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526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或摩托车用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



背景技术:

免充气轮胎(也称作:实心轮胎)是与充气轮胎(空心轮胎)对应的一种轮胎,其胎体是实心的。免充气轮胎是一种适应于低速、高负载苛刻使用条件下运行车辆的工业轮胎,其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等明显优于充气胎,故在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上的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4726158U,名为“一种免充气轮胎”的技术方案(参见本说明书附图1和图2)包括胎体1、设置在胎体冠部的花纹2、设置在胎体1内周用于与轮辋固定的环形凸块3以及沿胎体周向贯通且关于胎体截面中心线左右对称的多个腔体4。所述环形凸块3底边采取V形设计,且V形结构关于截面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V形夹角大于300°且小于360°。V形结构的底边采用圆角设计。环形凸块3的上述设计结构,使得环形凸块3的底面与轮辋之间不是完全接触,即环形凸块3与轮辋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增加了轮胎与轮辋之间的缓冲,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提高了骑行舒适度。

但上述“免充气轮胎”仍存有以下不足之处:

上述“免充气轮胎”上的花纹2容易出现因频繁刹车(或急刹)致使自身出现摩擦损坏的情形,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理由是:该花纹2为间隔均布凸形成于胎面的多个柱状凸起。当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在频繁刹车(或急刹)时,花纹2的各个柱状凸起会在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出现扭转变形,该扭转变形会作用于柱状凸起与胎面相连接处并形成撕裂力,致使柱状凸起从胎面上脱落,损坏胎面结构。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更为合理,更耐摩擦的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更耐摩擦的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包括整体为实心结构的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的内侧具有用于与轮毂相连的轮毂连接部,所述轮胎本体的胎面具有胎面凸纹;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凸纹包括左凸纹和右凸纹,所述左凸纹的一端位于胎面的中部位置,另一端斜向延伸至该胎面的左侧端面;所述右凸纹的一端位于胎面的中部位置,另一端斜向延伸至该胎面的右侧端面;且所述左凸纹和右凸纹为在所述胎面的圆周方向交替设置的多个;

或者,所述胎面凸纹包括主凸纹和副凸纹;所述主凸纹整体位于所述胎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且所述主凸纹为沿胎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位于所述主凸纹的任意两个波峰之间的胎面凸起形成有一个所述副凸纹;所述副凸纹是由至少三条边围成的几何形状结构,且该几何形状结构中的一个内角所在处为防摩损部,所述防摩损部的形状与两个波峰之间的缺口的形状相匹配且整体位于该缺口处。

同现有技术的免充气轮胎(相同的轮胎尺寸)相比较起来,当本实用新型的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中胎面凸纹为包括上述左凸纹和右凸纹时,该胎面凸纹不仅具有良好的抓地力,从而能够使得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具有良好的制动及操纵性能和良好的牵引性能,还因为左凸纹和右凸纹分别由胎面的中部各自向一旁延伸至胎面侧端,使得左凸纹和右凸纹与胎面的连接面积更大、连接得更为紧密,故左凸纹和右凸纹在与地面相接触的摩擦力下不易扯断,从而更耐受摩擦并起到较好的保护胎面结构的作用。

当本实用新型的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中胎面凸纹为包括上述主凸纹和副凸纹,具有主凸纹为上述“波浪形”的结构,副凸纹的几何形状结构中的一个内角所在处为防摩损部,所述防摩损部的形状与两个波峰之间的缺口的形状相匹配且整体位于该缺口处。这样一来,副凸纹在过大摩擦力作用下因承受过大的变形力时(如急刹车时),能够通过主凸纹的结构来防止副凸纹因过渡变形而损坏,主凸纹起到保护副凸纹的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并使得轮胎及其胎面更加耐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主凸纹和副凸纹的胎面凸纹结构,主凸纹和副凸纹之间形成的弯折的间隙能够更好地帮助胎面与地面之间的积水、灰尘或尘土排除,从而降低行驶打滑的风险,帮助提升行驶安全性。

另外,农业机械(微耕机等)或三轮摩托车的重力主要由胎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来支承,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凸纹为沿胎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进而通过该“波浪形”来加大胎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一来,使得该主凸纹不仅能够与地面贴合得更为紧密,使得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的重力能够通过主凸纹来更为均匀地分布至地面,降低单位面积所承受的重力并同时降低摩擦力,进而起到更好的耐摩擦的作用。与此同时,因为“波浪形”的主凸纹结构与地面的贴合更为紧密,且在主凸纹的任意两个波峰之间的胎面上凸起形成有一个所述副凸纹,这样能够使得胎面更为平坦,从而使得轮胎更为平稳地对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进行支承,帮助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行驶起来更为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副凸纹包括相隔设置的一个C型凸块和一个菱形凸块;

