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的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065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身后部的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后尾门的掀背式车辆的车身后部的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存在具有后尾门的掀背形式的汽车,在该类型车辆的车身后部设有利用后尾门来打开或关闭的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以往,作为用于确保这种车辆的车身后部刚性的方法,将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由闭合截面构成的高刚性部和车身基本构造的后地板的后纵梁(rear side member)部连结起来进行强化(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21899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3 - 12621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以往的车身后部的构造中,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高刚性部被设置为高于车身基本构造的后地板的后纵梁部的位置,在该环绕构造的高刚性部与车身基本构造的后纵梁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分离地布局的情况下,需要如上述专利文献I那样追加独立的托架,或者如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使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高刚性部朝向车辆下方较大程度地延长,来将高刚性部和后纵梁部连结起来。因此,在以往的车身后部的构造中,不仅导致重量增加、成本升高,而且,由于高刚性部纵向变长,因此长度方向上的刚性有可能降低。而且,在以往的车身后部的构造中,在使用加强构件将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车辆宽度方向闭合截面部和后纵梁部连结起来的情况下,存在无法使来自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的上下方向载荷高效地向后纵梁传递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即是鉴于这样的实际状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车身后部的构造:能够使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在与车辆前后方向轴线垂直的面中旋转而产生的车身扭曲变形的载荷经由支柱部的闭合截面部、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及后纵梁高效地向后地板、后轮罩等车身构造分散,从而能够不采用后装紧固部件而在车身组装工序中一体地组装,并且,能够确保部件的组装刚性。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具有的课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身后部的构造,其在车身后部设有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由支柱部构成该后尾门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左右两侧部分立起的立起部分,在后地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截面为向上方开口的帽形的后纵梁,并且,将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设置为高于上述后纵梁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后纵梁上设有后纵梁上盖板,用于堵塞该后纵梁上部的开口、与该后纵梁上左右两侧的凸缘相接合,在该后纵梁上盖板的后端设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自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立起的上述支柱部由支柱内板和支柱外板构成的闭合截面形成,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上述后纵梁和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以及上述支柱内板和上述支柱外板的闭合截面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的宽度尺寸是与上述后纵梁的宽度尺寸相同,上述直立部与上述支柱部的接合点位于上述重叠的范围内。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部的构造在车身后部设有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利用支柱部构成该后尾门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左右两侧部分立起的立起部分,在后地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截面为向上方开口的帽形的后纵梁,并且,将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设置为高于上述后纵梁的位置,其中,在上述后纵梁上设有后纵梁上盖板,用于堵塞上部的开口、与左右两侧的凸缘相接合,在该后纵梁上盖板的后端设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自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立起的上述支柱部由支柱内板和支柱外板构成的闭合截面形成,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上述后纵梁和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以及上述支柱内板和上述支柱外板的闭合截面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因此,能够使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在与车辆前后方向轴线垂直的面中旋转而产生的变形即车身扭曲变形的载荷、和车身全长上的弯曲变形的载荷经由支柱部的闭合截面部、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及后纵梁高效地向后地板、后轮罩内板等车身构造分散,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该车身扭曲变形等。