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8720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包括连接于两个底盘大梁外侧面的两个第一支撑臂,各第一支撑臂分别与一液压油缸的缸体连接,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分别连接第二支撑臂,各第二支撑臂可随相应活塞杆的伸缩沿相应第一支撑臂表面滑动,各第二支撑臂外侧分别连接备胎固定件,各缸体位于相应活塞上、下的区域分别与第一、二油管连通,第一、二油管的另一端伸入油箱,油箱与控制液压油进入第一、二油管的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在车辆营运过程中需要更换备胎时,可方便卸下备胎并可将备胎作为车辆稳定支撑装置使用,起到增加车辆稳定性的作用,使车辆在举升卸料时不易发生倾翻事故。
【专利说明】 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载货类汽车【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针对工程建设和能源运输的载货类车辆,在营运过程中当车辆需要更换备胎时,由于备胎固定方式的原因导致备胎拆卸困难;在举升卸货时,由于车辆重心升高,或者由于车辆货箱较长,箱板较高加上卸料场所工况较差,导致车辆稳定性不好而造成翻车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在车辆营运过程中需要更换备胎时,可方便卸下备胎并可将备胎作为车辆稳定支撑装置使用,起到增加车辆稳定性的作用,使车辆在举升卸料时不易发生倾翻事故。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中包括连接于一底盘大梁一侧的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液压油缸的缸体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可随活塞杆的伸缩沿第一支撑臂表面滑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侧端连接有备胎固定件,所述缸体位于活塞上、下的区域分别与第一、二油管连通,所述第一、二油管的另一端伸入油箱,所述油箱与控制液压油进入第一、二油管的控制单元连接。
[0005]一种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中包括连接于两个底盘大梁外侧面的两个第一支撑臂,各第一支撑臂分别与一液压油缸的缸体连接,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分别连接有第二支撑臂,各第二支撑臂可随相应活塞杆的伸缩沿相应的第一支撑臂表面滑动,各第二支撑臂的外侧端分别连接有备胎固定件,各缸体位于相应活塞上、下的区域分别与第一、二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另一端伸入油箱,所述油箱与控制液压油进入第一、二油管的控制单元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二支撑臂的悬置端均朝外侧下方倾斜。
[0007]本实用新型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遥控器,遥控器通过导线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接地,遥控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遥控器通过导线与电机连接,电机与油泵连接,油泵与油箱连通,液压油通过油泵从第一、二油管泵入缸体内。
[0008]本实用新型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中所述电源由电源总开关和两个电瓶连接组成。
[0009]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当车辆需要进行备胎升起操作时,由驾驶人员操纵遥控器,控制电机带动油泵将油箱中的液压油由第二油管输送到位于活塞下方区域的缸体内,此时活塞杆向斜上方移动,使第二支撑臂带动备胎固定件及备胎一同向斜上方移动,实现升起备胎的目的;当车辆需要进行备胎下降操作时,由驾驶人员操纵遥控器,控制电机带动油泵将油箱中的液压油由第一油管输送到位于活塞上方区域的缸体内,此时活塞向斜下方移动,使第二支撑臂带动备胎固定件及备胎一同向斜下方移动,实现降下备胎的目的,此时就可进行拆卸备胎或作为车辆稳定支撑装置使用,当作为车辆稳定支撑装置使用时,由于备胎与地面接触,为车辆提供了一个支撑力,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稳定性,从而起到增加车辆稳定性的作用,使车辆在举升卸料时不易发生倾翻事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包括通过螺栓连接于两个底盘大梁I外侧面的两个第一支撑臂2,两个第一支撑臂2的悬置端均朝外侧下方倾斜。各第一支撑臂2分别与一液压油缸的缸体3焊接固定,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4上分别焊接有一第二支撑臂5,第二支撑臂5的悬置端也朝外侧下方倾斜且与第一支撑臂2平行。各第二支撑臂5可随相应活塞杆4的伸缩沿相应的第一支撑臂2表面滑动,各第二支撑臂5的外侧端分别连接有备胎固定件6,各缸体3位于相应活塞(图中未示出)上、下的区域分别与第一油管7、第二油管8连通。两个第一油管7通过第一三通阀9与第三油管10连通,第三油管10的另一端伸入油箱11,两个第二油管8通过第二三通阀12与第四油管13连通,第四油管13的另一端也伸入油箱11。油箱11与控制液压油进入第一油管7、第二油管8的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包括遥控器14,遥控器14通过导线与电磁阀15连接,电磁阀15接地,遥控器14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电源由电源总开关16和两个电瓶17连接组成。遥控器14通过导线与电机18连接,电机18与油泵19连接,油泵19与油箱11连通。
[0013]当车辆需要进行备胎升起操作时,由驾驶人员操纵遥控器14,控制电机18带动油泵19将油箱11中的液压油由第四油管13、第二三通阀12、第二油管8输送到位于活塞下方区域的缸体3内,此时活塞杆4向斜上方移动,使第二支撑臂5带动备胎固定件6及备胎20 一同向斜上方移动,实现升起备胎20的目的;当车辆需要进行备胎下降操作时,由驾驶人员操纵遥控器14,控制电机18带动油泵19将油箱11中的液压油由第三油管10、第一三通阀9、第一油管7输送到位于活塞上方区域的缸体3内,此时活塞4杆向斜下方移动,使第二支撑臂5带动备胎固定件6及备胎20 —同向斜下方移动,实现降下备胎20的目的,此时就可进行拆卸备胎或作为车辆稳定支撑装置使用,当作为车辆稳定支撑装置使用时,由于备胎20与地面接触,为车辆提供了一个支撑力,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稳定性,从而起到增加车辆稳定性的作用,使车辆在举升卸料时不易发生倾翻事故,从而保护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0014]上述只介绍了设置于底盘大梁I左、右两侧的实施例结构,设置于底盘大梁一侧的结构也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001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一底盘大梁一侧的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液压油缸的缸体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可随活塞杆的伸缩沿第一支撑臂表面滑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侧端连接有备胎固定件,所述缸体位于活塞上、下的区域分别与第一、二油管连通,所述第一、二油管的另一端伸入油箱,所述油箱与控制液压油进入第一、二油管的控制单元连接。
2.一种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两个底盘大梁外侧面的两个第一支撑臂,各第一支撑臂分别与一液压油缸的缸体连接,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分别连接有第二支撑臂,各第二支撑臂可随相应活塞杆的伸缩沿相应的第一支撑臂表面滑动,各第二支撑臂的外侧端分别连接有备胎固定件,各缸体位于相应活塞上、下的区域分别与第一、二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另一端伸入油箱,所述油箱与控制液压油进入第一、二油管的控制单元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支撑臂的悬置端均朝外侧下方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遥控器,遥控器通过导线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接地,遥控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遥控器通过导线与电机连接,电机与油泵连接,油泵与油箱连通,液压油通过油泵从第一、二油管泵入缸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当稳定支撑装置的液压式备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由电源总开关和两个电瓶连接组成。
【文档编号】B62D43/04GK203974780SQ20142036266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张斌, 李德奎 申请人: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