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电动车及其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74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体;

一车前体,其中该车前体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一个前部;

一车架,其中该车架被设置在该车体的一个后部;

一电力单元,其中该电力单元适于为该可折叠电动车提供电力;

一车座,其中该车座被设置在该车架;

一组车轮,其中该车轮被分别设置在该车体和该车前体,两个扶手,其中该扶手被分别设置在该车前体;和

一驱动电机,其中该驱动电机与该电力单元可通电地相连接,并与至少一个车轮相连接,以驱动该车轮转动和驱动该可折叠电动车移动,其中该车架包括一个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后部的后架,该车体形成一个容纳槽,其中该可折叠电动车被设置具有一个展开状态和一个折叠状态,和当该可折叠电动车处在该展开状态时,该车架的该后架被保持展开和保持直立,以支撑和保持该车座处在一个适当位置,和该车前体被展开和被保持离开该车体;当该可折叠电动车处在该折叠状态时,该车架的该后架自身能够被折叠,且被折叠后的该后架能够被收纳在该车体的该容纳槽,和该车前体能够被折叠至被收纳在该容纳槽的该后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后架包括一低端、一自该低端向上延伸的高端和一连接枢轴,其中该后架的该低端通过该连接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高端,其中该连接枢轴被设置朝向该车体的该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进一步包括一个支撑件,其中该支撑件的一端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后架的该高端,另一端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后部,从而使得当该可折叠电动车处在该展开状态时,该车架的该后架、该车体的该后部和该支撑件能够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进一步包括一个驱动杆,其中该车前体通过一个第一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驱动杆的一端,该车架的该后架通过一个第二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驱动杆的另一端,且该第一枢轴所处位置高度高于该第二枢轴所处位置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进一步包括一个驱动杆,其中该车前体通过一个第一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驱动杆的一端,该车架的该后架的该低端通过一个第二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驱动杆的另一端,且该第一枢轴所处位置高度高于该第二枢轴所处位置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前体通过一个第三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前部,该车架的该后架通过一个第四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后部,其中当该可折叠电动车处在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一枢轴所处位置高度高于该第三枢轴所处位置高度,该第四枢轴所处位置高度高于该第二枢轴所处位置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前体通过一个第三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前部,该车架的该后架通过一个第四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后部,其中当该可折叠电动车处在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一枢轴所处位置高度高于该第三枢轴所处位置高度,该第四枢轴所处位置高度高于该第二枢轴所处位置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前体包括一个前架体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前架体和该车体的该前部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其中该车前体的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前架体,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该第三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容纳槽,该车架的该后架通过该第四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前体包括一个前架体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前架体和该车体的该前部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其中该车前体的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前架体,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该第三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容纳槽,该车架的该后架通过该第四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该容纳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枢轴和该车前体的该前架体之间的距离为L1,该第四枢轴和该第二枢轴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距离L1大于距离L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枢轴和该车前体的该前架体之间的距离为L1,该第四枢轴和该第二枢轴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距离L1大于距离L2。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进一步包括一个锁定装置,其中该锁定装置被设置在该车架的该后架的一个内侧,其中该锁定装置具有一个锁合状态和一个解锁状态,其中当该锁定装置处在该锁合状态时,该后架的该低端和该高端被该锁定装置稳固地锁合在一起,当该锁定装置处在该解锁状态时,该后架的该高端能够自由地相对该低端枢转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进一步包括一个锁定装置,其中该锁定装置被设置在该车架的该后架的一个内侧,其中该锁定装置具有一个锁合状态和一个解锁状态,其中当该锁定装置处在该锁合状态时,该后架的该低端和该高端被该锁定装置稳固地锁合在一起,当该锁定装置处在该解锁状态时,该后架的该高端能够自由地相对该低端枢转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板体,其中该容纳槽被设置形成在两个板体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板体,其中该容纳槽被设置形成在两个板体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的该支撑件的一端被设置在该车架的该后架的该高端,该后架的另一端被设置在该车体的一个板体的一个内侧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的该支撑件的一端被设置在该车架的该后架的该高端,该后架的另一端被设置在该车体的一个板体的一个内侧壁。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前体的该前架体形成一个壳体,其中该壳体形成一个容纳腔,以容纳该电力单元于其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前体的该前架体形成一个壳体,其中该壳体形成一个容纳腔,以容纳该电力单元于其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车座形成一个开口槽,其中该车座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架的该后架的该高端和被设置能够被枢转至一个支撑位置和一个折叠位置,其中当该车座被枢转至该支撑位置时,该车座被该后架的该高端支撑和保持水平;当该车座被枢转至该折叠位置时,该车座被折叠至该车架的该后架,且该车座能够通过该开口槽与该后架的该高端相啮合。