所述C型凸块在胎面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主凸纹的一端为所述插接部,远离所述主凸纹的一端位于所述胎面宽度方向的端部位置;所述C型凸块的开口处具有一个整体呈三角形结构状的缺口,所述缺口与相邻的所述副凸纹的C型凸块之间的胎面上围形成有一个菱形面,所述菱形面的其中一个菱边位于胎面的边缘上;所述菱形凸块凸起形成于该菱形面并与所述菱形面的形状相匹配。

上述副凸纹能够保证与主凸纹结合起来对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进行平稳支承的同时,使得副凸纹充分均匀设置于主凸纹的两侧。这样一来,即可在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进行转弯时,利用副凸纹来增强胎面与地面的接触,提升转弯行驶的平稳度。

与此同时,上述“C型凸块在胎面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主凸纹的一端为所述插接部,远离所述主凸纹的一端位于所述胎面宽度方向的端部位置”的结构,使得轮胎在转向时,胎面边缘与路面相接触并使得C型凸块上位于胎面边缘位置的部分先行变形,这时,C型凸块自身的结构力能够减弱该变形程度,使得C型凸块的结构更为稳定并与地面的接触更为可靠,进一步提升转弯行驶的平稳度和安全性。菱形凸块结构作用与C型凸块的结构具有相同的作用相同,作用原理相同。

另外,菱形凸块的一个内角所在处接在C型凸块的三角形结构状的缺口中,这样一来,即可在菱形凸块在承受过大的变形力时,通过,C型凸块的结构来防止菱形凸块因过渡变形而损坏,进而使得C型凸块具有保护菱形凸块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主凸纹与所述副凸纹之间具有最短为二毫米的间距,且所述主凸纹与所述副凸纹的两个相邻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凸块;所述加强凸块凸起形成于所述胎面,且所述连接孔在凸起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主凸纹与所述副凸纹。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后,加强凸块在不增大胎面与地面摩擦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增强主凸纹和副凸纹的结构稳定性,帮助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更为经久耐用。

作为优选,所述副凸纹的表面上靠近所述胎面边缘的部分密布设置多个球冠状凸起。

上述球冠状凸起因设置于副凸纹的表面上靠近所述胎面边缘的部分,该部分在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直行时与地面的接触力小于胎面的其余部分,故使得多个球冠状凸起不易在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直行时发生磨损。且在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转向时,球冠状凸起即可帮助轮胎提升与地面之间的抓地力,进而更好地确保转向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轮胎本体由橡胶或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为主要材料制得。

由橡胶或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作为主料制得的轮胎本体均可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结构稳定性。本领域人员公知,在轮胎的制作材料中免不了加入各种添加剂或碳粉等物质。

作为优选,所述轮胎本体的轮毂连接部在轮胎本体的轴向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型。

采用上述优选的轮毂连接部,能够通过上述“燕尾型”的结构来使得轮胎本体更为稳固地卡紧设置在相匹配的轮毂上,提升轮胎结构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还包括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包括主减振孔,所述主减振孔为设置在轮胎本体内部且沿轮胎本体的环向长度方向延伸的圆环形空腔结构;所述主减振孔自身为关于轮胎本体的中心线所在的径向平面镜像对称的结构。

因为轮胎本体的中心线所在的位置为轮胎本体上最厚处,位于轮胎本体中心线位置的胎面也是整体轮胎上承受最大重力处。故设置于该处的主减振孔能具有更好地减振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主减振孔为沿径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采用该优选的主减振孔的结构后,在保证轮胎均有优良的减振作用的同时,能够帮助节省轮胎的制作用料。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主减振孔中靠近胎面的一个为第一主减振孔,远离胎面的一个为第二主减振孔;所述第一主减振孔在轮胎本体的轴向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方向与轮胎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主减振孔在轮胎本体的轴向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尖端朝向胎面的水滴形。

采用上述优选的主减振孔后,可通过第一主减振孔的“椭圆形”来增大在轮胎中心线方向在胎面的投影面积,从而提高轮胎上具备减振作用的覆盖范围。通过第二主减振孔来使得轮胎本体与轮毂相连接处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支承结构,提升轮胎本体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结构还包括副减振孔,所述副减振孔为设置在轮胎本体内部且沿轮胎本体的环向长度方向延伸的圆环形空腔结构;且所述副减振孔为关于中心线所在的轮胎本体的径向平面对称设置的两个。

上述副减振孔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轮胎支承稳定性的前提下,帮助提升轮胎本体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公告号为CN204726158U,名为“一种免充气轮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种实施例)。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C-C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种实施例)。

图3至图6中标记为:

1轮毂连接部;

2主凸纹;

3C型凸块;

4菱形凸块;

5加强凸块;

6轮胎本体的中心线;

7第一主减振孔;

8第二主减振孔;

9副减振孔;

图7中标记为:

10左凸纹;

11右凸纹;

