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4120阅读:1172来源:国知局
转向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限位结构,主要应用于自行车技术领域以及助行器、滑行车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力车的种类极多,其可被做为代步、休闲、运动的工具,例如自行车、滑步车、三轮车、助步车、助行车等等。传统上这类的人力车具有一供承载人员的车体及一枢设于车体前端、且供控制前进方向的转向机构,且于车体后端与转向机构底端分别设有至少一轮体,供车体移动前进,再者人力车移动的动力来源主要来自双脚踩踏曲柄来驱动,或以单、双脚踩推地面来驱动。

前述人力车由于结构简单,且便于操控及使用,因此除了供一般人使用外,也被大量的应用于幼儿、银发族或肢障人士上,例如幼儿的助步车、滑步车或年长者、肢障人士的助行车等。然而由于其等发育尚未成熟或有所退化,造成其方向性操控、平衡性维持等控制感较差,而会因转向过大而造成操控上的困扰,甚至发生意外事故,严重影响到其使用的安全性,实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限位结构,能有效控制转向的角度,提升稳定性和安全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限位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车体、一转向机构及一限位组;该车体,其具有一车架,该车架后端具有至少一轮体;该转向机构,其枢设于车体前端,该转向机构顶端具有供操控的握把,且该转向机构底端具有至少一受握把操作同步转向的轮体;该限位组,其具有供分别设于车体与转向机构的一限位件及一导引件,该限位件具有两个相对形成一特定夹角的限制部,该导引件具有一可于前述两限制部间位移的导杆。

较佳地,该车体具有一车架,该车架前端具有一竖管,该车架后端枢设有至少一轮体,而转向机构由一立管及一前叉管串接而成,且该前叉管底端设有至少一轮体,再者转向机构顶端具有一供使用者操控的水平握把,而限位组的限位件及导引件可分设于竖管与立管或竖管与前叉管。

较佳地,该限位件于车架竖管外套固设有一环套,该环套上形成有一导槽,且限制部形成于该导槽两端,而导引件于转向机构的前叉管或立管上凸伸有一固定片,且固定片上具有一对应导槽、并可相对运动的导杆,该导杆并于限位件的两限制部内移动。

较佳地,该车架中段设有一供使用者乘坐的座垫。

较佳地,该转向机构的前叉管利用一上珠碗件及一下珠碗件枢设于车架的竖管上,且该立管底端穿置于前叉管顶端,供透过一迫紧件选择锁掣。

较佳地,该限位组于环套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本创作转向限位结构能使转向机构相对车体的转向范围受到限制,同时可增进其操作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使用的安全性,故可有效提高其实用性,进一步能大幅增加其附加价值,提高其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限位结构的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限位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限位结构的组件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向限位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创作转向限位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具有一供承载人员的车体10及一枢设于车体10前端、且供控制前进方向的转向机构20,车体10与转向机构20枢接处设有一供限制转向角度范围的限位组30;其中所述车体10具有一车架11,该车架11前端具有一供转向机构20枢设的竖管12,该车架11后端枢设有一或二个平行的轮体13,本创作以一与车架11呈直线排列的轮体13为主要实施例,再者车架11中段设有一供使用者乘坐的座垫15或踏板等,本创作以车架11上设置座垫15为主要实施例;而转向机构20由一立管21及一前叉管24所组成,其中前叉管24利用一上珠碗件241及一下珠碗件242枢设于车体10车架11的竖管12上,且该前叉管24底端设有一或二个平行的轮体26,本创作之实施例于前叉管24底端设有一水平的轴杆25,且轴杆25两端分别枢设一轮体26,再者立管21顶端具有一供使用者操控的水平握把22,且该立管21底端穿置于前叉管24顶端,且透过一迫紧件23(俗称乌司)选择锁掣,使立管21可被选择性安装于前叉管24上,令使用者可透过握把22操控前叉管24轮体26的转向。

再者,所述限位组30具有一限位件31及一导引件35,两者分设于车体10与转向机构20上,且该限位件31可使导引件35产生一旋转角度的限制作用,令转向机构20仅能于特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向动作。而本创作限位组30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限位件31于车体10的车架11竖管12外套固设有一环套32,该环套32上形成有一弧型的导槽33,且该导槽33两端分别具有一限制部(331、332),该等限制部(331、332)可供导引件35产生限位作用,而导引件35于转向机构20的前叉管24或立管21上凸伸有一固定片36,且固定片36上具有一对应导槽33、并可相对运动的导杆37,该导杆37并于限位件31的两限制部(331、332)内移动,再者限位组30于环套3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盖板38,供保护旋转组件。

由此,组构成一可限制转向范围、且安全性高的转向限位结构。

而本创作转向限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使用者可坐在车体10的座垫15上,以双脚撑地推移,使车体10可利用轮体(13、26)产生位移,同时使用者可以手握握把22,控制转向机构20的前叉管24带动轮体26转向,达到改变车体10移动方向的目的。

由于本创作在车体10与转向机构20间设有限位组30,因此当前叉管24被驱动时,设于其上的限位组30导引件35的导杆37可于车架11竖管12的环套32导槽33内移动,且受导槽33两端的限制部(331、332)产生限位作用,使其转向范围受到限制,不致发生过度转向的问题,可大幅增进骑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创作转向限位结构可利用该限位组30来产生转向角度限制,避免因过度转向而导致重心不稳、或跌倒,因而可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大幅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其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