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及汽车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0627阅读:1013来源:国知局
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及汽车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冷暖风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汽车空调冷暖风门的汽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冷暖风门转动,以改变冷暖风门的位置,而实现制冷、制热功能。一般当冷暖风门靠近冷风出口时,通过空调壳体暖风通道的风量增大,通过冷风通道的风量减小,可实现空调壳体内混风区温度的提升,从而向车内吹入暖风,实现制热的目的。而当冷暖风门靠近暖风通道入口时,通过暖风通道的风量减小,通过冷风通道的风量变大,此时可使混风区的温度降低,吹入车内的为冷风,而实现制冷目的。

在汽车空调使用中,混风区处冷风与暖风的混合对车内温度的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冷暖风门一般采用加设有垂直筋的板状结构或圆弧形结构,其中圆弧形结构风阻大,会降低风量,而影响制冷、制热效果,而设有垂直筋的板状结构不仅风阻大,同时其也不易控制冷风与暖风的配比,会造成冷风与暖风混合不均,而影响空调的温度控制效果。

此外,现有的冷暖风门大多采用海绵进行密封,海绵本身异味较重且具有吸水性,潮湿空气通过时,海绵吸水,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海绵发霉、滋生细菌、产生异味等问题。而且海绵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粘结强度会下降,若海绵脱落会使风门密封性降低或丧失,其也会给空调系统的正常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空调冷暖风门,以利于提升冷风和暖风的混合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空调冷暖风门,用于形成在空调壳体内的冷风通道与暖风通道间的连通控制,该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包括转动设于所述空调壳体上的风门本体,还包括:

密封机构,沿所述风门本体的边缘布置,于所述密封机构上形成有与所述空调壳体相抵接的密封面;

导风机构,设于所述风门本体靠近所述冷风通道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固连于所述风门本体上的机构本体,以及贯穿所述机构本体的风道,所述风道沿所述冷风通道的出风方向缩径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机构为固连于所述风门本体上的由橡胶制成的密封块。

进一步的,环所述密封块的边沿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扰流凸起。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扰流凸起间的距离为2-4mm。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为方形、半圆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在所述机构本体上,于所述风道的冷风进口端设有引风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引风筋板垂直于所述风门本体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构本体的截面为方形,所述风道随形于所述机构本体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风门本体上形成有安装孔,对应于所述安装孔,在所述机构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插装固连的焊接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通过在风门本体上设置具有风道的导风机构,并使风道沿冷风出风方向缩径布置,可使部分冷风以较高的流速进入混合区,以能够在混合区内形成更好的搅动作用,使冷风与暖风充分混合,而可提高两者的混合效果。

(2)密封块由橡胶制成,可利用橡胶不具吸水性、化学稳定性好,以及连接强度高的特点,而克服现有采用海绵密封的不足。

(3)设置扰流凸起可避免风门关闭状态下出现异响噪音,有利于提升车辆NVH性能。

(4)相邻扰流凸起的间距设置可保证其使用效果。

(5)设置引风筋板可利于冷风进入风道内。

(6)引发筋板垂直于风门本体布置,可保证其引风效果。

(7)机构本体及风道截面为方形可利于其成型,以及与风门本体的连接。

(8)采用安装孔与焊接柱的连接方式,其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在所述空调系统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系统和汽车空调冷暖风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风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导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在制冷模式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在制热模式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门本体,2-转轴,3-密封块,4-机构本体,5-风道,6-扰流凸起,7-安装孔,8-导向筋,9-减重槽,10-引风筋板,11-焊接柱,12-冷风芯体,13-冷风通道,14-暖风芯体,15-暖风通道,16-混风区,17-除湿风门,18-吹面风门,19-吹脚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其用于形成在空调壳体内的冷风通道与暖风通道之间的连通控制,且该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包括转动设于空调壳体上的风门本体,沿风门本体边缘布置的密封机构,以及设于风门本体靠近冷风通道一侧端面上的导风机构。其中,在密封机构上形成有与空调壳体相抵接的密封面,导风机构则包括固连于风门本体上的机构本体,以及贯穿机构本体的风道,且该风道沿冷风通道的出风方向缩径布置。

基于如上的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风门本体1为板状结构,设于风门本体1边沿的密封机构具体为固连在风门本体1上的橡胶材质的密封块3,前述的密封面形成于密封块3上,而构成导风机构的机构本体4则固连在风门本体1上,并靠近于风门本体1的一端布置,风道5即贯穿形成于机构本体4上。

本实施例中风门本体1的结构如图3中所示,其中风门本体1可采用如PP-TD40或PP等材质的塑料经注塑制得,在风门本体1一端的两相对侧设有转轴2,转轴2用于风门本体1于空调壳体上的安装,且一侧的转轴2还用于和驱动风门本体1的电机传动连接,以实现风门本体1的冷暖调节作用。为实现风门本体1的轻量化设计,本实施例中在风门本体1上还设置有多个减重槽9,减重槽9为倒锥形,其在风门本体1注塑时一体成型即可。