其原因在于,在掀背式车辆等中,为了抑制车身扭曲变形,期望后尾门环绕构造与作为上下方向的构造的即支柱部直接连结,从而在正下方承受该车身扭曲变形的载荷,并使载荷向具有刚性的后纵梁分散。而且,在车身全长上的弯曲变形中,就对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进行支承而言,也是经支柱部由后纵梁所贡献的比例较大。而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后部的构造,不需要像以往的构造那样采用后装的螺栓紧固部件,能够在车身组装工序中利用点焊等一体地组装,因此,能够确保部件的组装刚性,并且,能够谋求提高车辆的生产率。而且,只要仅加厚后纵梁上盖板的板厚,就能够提高其与作为周边部件的后纵梁、后板及支柱外板的连结刚性,因此,如上所述,能够以部件件数较少的结构、且最低限度的重量增加来确保所需的刚性。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的宽度尺寸是与上述后纵梁的宽度尺寸相同,上述直立部与上述支柱部的接合点位于上述重叠的范围内,因此,不仅是用于构成车身后部的各部件重叠,各部件的连结接合部也配置于车身扭曲变形载荷等的传递通路中,能够促进载荷向后纵梁分散,提高上述实用新型的效果。

图1是从车辆斜前方看到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中的X部放大地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后部,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周边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4是以局部截面表示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后部,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周边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5的(a)是图4中的A — A剖面图,图5的(b)是图4中的B — B剖面图。图6是从车辆上方看到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的构造。如图1 图4及图6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车辆是具有后尾门(未图示)的掀背形式的汽车,在该车辆的车身后部I设有利用后尾门(未图示)来打开或关闭的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2。该后尾门开口部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左右两侧部分朝向上方立起而成的车辆上下方向的立起部分由支柱部3构成。而且,支柱部3包括配置于后尾门开口部2的下侧角部的、主视为L字状的支柱下板4、和连结配置于该支柱下板4的上部且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柱上板5,该支柱下板4通过内侧的支柱内下板4a与外侧的支柱外下板4b的接合而形成为闭合截面形状,而且,该支柱上板5通过内侧的支柱内上板5a与外侧的支柱外上板(未图示)的相互接合而形成为闭合截面形状。而且,在支柱部3的下端部之间沿着车辆宽度方向配设有与支柱下板4的内侧端部相接合的后围板部6。该后围板部6是通过以其内侧的后围内板6a与其外侧的后围外板6b相互接合而构成的,后围内板6a的上部朝向车辆后方向斜上方弯曲。另外,图1中的箭头F方向表不车辆前方。而且,如图1 图4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I的下部设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后地板7。该后地板7通过如下方式构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后纵梁9置于该后地板7间,从而将该后地板7分成中央部地板的主后地板8和后侧部地板的侧后地板12。主后地板板8配置于后地板7的中间部分,侧后地板12分别配置于后地板7的左右两侧部分。而且,后纵梁9配置于主后地板8的左右两侧部,其内侧侧部与主后地板8相接合,其比相邻地配置的后轮罩内板21靠车辆后方的外侧侧部与侧后地板12相接合。而且,后纵梁9设置为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同时沿着主后地板8,形成为其截面为向上方开口的帽形。因此,在后纵梁9的相对的左右两侧壁的上端部设有向外部弯折成直角而形成的凸缘14。而且,后尾门开口部2的下部设置为高于后纵梁9的位置。如I 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后纵梁9的上部设有后纵梁上盖板10,用于堵塞后纵梁9的上部的开口、且与左右两侧的凸缘14相接合。因此,后纵梁上盖板10具有在堵塞后纵梁9的上部开口的同时接合于凸缘14的水平部10a。而且,在后纵梁上盖板10的后端设有通过将其弯折成直角而形成的、自水平部IOa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10b,通过水平部IOa和直立部10b,后纵梁上盖板10的后端部侧形成为侧视呈L字状。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接合于后尾门开口部2的环绕构造的下部。在此,直立部IOb在宽度方向中央含有下部的弯折部分在室内侧形成有凸形状部。由此,能够提高弯折部分的刚性。而且,由于在其与后围内板6a之间形成有空间,因此,能够在凸部分设定用于在室内侧使用的锁紧(clamp)孔等孔部。由此,不在作为与外界的分隔壁的后围内板6a上开孔就能够设定锁紧安装孔,因此,能够避免漏水等隐患。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后纵梁上盖板10、后纵梁9、及主后地板8或者侧后地板12在后纵梁9的凸缘14处以3层结合的方式接合,后纵梁上盖板10接合于后轮罩内板21。因此,在后纵梁上盖板10的外侧侧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设有与后轮罩内板21相对地直立的接合凸缘13,后纵梁上盖板10的后轮罩内板21侧借助直立的接合凸缘13接合于后轮罩内板21。另外,后轮罩内板21在比侧部后地板12靠车辆前方位置,设置在后纵梁9和后纵梁上盖板10的外侧,其形成为表面刚性较高的球面弯曲形状。