12加强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针对描述采用诸如上、下、左、右等说明性术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旨在进行限制。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3至图6所示,一种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包括整体为实心结构的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的内侧具有用于与轮毂相连的轮毂连接部1,所述轮胎本体的胎面具有胎面凸纹;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凸纹包括主凸纹2和副凸纹;所述主凸纹2整体位于所述胎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且所述主凸纹2为沿胎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位于所述主凸纹2的任意两个波峰之间的胎面凸起形成有一个所述副凸纹;所述副凸纹是由至少三条边围成的几何形状结构,且该几何形状结构中的一个内角所在处为防摩损部,所述防摩损部的形状与两个波峰之间的缺口的形状相匹配且整体位于该缺口处。

其中,所述副凸纹包括相隔设置的一个C型凸块3和一个菱形凸块4;

所述C型凸块3在胎面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主凸纹2的一端为所述插接部,远离所述主凸纹2的一端位于所述胎面宽度方向的端部位置;所述C型凸块3的开口处具有一个整体呈三角形结构状的缺口,所述缺口与相邻的所述副凸纹的C型凸块3之间的胎面上围形成有一个菱形面,所述菱形面的其中一个菱边位于胎面的边缘上;所述菱形凸块4凸起形成于该菱形面并与所述菱形面的形状相匹配。

其中,所述主凸纹2与所述副凸纹之间具有最短为二毫米的间距,且所述主凸纹2与所述副凸纹的两个相邻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凸块5;所述加强凸块5凸起形成于所述胎面,且所述连接孔在凸起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主凸纹2与所述副凸纹。

其中,所述副凸纹的表面上靠近所述胎面边缘的部分密布设置多个球冠状凸起。

实施时,所述球冠状凸起(图中未示出)的最大开口部分圆的直径小于2毫米;球冠的自身高度低于2毫米,相邻两个球冠状凸起的最小间距小于1毫米。

其中,所述轮胎本体由橡胶或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得。

其中,所述轮胎本体的轮毂连接部1在轮胎本体的轴向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型。

其中,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还包括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包括主减振孔,所述主减振孔为设置在轮胎本体内部且沿轮胎本体的环向长度方向延伸的圆环形空腔结构;所述主减振孔自身为关于轮胎本体的中心线6所在的径向平面镜像对称的结构。

其中,所述主减振孔为沿径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其中,两个所述主减振孔中靠近胎面的一个为第一主减振孔7,远离胎面的一个为第二主减振孔8;所述第一主减振孔7在轮胎本体的轴向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方向与轮胎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主减振孔8在轮胎本体的轴向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尖端朝向胎面的水滴形。

其中,所述减振结构还包括副减振孔9,所述副减振孔9为设置在轮胎本体内部且沿轮胎本体的环向长度方向延伸的圆环形空腔结构;且所述副减振孔9为关于中心线所在的轮胎本体的径向平面对称设置的两个。

实施时,优选所述副减振孔9与两个所述主减振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副减振孔9在轮胎本体的轴向平面上的截面面积小于单个所述主减振孔在轮胎本体的轴向平面上的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

同现有技术的免充气轮胎(相同的轮胎尺寸)相比较起来,本实用新型的免充气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用轮胎中具有主凸纹为上述“波浪形”的结构,副凸纹的几何形状结构中的一个内角所在处为防摩损部,所述防摩损部的形状与两个波峰之间的缺口的形状相匹配且整体位于该缺口处。这样一来,副凸纹在过大摩擦力作用下因承受过大的变形力时(如急刹车时),能够通过主凸纹的结构来防止副凸纹因过渡变形而损坏,主凸纹起到保护副凸纹的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并使得轮胎及其胎面更加耐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主凸纹和副凸纹的胎面凸纹结构,主凸纹和副凸纹之间形成的弯折的间隙能够更好地帮助胎面与地面之间的积水、灰尘或尘土排除,从而降低行驶打滑的风险,帮助提升行驶安全性。

另外,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的重力主要由胎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来支承,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凸纹为沿胎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进而通过该“波浪形”来加大胎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一来,使得该主凸纹不仅能够与地面贴合得更为紧密,使得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的重力能够通过主凸纹来更为均匀地分布至地面,降低单位面积所承受的重力并同时降低摩擦力,进而起到更好的耐摩擦的作用。与此同时,因为“波浪形”的主凸纹结构与地面的贴合更为紧密,且在主凸纹的任意两个波峰之间的胎面上凸起形成有一个所述副凸纹,这样能够使得胎面更为平坦,从而使得轮胎更为平稳地对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进行支承,帮助农业机械或三轮摩托车行驶起来更为平稳。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胎面凸纹包括左凸纹10和右凸纹11,所述左凸纹10的一端位于胎面的中部位置,另一端斜向延伸至该胎面的左侧端面;所述右凸纹11的一端位于胎面的中部位置,另一端斜向延伸至该胎面的右侧端面;且所述左凸纹10和右凸纹11为在所述胎面的圆周方向交替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所述左凸纹10和右凸纹11与相邻的胎面的侧端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强凸块12。这样一来,进一步增强左凸纹10和右凸纹11结构的牢固度,且在用于农用机械时,可通过加强凸块12来增加轮胎与农田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轮胎的抓地性能,从而使得农用机械在农田中的行驶过程更为可靠平稳。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上述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