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防撞车架和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37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防撞车架和摩托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防撞车架和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是指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车,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电气仪表和架体等部分。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比较高,所发出的有效功率大,能够提供比较平稳的驱动力,并将驱动力逐渐传递至传动系统、行走系统、转向系统,从而使摩托车平稳的启动,采用上述结构的摩托车,使整个摩托车具有轻便灵活,行驶速度快,舒适性好等特点,并且能够以超高的速度和较大的负荷运行。

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为了使车架整体的抗冲击性好,刚性强,扭转力强,摩托车车架的前部支撑结构通常采用两根前部支撑梁的结构,两根前部支撑梁的前端与立管的上端焊接连接,在立管的下端焊接连接两根前撑管,两根前撑管增加了车架前部结构的支撑力,两根前部支撑梁的后端与两根后部支撑梁焊接连接,两根前撑管的下端与后部支撑梁的下部之间焊接两个曲形管,将发动机连接在两个曲形管的上部。但是,车架的前部采用两根前部支撑梁,并且前部支撑梁为实心的连接管结构,这样就使得车架前部的重量比较沉,扭转力差,采用两根实心连接管的结构,还浪费了原材料;两根前部支撑梁和两根前撑管分别连接在立管的上端和下端,立管的中间位置并没有连接结构,使用时立管的受力不均衡,容易造成扭曲的现象;后部支撑梁通过两根加强筋与两根曲形管连接,两根前撑管的下端与两根曲形管的一端连接,两根曲形管的另一端与两根加强筋连接,将发动机安装在曲形管的上部,发动机的前部与两根前撑管接触,发动机的后部与两根加强筋接触,两个曲形管的上部位置只是起到托起发动机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动机的前部容易撞击前部的前撑管,发动机的后部容易撞击加强筋,从而出现发动机前后两端不稳定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防撞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摩托车车架的前部支撑结构采用两根前部支撑梁与立管连接,增加了前部支撑结构的重量,使前部支撑结构的扭转力差,两根曲形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撑管和两根加强筋连接,发动机的两端容易撞击两个前撑管和两根加强筋,出现发动机安装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的车架不稳定,使摩托车扭转力差,发动机位置容易出现水平方向撞击,造成摩托车使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防撞车架,包括:立管、支撑梁、连接块、支撑管、第一曲形管、第二曲形管、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防撞装置;

所述支撑梁为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一端与立管的一侧面连接,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具有具有向下弯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块为多面结构,所述立管的一侧面、支撑梁一端的侧面分别与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端与支撑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立管、支撑梁和支撑管形成车架的前部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曲形管的一端连接在支撑管的另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曲形管的一端连接在支撑管的另一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曲形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曲形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曲形管和第二曲形管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曲形管和第二曲形管之间形成发动机的容纳部,所述第一曲形管和第二曲形管之间连接保护发动机后部的防撞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一端与支撑梁的连接部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端与支撑梁的连接部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与第一曲形管之间连接第一加强管,所述第二支撑管与第二曲形管之间连接第二加强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第一加强管和第二加强管形成车架的后部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多个连接环和遮挡部;

