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19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特别涉及一种包括被配置成在车辆侧方露出的侧车架的 机动二轮车。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有一种包括作为车体架的一部分的外侧车架的机动二轮车,该外侧 车架在车体外侧露出且同时支持后摆臂等其他车辆结构部件。另外,这种机动二轮车中,与 外侧车架邻接地配置树脂制外装罩,利用该外装罩覆盖车辆内部(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对于这种机动二轮车,外侧车架和外装罩大多分别固定在车座架等车体架上。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230375号公报由于机动二轮车侧面的外装部件有时因膝盖夹持(knee grip)等而与乘车人接 触,因此在使多个外装部件邻接的场合,希望尽可能形成·配置得连续以构成一体的外观。 另外,希望能够直接将外装部件彼此固定以确保一体性。然而在所述现有结构中,外侧车架 和外装罩通过设置在车体架上的各自安装结构被间接地固定。因而,担心外侧车架和外装 罩的相对位置产生偏移,在外侧车架和外装罩的边界部分上产生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外装部件彼此 一体性的机动二轮车。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依据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包括具有从头管沿车辆前后方向延 伸的车架的车体架;被配置成在所述车体架侧方露出的外侧车架;被配置成在车辆侧方露 出的外装罩,外装罩具有朝向所述外侧车架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罩面,所述第一和第二罩面 之间具有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车架具有朝向所述外装罩的车架端面、沿所述第一罩 面延伸的第一车架面、以及沿所述第二罩面延伸的第二车架面。所述车架端面是用于卡止 所述外装罩的卡止结构,具有从侧面上看延伸至与所述外装罩重合位置的卡止结构。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所述外侧车架和外装罩的外形形状的连续性,从而当膝盖 夹持等的力从外部作用时,此力由两部件承受。再有,外侧车架的卡止结构通过延伸至外装 罩侧而接近该外装罩。从而,能够牢固地固定外装罩和外侧车架,由此,能够提高外装部件 彼此的一体性。


图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机动二轮车的外观侧视图。图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机动二轮车的车体架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表示车辆左侧侧板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从车辆前方表示构成车体架的上下延伸部的视图。图5是表示在侧板上安装侧罩的视图。
3
图6是表示在侧板上安装橡胶罩的视图。图7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机动二轮车的外观侧视图。图8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机动二轮车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机动二轮车的车体架的整体立体图。图10是表示车辆左侧侧板的放大立体图。图11是表示在侧板上安装侧罩的视图。图12是图11中XII-XII线的剖视图。图13是从背面表示侧板和侧罩的安装部分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机动二轮车1的外观侧视图。图2是表示机动二 轮车1的车体架整体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表示配置在主车架24的上下延伸部25左方 的侧板50L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从车辆前方看上下延伸部25的视图。另外,图5是表示 相对于侧板50L安装侧罩6的情形的视图。图6是表示把橡胶罩45安装在设于侧板50L 上部的突起部52L、52L上的情形的视图。如图1所示,在机动二轮车1中,旋转自如地支持前轮3的前叉5利用位于其上部 的头管21可左右自由转向地被支承。如图2所示,前端部焊接在头管21的后侧上的主车 架24的前后延伸部22从头管21向后下方直线地在车宽方向中央延伸。另外,下管23的 上端部也焊接在头管21上并从焊接部向下方直线延伸,托架23a安装在该下管23的下端 部。托架23a如图1所示固定在发动机2的曲轴箱2a的前侧。