并且,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后纵梁9和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10b,以及支柱内下板4a和支柱外下板4b构成的闭合截面(后述的第2闭合截面部S2)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而且,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的宽度尺寸LI设定为与后纵梁9的宽度尺寸L2相同,该直立部IOb与支柱部3的接合点Wl位于重叠的范围内。因此,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与支柱部3的支柱外下板4b的接合点Wl等配置在来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上下方向载荷的传递通路内。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通过仅将后纵梁上盖板10的板厚设定得厚于其他的周边部件的板厚,从而能够以最低限度的重量增加来确保所需的连结刚性。另外,在后纵梁9和后纵梁上盖板10的外侧设有后轮罩21等。另一方面,在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下部立起的支柱部3中设有通过将后围板部6的后围内板6a和支柱下板4的支柱外下板4b的上下重合部分相互接合从而构成的第I闭合截面部SI,该第I闭合截面部SI是车辆宽度方向的闭合截面,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四边形状。而且,如图4和图5所示,位于第I闭合截面部SI的下方的后围内板6a和支柱外下板4b的下侧部分、及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的上端左右两侧部分以3层结合的方式通过点焊部Wl等相接合。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下板4的支柱内下板4a上,其朝向车辆后方地向斜上方弯曲的上部的后端与支柱外下板4b相接合,其朝向下方延伸的下端部与后围板部6的后围内板6a相接合,形成有由上下重合部分相互接合而的、支柱内下板4a和后围内板6a构成的第2闭合截面部S2。该第2闭合截面部S2是后尾门开口部2的环绕构造的上下方向上的支柱部3的闭合截面,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四边形状。而且,第2闭合截面部S2位于第I闭合截面部SI的上方位置,且设置在与第I闭合截面部SI相邻的位置。并且,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I的构造中,用于将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和支柱下板4的支柱内下板4a连接起来的加强构件11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设置。因此,加强构件11采用宽度尺寸比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的宽度尺寸小的板材形成,以位于直立部IOb的接合位置的内侧的方式配置。而且,加强构件11的上端部的左右两侧利用点焊部W2等与支柱内下板4a的下端部相接合。而且,加强构件11的下端部的左右两侧利用点焊部W等与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的上端部相接合。由此,用于构成第2闭合截面部S2的构件、和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通过加强构件11相连结,来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上下方向载荷易于经由加强构件11向后纵梁上盖板10和后纵梁9传递。而且,通过在支柱外下板4b上设置供点焊枪通过的作业孔,点焊部W2除了接合加强构件11和支柱内下板4a的下端部之外,也能够连后围板部6的后围内板6a —起以3层结合的方式接合。由此,能够获得经由加强构件11的载荷传递的效率上升这样的效果。这样,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I的构造中,车身后部I的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车辆上下方向的立起部分由支柱部3构成,在主后地板8的左右两侧设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截面为帽形的后纵梁9,在该后纵梁9上设有后纵梁上盖板10,用于堵塞上部的开口、与左右两侧的凸缘14相接合,在后纵梁上盖板10的后端设有自水平部IOa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10b,在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下部立起的支柱部3中设有由后围内板6a和支柱外下板4b构成的第I闭合截面部SI,该后围内板6a的下侧部分、支柱外下板4b的下侧部分、及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利用点焊部Wl以3层结合的方式接合,因此,能够使作为车身扭曲变形等载荷的来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上下方向载荷经由支柱部3的闭合截面部、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及后纵梁9高效率地向后地板7的主后地板8、后轮罩21等车身构造分散并被其吸收,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车身扭曲变形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I的构造中,能够在车身组装工序中通过点焊等一体地组装各部件,因此,与在之后的安装中将各部件进行螺栓固定来组装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部件的组装刚性,并且,能够谋求提高车辆的生产率和降低成本。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由上下重合部分相互接合的支柱内下板4a和后围内板6a形成有第2闭合截面部S2,第2闭合截面部S2和第I闭合截面部SI设置在相邻的位置,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在第2闭合截面部S2和第I闭合截面部SI的下方位置相连结,因此,能够加强车身后部I的各部件的连结,并且,能够使来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上下方向载荷顺畅且高效地向后纵梁9和主后地板板8等分散。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设有用于将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和支柱内下板4a连接起来的加强构件11,加强构件11的上端部利用点焊部W2与支柱内下板4a相接合,加强构件11的下端部利用点焊部W与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相接合,因此,易于使来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上下方向载荷经由加强构件11向后纵梁9等传递。