21.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可折叠车架,其中该电动车包括一个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后架,该后架包括一个适于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的低端和一个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低端的该高端;一锁定装置,其中该锁定装置被可解锁地设置在该后架的一个内侧,其中该锁定装置具有一个锁合状态和一个解锁状态,其中当该锁定装置处在该锁合状态时,该后架的该低端和该高端被该锁定装置稳固地锁合在一起,当该锁定装置处在该解锁状态时,该后架的该高端能够自由地相对该低端枢转移动;和

一支撑件,其中该支撑件的一端适于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后架的该高端,该支撑件的另一端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从而使得当该后架被保持直立时,该后架、该车体和该支撑件能够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驱动杆和一前架,其中该驱动杆被设置在该前架和该后架之间,其中该前架通过一个第一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驱动杆的一端,该后架通过一个第二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驱动杆的另一端。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前架被设置适于通过一个第三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该后架被设置适于通过一个第四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其中当该可折叠车架处在一个展开状态时,该第一枢轴所处位置高度高于该第三枢轴所处位置高度,该第四枢轴所处位置高度高于该第二枢轴所处位置高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前架包括一个前架体和一个被设置在该前架体的第一连接件,其中该前架的该第一连接件通过该第一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驱动杆,其中该前架的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前架体,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该第三枢轴被可枢转地设置在该车体。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枢轴和该前架体之间的距离为L1,该第四枢轴和该第二枢轴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距离L1大于距离L2。

26.一种新型拉绳快速解锁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上杆、下杆、折叠杆主轴、一号轴、快拆手柄、顶压弹簧、二号轴、顶块、扭簧、三号轴;上杆与下杆通过折叠杆主轴连接;所述的上杆的下部一侧通过一号轴连接有快拆手柄,快拆手柄的内部通过二号轴连接有顶块,顶块的一侧与快拆手柄内侧壁上的顶压块之间设有顶压弹簧,且顶块的上部与下杆上端的凸块相互卡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安全块、四号轴、拉绳;所述的顶块的下部通过三号轴连接有安全块,安全块的一端设有扭簧,安全块的另一端下部通过四号轴连接有拉绳;所述的安全块上的卡角与快拆手柄侧壁上的卡槽相互卡接;所述的快拆手柄的侧壁上设有解锁口,且解锁口与卡槽为一体式结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新型拉绳快速解锁折叠机构的操作步骤:(一)、安全块的卡角与快拆手柄上的卡槽卡接,此时,顶块顶住下杆上的凸块,整体呈锁紧状态,在不拉动拉绳的情况下,直接拉动快拆手柄是不能够打开的;(二)、当需要解锁时,拉动拉绳,拉绳带动安全块围绕三号轴旋转,此时安全块上的卡角进入解锁口中,安全块解锁,顶块松动;(三)、继续拉动拉绳,即可拉开将快拆手柄,通过拉绳将解锁和打开快拆手柄一步完成,省去了解锁的过程。

28.一种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管(1)、鞍座本体(2)、内腔(3)、解锁按钮(4)、锁销(5):所述鞍座本体(2)安装在坐管(1)上方,鞍座本体(2)分为左右两块,两鞍座本体(2)之间安装有内腔(3),解锁按钮(4)在内腔(3)底部,内腔(3)后方通过锁销(5)与坐管(1)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管(1)是避震坐管,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3)为下沉式,内腔(3)的平面低于鞍座本体(2)平面,内腔(3)采用蝉窝式结构设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