另外,吊架40介由增强件 41安装在前后延伸部22的中部,该吊架40从前后延伸部22的中部向下方下垂,发动机2 的气缸体2b固定在吊架40的前端。作为车辆刚性部件的一部分的侧板50L配置在发动机2的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 的贯穿螺栓72配置在侧板50L的上下方向中央附近。支持后轮4的后摆臂60的前端部由 贯穿螺栓72轴支承,从而,后摆臂60以贯穿螺栓72为中心可上下自如摆动。如图1所示,鞍型的燃料箱7设置在前后延伸部22上,车座8设置在燃料箱7的 后方。如图2所示,主车架24的前后延伸部22是从头管21延伸至燃料箱7的后端附近的 直圆管。鞍状托架76以从上方覆盖该前后延伸部22的后端的方式焊接在该后端上。左右 一对车座导轨35L和35R的前端部分别焊接在鞍状托架76的两个侧面上。车座导轨35L 和35R也由圆管构成,并分别从鞍状托架76的侧面向外斜后方延伸,之后笔直地向后上方 延伸。另外,车座导轨35L和35R按从车辆前方起的顺序利用横向部件38-1、38-2、38-3在 三个位置连接,并将车座8设置在车座导轨35L和35R上。沿车辆上下方向直线延伸的上下延伸部25焊接在前后延伸部22的后端。前后延 伸部22和上下延伸部25均焊接在鞍状托架76和增强件44上,并利用鞍状托架76和配置 在连接部位内部的增强件44相互牢固地固定,构成主车架24。另外,增强件43被焊接在前后延伸部22、头管21和下管(圆管)23的连接部位的 内侧。另外,增强件41焊接在前后延伸部22的中途部下侧。而且,增强管42架设在增强件41和增强件43之间。从而,前后延伸部22、头管21和下管23被相互牢固地固定。将长方形剖面的矩形管即前侧管25F和长方形剖面的矩形管即后侧管25B分别以 宽度大的侧面面向车辆前后的方式并排设置,并通过彼此焊接而使其前后叠合地构成上下 延伸部25。上下延伸部25的上部宽度恒定,中部宽度缓缓增大,下部宽度再次恒定。也就 是说,上下延伸部25在延伸方向(上下方向)上宽度变化,由此,确保车辆所必需的刚性。第一支持管26焊接在上下延伸部25的后侧管25B的后侧面上。第一支持管26 是圆管并在车宽方向延伸。形成有内螺纹槽的帽26a焊接在第一支持管26的左右两端。L字状的共用托架27L、27R焊接在上下延伸部25中的第一支持管26下侧的两侧 面上。共用托架27L、27R被构成为后端向内弯曲的平板状,该弯曲部分也焊接在后侧管25B 的后面上,前后延伸部分的内面焊接在前侧管25F和后侧管25B的侧面上。共用托架27L、 27R的各个前端比上下延伸部25的前侧管25F的前面更向前侧突出,用于固定曲轴箱2a的 后侧面上侧的螺栓通孔形成在所述突出部分上。另外,均由圆管构成的后承杆36L和36R 的各前端焊接在共用托架27L、27R的前后延伸部分的外面上。后承杆36L和36R向后上方 延伸,后承杆36L和36R的各后端焊接在车座导轨35L和35R的后端侧的下面上。另外,后 承杆36L和36R的前端侧与横向部件39焊接在一起,从而两者彼此连接。另外,用于安装 脚踏板83(参照图1)的后脚踏板承杆37L、37R的基端部焊接在后承杆36L和36R的中途 部并向下延伸,乘车人的脚能够踩踏在脚踏板83上。左右向前方弯曲的长板状枢轴托架28安装在共用托架27L、27R的下方。枢轴托 架28的各个弯曲部分被分别焊接在前侧管25F的侧面和后侧管25B的侧面上,所述弯曲部 分之间的部分被分别焊接在后侧管25B的后面上。枢轴托架28的各个弯曲部分的前端也 比前侧管25F的前面更向前侧突出,供枢轴支持管29穿过的通孔形成在所述突出部分上, 该枢轴支持管29是沿车宽方向直线延伸的圆管。而且,枢轴支持管29穿过所述通孔并通 过焊接被固定。沿车宽方向直线延伸的第二支持管30配置在上下延伸部25的下端,上下延伸部 25和第二支持管30连接成倒T字状。第二支持管30是剖面长方形的管,宽度大的侧面朝 向铅垂方向配置,第二支持管30的上面焊接在上下延伸部25的下端面上。平板状的小板 31焊接在第二支持管30的左端上以封闭第二支持管30的开口端。另外,由两块向下方延 伸的平行板构成的中央支架托架33L焊接在第二支持管30的下面左侧。与发动机2的排 气管连接的排气室71固定在该中央支架托架33L上,同时在存放位置包围该排气室71周 围的中央支架70的左侧基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中央支架托架33L上(参照图1)。中央 支架托架33R也焊接在第二支持管30的右端侧。中央支架托架33R也由两块向下方延伸 的平行板构成,外侧板以封闭第二支持管30的右侧开口端的方式被焊接,内侧板焊接在第 二支持管30的下面。而且,中央支架70的右侧基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中央支架托架33R 上。另外,弹簧安装凸起74形成在中央支架托架33R上,用于在存放位置和立起位置对中 央支架70施力的弹簧(图中未示)的一端安装在该弹簧安装凸起74上。弹簧的另一端安 装在中央支架70的脚侧。发动机托架34L和34R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被焊接在第二支持管30的前面上,从 而可以对曲轴箱2a的后侧面下侧进行固定。也就是说,发动机2的曲轴箱2a的前部由下 管23固定,后部上侧介由共用托架27L和27R固定在上下延伸部25上。另外,后部下侧介