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后纵梁9和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10b,以及支柱内下板4a和支柱外下板4b的闭合截面(第2闭合截面部S2)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因此,能够使来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上下方向载荷经由支柱部3的第2闭合截面部S2、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及后纵梁9更高效地向后地板7的主后地板板8、后轮罩21等车身构造分散。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的宽度尺寸LI是与后纵梁9的宽度尺寸L2相同,且该直立部IOb与支柱部3的接合点Wl位于重叠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将来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上下方向载荷经由较高刚性的接合部向后纵梁9传递,从而,能够促进载荷向后纵梁9分散。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后纵梁上盖板10、后纵梁9、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后纵梁9置于后地板7间从而将该后地板7三分而成的主后地板8或者侧后地板12在后纵梁9的凸缘14处以3层结合的方式接合,而且,后纵梁上盖板10接合于后轮罩内板21,因此,利用后纵梁上盖板10能够确保后尾门开口部2的环绕构造、后纵梁9、及包含后轮罩内板21的后地板7的接合刚性,并且,能够使来自车辆后方的外部载荷向车身后部I的构造分散。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由后部保险杠承受的载荷利用保险杠架设构件等向车身后部I传递、特别是向后围板部6、后尾门开口部2的环绕构造传递,并向后纵梁9、后地板7分散,因此,能够使该载荷自后尾门开口部2的环绕构造直接经由后纵梁上盖板10的直立部IOb顺畅地向后纵梁7传递,并且,能够以后纵梁上盖板10为主体地使该载荷高效地向后地板7、后轮罩内板21分散。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在后纵梁上盖板10的外侧侧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设有与后轮罩内板21相对地直立的接合凸缘13,后纵梁上盖板10的后轮罩内板21侧借助直立的接合凸缘13与后轮罩内板21相接合,因此,能够将自车辆后方施加于后纵梁9的外部载荷高效地向表面刚性较高的后轮罩内板21传递,并且,能够有效地吸收向车辆前方移动的载荷。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已述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附图标记说明1、车身后部;2、后尾门开口部;3、支柱部;4、支柱下板;4a、支柱内下板;4b、支柱外下板;5、支柱上板;5a、支柱内上板;6、后围板部;6a、后围内板;6b、后围外板;7、后地板;8、主后地板(后中央部地板);9、后纵梁;10、后纵梁上盖板;10a、水平部;10b、直立部;
11、加强构件;12、侧后地板(后侧部地板);13、接合凸缘;14、凸缘;L1、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的宽度尺寸;L2、后纵梁的宽度尺寸;S1、第I闭合截面部;S2、第2闭合截面部。
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后部的构造,其在车身后部设有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由支柱部构成该后尾门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左右两侧部分立起的立起部分,在后地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截面为向上方开口的帽形的后纵梁,并且,将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设置为高于上述后纵梁的位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后纵梁上设有后纵梁上盖板,用于堵塞该后纵梁上部的开口、与该后纵梁上左右两侧的凸缘相接合,在该后纵梁上盖板的后端设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 自上述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立起的上述支柱部由支柱内板和支柱外板构成的闭合截面形成; 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上述后纵梁和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以及上述支柱内板和上述支柱外板的闭合截面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纵梁上盖板的直立部的宽度尺寸是与上述后纵梁的宽度尺寸相同,上述直立部与上述支柱部的接合点位于上述重叠的范围内。
专利摘要一种车身后部的构造,能使后尾门开口部的环绕构造在与车辆前后方向轴垂直的面中旋转而产生的车身扭曲变形的载荷高效地向车身构造分散。在车身后部设有环绕构造的后尾门开口部,由支柱部构成后尾门开口部的左右两侧部分和自该部分立起的立起部分,在后地板的左右两侧设有截面帽形的后纵梁,将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设置为高于后纵梁的位置,在后纵梁上设有后纵梁上盖板,用于堵塞其上部的开口、与其左右两侧的凸缘相接合,在该后纵梁上盖板的后端设有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直立部,自后尾门开口部的下部立起的支柱部由支柱内下板和支柱外下板构成的闭合截面形成,在从车辆前方观察时,后纵梁和直立部同支柱下板的闭合截面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地配置。
文档编号B62D25/08GK203032773SQ2012207428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田中智大, 伊藤研作, 冈町裕治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