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353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无级变速器T和差速器D。本实施方式的无级变速器T是将具有相同结构的多个(在实施方式中为4个)动力传递单元U沿轴向重合而成的,这些动力传递单元U具备平行地配置的共用的输入轴11和共用的输出轴12,输入轴11的旋转在被减速或加速后传递至输出轴12。
[0045]接下来,基于图2?图6对无级变速器T的结构进行说明。
[0046]首先,作为代表,对一个动力传递单元U的结构进行说明。与发动机E连接而旋转的输入轴11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在电动马达这样的变速致动器14的中空的旋转轴14a的内部贯穿。变速致动器14的转子14b固定于旋转轴14a,定子14c固定于壳体。变速致动器14的旋转轴14a能够以与输入轴11相同的速度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输入轴11以不同的速度相对旋转。
[0047]在贯穿变速致动器14的旋转轴14a的输入轴11上固定有第I小齿轮15,曲柄状的行星架16以跨越该第I小齿轮15的方式连接于变速致动器14的旋转轴14a。直径与第I小齿轮15相同的2个第2小齿轮17、17分别通过小齿轮销16a、16a被支承在与第I小齿轮15协作构成正三角形的位置,齿圈18a与这些第I小齿轮15和第2小齿轮17、17啮合,所述齿圈18a以偏心的方式形成于圆板形的偏心盘18的内部。在连杆19的杆部19a的一端设置的环部1%通过球轴承20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嵌合于偏心盘18的外周面。
[0048]设在输出轴12的外周的单向离合器21具备:环状的外部件22,其通过销19c被枢转支承于连杆19的杆部19a ;内部件23,其配置于外部件22的内部,且固定于输出轴12 ;以及辊25,其配置在形成于外部件22与内部件23之间的楔状的空间内,且被啮合弹簧24施力。
[0049]根据图2可知,4个动力传递单元U共用曲柄状的行星架16,经第2小齿轮17、17支承于行星架16上的偏心盘18的相位在各个动力传递单元U中分别相差90°。例如,在图2中,左端的动力传递单元U的偏心盘18相对于输入轴11移位至图中上方,从左开始的第3个动力传递单元U的偏心盘18相对于输入轴11移位至图中下方,从左开始的第2个和第4个动力传递单元U、U的偏心盘18、18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
[0050]接下来,对下述这样的偏心量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在车辆停止后进行再起步时,该偏心量控制装置控制动力传递单元U的偏心盘18的偏心量ε来提高起步响应性。
[0051]如图7所示,由电子控制单元构成的偏心量控制装置具有停止意思检测单元Μ1、起步意思检测单元M2、起步阻力计算单元M3以及偏心量控制单元Μ4。检测车速的车速传感器Sa、检测制动踏板的操作的制动开关Sb以及检测油门开度的油门开度传感器Sc与停止意思检测单元Ml连接。所述制动开关Sb和所述油门开度传感器Sc与起步意思检测单元M2连接。由于起步阻力对应于车体的倾斜角而变化,因此,在起步阻力计算单元M3上连接有检测车体的倾斜角的倾斜角传感器Sd。偏心量控制单元M4控制变速致动器14的动作,从而控制偏心盘18的偏心量ε。
[0052]接下来,对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53]首先,对无级变速器T的一个动力传递单元U的作用进行说明。如果使变速致动器14的旋转轴14a相对于输入轴11相对旋转,则行星架16绕输入轴11的轴线LI旋转。此时,行星架16的中心0、即由第I小齿轮15和两个第2小齿轮17、17构成的正三角形的中心绕输入轴11的轴线LI旋转。
[0054]图3和图5示出了行星架16的中心O相对于第I小齿轮15 (即输入轴11)处于输出轴12的相反侧的状态,此时,偏心盘18相对于输入轴11的偏心量变为最大,无级变速器T的变速比成为最小的OD(超传动比)状态。图4和图6示出了行星架16的中心O相对于第I小齿轮15 (即输入轴11)位于与输出轴12相同的一侧的状态,此时,偏心盘18相对于输入轴11的偏心量为零,无级变速器T的变速比成为无限大的GN(空档)状态。
