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348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结构为了节约收藏空间,都采用伸展式,如图1所示,呈H状。准备作业前,底盘的运动情况是:四个轮胎分别通过两根支腿内侧油缸的压力先将轮胎向外侧伸展,轮胎与地面摩擦力小的一侧被推出,随后再将另一侧轮胎推出,直至油缸的最大行程,也就是底盘能伸展的最大宽度。这样的设计由于四个轮胎伸展速度是不一致的,从而导致在支腿伸展的过程中整车出现摇晃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底盘结构,保证底盘四轮同步运动,提高安全性能,且减少内部液压部件和安装工序,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

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底盘结构,包括外框架、内部回形框架、一个双活塞杆油缸、两根活塞杆、四根弧形拉杆、四个支腿、四个轮胎,所述双活塞杆油缸与外部的控制器及电气系统、液压系统连接,所述内部回形框架套设在所述外框架的中间,所述双活塞杆油缸穿过内部回形框架,所述两根活塞杆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双活塞杆油缸内,另一端分别连接两根所述弧形拉杆;所述四根弧形拉杆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外框架的四个角上的末端内侧;四个所述支腿固定在所述外框架的四个角上的末端外侧并分别连接四个轮胎;所述两根活塞杆相对的前后运动带动四根弧形拉杆及外框架产生相应的伸缩或弯折运动,使得四个支腿及连接在支腿上的四个轮胎产生相应的左右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底盘结构还包括两个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外框架和内部回形框架之间,分别位于所述内部回形框架的左上和右下的位置,其分别与内部回形框架形成左上夹角α和右下夹角β,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左上夹角α和右下夹角β的大小变化信息并反馈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进一步控制所述双活塞杆油缸,使得所述两根活塞杆的前后行程保持同步,保证左上夹角α和右下夹角β始终相同,进而保证所述四个轮胎是同步对称运动的,彻底解决了原先设计的缺陷。

同时,在保证收藏状态的尺寸符合运输条件的尺寸即宽度为2.5m的情况下,伸展后所述新型底盘结构的宽度比原先设计的底盘结构宽度增大了约500mm,加大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结构保证底盘四轮同步运动,提高安全性能,且只设置一个双活塞油缸,减少了内部液压部件和安装工序,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并且伸展后所述新型底盘结构的宽度比原先设计的底盘结构宽度增大了约500mm,进一步加大了四个轮胎的支撑面积,提高了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底盘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底盘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底盘结构与外部控制器、电气系统、液压系统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底盘结构收藏状态尺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底盘结构伸展状态尺寸示意图;

图7是传统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结构收藏状态尺寸示意图;

图8是传统高空作业平台的底盘结构伸展状态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图4,一种新型底盘结构,包括外框架1、内部回形框架2、一个双活塞杆油缸3、两根活塞杆4、四根弧形拉杆5、四个支腿6、四个轮胎7,所述双活塞杆油缸3与外部的控制器8及电气系统9、液压系统10连接,所述内部回形框架2套设在所述外框架1的中间,所述双活塞杆油缸3穿过内部回形框架2,所述两根活塞杆4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双活塞杆油缸3内,另一端分别连接两根所述弧形拉杆5;所述四根弧形拉杆5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外框架1的四个角上的末端内侧;四个所述支腿6固定在所述外框架1的四个角上的末端外侧并分别连接四个轮胎7;所述两根活塞杆4相对的前后运动带动四根弧形拉杆5及外框架1产生相应的伸缩或弯折运动,使得四个支腿6及连接在支腿上的轮胎7产生相应的左右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底盘结构还包括两个位移传感器11,安装在所述外框架1和内部回形框架2之间,分别位于所述内部回形框架2的左上和右下的位置,其分别与内部回形框架2形成左上夹角α和右下夹角β,所述位移传感器11通过检测所述左上夹角α和右下夹角β的大小变化信息并反馈到所述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进一步控制所述双活塞杆油缸3,使得所述两根活塞杆4的前后行程保持同步,保证左上夹角α和右下夹角β始终相同,进而保证所述四个轮胎7是同步对称运动的,彻底解决了原先设计的缺陷。

同时,如图5~图8,在保证收藏状态的尺寸符合运输条件的尺寸即宽度为2.5m的情况下,伸展后所述新型底盘结构的宽度比原先设计的底盘结构宽度增大了约500mm,加大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