5由发动机托架34L、34R和第二支持管30固定在上下延伸部25。再者,气缸体2b介由吊架 40和增强件41固定在前后延伸部22上。从而,发动机2牢固地固定在车体架的各个部分 上,承担作为车辆刚性部件的一部分的任务。而且,用于避开曲轴箱2a的膨出部位的凹处25a形成在前侧管25F前面的右侧下部。如图1和4所示,侧板50L、50R分别配置在主车架24的上下延伸部25的左右并 与上下延伸部25保持一定间距。侧板50L和50R是具有大致相同形状的铝模制部件(外 侧车架)且与主车架24—起承担车辆刚性部件的功能,同时被配置成在车辆侧方露出且承 担金属制的外装罩的功能。下文将主要针对侧板50L进行说明,对于侧板50R的对应部分, 赋予对应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如图3详细表示的,侧板50L —体具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板部50a以 及从板部50a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脚踏板托架部50b,且从侧面看大致为L字状。板部50a 形成有两个在车辆前方的边缘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大致平行的角50c和50d,还形成有两个 在后方的边缘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大致平行的角50e和50f。在角50c和50e之间形成了向 侧罩6侧延伸的面(第一车架面),在角50c和50d之间也形成了向侧罩6侧延伸的面(第 二车架面)。再者,在角50e和50f之间也形成了向侧罩6侧延伸的面(第三车架面)。由 此,板部50a的刚性提高。供作为枢轴的贯穿螺栓72穿过的通孔56L形成在板部50a的中 途部。如图4所示,穿过通孔56L的贯穿螺栓72顺序通过后摆臂60的左侧前端所形成的 圆筒状的套环部61L、枢轴支持管29、以及后摆臂60的右侧前端所形成的圆筒状的套环部 61L,并抵达侧板50R的通孔56R,螺母73拧在贯穿螺栓72的前端上。从而,后摆臂60由贯 穿螺栓72可自由摆动地支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地配置并分别向上方延伸的突起(卡止片)52L和52L形 成在侧板50L的板部50a的上端面上。另外,在突起52L和52L之间的车宽方向内侧(板 部50的背面侧)形成有上部安装托架部51L。上部安装托架部51L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并 向上方延伸的板状,且在大致中部具有螺栓通孔。如图4所示,穿过该螺栓通孔的螺栓90L 螺纹啮合在第一支持管26的左端即帽26a上。从而,侧板50L的上部利用螺栓90L固定在 第一支持管26的一端上。另外如图4所示,螺栓90R穿过安装托架51R的开口并螺纹啮合 在第一支持管的右端即帽26a上,配置在上下延伸部25右方的侧板50R的上部也固定在第 一支持管的另一端上。在板部50a的下端部也形成有安装螺栓通孔58,如图4所示,穿过该安装螺栓通孔 58的螺栓91L螺纹啮合在小板31上。再者,安装螺栓通孔57也形成在脚踏板托架部50b 的下缘部上,穿过该安装螺栓通孔57的螺栓(图中未示)也螺纹啮合在小板31上。从而, 侧板50L的下部在车辆前后方向分离的两个位置上固定在主车架24的上下延伸部25侧。 同样,侧板50R也在其下缘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的两个位置螺纹啮合在中央支架托架 33R上,并介由中央支架托架33R固定在主车架24的上下延伸部25侧。从而,在作为枢轴 的贯穿螺栓72的上下,将侧板50L牢固地固定在车体架上。在侧板50L的脚踏板托架部50b的后端部上形成了支持脚踏板80 (参照图1)的 基端部的脚踏板托架53L。另外,在脚踏板托架部50b的大致中央形成了供控制踏板81 (参 照图1)的旋转轴穿过的轴通孔59。另外,罩托架部55、55形成在脚踏板托架部50b的上缘,覆盖后摆臂60侧方的金属罩82(参照图1)利用螺栓连接在罩托架部55、55上。如图1所示,利用树脂制外装罩即侧罩6覆盖燃料箱7的后部下方和车座8的下 方。侧罩6如图5所示包含化油器罩部6b、车架罩部6a和车座下罩部6c且是一体形成的 树脂制外装部件,化油器罩部6b覆盖被配置在发动机2后方的化油器(图中未示)的外方, 车架罩部6a位于化油器罩部6b的后方并覆盖上下延伸部25的外方的侧罩50L的上方部 分,车座下罩部6c位于车架罩部6a的后方并从侧面看覆盖由车座导轨35L和后承杆36L 夹持的部分。侧罩6形成为在内方开口的碗状。特别的,车架罩部6a的下部形成有从外侧 面(第一罩面)62g的下端缘向车辆内方延伸同时其侧面(罩端面)与侧板50L的上端面 抵接的平坦抵接壁63。抵接壁63的形状与侧板50L的上端面(车架端面)的形状大致相 同,并形成有两个在车辆前后方向分离的矩形孔63a、63a。另外,在车架罩部6a的车辆前侧 部分上形成有两个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角62c (罩棱角线)、62d,在后侧部分上也形成有 两个同样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角62e (罩棱角线)、62f。