本实施例中,在风门本体1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孔7,机构本体4即通过该安装孔7固定在风门本体1上,而为了便于机构本体4于风门本体1上的设置,在安装孔7的外侧还形成有外凸布置的导向筋8,导向筋8整体所围构成的形状与机构本体4相仿,并在尺寸上略大于机构本体4,且导向筋8的内侧也成斜面设置,以此在机构本体4设置时,通过导向筋8的导向限位,达到利于操作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密封块3具体可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且其可经二次注塑设置于风门本体1上,当然除了二次注塑工艺,也可通过粘结或卡接等方式实现密封块3于风门本体1上的固定。在结构上,本实施例中密封块3也具有向风门本体1外侧的延伸,以使形成于密封块3上的密封面具有适宜的尺寸,而可保证其与空调壳体抵接时的密封效果。

此外,因密封块3与空调壳体抵接时,在两者间仍会存在细小的缝隙,风从这些缝隙经过便会发出“嘶嘶”的漏风噪声,而影响车辆的NVH性能,为此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密封块3的边缘也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扰流凸起6,其中,相邻扰流凸起6之间的距离可为2-4mm,优选为3mm,各扰流凸起6的长度可为4-6mm,例如可为5mm,各扰流凸起6的宽度可为1mm,各扰流凸起6的高度则可采用1mm或2mm。而各扰流凸起6在形状上可为方形(优选长方形)、半圆形或三角形中的一种。当然,除了上述三种形状,扰流凸起6也可设计为其它多边形或是由曲线所围构而成的形状,而扰流凸起6的尺寸也可视使用情形进行相应调整。

机构本体4的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机构本体4的截面为方形,且具体上可采用长方形,以此能够便于其在风门本体1上的稳定布置。随形于机构本体4,风道5的截面也为方形,同时风道5的冷风进口端,也即以图4中所示方位为基准,风道5位于下方的一端的面积大于其上方的一端,也即冷风出口端的面积,并且风道5的截面也由进风口端至出口端渐小,由此而构成如前所述的风道5沿冷风出风方向的缩径结构。

为利于冷风进入风道5中,如图4中所示,在风道5的进口端还设置有引风筋板10,引风筋板10向风道5进口端的外侧延伸,并垂直于风门本体1布置。本实施例中引风筋板10可与机构本体4一体注塑制成,并且为增加引风筋板10的结构稳定性,在引风筋板10和机构本体4之间也连接设置有多道加强筋。此外,本实施例中引风筋板10仅在风道5进口端的顶部一侧布置,而在实际应用中当然也可根据需要而在风道5进口端的其它两侧也设置引风筋板10。

对应于风门本体1上的安装孔7,本实施例中在机构本体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焊接柱11,在机构本体4于风门本体1上设置时,使焊接柱11插入安装孔7内,再通过高温焊枪将焊接柱11露出安装孔7外的部分融化,待其冷却后固化便可完成机构本体4和风门本体1的连接。当然,除了采用焊接柱11与风门本体1之间的熔融焊接,还可通过粘结、卡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在使用时的状态如图5和图6中所示,具体来讲,当汽车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风门本体1在电机的驱使下对暖风通道15的进风口进行封堵,此时密封块3与空调壳体抵接密封,因扰流凸起6的设计,可对经过密封块3和空调壳体间缝隙的风进行扰乱,而能够避免漏风噪音的出现。通过冷风芯体12降温后的冷风由冷风通道13进入混风区16,再可由吹面风门18、吹脚风门19进入汽车车厢内,以进行降温,而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其中,在冷风进入混风区16时,一部分冷风会通过风道5再进入混风区16,此时因风道5的缩径结构,可提升进入混风区16的冷风的风速,从而可提高吹面风门18及吹脚风门19处的出风效果。

当汽车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在电机的驱使下风门本体1对冷风通道13和混风区16间的连通口进行封堵,此时风门本体1与空调壳体抵接进行密封,暖风通道15则与冷风通道13贯通,经冷风芯体12的风进入暖风通道15内,并通过暖风芯体14的加热后进入混风区16中,然后便可再由吹面风门18和吹脚风门19进入车厢内进行升温,或者也可由除霜风门17吹出,而进行前挡风玻璃的除霜。其中,在暖风进入混风区16后,一部分暖风通过风道5,可在风道5的引导下直接进入除霜风门17和吹面风门18处,从而能够保证除霜风门17及吹面风门18的暖风出风量。

而当汽车空调为介于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之间的调温状态时,在电机的驱使下风门本体1为在图5和图6所示位置之间的其一角度上,此时通过冷风芯体12的部分冷风进入混风区16,另一部分冷风则进入暖风通道15,并在暖风芯体14加热后再进入混风区16,以与进入的冷风进行混合,混合后便可经吹面风门18和吹脚风门19吹入车厢内,以进行车厢内温度的调节控制。在此过程中,进入混风区16的部分冷风会通过风道5,在风道5的缩径结构下,冷风风速提升,从而可提升混风区16内冷风和暖风的混合效果,并由此可利于车厢内温度的控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在该空调系统内设置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本实施例的汽车空调系统通过设置实施例一中的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可提升冷风与暖风的混合效果,而有利于汽车车厢内温度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