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300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试验车用于实验室汽车性能检测,因其制动结构简单,制动效能差、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不理想。故开发了能精确控制的电机制动模块,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液压制动子系统。该装置使用电液混合,制动速度快、制动精度高,满足实验室对汽车性能检测的精度要求,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通过调节电机转速进而调节试验车制动装置中电机输出扭矩,通过调节制动主缸中制动液压的油压,使得活塞推动第一制动块运动,制动效果达到最佳。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试验车包含第一至第二制动盘,所述第一至第二制动盘分别设置在所述试验车的两个驱动轮的轮毂上,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包括电机制动模块、第一液压制动钳和第二液压制动钳;

所述第一液压制动钳、第二液压制动钳分别设置在所述试验车的车桥两端,分别用于对第一制动盘、第二制动盘进行制动;

所述电机制动模块包括电机、减速器、动力输入轴、壳体、主动锥齿轮、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第一摩擦机构和第二摩擦机构;

所述壳体将主动锥齿轮、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包含在内;

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输入轴的一端相连;

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和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轴心固连;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锥齿轮两侧,均包含从动锥齿轮、动力输出轴、丝杆和螺母套,其中: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和所述从动锥齿轮的轴心固连、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螺母套的内壁上设有和所述丝杆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丝杠的另一端和所述螺母套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套的外壁沿丝杠方向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且滑块和所述壳体固定相连,使得所述螺母套能够沿着丝杠方向滑动;

所述壳体上设有供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伸出的通孔;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从动锥齿轮均和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摩擦机构、第二摩擦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试验车的车桥两端,均包含弹性片和摩擦块,摩擦块通过弹性片和试验车的车桥相连;

所述第一摩擦机构的摩擦块位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和第一制动盘之间,第二摩擦机构的摩擦块位于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和第二制动盘之间;

所述电机用于在接收到指令时带动动力输入轴转动,使得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往外滑动,进而推动第一摩擦机构和第二摩擦机构的摩擦块,使得第一摩擦机构和第二摩擦机构的摩擦块分别抵在第一制动盘、第二制动盘上。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可以通过调节电机转速,进而调节试验车制动装置中电机输出扭矩,以达到制动调节的目的,使得制动效果达到最佳;

2.电机制动模块采用锥齿轮传动,传递效率高、摩擦阻力小、瞬时传动比精确、传递扭力大;

3.本发明的一种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其试验车制动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操作方便,电机制动模块和两个液压制动钳同时制动,制动效率高,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中试验车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液复合制动装置中轮胎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电机,2-减速器,3-动力输入轴,4-联轴器,5-壳体,6-主动锥齿轮,7-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从动锥齿轮,8-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输出轴,9-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丝杆,10-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11-第二制动钳,12-第二制动钳的进油口,13-车桥,14-第二摩擦机构,15-第二制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试验车包含第一至第二制动盘,所述第一至第二制动盘分别设置在所述试验车的两个驱动轮的轮毂上,试验车电液复合制动装置包括电机制动模块、第一液压制动钳和第二液压制动钳;

所述第一液压制动钳、第二液压制动钳分别设置在所述试验车的车桥两端,分别用于对第一制动盘、第二制动盘进行制动;

所述电机制动模块包括电机、减速器、动力输入轴、壳体、主动锥齿轮、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第一摩擦机构和第二摩擦机构;

所述壳体将主动锥齿轮、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包含在内;

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输入轴的一端相连;

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和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轴心固连;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锥齿轮两侧,均包含从动锥齿轮、动力输出轴、丝杆和螺母套,其中: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和所述从动锥齿轮的轴心固连、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螺母套的内壁上设有和所述丝杆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丝杠的另一端和所述螺母套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套的外壁沿丝杠方向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且滑块和所述壳体固定相连,使得所述螺母套能够沿着丝杠方向滑动;

所述壳体上设有供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伸出的通孔;

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从动锥齿轮均和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摩擦机构、第二摩擦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试验车的车桥两端,均包含弹性片和摩擦块,摩擦块通过弹性片和试验车的车桥相连;

所述第一摩擦机构的摩擦块位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和第一制动盘之间,第二摩擦机构的摩擦块位于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和第二制动盘之间;

所述电机用于在接收到指令时带动动力输入轴转动,使得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往外滑动,进而推动第一摩擦机构和第二摩擦机构的摩擦块,使得第一摩擦机构和第二摩擦机构的摩擦块分别抵在第一制动盘、第二制动盘上。

电机制动模块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操作方便,且制造成本低,电机正转带动动力输入轴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锥齿轮与第一动力传递机构的从动锥齿轮、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从动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转动,而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中:从动锥齿轮转动通过动力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使得螺母套相向车轮的方向移动。

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的螺母套又推动第一摩擦机构和第二摩擦机构的摩擦块分别抵在第一制动盘、第二制动盘上,进而进行制动。

第一制动盘、第一液压制动钳以及试验车的车轮之间具体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在赘述了。

电机制动模块和两个液压制动钳同时作用,使得制动效果达到最佳。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