角62c和62d之间形成了向侧 板50L侧延伸的面(第二罩面),同样在角62e和62f之间也形成了向侧板50L侧延伸的面 (第三罩面)。第一罩面以与第一车架面平滑连接的方式沿着该第一车架面延伸。同样,第二罩 面和第三罩面也以与第二车架面、第三车架面平滑连接的方式分别沿着第二车架面、第三 车架面延伸。在将侧罩6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下,角62c和62d分别沿上下方向与侧板50L 的角50c和50d连接。也就是说,大致沿相同方向延伸的侧罩6的角62c的下端位于侧板 50L的角50c的延长线上,大致沿相同方向延伸的侧罩6的角62d的下端位于侧板50L的 角50d的延长线上。同样,大致沿相同方向延伸的侧罩6的角62e的下端位于侧板50L的 角50e的延长线上,大致沿相同方向延伸的侧罩6的角62f的下端位于侧板50L的角50f 的延长线上。从而,即使在向侧板50L侧对侧罩6施力时,侧罩6也难以变形。在侧板50L的上端面(车架端面)上设置了一对所述那样的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突 起部52L和52L。这些突起部52L、52L设置在与侧罩6的孔63a、63a对应的位置上,在安装 状态下,突起部52L、52L分别插入侧罩6的孔63a、63a内,也就是说,突起部52L、52L从车 辆侧面看延伸至与侧罩6重合的位置,其前端位于侧罩6的背面侧。此时如图6所示,将橡 胶罩45安装在突起部52L、52L上。橡胶罩45具有形状和尺寸与侧板50L的板部50a的上 端面大致对应的薄板状的平板部45c,在平板部45c的一个面上形成了两个相互分离的突 起部45b、45b,突起部45b、45b的尺寸与侧罩6的孔63a、63a的尺寸大致相同。在各个突起 部45b、45b的背面侧形成了形状和尺寸与侧板50L的突起部52L、52L大致相同的孔45a、 45a。而且,侧板50L的突起部52L、52L位于所述孔45a、45a内,而且,将橡胶罩45的平板 部45c铺设在侧板50L的板部50a的上端面的突起部52L、52L之间的部分上,从而将橡胶 罩45安装在侧板50L上。在此状态下,侧板6以突起部45b、45b嵌入孔63a、63a的方式安 装在车辆侧部上,上部利用螺栓(图中未示)固定在车座导轨35L上。所述机动二轮车1备有作为金属制外装罩的侧板50L和作为树脂制外装罩的侧罩 6。在侧板50L上比该外侧面62g更靠内侧的位置形成了用于卡止侧罩6的卡止结构。由 于利用该卡止结构将侧罩6卡止在侧板50L上,因此,无需专门设置用于将侧罩6固定在车 辆上的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结构连接侧板50L和侧罩6,并能够利用两者有效地覆盖隐蔽车 辆内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侧板50L的上端面形成了向侧罩6侧延伸的突起部(卡止 片)52L、52L,在侧罩6的与该上端面对向的抵接壁63上形成了供突起部52L、52L插入的孔 63a、63a。因而,能够非常简便地实现所述卡止结构,另外,能够相对于侧板50L轻易地装卸 侧罩6。此时,由于在金属制侧板50L侧形成了突起部52L、52L,因此,能够牢固地固定两个 部件。而且不言而喻,也可以在侧罩6的抵接壁63上设置多个突起,在侧板50L的上端面 设置供所述突起插入的孔。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形成的橡胶罩45安装在突起部 52L、52上。橡胶罩45发挥作为侧罩6和侧板50L之间的缓冲部件的功能,也可以使用树脂 等各种各样的弹性材料形成所述缓冲部件。能够利用该橡胶罩45保护侧罩6。另外,机动二轮车1包括从头管21在车宽方向中央向后方延伸并延伸至用于支持 后摆臂60的枢轴的主车架24,侧罩50L设置在主车架24的一侧并能够与主车架24 —起 可摆动地支持后摆臂60,机动二轮车1具有所谓单后骨架型、&#一 >型)的车 体架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这种车体架结构能够有效地覆盖侧板50L的上方。另外,脚踏 板托架部50b —体形成在侧板50L上,供乘车人的脚踩踏的脚踏板80安装在脚踏板托架部 50b上,从而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安装脚踏板80的托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降低车辆成本。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侧板50L上形成有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角50c、50d、50e 和50f,同样在侧罩6上形成有与所述角连接的角62c、62d、62e和62f。在所述树脂制罩上 也形成了与所述金属制外装罩的所述角部连接的角部。从而,即使侧罩6被压向侧板50L 侧,也能防止侧罩6过度地变形。实施方式2图7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机动二轮车的外观侧视图。另外,图8是从左斜 后方看机动二轮车100的立体图。