[0055]在图5所示的OD状态下,如果通过发动机E使输入轴11旋转并以与输入轴11相同的速度使变速致动器14的旋转轴14a旋转,则输入轴11、旋转轴14a、行星架16、第I小齿轮15、两个第2小齿轮17、17以及偏心盘18在成为一体的状态下以输入轴11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参照箭头A)进行偏心旋转。在从图5的㈧经过图5的⑶向图5的(C)的状态旋转的期间,连杆19使在其杆部19a的末端被销19c枢转支承的外部件22绕逆时针方向(参照箭头B)旋转,其中该连杆19的环部19b通过球轴承20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偏心盘18的外周。图5的㈧和图5的(C)示出了外部件22的沿所述箭头B方向旋转的两端。
[0056]这样,当外部件22沿箭头B方向旋转时,辊25啮入单向离合器21的外部件22与内部件23之间的楔状的空间,从而将外部件22的旋转通过内部件23传递至输出轴12,因此,输出轴12绕逆时针方向(参照箭头C)旋转。
[0057]如果输入轴11和第I小齿轮15进一步旋转,则齿圈18a与第I小齿轮15和第2小齿轮17、17啮合的偏心盘18绕逆时针方向(参照箭头A)偏心旋转。在从图5的(C)经过图5的⑶向图5的(A)的状态旋转的期间,连杆19使在其杆部19a的末端被销19c枢转支承的外部件22绕顺时针方向(参照箭头V )旋转,其中该连杆19的环部19b通过球轴承20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偏心盘18的外周。图5的(C)和图5的(A)示出了外部件22的沿所述箭头B'方向旋转的两端。
[0058]这样,当外部件22沿箭头V方向旋转时,辊25—边压缩啮合弹簧24—边被从外部件22与内部件23之间的楔状的空间推出,由此使得外部件22相对于内部件23打滑,输出轴12不旋转。
[0059]如以上那样,当外部件22往复旋转时,只有当外部件22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参照箭头B)时输出轴12才绕逆时针方向(参照箭头C)旋转,因此,输出轴12间歇旋转。
[0060]图6是示出在GN状态下运转无级变速器T时的作用的图。此时,由于输入轴11的位置与偏心盘18的中心一致,因此偏心盘18相对于输入轴11的偏心量为零。如果在该状态下通过发动机E使输入轴11旋转并以与输入轴11相同的速度使变速致动器14的旋转轴14a旋转,则输入轴11、旋转轴14a、行星架16、第I小齿轮15、两个第2小齿轮17、17以及偏心盘18在成为一体的状态下以输入轴11为中心绕逆时针方向(参照箭头A)进行偏心旋转。可是,由于偏心盘18的偏心量为零,因此连杆19的往复运动的行程也为零,输出轴12不旋转。
[0061]因此,如果驱动变速致动器14而将行星架16的位置设定在图3的OD状态与图4的GN状态之间,则能够以无限大变速比和最小变速比之间的任意变速比进行运转。
[0062]在无级变速器T中,并列设置的4个动力传递单元U的偏心盘18的相位互相错开90°,因此,4个动力传递单元U交替地传递驱动力,即4个单向离合器21中的任意一个必然处于接合状态,由此能够使输出轴12连续旋转。
[0063]接下来,对用于提高车辆的起步响应性的偏心量控制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0064]在图8的流程图的步骤SI中,在由车速传感器Sa检测出的车速小于减速/停止判定车速、且制动开关Sb接通或由油门开度传感器Sc检测出的油门开度为零时,停止意思检测单元Ml判断为车辆处于减速行驶中且驾驶员具有停止意思,在步骤S2中,起步阻力计算单元M3基于由倾斜角传感器Sd检测出的车体的倾斜角,计算出车辆的起步阻力。然后,在步骤S3中,偏心量控制单元M4计算出用于产生比起步阻力稍小的输出扭矩的偏心盘18的起步准备偏心量,并以该起步准备偏心量为目标值来控制偏心盘18的偏心量。由此,在步骤S4中,当车辆停止时,偏心盘18的偏心量ε已经与起步准备偏心量一致,连杆19以该起步准备偏心量进行往复运动而使单向离合器21接合,由此消除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