动力传动技术。



背景技术:

CN103328247A、CN103026103A和CN102648362A中分别公布了3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内转子电机的转矩通过减速机放大后驱动车轮。为获得高减速比,减速机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结构紧凑。CN101852269A、CN105667296A和CN102076993A详细描述了摆线针轮减速机的具体结构及实现方式。

CN103434385A、CN105305713A和CN105656246A均公布了轮毂电机驱动器用单级行星排减速机,但减速比较小,同等车速和车轮直径下,电机的转速较低,不利于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减小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质量。

摆线针轮减速机虽然可获得很高的减速比,但会牺牲传动效率,而且加工工艺及成本要求较高。单级行星减速机结构简单,但所获得的减速比有限,所需电机的转矩较大,不利于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簧下质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加工成本及工艺好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它包括:壳体,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轮辋,轮胎;

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输出轴;定子与壳体内侧固连,转子通过布置在电机轴承上的输出轴,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两级行星减速机;

电机与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两级行星减速机包括:由第一行星架、第一齿圈、第一行星轮、第一太阳轮组成的内外啮合行星排,以及由第二行星架、第二齿圈、第二太阳轮组成的行星排;第二行星架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齿圈与第二齿圈固连在一起后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太阳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太阳轮与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来自电机的动力通过输出轴传递给第一太阳轮,之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过第一行星轮传递到第一齿圈;另一路经过第一行星轮传递给通过轴承在输出轴上的第一行星架,从而传递给第二太阳轮,后经过第二行星架传递给第二齿圈,两路动力在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处汇合;

轮辋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轮辋上安装有轮胎,从而将来自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动力传递给轮胎。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它包括:壳体,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轮辋,轮胎;

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输出轴;定子与壳体内侧固连,转子通过布置在电机轴承上的输出轴,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两级行星减速机;

电机与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两级行星减速机包括:由第一行星架、第一齿圈、第一行星轮、第一太阳轮组成的内外啮合行星排,以及由第二行星架、第二齿圈、第二太阳轮组成的行星排;第二行星架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太阳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太阳轮与第一齿圈固连在一起;第二齿圈、第一行星轮连接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来自电机的动力通过输出轴传递给第一太阳轮,之后分成两路,一路传递至第一行星轮;另一路经过第一行星轮传递给第一齿圈,从而传递给第二太阳轮,后经过第二行星架传递给第二齿圈,两路动力在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处汇合;

轮辋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轮辋上安装有轮胎,从而将来自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动力传递给轮胎。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减速机、电机、制动器同轴布置,结构简单;采用行星减速机构,工艺性好,传动效率高,两级行星减速可获得大传动比,可提高电机的转速,从而提高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减速机的输出直接连接轮辋,装拆车轮方便;制动器布置在车轮的内侧,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外径较大,有利于散热和保证热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它包括:壳体21,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轮辋2,轮胎1;

壳体21的内侧布置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电机电缆和冷却系统;

电机包括:定子13,转子20,输出轴18;定子13与壳体21内侧固连,转子20通过布置在电机轴承15,17上的输出轴18,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两级行星减速机;

电机与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两级行星减速机包括:由第一行星架11、第一齿圈6、第一行星轮7、第一太阳轮8组成的内外啮合行星排,以及由第二行星架23、第二齿圈24、第二太阳轮22组成的行星排;第二行星架23与壳体21固定连接,第一齿圈6与第二齿圈24固连在一起;第一太阳轮8与输出轴18固定连接,第二太阳轮22与第一行星架11固定连接;来自电机的动力通过输出轴18传递给第一太阳轮8,之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过第一行星轮7传递到第一齿圈6;另一路经过第一行星轮7传递给布置在轴承9上的第一行星架11,从而传递给第二太阳轮22,后经过第二行星架23传递给第二齿圈24,两路动力在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5处汇合;

轮辋2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5连接,轮辋2上安装有轮胎1,从而将来自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动力传递给轮胎1。

实施例2:参见附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与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的制动器19;制动器19安装在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5的内侧靠近车体方向,制动卡钳与壳体21固连在一起。

实施例3:参见附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与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的制动器19b;制动器19b固连在电机的输出轴18上,制动卡钳与壳体21相连接;由于两级行星减速机放大,故制动转矩较小,制动器19b直径相对较小。

实施例4:参见附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与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的制动器19c;车轮输出轴25c同轴空套在输出轴18内部,车轮输出轴25c的一端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5相连,另一端固接制动器19c,制动器19c的制动卡钳与壳体21相连接,以利于缩小制动器19c直径。

实施例5: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它包括:壳体21,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轮辋2,轮胎1;

电机包括:定子13,转子20,输出轴18;定子13与壳体21内侧固连,转子20通过布置在电机轴承15,17上的输出轴18,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两级行星减速机;

电机与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两级行星减速机包括:由第一行星架11、第一齿圈6d、第一行星轮7d、第一太阳轮8组成的内外啮合行星排,以及由第二行星架23、第二齿圈24d、第二太阳轮22d组成的行星排;第二行星架23与壳体21固定连接,第一太阳轮8与输出轴18固定连接,第二太阳轮22d与第一齿圈6d固连在一起;第二齿圈24d、第一行星轮7d连接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5;来自电机的动力通过输出轴18传递给第一太阳轮8,之后分成两路,一路传递至第一行星轮7d;另一路经过第一行星轮7d传递给第一齿圈6d,从而传递给第二太阳轮22d,后经过第二行星架23传递给第二齿圈24d,两路动力在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5处汇合;

轮辋2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5连接,轮辋2上安装有轮胎1,从而将来自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动力传递给轮胎1。

实施例6:参见附图4,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增加与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的制动器19d;制动器19d安装在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5的内侧靠近车体方向,制动卡钳与壳体21固连在一起。

实施例7:参见附图5,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增加与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的制动器19e;制动器19e固连在电机的输出轴18上,制动卡钳与壳体21相连接。

实施例8:参见附图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增加与电机、两级行星减速机同轴布置的制动器19f;车轮输出轴25f同轴空套在输出轴18内部,车轮输出轴25f的一端与两级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5相连,另一端固接制动器19f,制动器19f的制动卡钳与壳体21相连接。

综上,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