图9是车体架的整体立体图。图10是表示车辆左侧侧 板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在侧板上安装侧罩的视图。图12是图11中XII-XII线的剖视 图。另外,图13是从背面侧表示侧板和侧罩的安装部分的视图。如图7所示,机动二轮车100包括车体架120、前轮103、后轮104、车座105和发动 机130。车体架120在前端具有支持转向轴106的头管126。手柄107安装在转向轴106 的上端。前悬架108与转向轴106的下端连接,前轮103被支持在前悬架108的下端上。如图7和8所示,机动二轮车100是所谓的U(under bone)型机动二轮车。如图7 和9所示,车体架120具有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中央并通过发动机130的上方向斜后下方 延伸至发动机130的后方的主车架部121。在此,如图9所示,该主车架部121由下管122 和左右一对后车架部124、124构成。下管122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中央且从头管126起通 过发动机130的上方向斜后下方延伸。左右后车架部124、124是板状部件、被配置成在车 宽方向上分离并在车宽方向上彼此相向。后车架部124的上缘124b通过焊接固定在下管 122后端的外周面上。后车架部124从下管122的后端起在发动机130的后方向下方延伸。 而且,在机动二轮车100中,不将燃料箱等部件配置在车座105和头管126之间的下管122 的上方。下管122被沿着该下管122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中央罩191从上方覆盖。如图7所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摆臂112配置在发动机130的后方。后轮4的 车轴由后摆臂112的后端支持。支持枢轴(图中未示)的支持部124a设置在后车架部124 上,后摆臂112的前端通过枢轴由后车架部124支持。从而,后摆臂112和后轮104能够以枢轴为中心上下运动。车体架120具有从下管122的中途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车座导轨123、123。 车座105配置在车座导轨123、123的上方。车座导轨123、123支持车座105。而且,增强管 129架设在车座导轨123、123和下管122的后端之间。如图7和8所示,作为车体架一部分并承担车辆刚性的金属制的侧板210以暴露 在外方的方式安装在车辆的左侧。侧板210也承担外装罩的功能,并利用螺栓从外方固定 在后车架部124上。另外,作为树脂制的外装罩的侧罩200以暴露在外方的方式安装在车 辆的左侧。侧罩200的前部以覆盖下管122左侧的方式从下管122的前端附近的左侧向后 下方延伸,后部以覆盖增强管129左侧的方式向后上方延伸。如图10所示,侧板210具有覆盖后车架部124外方的本体部210a、以及与本体部 210a的后侧连接同时向后上方延伸的脚踏板承杆部210b,用于安装乘车人用的脚踏板的 脚踏板托架210c形成在脚踏板承杆部210b后端。本体部210a具有朝向车辆外方的面即第一车架面2101、朝向车辆前方的面即第 二车架面201h、朝向车辆后方的面即第三车架面210f、以及与所述那些面的上缘连接的面 即车架端面210e。第一车架面2101和第二车架面201h被配置为彼此成一定夹角,它们之 间的夹角210i构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另外,第一车架面2101和第三车架面210f也 被配置为彼此成一定夹角,它们之间的夹角210g也构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在第一车 架面2101的中央形成有圆孔210m,本体部210a以该圆孔210m和支持部124a位于同一轴 线上的方式安装在后车架部124上。而且,枢轴架设在圆孔210m和支持部124a之间,后摆 臂112由该枢轴可摆动自如地支持。车架端面210e朝向配置在上方的侧罩200 —侧。板片即卡止片210j从车架端面 210e的比第一车架面2101更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延伸至侧罩200侧。如图11所示,卡 止片210j从车辆侧面看延伸至与侧罩200重合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侧罩200具有朝向车辆外方的面即第一罩面200h、朝向 车辆前方的面即第二罩面200f和朝向车辆后方的面即第三罩面200d。第一罩面200h沿 第一车架面2101延伸,第二罩面200f沿第二车架面210h延伸,第三罩面200d沿第三车架 面210f延伸。第一罩面200h和第二罩面200f被配置为彼此成一定夹角,它们之间的夹角 200g构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该棱线与第一车架面2101和第二车架面210h之 间的棱线平滑连接地延伸。同样,第一罩面200h和第三罩面200d被配置为彼此成一定夹 角,它们之间的夹角200e构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而且,该棱线与第一车架面2101和 第三车架面210f之间的棱线平滑连接地延伸。