多个所述连接环分别连接在遮挡部的两端,对遮挡部的两端进行固定,所述遮挡部的中部具有向外凸起的曲面结构,以使发动机的后端容纳在曲面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部上具有多个通孔,以使发动机的后端均布的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部为多个曲形管,多个所述曲形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板,所述连接环与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环上具有与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利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连接环和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螺孔,所述调节螺杆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对连接环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为椭圆形,还可以设置为方形,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具有对连接环固定的连接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扣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连接所述的摩托车防撞车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防撞车架,所述支撑梁的前端与立管的一侧面上部位置连接,对支撑梁的前端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梁采用一根中空的曲形管,使车架的扭转力灵活,曲形管采用加厚的材质,不但使支撑梁的稳固性好,并且采用中空的结构,还节省了原材料;所述连接块与立管的一侧面连接,使立管连接在连接块的上部,连接块的上面与立管前端的下侧面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连接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曲形管和第二曲形管,所述第一曲形管和第二曲形管呈弧形,两侧分别向上弯曲,使前后两端的弧度正好与发动机的前后两端卡合,两个曲形管的前端向上弯曲与支撑管结合对发动机的前端支撑,两个曲形管的后端向上弯曲对发动机的后部进行支撑,在两个曲形管的后端还连接防撞装置,增加了发动机后端的支撑力,支撑管的下端和两个曲形管的前端对发动机的前端进行支撑,两个曲形管的后端与防撞装置一起对发动机的后端进行支撑,从而使发动机的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上安装上述摩托车防撞车架,所述车架前部采用立管和一根中空结构的支撑梁,减少了摩托车车架前部的重量,摩托车的扭转力性能好,立管的一侧面与连接块连接,支撑梁的前端与立管连接,支撑梁的前端下侧面与连接块连接,连接结构紧凑,同时增加了车架前部的支撑力,两个曲形管的前端与支撑管结合,对发动机的前端进行支撑,两个曲形管的后端设置防撞装置,对发动机的后端进行支撑,从而使发动机稳固的连接,避免出现前后滑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防撞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连接环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标:11-立管;12-支撑梁;13-连接块;14-支撑管;15-第一曲形管;16-第二曲形管;17-第一支撑管;18-第二支撑管;19-防撞装置;191-连接环;192-遮挡部;193-通孔;194-连接件;195-调节螺杆;1911-连接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防撞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连接环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防撞车架,包括:立管11、支撑梁12、连接块13、支撑管14、第一曲形管15、第二曲形管16、第一支撑管17、第二支撑管18和防撞装置19;

所述支撑梁12为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一端与立管11的一侧面连接,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具有具有向下弯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块13为多面结构,所述立管11的一侧面、支撑梁12一端的侧面分别与连接块13连接,所述连接块13的下端与支撑管14的一端连接,所述立管11、支撑梁12和支撑管14形成车架的前部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梁12为中空的水平设置在圆管,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方形管,所述支撑梁12的左端与立管11的右侧面上端焊接,所述支撑梁12的右端向下弯折,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块13为不规则的多面结构,连接块13的前端与立管11的右侧面焊接,连接块13的上端面与立管11的下面焊接,连接块13的下端与支撑管14的上端焊接,所述连接块13的下侧与支撑梁12之间还焊接有加强管,增加了车架前部的支撑力,所述车架采用连接块13对立管11、支撑梁12和支撑管14进行连接,使车架的前部支撑结构连接的更加紧凑,增强了抗冲击能力。

所述第一曲形管15的一端连接在支撑管14的另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曲形管16的一端连接在支撑管14的另一端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曲形管15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曲形管16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曲形管15和第二曲形管16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曲形管15和第二曲形管16之间形成发动机的容纳部,所述第一曲形管15和第二曲形管16之间连接保护发动机后部的防撞装置19;

所述第一曲形管15和第二曲形管16的结构相同,并且两个曲形管的前端向上部弯折,与支撑管14的下端连接对发动机的前端进行支撑,两个曲形管的后端向上部弯折,在两个曲形管之间连接防撞装置19,对发动机的后端进行支撑,两个曲形管的后端之间连接有两个加固管,所述防撞装置19与两个加固管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管17的一端与支撑梁12的连接部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18的一端与支撑梁12的连接部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17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管18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17与第一曲形管15之间连接第一加强管,所述第二支撑管18与第二曲形管16之间连接第二加强管;所述第一支撑管17、第二支撑管18、第一加强管和第二加强管形成车架的后部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管17的左端和第二支撑管18的左端分别焊接在连接部的两侧,采用对称设置在连接部的两侧,使车架的后部结构平衡性更好,所述第一支撑管17和第二支撑管18之间连接多个加强板,使两个支撑管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所述第一支撑管17与第一曲形管15的后端焊接第一加强管,所述第二支撑管18与第二曲形管16的后端焊接第二加强管,增强了车架后部的支撑力,所述第一加强管的下端和第二加强管的下端直接与两个曲形管的后端焊接,连接结构牢固,还可以对安装在曲形管上的发动机后端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装置19包括多个连接环191和遮挡部192;

