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结构体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918511阅读:来源:国知局
缘部26与后凸缘部36进行接合的粘合剂G上,难以被输入有剪切应力以上的载荷F,从而能够抑制或防止后凸缘部26与后凸缘部36相互剥离的情况。
[0083]以该方式,即使在后尾门面板16的上边缘部处,内面板20的后凸缘部26与外面板30的后凸缘部36的重叠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反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后凸缘部26的顶端部26A中的车身后方侧部分被形成为截面呈圆弧形状。
[0084]此外,如图7所示,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后尾门面板16的左右两边缘部侧处中的、内面板20的内凸缘部27与外面板30的内凸缘部37的重叠方式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反。即,内面板20的内凸缘部37从内侧(封闭截面内侧)被重叠在外面板30的内凸缘部37上并通过粘合剂G而被接合。
[0085]在此,对后尾门面板16的左右两边缘部侧处的、内面板20的内凸缘部27与外面板30的内凸缘部37的接合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中,内面板2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面板,外面板3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面板。因此,内凸缘部27相当于第一凸缘部,内凸缘部37相当于第二凸缘部。
[0086]如图7所示,外面板主体3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沿着与载荷F的输入方向交叉的方向而配置。因此,为了将内凸缘部37沿着载荷F的输入方向而配置,从而通过使外面板主体3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下方折曲为钝角而构成。而且,将该折曲了的角部设为折曲部39,并且内面板20的内凸缘部27的顶端部(顶端面)27A与突出设置于该折曲部39的内表面(封闭截面内侧的面)的突出部39A抵接。
[0087]如详细进行说明,则内面板20中的内凸缘部27的顶端部27A被设为相对于内凸缘部27的延伸方向而正交的平面,在折曲部39的突出部39A上也形成有相对于内凸缘部27的延伸方向而正交的平面部39B。因此,内面板20的内凸缘部27的顶端部27A与折曲部39的突出部39A的平面部39B面接触,并且该平面部39B被设为抵接部。
[0088]由此,在强力地关闭树脂后尾门14时,从通过密封条60而使位置被限制了的内面板20相对性地向外面板30所输入的载荷F从内面板20的内凸缘部27的顶端部27A向外面板30的突出部39A(折曲部39)被传递并分散。由此,在对内凸缘部27与内凸缘部37进行接合的粘合剂G上难以被输入有剪切应力以上的载荷F,从而能够抑制或防止内凸缘部27与内凸缘部37被相互剥离的情况。
[0089]以该方式,即使在于在后尾门面板16的左右两边缘部处,内面板20的内凸缘部27与外面板30的内凸缘部37的重叠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反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会取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内凸缘部27的顶端部27A的车身后方侧部分被形成为截面呈圆弧形状。
[0090]以上,虽然根据附图而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板结构体10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板结构体10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内容,可在不脱离于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实施设计改变。例如,内面板20以及外面板30并不限定于分别通过纤维强化树脂材料(FRP)而成形的结构。
[0091]此外,只要为能够使载荷F高效地向被设为平面的折曲部28、29的内表面28A、29A、与折曲部38、39的平面部38B、39B传递的结构,也可以不将后凸缘部26、36的顶端部26A、36A、与内凸缘部27、37的顶端部27A、37A分别设为平面。
[0092]此外,如果即使被输入了载荷F的情况下,后凸缘部26、36与内凸缘部27、37的接合状态也被良好地维持,则也可以在折曲部28、29处不形成作为位置限制部的棱线部28B、29C。并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板结构体10并不限定于应用于车辆用树脂后尾门14的结构。
[0093]符号说明
[0094]10:面板结构体;14:树脂后尾门;16:后尾门面板;20:内面板(第一面板/第二面板);26:后凸缘部(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26A:顶端部;27:内凸缘部(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27A:顶端部;28:折曲部;28A:内表面(抵接部);28B:棱线部(位置限制部);29:折曲部;29A:内表面(抵接部);29B:突条部(位置限制部);29C:棱线部(位置限制部);30:外面板(第一面板/第二面板);36:后凸缘部(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36A:顶端部;37:内凸缘部(第一凸缘部/第二凸缘部);37A:顶端部;38:折曲部;38B:平面部(抵接部);39:折曲部;39B:平面部(抵接部);G:粘合剂。
【主权项】
1.一种面板结构体,具备: 第一面板,其为树脂制,并具有沿着载荷的输入方向而配置的第一凸缘部; 第二面板,其为树脂制,并具有第二凸缘部和抵接部,所述第二凸缘部与所述第一凸缘部重叠并通过粘合剂而被接合,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顶端部抵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形成封闭截面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体,其中, 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顶端部以及所述抵接部之中,至少所述抵接部被设为平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板结构体,其中, 所述第二面板具有为了将所述第二凸缘部沿着所述载荷的输入方向而配置从而被折曲了的折曲部,并且在所述折曲部上形成有所述抵接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结构体,其中, 所述折曲部向与载荷的输入方向交叉的方向被折曲。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面板结构体,其中, 在所述折曲部上形成有将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顶端部的位置向所述第二凸缘部侧进行限制的位置限制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结构体,其中, 所述位置限制部被设为相对于所述载荷的输入方向而突出的突条部、或在车身前方侧端部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的棱线部。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面板结构体,其中, 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顶端部的一侧部分被形成为截面呈圆弧形状。8.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面板结构体,其中, 所述第一面板被设为构成车辆用树脂后尾门的后尾门面板的内面板以及外面板中的任意一方,所述第二面板被设为所述内面板以及所述外面板中的另外的任意一方。
【专利摘要】本发明获得一种面板结构体,其即使在一个面板与另一个面板的通过粘合剂而被接合的接合部分上被输入了剪切应力以上的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接合部分的剥离。面板结构体(10)具备:第一面板(30),其为树脂制,并具有沿着载荷的输入方向而配置的第一凸缘部(36);第二面板(20),其为树脂制,并具有第二凸缘部(26)和抵接部(28A),所述第二凸缘部(26)与第一凸缘部(36)重叠并通过粘合剂(G)而被接合,所述抵接部(28A)与第一凸缘部(36)的顶端部(36A)抵接,通过所述第二面板(20)与所述第一面板(30)而形成封闭截面形状。
【IPC分类】B60J5/10, B62D25/10
【公开号】CN105691169
【申请号】CN201510927150
【发明人】神村信哉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
【公告号】EP3034339A1, US20160167495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