如图12和13所示,与侧板210的安装结构也设置在侧罩200上。具体地,在侧罩 200中靠近侧板210的部分的背面侧上形成有被悬臂状支持的台座200a。卡止销200b朝 向车辆内方立起地形成在该台座200a上。卡止销200b呈大致圆杆状,且如图13所示在前 端部外周的一部分上形成了向径向外方伸出的防脱件200c。另一方面,侧板210的卡止片 210j大致平行于第一车架面2101延伸并在其前端部形成了长孔210k。长孔210k的延伸 方向与侧罩200的前部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容许侧罩200沿侧罩 200的前部的延伸方向的运动。缓冲部件即橡胶衬垫220嵌入到长孔210k的内周缘中,卡 止销200b插入到在该橡胶衬垫220内部形成的孔内。而且,卡止销200b的防脱件200c卡在橡胶轴衬220的边缘上,侧罩200不容易从侧板210脱落。在实施方式2的机动二轮车 100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能够将侧罩200和侧板210牢固地一体化。
权利要求
一种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从头管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的车体架;被配置成在所述车体架侧方露出的外侧车架;和被配置成在车辆侧方露出的外装罩,具有朝向所述外侧车架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罩面,同时所述第一罩面和第二罩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外侧车架具有朝向所述外装罩的车架端面、沿所述第一罩面延伸的第一车架面、以及沿所述第二罩面延伸的第二车架面,所述车架端面是用于卡止所述外装罩的卡止结构,具有从侧面上看延伸至与所述外装罩重合位置的卡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罩面之间形成了罩 棱线,在所述第一车架面和所述第二车架面之间形成了沿所述罩棱线延伸的车架棱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罩具有朝向所述外侧车架延 伸并且在其和所述第一罩面之间形成有平行于所述罩棱线而延伸的另一罩棱线的第三罩所述外侧车架具有沿着所述第三罩面延伸并且在其和所述第一车架面之间形成有平 行于所述车架棱线而延伸的另一车架棱线的第三车架面,所述另一车架棱线沿着所述另一 罩棱线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罩具有与所述车架端面对向 的罩端面,所述卡止结构包含朝向所述罩端面延伸的卡止片,所述罩端面上形成供所述卡止片插入的插入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片和所述卡止孔利用由弹性 材料形成的缓冲部件卡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安装在所述卡止片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卡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结构在所述外装罩的背面侧 延伸,所述外装罩朝向所述卡止结构延伸,并且具有能够插入所述卡止结构所包含的卡止 孔内的卡止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两轮车,其特征在于供乘车人的脚踩踏的脚踏板安装在所 述外侧车架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车架支持后摆臂的旋转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外侧车架更靠车宽方向内侧 的位置还包含车体架,利用所述外侧车架和所述车体架可转动地支持后摆臂。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包括被配置成在车辆侧方露出的外侧车架和被配置成在所述车辆侧方露出的外装罩,外装罩具有朝向所述外侧车架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罩面,所述第一和第二罩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外侧车架是朝向所述外装罩的车架端面,具有包括从侧面上看延伸至与所述外装罩重合位置并与该外装罩卡止的卡止结构的车架端面、沿所述第一罩面延伸的第一车架面、以及沿所述第二罩面延伸的二车架面,从而提高了外装部件彼此的一体性。
文档编号B62J23/00GK101918266SQ20088012335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片野航, 须崎智成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