多个所述连接环191分别连接在遮挡部192的两端,对遮挡部192的两端进行固定,所述遮挡部192的中部具有向外凸起的曲面结构,以使发动机的后端容纳在曲面内侧。

如图2所示,所述两个曲形管的后端向上弯折,在弯折的位置焊接两个加强管,所述遮挡部192为中部向外侧凸起的弧形板,在弧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两个连接环191,四个连接环191分别连接在两个加强管上,对弧形板的上下两端进行固定,使发动机的后端容纳在弧形板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部192上具有多个通孔193,以使发动机的后端均布的散热。

如图3所示,在所述遮挡部192上形成多个均布排列的通孔193,以使发动机的后端容纳在遮挡部192内侧,发动机的后端能够均布的散热;所述通孔193可以为圆孔、方形孔、条形孔,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部192为多个曲形管,多个所述曲形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194与连接环191连接。

如图4所示,为了增加遮挡部192的散热能力,所述遮挡部192采用多根曲形管,所述曲形管的中部位置具有向外侧凸起的弧形;所述曲形管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连接件194上,所述连接环191与连接件194焊接;所述曲形管可以采用实心管,增强了遮挡部192的抗冲击强度,所述曲形管还可以采用空心管,节省了原材料,还对发动机后端进行了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194为连接板,所述连接环191与连接板连接。

所述连接件194可以采用方形的连接板,将多根曲形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连接板上,对曲形管的两端进行固定,所述连接环191的上端面与连接板的下端面焊接,对连接环191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环191上具有与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利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连接环191和连接板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以采用通孔,利用金属卡扣将连接环19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使连接环191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紧凑。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节螺杆195,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螺孔,所述调节螺杆195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对连接环191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螺杆195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利用螺母进行锁紧,根据发动机后端的突出长短,可以利用螺栓的长短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191为椭圆形,还可以设置为方形,所述连接环191的一侧具有对连接环191固定的连接开口1911。

所述连接环191采用金属材质,在连接环191与加强管连接的一侧设有连接开口1911,以使加强管通过连接开口1911与连接环191连接,在连接开口1911处还可以设置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为设置在连接开口1911的两个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上分别形成有连接孔,采用螺栓穿过两个连接孔对两个连接片进行连接,以对连接开口1911处进行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191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扣合连接。

采用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扣合连接的方式,便于对连接环191进行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防撞车架,所述支撑梁的前端与立管的内侧面上部连接,对支撑梁的前端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梁采用一根中空结构的曲形管,对车架前部位置进行支撑,一根曲形管节省了原材料,中空的结构不但节省了原材料,还增加了车架前部的扭转灵活性;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面与支撑梁连接,连接块的前端面与立管连接,连接块的下端面连接支撑管,使车架前端的连接结构更加紧凑;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两个曲形管的前端连接,支撑管和两个曲形管的前端对发动机的前端进行支撑,两个曲形管的后端连接弧形板,使发动机的后端容纳在弧形板内,利用两个弧形管的后端和弧形板对发动机的后端进行支撑,使发动机的稳定性好;所述弧形板的上下两端与加强管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的方式,使弧形板的固定方式更加灵活;车架后部的两个支撑管和两个曲形管之间分别连接加强管,所述加强管增强了车架后端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连接所述的摩托车防撞车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连接上述的摩托车防撞车架,所述车架前部采用中空结构的曲形管连接在立管的侧面,采用一根中空结构的支撑梁,不但节省了原材料,还使车架的扭转力更加灵活;连接块对立管、支撑梁和支撑管之间进行连接,连接结构更加紧凑,连接方式更加牢固;支撑管的下端与两个曲形管的前端对发动机的前端支撑,两个曲形管的后端和弧形板对发动机的后端进行支撑,摩托车在启动时更加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