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天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7114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天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天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车辆用天窗装置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辆用天窗装置(所谓的外滑式天窗)。在该装置中,支承可动面板的连杆机构具备:后提升联杆,其通过第一导板的滑动动作而进行摆动动作;前提升联杆,其通过第二导板的滑动动作而进行摆动动作;以及连接杆,其将后提升联杆以及第二导板连结并通过后提升联杆的摆动动作而使第二导板进行滑动动作。并且,若使第一导板进行滑动动作,则后提升联杆进行摆动动作而抬起可动面板的后端,在此过程中,后提升联杆的摆动动作经由连接杆而传递到第二导板。通过与此相随的第二导板的滑动动作,使前提升联杆进行摆动动作抬起可动面板的前端。以上所述,可动面板进行向上倾斜动作。
[0003]然后,通过使第一导板以及第二导板滑动,可动面板保持向上倾斜状态外滑,使形成于车顶的开口形成为打开状态。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后提升联杆以及第一导板之间设定的卡合构造的作用而使后提升联杆进行摆动动作,所以通过设定该卡合构造,能够使可动面板的向上倾斜动作以放慢的动作来进行。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08676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09583号公报
[0006]然而,在专利文献I的车辆用天窗装置中,从全闭状态至全开状态所需的第一导板等的移动量(工作行程)成为全闭状态?向上倾斜状态?全开状态的移动量。因此,若增加从全闭状态过渡至向上倾斜状态的第一导板等的移动量(以下也称为“倾斜工作行程”),则难以确保过渡至全开状态为止的该第一导板等的移动量、即可动面板的开口量。
[0007]另一方面,优选,倾斜工作行程相当于可动面板进行升降的高负荷状态的区间,所以能够确保更长。若减少倾斜工作行程,则每单位工作行程的负荷增大,这样,不得不使驱动第一导板等的电动驱动源(马达等)大型化。
[0008]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辆用天窗装置(外滑式天窗)中,提出:以供导板滑动的导轨穿过前部框架(壳体)的方式使导轨向前方突出。由此,能够例如使可动面板的开口量增加,或者不损坏可动面板的开口量而使该可动面板的支承间距扩大。
[0009]然而,通过使导轨穿过前部框架而增加可动面板的开口量等的效果甚微,确保该开口量依然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增加保持向上倾斜状态地进行打开动作的可动面板的开口量的车辆用天窗装置。
[0011]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天窗装置具备:可动面板,该可动面板适于对形成于车辆的车顶的开口进行开闭;导轨,该导轨设置于上述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与上述可动面板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连结卡定,并设置为沿上述导轨移动自如,该滑动部件通过由驱动源驱动而进行移动;止挡机构,在上述可动面板的全闭状态下,当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该止挡机构限制上述可动面板在前后方向的移动而使后侧部位以该可动面板的前侧部位为支点上升而过渡至向上倾斜状态,在该向上倾斜状态下,当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移动之后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该止挡机构保持上述向上倾斜状态而解除上述可动面板的移动限制;第一部件,该第一部件支承于上述可动面板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以及上述滑动部件中的任意一方;支承轴,该支承轴固定于上述可动面板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以及上述滑动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该支承轴的中心线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部件,该第二部件在通过形成于上述支承轴的与上述第一部件对置的一侧的前端侧的防脱部而被防止在轴线方向脱落的状态下,轴支承于上述支承轴;以及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卷绕于上述支承轴,沿上述轴线方向施力以使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防脱部抵接,上述车辆用天窗装置构成为:通过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按压作用,在上述向上倾斜状态下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上述第二部件转动,然后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上述第二部件进一步转动而使得使上述可动面板一体地移动的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卡合,在上述支承轴的外周部形成有收容槽。
[0012]根据该结构,在上述向上倾斜状态下,若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移动后向车辆的后方移动,则通过上述止挡机构,保持上述向上倾斜状态而解除上述可动面板的移动限制。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按压作用,在上述向上倾斜状态下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上述第二部件转动,然后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上述第二部件进一步转动而使得使上述可动面板一体地移动的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卡合。这样,通过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卡合,当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上述可动面板保持上述向上倾斜状态不变被开放。在该情况下,限定上述可动面板的全闭状态的上述滑动部件等的最大的移动量不会被使上述可动面板形成为向上倾斜状态时的反向(车辆的前方)的上述滑动部件的移动量制约。因此,能够增加限定上述可动面板的全闭状态的上述滑动部件等的最大的移动量、即上述可动面板的开口量。
