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76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缓速器的速度监测一般采用速度传感器进行测量,由于缓速器结构复杂,速度传感器布置起来非常麻烦,而且还需要为速度传感器供电,线路连接费时费力,针对上述情况,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包括缓速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缓速器壳体侧面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缓速器壳体侧面下端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侧面设置有速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电池箱、发电机、天线、处理器和上位机,所述发电机侧面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

为了进一步提高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实用性,所述主动锥齿轮通过花键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实用性,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缓速器壳体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板和减震橡胶,所述安装板一端与所述控制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减震橡胶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橡胶另一端则与所述缓速器壳体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实用性,所述发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内,其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通过花键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末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实用性,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速度传感器和所述上位机电连接,所述上位机还与所述天线电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实用性,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箱电连接,所述电池箱则与所述处理器、所述上位机、所述速度传感器、所述天线电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该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内置所述发电机,可获取所述输出轴的部分动力用于放电供监测装置工作使用,无需外接导线,同时,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速度信息会通过所述天线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回驾驶室内中控台并显示在中控屏上供操作者查看,省去了线路连接的麻烦,省时省力,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控制盒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缓速器壳体;2、输出轴;3、主动锥齿轮;4、速度传感器;5、控制盒;6、安装板;7、传动轴;8、从动锥齿轮;9、减震橡胶;10、发电机;11、电池箱;12、天线;13、处理器;14、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包括缓速器壳体1以及设置在缓速器壳体1侧面的输出轴2,输出轴2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3,主动锥齿轮3用于带动从动锥齿轮8转动,从动锥齿轮8转动带动发电机10转动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存储在电池箱11内供速度检测装置工作使用,缓速器壳体1侧面下端设置有控制盒5,控制盒5侧面设置有速度传感器4,速度传感器4用于检测输出轴2的转速,即检测缓速器的转速并将检测数据传递给处理器13,经处理器13处理后传递给上位机14供上位机14分析处理,控制盒5内设置有电池箱11、发电机10、天线12、处理器13和上位机14,上位机14能够对处理器13传递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控制天线12将数据信息发送至车内驾驶室的中控台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供驾驶员查看,处理器13用于处理速度传感器4传递的检测信息,发电机10用于借助输出轴2的动力发电供监测装置使用,发电机10侧面设置有传动轴7,传动轴7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8。

为了进一步提高缓速器外置式速度监测装置的实用性,主动锥齿轮3通过花键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上,从动锥齿轮8与主动锥齿轮3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控制盒5与缓速器壳体1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板6和减震橡胶9,安装板6一端与控制盒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减震橡胶9固定连接,减震橡胶9另一端则与缓速器壳体1固定连接,发电机10固定安装在控制盒5内,其输出轴2与传动轴7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8通过花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7末端,处理器13与速度传感器4和上位机14电连接,上位机14还与天线12电连接,发电机10与电池箱11电连接,电池箱11则与处理器13、上位机14、速度传感器4、天线12电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