[0013]尤其是,通过在上述支承轴的外周部形成有上述收容槽,从而例如即使粉尘(例如火山灰等)附着于上述支承轴,也能够将该粉尘收容于上述收容槽。由此,能够降低例如在上述支承轴以及上述螺旋弹簧之间夹着粉尘而引起该螺旋弹簧动作不良的可能性。
[0014]在上述车辆用天窗装置中,优选,具备抑制上述螺旋弹簧嵌入上述收容槽的抑制部。
[0015]根据该结构,利用上述抑制部抑制上述螺旋弹簧嵌入上述收容槽,由此能够使该螺旋弹簧的动作更顺畅化。
[0016]在上述车辆用天窗装置中,优选,上述抑制部为上述收容槽的螺旋形状,该收容槽的螺旋形状的螺旋方向设定成与上述螺旋弹簧的卷线方向反向。
[0017]根据该结构,上述收容槽呈设定成与上述螺旋弹簧的卷线方向反向的螺旋方向的螺旋形状,由此,即使不考虑该螺旋弹簧的规格(例如直径、线径、螺距等),也能够抑制上述螺旋弹簧嵌入上述收容槽。因此,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0018]在上述车辆用天窗装置中,优选,上述支承轴固定于上述可动面板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上述止挡机构具备:引导块,该引导块形成有卡合槽,设置于上述导轨;以及旋转止挡部件,该旋转止挡部件具有能够卡入上述卡合槽的卡合突部并轴支承于上述支承轴,在上述全闭状态下以上述卡合突部卡入上述卡合槽的状态被限制转动从而在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限制上述可动面板的移动,在上述向上倾斜状态下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容许该旋转止挡部件转动,然后当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通过上述卡合突部被上述卡合槽引导而转动从而从上述卡合突部解除上述可动面板的移动限制。
[0019]根据该结构,基于上述止挡机构对上述可动面板的移动限制以及解除通过上述卡合突部以及上述卡合槽伴随着上述旋转止挡部件的转动的卡合脱离而切换。另一方面,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卡合通过上述向上倾斜状态下的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移动、即沿着上述支承轴的中心线移动而实现。因此,基于上述止挡机构的上述可动面板的移动限制以及解除、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卡合均能够与上述滑动部件的朝沿着移动方向的前后方向移动匹配而实现。这样,通过绕上述支承轴汇集配置上述第二部件以及上述旋转止挡部件,从而能够使装置整体更加紧凑化。
[0020]另外,如在上述旋转止挡部件的位置存在上述收容槽,则能够降低在上述支承轴以及上述旋转止挡部件之间夹着粉尘而引起该旋转止挡部件动作不良的可能性。
[0021]在上述车辆用天窗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固定侧部件,该第一固定侧部件具有围绕与上述支承轴同心的轴线每隔规定角度配设并且在该轴线方向凹凸的多个第一凸轮齿;以及第二固定侧部件,该第二固定侧部件配置于上述第一固定侧部件的上述第二部件侧,并且围绕上述轴线每隔规定角度具有将朝向上述第一凸轮齿的进路开放的开放部以及将朝向上述第一凸轮齿的进路闭塞的卡止部,上述第二部件具有第二凸轮齿,该第二凸轮齿围绕上述轴线转动自如地被连结,当在上述向上倾斜状态下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该第二凸轮齿通过上述开放部而按压于上述第一凸轮齿,然后当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该第二凸轮齿按压于上述卡止部,由此该第二凸轮齿转动上述规定角度而与上述卡止部卡合。
[0022]在上述车辆用天窗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可动面板的打开状态下,当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通过上述止挡机构维持解除上述可动面板的移动限制的状态而保持上述向上倾斜状态,直至上述可动面板从上述全闭状态成为过渡至上述向上倾斜状态的初始的复位状态,具备限制部,在上述可动面板的打开状态下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该限制部限制上述第一凸轮齿对上述第二凸轮齿的按压在直至成为上述复位状态,在上述复位状态下上述滑动部件进一步向车辆的前方移动时,上述第二凸轮齿按压于上述第一凸轮齿,然后当上述滑动部件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上述第二凸轮齿被上述开放部引导,由此转动上述规定角度而通过上述开放部。
[0023]在上述车辆用天窗装置中,优选,上述止挡机构具备第二滑动部件,该第二滑动部件以沿上述导轨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并且与上述可动面板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连结,从而在上述全闭状态下上述滑动部件朝车辆的前方移动时容许上述可动面板向上述向上倾斜状态过渡,上述支承轴固定于上述第二滑动部件。
[0024]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进一步增加保持向上倾斜状态不变地进行打开动作的可动面板的开口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的(a)、(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
[0026]图2的(a)、(b)是表示可动面板的全闭状态以及第二向上倾斜状态的侧视图。
[0027]图3的(a)?(C)是沿着图2的3A-3A线、3B-3B线、3C-3C线的剖视图。
[0028]图4是表示卡合脱离切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9]图5是将卡合脱离切换机构的周向展开而表示该卡合脱离切换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0030]图6是沿着图1的(a)的6-6线的剖视图。
[0031]图7的(a)、(b)是分别表示螺旋弹簧的非安装状态以及安装状态的支承轴的侧视图。
[0032]图8是从斜上方观察车顶的立体图。
[0033]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S…螺旋形状(抑制部);10...车顶;1a…开口 ;11…天窗装置;12…可动面板;13…导轨;15...电动驱动源;19...引导块;19a…卡合槽;21…驱动导板(滑动部件);26a...第一凸部;26b…第二凸部;27…间隙;28…限制部;40…止挡机构;41…滑动止挡部件;45...支承轴;45a…扩径部(防脱部);45b…收容槽;46…旋转止挡部件;46a…卡合突部;46b…被按压部;47…螺旋弹簧;48...旋转凸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